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播民族文化 培植愛國情懷

2021-11-18 08:09張紅梅
小作家報·教研博覽 2021年38期
關鍵詞:特色教育民族文化

張紅梅

摘要:蒙醫藥是蒙古族人民寶貴的文化遺產,歷史悠久、博大精深、豐富多彩,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之一。以其獨特的理論體系,豐富的經驗和確切的療效為民族同胞的健康、繁衍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并正在面向全國,走向世界。烏蘭浩特蒙古族小學從學校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立足民族濃郁特色、地域資源優勢,從體驗生命,感受生活的高度,創新學校實踐活動,創建蒙醫藥工作坊。

工作坊收集制作蠟葉標本、藥材標本、浸漬標本、栽培部分藥用植物以及視頻資料,展示蒙醫藥的博大精深,融觀賞性、趣味性、知識性、實踐性、操作性于一體,引導學生感受民族傳統文化的魅力,全面培養學生對大自然的敬畏感和社會的責任感。在實踐過程中,引導學生了解蒙醫藥發展史;熟悉部分動植物蒙藥材及其種植、采集、加工、性味功能等;學習部分民族傳統療術及醫療器械;體驗簡單的蒙成藥加工、藥材標本制作過程,并享受其中樂趣。

經過幾年的實踐與探索,學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培養了動手、動腦能力,學到了書本中學不到的知識,使師生在民族文化整體氛圍中得到感性認識和熏陶,讓學生勤于動手,善于從自然界、從生活中發現問題,并找到解決問題的獨特方法。

關鍵詞:民族文化;蒙醫藥傳承;特色教育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38-440

一、實施背景

烏蘭浩特蒙古族小學是內蒙古成立最早的民族學校之一,1932年成立于內蒙古興安盟,是烏蘭浩特市的唯一一所蒙古族學校。學校提出了“植根草原、胸懷祖國、放眼世界”的學校文化主線,秉承了傳承民族文化、光大民族精神的宗旨,保護、傳承、發展了蒙古族文化遺產特色教育,形成了蒙古族小學獨有的特色教育。

蒙醫藥學是“活著”的文化遺產,屬于國家第三批公布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也是蒙古民族智慧的結晶和文化的重要載體,她見證了蒙古民族輝煌的歷史,蘊含著蒙古民族特有的精神價值、思維方式和偉大的創造力。理論源于自然萬象的規律,信仰“天人一脈”,凝聚著深邃的哲學智慧,貫穿了人與自然的整體觀,體現了“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傳承和保護、利用好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是維護世界文化多樣性和創造性,促進全人類共同發展的前提。為此,三年來我們做了大量細致的工作。

二、主要做法

(一)創建豐富獨具特色的蒙醫藥文化基地。

2017年初,烏蘭浩特蒙古族小學根據學校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建立了蒙醫藥文化基地,基地室內面積約100平米,分標本室和實踐操作室兩個工作室。在社會各界人士及專家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陸續對基地室內資料、材料、器具等硬件進行了豐富。標本室分飲片區、標本區,其中:飲片區包含植物飲片大約120種、動物飲片11種、礦物飲片8種,三大類;標本區包含百合、芍藥、瞿麥、小白蒿等地區常見、蒙藥常用的植物標本約70種。標本室主要用于講述蒙醫藥發展史、蒙醫藥特色、部分蒙藥材及其種植、采集、加工、性味功能等, 并引導學生從小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植下文化傳承之根,弘揚民族經典文化之魂。實踐操作室有蒙藥碾子、搗藥缸、水丸機、鍘刀、篩具、粉碎機、天平等9種制藥器具;還有由興安盟蒙醫院提供的蒙藥飲片,供學生實踐使用;存有由蒙醫老教授提供的內科療術、診斷、方劑等醫療古籍;還有金針、銀針、刮痧板、艾灸器等傳統蒙醫常用療術器具。實踐操作室主要用于學生及老師了解地區常見、平時常用的民族傳統療術及醫療器械、蒙醫藥制備器具以及利用飲食、艾灸、草藥等便廉的防治方法等。同時,為學生提供了實踐操作平臺,培養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二)創新打造多姿多彩的蒙藥種植基地。

學校建立約3000余平米蒙藥種植基地,分24塊由24個班級自主進行種子選擇、種植、養護、采摘全過程管理,實現學校班級全覆蓋。目前,24塊“責任田”分別種植有:五味子、黃芩、車前、蒼術、馬藺、芍藥、蒲公英、雞冠花、沙棘、枸杞等草本及木本藥用植物?;顒拥玫搅藢W生家長的大力支持與配合,與學生共同參與,增強了基地的社會影響力和民族醫藥文化的傳播力,同時建立起了融洽的親子關系。充分利用這片沃土,讓學生帶著濃厚的興趣出發,敢于動手實踐,勇于動手實踐,擅于動手實踐,主動動手實踐,為學生的終生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把動手實踐能力的培養從教室引到室外,從學校遷移到家庭和社會,激發學生原始的學習動力,讓學生在實踐課中接受情感教育與技能學習,打造出一片不一樣的精彩!

