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新型本科職業大學師資隊伍建設研究

2021-11-20 10:05陳竹萍李夢卿
教育與職業(上) 2021年11期
關鍵詞:師資隊伍建設日本

陳竹萍 李夢卿

[摘要]專門職業大學是以培養產業急需的專業性職業人才為目標的本科層次職業大學。專門職業大學深刻認識到師資力量對人才培養的重要性,對教師的能力素質予以高度關注,積極與地方政府、行業企業及相關機構開展合作,力圖通過提高教師準入門檻、完善教師研修制度與考核評價體系等舉措打造出一支高水平師資隊伍。專門職業大學是在遵循相關政策文件要求的基礎上,結合自身辦學定位建設師資隊伍的,其經驗對我國本科層次職業教育的師資隊伍建設具有積極借鑒意義。面對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迫切需要大批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的現狀,我國本科層次職業教育必須按照更高標準建設師資隊伍,為產業轉型升級提供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支撐。

[關鍵詞]日本;本科層次職業教育;專門職業大學;師資隊伍建設

[作者簡介]陳竹萍(1996- ),女,安徽安慶人,湖北大學師范學院(教育學院)在讀碩士;李夢卿(1969- ),男,安徽滁州人,湖北大學師范學院(教育學院)院長、職業教育研究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湖北? 武漢? 430062)

[基金項目]本文系教育部2020年國家級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課題研究項目“新時代職業院?!p師型教師認定標準及辦法研究”的研究成果。(項目編號:GG2020030001,項目主持人:李夢卿)

[中圖分類號]G719.3/.7?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4-3985(2021)21-0075-08

作為獨立設置的本科職教機構,專門職業大學于2019年開始招生,“這是日本自1964年短期大學建立之后,時隔55年的大學教育制度變革,被稱為‘職業原理的勝利”。①2016年,日本中央教育審議會對新型高等教育機構的師資隊伍建設提出了詳細建議,“如積極聘用‘實務家教師”②。2017年,文部科學省參考《大學設置基準》和《短期大學設置基準》,制定并頒布了《專門職業大學基準》,“對專門職業大學的課程、教師和畢業條件等方面做出了明確規定”③。2021年文部科學省頒布修訂版《專門職業大學等的設置構想要點》,“對其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提出了詳細要求”④。日本專門職業大學在政策文件指導下開始探索符合自身辦學層次與特色的師資隊伍建設之路,以期推動日本專門職業大學辦學目標的達成。

一、日本專門職業大學師資隊伍建設背景

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有著內部或外部原因。相較于普通本科高校、短期大學、專修學校和高等專門學校,專門職業大學的招生范圍更加多元化,生源結構更加多樣,學生的升學需求呈現差異化,對高校的師資隊伍建設提出新要求。

(一)多元化生源結構對師資力量提出新要求

2014年7月,日本政府內閣在教育再生實行會議第5次提案中明確指出,“要擴大職業高中畢業生的升學機會和社會人重新學習的機會,設立開展實踐性職業教育的新型高等教育機關”⑤。2017年,時任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第1次人生100年時代構想會議上指出,“讓所有人都有機會接受大學教育”“有必要擴充實踐性職業教育”⑥。與短期大學、高等專門學校、專修學校相比較,專門職業大學生源范圍進一步擴大,承擔著為經濟社會發展培養大量高素質職業人才的重任,不僅招收職業高中畢業生入學,更為社會成人提供繼續教育與再深造的機會。短期大學、專門學校、高等專門學校的畢業生都可以進入專門職業大學學習。例如,“東京國際工科專門職業大學制定了13條申請細則,允許國內外符合入學條件的人員報考”⑦。

