?

淺談在師德教育管理中的幾點思考

2021-11-18 08:09王孝武
小作家報·教研博覽 2021年38期
關鍵詞:師德管理教育

王孝武

摘要: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是教育改革與發展的關鍵因素,師德教育是教師隊伍建設的永恒課題。首先,要注重教師思想政治學習的管理。教師政治思想學習包含五個學習系列。政治理論學習系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學習系列;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學習系列;教育法律法規學習系列;自主相互學習系列。其次,要把師德教育和校本研修有效鏈接。校本研修是優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水平,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的重要措施。師德教育必須長期堅持不懈。為了師德建設工作保持連續性和發展性,我們應該完善各項工作制度。

第三,師德教育必須建立在公平的考核基礎之上。最后,師德教育必須因地制宜,靈活多樣。

關鍵詞:師德;教育;管理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38-429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是教育改革與發展的關鍵因素,師德教育是教師隊伍建設的永恒課題。新形勢下如何做好師德教育與管理是值得我們深思的話題,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全面提高教師的師德建設與管理水平。

首先,要注重教師思想政治學習的管理。

長期以來我們對教師政治思想學習逐漸形成了五個學習系列。一:是基礎的政治理論學習系列。主要是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二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學習系列。以國學經典,紅色文化,現代學校文化等學習為重點。三是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學習系列。以《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新時代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學習為主要內容。四是教育法律法規學習系列。學習《教育法》《教師法》等法律法規。五是自主相互學習系列。引導教師向身邊的先進典型學習,向其他學校的先進典型學習,并根據自我發展的需要進行自主學習。

在國學經典學習中,我們應該通過國學經典教育,使教師在中華優秀文化中獲得認知、汲取智慧和力量,不斷感悟儒家的“禮、仁、義”治國理政思想和社會大任與擔當;道家的道法自然、尊重規律、和諧共生的人生哲學;佛家的“真、善、忍”的人生追求,助推教師們思想修養的成長和成熟,夯實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

在榜樣示范和自主學習過程中,我們應該注意強化教師的主體意識,讓教師成為學習活動中的主人。在理論學習的基礎上,強化交流討論活動,使《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對教師的要求,逐步成為了廣大教師的發展需要共識。應該對照《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和“四有好老師”的要求,聯系學校實際開展系列師德教育活動,從而提高廣大教師對《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的認知水平,促進師德建設工作科學有效地發展。

其次,要把師德教育和校本研修有效鏈接。

校本研修是優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水平,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的重要措施。課堂教學既是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的主渠道,又是教師專業水平和職業道德知行合一的集中體現。為此,我們應該將《教師職業道德規范》貫徹于校本研修工作格局之中,強化教師踐行《教師職業道德規范》能力。在教育教學工作中突出“以人為本、立德樹人”工作理念,在構建系列實施新課程課堂教學基本模式、實施策略、評價標準的同時,不斷引領教師的工作與實踐。在自主實踐方面引導教師將《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的相關要求與課程教學要求結合起來,在教育教學中要面向全體學生,關注每一位學生的成長,尊重學生,公平的對待每一位學生,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的學習與成長,把學生發展作為課堂教學的第一要務。這樣,才能使教師的職業道德水平和專業水平在教育教學實踐中不斷歷練、不斷提高。

第三,師德教育必須長期堅持不懈。

為了師德建設工作保持連續性和發展性,我們應該在課堂教學、班級管理、后勤服務等方面提出具體的要求并完善各項工作制度。應該與全體教師簽訂師德承諾書、教師職業道德責任書,推出“模范教師”“師德標兵”“優秀教研組”等評選制度和獎勵辦法,借此提高師德建設工作的持久性和連貫性。我們應該積極開展師德研究活動,根據新時代發展的要求,針對師德建設工作中存在的難點、熱點問題,研究師德建設規律,探索解決師德建設新思路、新內容、新方法、新機制,使師德建設貼近實際、貼近教師。

第四,師德教育必須建立在公平的考核基礎之上。

古人說“吏不畏我嚴而畏我廉,民不服我能而服我公,公生明,明生廉,廉生威?!苯處熜枰氖前l展,需要的是公正、公平。因此,學校領導班子成員在學習貫徹《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工作中,必須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動上以身作則、率先垂范、高度統一,勇于喊出“向我看齊”,率先做新時代教師堅守職業道德規范、樹立良好師德形象的典范,以自己的言行引領和帶動廣大教職員工。

根據《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的要求和學校發展的需要,應該對教師的政治思想、職業道德等方面提出了全面而具體的要求,制定出量化標準,并不斷修改完善,使《教師工作考核實施方案與細則》成為了教師工作的風向標,教師工作的度量衡,學校工作的穩壓器,有效發揮教師考核工作對促進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的積極作用。

最后,師德教育必須因地制宜,靈活多樣。

師德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他是個長期的過程。為了避免師德教育的枯燥感,我們必須把師德教育和當地的文化建設結合起來,靈活多樣的開展師德教育活動,實現文化和師德并重的發展趨勢,提升師德建設的品質。綜合來說,教師是課程的實施者,是學生成長路上的領路人。提升教師職業道德,對于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值得我們去研究和思考。

參考文獻

①從人文方面促進師德評價的初探《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2年10期 韋江毅

②師德的培養與維護:論學校道德即師德《教育科學研究》2016年4期 冉亞輝

猜你喜歡
師德管理教育
致良知與師德
教育有道——關于閩派教育的一點思考
師德淪喪者不配為師
辦好人民滿意的首都教育
呂狂飆:師德建設需警惕從崇高師德簡單轉向底線師德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規則
營銷管理
2020未來教育新思維
“這下管理創新了!等7則
教育教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