(三)探索創辦特色鮮明的教育方式和風格。

一是扣主題、多樣態理論教育彰顯傳統蒙醫藥魅力。依據烏蘭浩特蒙古族小學實際情況,采取“1+2”模式,充分利用自身優勢和“走出去+請進來”的教育,日常依靠學校的自身力量來完成,講述蒙醫藥的歷史淵源、發展脈絡、基本走向,獨到特色、價值理念。開展“大手牽小手,愛心助成長”為主題的走進蒙醫藥文化進學??破栈顒?,聯系內蒙古民族大學,派遣專業醫生、藥師、專家開展蒙醫蒙藥專題講座,講授日常生活常見的特色蒙藥材形狀特征及功效,并向學生們講解日常生活中的健康知識,結合實際,例如:天氣變化、身邊同學的病癥具體有效地學習運用,達到弘揚蒙醫藥文化理念的目標。聯合興安盟蒙醫院,派遣學生實際體驗蒙醫問診、處診、望診等診治方式;充分了解蒙藥炮制、蒙成藥加工設備、蒙成藥制作流程。二是重融合、接地氣理論結合實踐打好傳統蒙醫藥底色。利用春夏時間校內老師并聯系校外蒙醫藥專家教授一起,組織學生野外實地了解、識別、采摘當地常見常用蒙藥,充分關注探尋大自然恩賜人類的精靈。三是重實踐、多角度親身實踐體驗提升傳統蒙醫藥傳承效果?!凹埳系脕斫K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充分利用和發揮學校蒙藥基地作用,全校師生開展蒙醫藥種植、養護、采摘、制藥等實踐教育,培養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學生制作了包含山刺梅、地錦草、翻白草、芍藥、車前等標本20余種。親身體驗蒙成藥加工制備部分環節,如碾藥、鍘藥、搗藥等。

三、主要成果

在領導、社會各界及相關專家的支持下,蒙醫藥文化傳承條件不斷改善,傳承內涵不斷提升,傳承質量持續提高。

(一)校外專家、行業企業專家及學生評價。最美鄉村醫生、蒙醫藥傳承人王布和高度評價了蒙醫藥基地,他說:“從小培養孩子傳承民族醫藥文化,繼承和發揚蒙醫藥文化,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蒙古族小學的蒙醫藥基地為孩子們提供了可靠的舞臺”?;貫閷W生提供了最直接、最有效、最重要的人文環境,也是學生傳承民族醫藥文化,展示才華,挖掘潛能,充分發揮聰明才智的平臺,是學生在校園里感情很深,影響較大,最主要的傳播蒙醫藥文化場所。

培養了學生動手、動腦能力,使師生在整體民族文化氛圍中得到感性認識和熏陶,讓學生從小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理念,培植了文化傳承之根,弘揚民族經典文化之魂。

(二)社會認可度。2017年6月11日,時任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主席布小林視察烏蘭浩特蒙古族小學蒙醫藥工作坊時,充分肯定了工作坊工作,與小學生們親切交流,鼓勵他們多學習、勤動手。2017年7月17日,隨著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經驗交流現場會在興安盟召開,烏蘭浩特蒙古族小學蒙藥基地也迎來了參加此次現場會來自全國各地的代表到學校觀摩。各位領導觀看了學校為了開闊孩子視野,提高實踐能力,建立的蒙藥文化基地、蒙藥材種植基地。興安盟教育局局長李俊彥給大家介紹說:這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為學生提供的探究、實踐、體驗場所,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在“玩”中收獲自信,在實踐中體會自我成就感,從而達到“用心去研究、用手去創造”的培養目標。

四、特色創新及改進探討

烏蘭浩特蒙古族小學蒙醫藥工作坊的建立,對同類工作坊建設具有積極引導意義和實際借鑒作用。實踐中需要我們重視和把握方向和節奏,精心打造整體結構框架。注意找準結合點,明確落腳點、突出支撐點、確定生長點。關注工作坊建設的整體觀念,形成與國家、民族、地方互補,服從學校文化建設大局,突出實踐與理論結合,學生、老師、學校、家長、專家共同參與的格局。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懊舍t藥”工作坊秉承“傳播民族文化,培植愛國情懷”的宗旨,讓師生在傳承和發展的道路上,不斷實踐與探索,用雙手和智慧繪就“中國夢”的美好畫卷!

猜你喜歡
特色教育民族文化
數字媒體環境下民族文化的發展
馬克思世界文化理論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
構建具有專業美術院校特色的計算機課程教育
植根嶺南 靈秀成長
俄漢成語中動物形象特點分析
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職中醫學專業特色教育的實踐研究
淺析民族文化和傳統圖案在面料設計中的應用
基于教育公平視角的少數民族義務教育發展
內蒙古民族文化對外傳播效果研究
論仡佬族作家王華小說中的鄉村鏡像與民間想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