招生范圍的擴大使得生源結構呈現多樣化發展趨勢,學生年齡區間擴大、社會角色多元、學習基礎與需求呈現差異性,對專門職業大學如何開展教學管理工作提出了較大的挑戰。尤其是社會成人這一類生源,由于脫離學校教育時間較長,對學校的歸屬感較弱,同時,社會成人具有一定的工作經驗、技術技能,有著精準明確的學習目標,這無疑對教師的專業知識、專業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此,專門職業大學需立足于學習者主體視角,高度重視非傳統生源群體的發展訴求,從師資、課程、場地、管理等方面進行調整變革、迭代升級,尤其是需要打造一支特色鮮明、結構合理、技藝精湛的師資隊伍,解決“誰來教”“怎么教”等一系列問題,以保證招生規模擴大背景下教育質量的穩步提升和人才培養目標的達成。生源結構的多樣化發展趨勢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專門職業大學師資隊伍建設。專門職業大學明確辦學定位,分類聘用教師,促進教師隊伍結構優化,更新對教師的學歷層次和技能要求,提升師資隊伍的整體素質,以滿足學習者差異化的學習需求。

(二)高層次辦學定位需提升師資隊伍水平

《學校教育法》第83條第2項規定:“專門職業大學是以教授學生研究高深的專門學藝,培養學生從事某種專門性職業的實踐能力、應用能力為目標的本科層次職業大學?!雹嗌鲜龇擅鞔_規定專門職業大學屬于本科層次教育。作為培養專業性職業人才的新型高等教育機構,專門職業大學具有與普通本科高校平等的法律地位、學位授予權、學制年限。專門職業大學是順應產業發展需求、高等教育改革內生訴求及政策完善需求的重要產物,專門職業大學的創立提高了職業教育的辦學層次。與普通高等教育體系相比較,“專門職業大學直接推動了從職業高中到專門職業大學、專業研究生的職業教育類型體系的建立”⑨。如何堅守高層次的辦學定位、保證其在大學體系中應有的實踐性教育特征是專門職業大學在創立之初遇到的難題之一。2016年,日本中央教育審議會在分析國內外經濟社會環境變化與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狀況的基礎上,“提出了關于新型高等教育機構制度設計,明確指出要重視教師的選聘錄用工作,保證教師的流動性,對教師隊伍、教育內容、教學方法等方面提出了詳細建議,以優化職業教育的育人條件,保證辦學質量”⑩。師資隊伍水平體現著高校辦學質量的高低,作為更高層次的教育機構,專門職業大學在創立之初,制定了科學有效的師資隊伍建設方案,提高教師入職門檻,選聘兼具研究能力和實踐經驗的“實務家教師”,完善師資培訓考核體系,以提高整體教學質量、辦學水平,使其師資隊伍水平符合高層次辦學定位的要求。

二、日本專門職業大學師資隊伍建設舉措

日本專門職業大學通過提高教師準入門檻,發揮辦學自主權,制定規范化、制度化的考核審查制度,同時積極與地方政府、行業企業等各利益相關主體開展多種形式的合作,強化教師的培訓力度,確保師資隊伍建設工作的穩定有序開展。

(一)提高入職資格標準,嚴控審查錄用流程

2017年,文部科學省公布了關于專門職業大學的設置標準,“參考普通大學設置的標準和短期大學設置標準,明確了其課程、招生、畢業條件、教師和校地面積等方面的標準”11。與普通大學、短期大學等教育機構相比,專門職業大學高度重視“實務家教師”的聘用?!皩崉占医處煛笔侵冈趯I領域有5年以上的工作經驗,并且具備高水平實務能力的人。文部科學省公布的《專門職業大學等的設置構想要點》中明確指出:“‘實務家教師占比應當達到專任教師總體數量的40%以上,且一半以上的‘實務家教師需要有研究能力?!?2聘用“實務家教師”是專門職業大學辦學特色之一,也體現了其師資隊伍建設的高標準、高要求。

《專門職業大學設置基準》明確規定了各職稱教師的入職資格?!敖淌诘恼衅笚l件包括具有承擔專門職業大學教育的能力且必須符合以下條件之一:(1)獲得博士學位,有研究業績;(2)具有與博士學位獲得者同等的研究業績;(3)獲得專業碩士學位,有實際業績;(4)有在大學擔任教授、副教授或專任教師的經歷;(5)在藝術、體育等領域有優秀的特殊技能與卓越的實踐經驗、技術;(6)在專業領域有特別出色的知識、經驗?!?3此外,《專門職業大學設置基準》還對副教授、講師、助教等各職稱教師的入職資格做了嚴格、明確的規定。相較于以往教育機構,專門職業大學不僅要求教師擁有高學歷,還對教師的實務能力、研究業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且嚴格教師審查錄用流程。例如,東京國際工科專門職業大學公開招聘通信·計算機領域的專任教師,要求具備以下所有條件:“(1)取得專業領域的博士學位;(2)在專業領域工作近10年里需有5年以上的實際工作經驗,具有研究開發實績和高水平的實務能力;(3)具備基礎的嵌入式編程能力,能夠開展與學科課程相符合的實學教育;(4)對該專業學科有較大的熱情,具備良好的合作交流能力,能夠與其他教師共同完成學科運營業務?!?4應聘者需要提交基本信息表、研究業績書、抱負志愿書等一系列材料,學?;趯徍瞬牧蠈刚哌M行篩選,材料審核合格后,對入選者進行面試選考,最終確定錄用人選。

(二)健全師資研修制度,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日本政府十分重視教師研修,頒布了《教育職員資格法》《教育公務員特例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以確保教師研修在法制化的軌道上運行,從而提高教師素質,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都道府縣、指定城市、各核心城市教育委員會等有計劃、按步驟地開展研修活動,并及時在文部科學省官網發布關于實施狀況的調查結果。此外,獨立行政法人教職員支援機構(NITS)對全國教職員研修事業進行綜合支援,為全國教職員的素質和能力提升“賦能增效”。日本政府還在全國各地區設立綜合教育中心和教育研修中心,便于地方政府組織開展、管理教師研修工作。

2021年,為實現“令和的日本型學校教育”,文部科學省頒布了教師素質提高計劃,討論了中長期實效性方案的制定,提出“制定關于新時代的教師培訓計劃、提高教師ICT應用指導能力、充實研修內容、擴充在線研修”15等實施建議。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是一個長期持續的過程,在此過程中,教師通過培訓進修、自主學習等方式不斷學習理論知識、提升技術水平,從而成長為專業人員,教師研修是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途徑。專門職業大學認識到教師研修對于提高師資隊伍水平的重要性,按照政策規定積極開展教師研修,合理運用教師研修經費,強化在職教師培訓力度。大力開展新入職教師研修、骨干教師研修、派遣研修和長期社會體驗研修等一系列校內外研修活動,以多樣化的研修形式和豐富的培訓課程提升教師的素質、能力。同時,在教師培訓內容、方法等方面進行創新,積極運用大數據等信息技術開展教師在線研修,研發校內研修教材,使研修內容與學校辦學特色、日常教學管理活動密切結合,避免出現形式化等問題。相較于其他高等教育機構,專門職業大學與產業界的聯系更為密切,這在一定程度上為開展教師研修工作提供便利,提供更多樣、先進的培訓場所,使在職教師能夠接觸、學習產業界前沿技術知識。例如,高知康復專門職業大學開展教師培訓工作,“讓全體教職員登錄‘四國地區大學教職員能力開發網并參加SD(Staff Development)研修會,推薦并提供關于研究倫理教育的教材供教師學習”16。

(三)完善考核評價體系,強化師資隊伍動態管理

師資隊伍的建設過程不是恒久不變的,而是根據實際運行狀態對其建設模式進行動態調整,在動態調整過程中不斷修正偏差。開展科學合理的教師考核評價,能夠為專門職業大學教師的聘用、培養、管理、獎懲等提供事實依據,激發教師參與教育教學、學校管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升教師隊伍的運行效率,促進師資隊伍的動態管理。

日本原JIHEE事務局局長原野幸康“將大學認證評價的功能比作‘擦窗,讓外部社會更清晰地了解大學現狀和特征,刺激大學進行整頓和改革”17。專門職業大學引入多種類型的評價制度,并及時將結果公布在官網上,接受大眾監督,旨在激勵教師成長、調整師資隊伍建設策略、保障師資隊伍長期穩定發展。專門職業大學不僅接受各機構的認證評價,還需接受各專業領域的評價并定期實施自我評價,多維度考查教師專業能力、研究能力、自我提高能力,按照評價結果進行自我完善。各機構評價主要是由文部科學大臣認證的第三方評價機構制定評價標準,并對其實施7年一次的過程性評價,主要考查評價高校的教育研究、組織運營、設施設備等整體狀況,高校享有自主選擇權,可向一所或多所第三方評價機構提交申請?!案鲗I領域評價每5年開展一次”18,根據不同專業領域特點,與產業界共同合作開展,對教育課程、教師隊伍及其他教育研究活動的狀況進行考查評價。除開展以上兩種類型的評價外,專門職業大學還積極開展自我評價。例如,高知康復專門職業大學設置了自我檢查評價委員會,并在學校官網公布《2019年教學評價結果》,“該文件對教學內容、教師授課質量、師生交流互動等方面進行了考核評價,教師可根據評價結果改進教學過程的不足”19,學??蓞⒖荚撐募贫ㄏ鄳母倪M策略以提高教學質量。 “機構評價+領域評價+自我評價”的組合能夠規避單一評價的局限,對師資隊伍進行全面、多維的監測診斷,為專門職業大學提供基于不同視角的評價反饋結果,為其動態管理師資隊伍提供依據。

三、日本專門職業大學師資隊伍建設特征

日本專門職業大學在師資隊伍建設過程中,在教師入職、師資培訓和考核評價等方面呈現出鮮明特征。

(一)更加強調嚴格的標準設置

標準是衡量人或事物的準則或依據,通過制定標準并采取相應措施以確保標準的共同遵守?!叭毡局醒虢逃龑徸h會咨詢報告《關于提高今后擔負學校教育的教職員之素質能力》把標準用途框定在教師教育之內?!?0在聘用教師方面,日本文部科學省制定并頒布《專門職業大學設置基準》,確立了專門職業大學的教師準入門檻,這一綱領性文件為各高校制定符合辦學特色的教師入職標準提供了參考依據,以避免出現入職標準不一、考核難度迥異等問題。在具體實施過程中,考慮到實際辦學情況需要,各專門職業大學享有一定的辦學自主權,在遵守國家標準規定的基礎上可自行決定教師入職考核方式、考核難度及錄取辦法。在開展教師研修方面,獨立行政法人教職員支援機構(NITS)、綜合教育中心和教育研修中心明確培訓要求,制定了特色化、規范化的師資培訓標準,針對不同階段的教師設置差異化的培訓課程、培訓方式和培訓目標,提高師資培養的層次性、針對性和實效性;各專門職業大學在制定師資培訓方案、標準時,則更多地考慮與產業界動態的合作。在考核評價方面,第三方機構與專門職業大學都制定了詳細、可操作的評價標準,且評價標準與師資研修標準之間存在一定的聯系,“但凡適用于研修的標準,往往也被用作教師評價的依據”21?;诟骷墭藴蕦熧Y培訓基地、培訓課程等、進行評價打分,以促進專門職業大學規范建設過程,不斷完善與創新師資隊伍建設的體制機制。

(二)更加重視與政府、企業和產業界的合作

專門職業大學的創立,“很大程度得益于產業界等外部力量的驅動,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需要大量專業性職業人才,而以往學術型大學培育的人才無法滿足產業界的需求”22,從而導致產業界的強烈不滿,最終創設了專門職業大學。這一創設緣由無形之中拉近了專門職業大學與產業界的關系,為之后開展深度校企合作提供了便利。專門職業大學積極與地方政府、企業尋求合作,集聚優質資源,全面提高師資隊伍建設水平。在師資隊伍建設過程中,專門職業大學不僅接受地方政府相關部門、獨立行政法人教職員支援機構(NITS)、綜合教育中心和教育研修中心的支援,也積極與產業界緊密合作。在師資聘用方面,產業界為專門職業大學輸送了大量的高級專業人才擔任“實務家教師”,拓寬了學校的師資來源渠道,充足數量的“實務家教師”為專門職業大學的發展提供了保障。在師資培訓方面,專門職業大學的教師不僅參與獨立行政法人教職員支援機構(NITS)等機構提供的職業生涯培訓課程,提高教學技能與ICT應用指導能力,也積極推動教師前往企業學習產業前沿技術知識,避免因脫離實際工作場所而導致實務能力水平的降低。積極引入區域社會力量,使得專門職業大學與地方政府、企業、產業界和教育支援機構等形成建設合力,讓各類組織參與到師資隊伍建設過程中,為專門職業大學師資隊伍的建設提供了更適切幫助。

(三)更加突出動態的過程性指導

盡管《專門職業大學設置基準》對教師入職資格、教師組織等方面做出了具體規定,但就如何開展師資建設工作這個實踐課題并未出臺具有針對性的政策文件?;谠\斷改進理念的過程性指導能夠對事物的發展現狀進行診斷,找到不足之處并加以改進,從而有效避免目標偏差、實踐偏差等問題的出現,為成功打造師資隊伍提供重要保障。因此,在師資隊伍實際建設過程中,各專門職業大學高度重視全過程指導。有效指導貫穿了從確定建設目標、制定建設方案、實際開展建設工作到考核評價和驗收成果等整個過程,并且專門職業大學及時更新改進建設過程中的不足之處,重視與合作企業單位、機構的協商交流,共同推進建設工作的順利開展,促進其師資隊伍建設目標的達成。此外,專門職業大學作為新型高等教育機構,是日本職業教育開展的最新實踐探索,涉及職業教育和高等教育兩個領域,肩負著為社會經濟發展培育所需人才的重要歷史使命,必然會受到更多關注,獲得多方支持。例如,地方政府相關部門、獨立行政法人教職員支援機構(NITS)、綜合教育中心和教育研修中心等采用實際考察等方式對師資隊伍建設不足之處提出詳細具體的指導意見,督促專門職業大學優化建設方案,提高師資隊伍建設管理運作效率,引導其朝著正確的發展方向前行。

四、對我國本科層次職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的啟示

日本專門職業大學的師資隊伍建設經驗對我國本科層次職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具有借鑒意義,我國本科層次職業院校應在篤守自身辦學特色的基礎上,制定具有針對性的教師隊伍建設方案和策略。

(一)篤守職教本科辦學特色,避免“學術漂移”

傳統大學以學術研究為重點,承擔著培養專業性職業人才重任的專門職業大學不僅要求具有與大學相當的教育研究水平,還須與產業界開展更加密切的合作,共同實施職業教育,理論與實踐并重是其重要辦學特色。因此,在師資隊伍建設過程中,專門職業大學不僅重視提高師資隊伍水平,更重視師資隊伍建設特色的彰顯。

1972年,泰瑞·伯吉斯(Tyrrell Burgels)在《高等教育原型》一書中對“學術漂移”現象做了清晰的闡釋:“高等教育如果想要向前發展,形成自己得天獨厚的地位,就要擺脫職業技術學院的影響,向高精尖研究型大學看齊?!?3“學術漂移”現象的存在容易導致本科職業院校模仿普通本科教育的師資隊伍建設模式,造成師資隊伍趨同化,既不利于本科層次職業教育的穩定、健康和長期發展,也不利于高等教育的多樣化發展。當前,我國提出穩步發展本科層次職業教育,打破了職業教育的天花板,為高職院校向上發展提供了一條更為便捷的通道。但需要注意的是,本科層次職業院校必須認清自身的本質屬性和辦學定位,深入剖析思考本科層次職業教育與普通大學教育、??茖哟温殬I教育的辦學定位差異,圍繞辦學宗旨和高層次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開展師資隊伍建設工作。在師資隊伍建設過程中,不僅要體現普通本科教育的一般要求,也應體現職業教育的特殊要求,本科層次職業院校的教師應兼具扎實的理論基礎、實踐能力和職業情懷。政府應盡快出臺“雙師型”教師資格認證標準,為本科層次職業院校制定符合辦學定位的教師入職標準提供參考,從學歷、理論知識儲備、實踐能力、教學技能、榮譽獎項等方面進行全方位的考察,避免過度強調學歷職稱;拓寬教師來源渠道,重視兼職教師的聘用,完善師資隊伍結構;構建更高水平的師資培訓體系,提升師資素質能力;堅持考核評價的正確導向,對教師的科研成果、教學業績等進行分級考核,構建分類評價體系,強化評價結果的激勵作用。

(二)強化法律政策保障,賦能師資隊伍建設

《專門職業大學設置基準》《教育職員資格法》《教育公務員特例法》等政策文件為日本專門職業大學師資隊伍的建設提供了標準與依據。2021年,為實現“令和的日本型學校教育”,文部科學省頒布的教師素質提高計劃也為專門職業大學制定師資培訓方案提供了參考,完善的法律法規為專門職業大學師資隊伍建設提供了保障。

“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狈删邆鋸娭菩?、規范性,能夠為師資隊伍建設過程中所面臨的現實問題提供法律保障。就如何開展本科層次職業教育試點工作,我國政府雖然出臺了一系列的相關政策文件,教育部辦公廳也印發了《本科層次職業教育專業設置管理辦法(試行)》,但關于師資隊伍建設的相關政策制度仍不完善,各本科層次職業教育試點院校師資隊伍建設仍處于探索階段。當前,“教育部升格了一批民辦高職院校為職業大學,部分省市進行了獨立學院與職業院校合并轉設為職業大學的嘗試”24,也有一批公立??茖哟卧盒3晒ι?。新升格或轉設的職業大學辦學基礎不一,辦學歷史、辦學理念和辦學定位等各不相同,如何推進符合本科層次職業教育需要的師資隊伍建設成為其面臨的棘手難題。教育行政部門應盡快出臺關于本科層次職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的政策制度,強化過程管理,避免實踐過程中出現較大偏差;同時,也要激發院校的自主辦學活力,對參與辦學的多元主體進行合理明確的權責劃分,針對教師聘用、師資培訓、考核評價和薪酬待遇等方面做出指導性規定,使本科層次職業院校在師資隊伍建設過程中做到有法可循、有法可依。

(三)轉變傳統教師角色,落實“以學生為中心”理念

日本專門職業大學在實際招聘過程中,不僅重視教師的學歷、能力等條件,也考察教師對專業學科的熱情等非技能因素。在教師研修中,校內外機構不僅關注教師理論知識的掌握和教學技能的提高,也強調教學理念的認同,使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更加尊重學生主體地位,展現人文關懷。在對教師進行考核評價時,師生之間的溝通交流、課堂氛圍也是其重要考核指標。據部分專門職業大學在讀學生所述,“在專門職業大學師生關系更為親近,無論課堂內外師生經常溝通交流疑難問題”25。由此可見,日本專門職業大學重視教師內外兼修,促進其教師角色的轉變,間接提高了教學質量。

“教育的對象是人,因此,教育者眼中要有生命?!?6學生是“大學得以存在的理由”27。本科層次職業院校要把學生的發展放在所有工作的首要位置,堅持以學生發展為中心、以學生學習為中心、以學習效果為中心。教師是構建“以學生為中心”新型教育生態的核心,教師角色的轉變能夠實現師生間良好的交流互動,保證教師在充分了解學生學習需求、知識技能掌握情況的基礎之上,對教學策略做出調整,激發學生學習的內驅力,以保證學生做到有效學習、教師做到有效教學。這對本科層次職業院校師資隊伍建設提出了一定的挑戰。本科層次職業院校需要進一步完善頂層設計,在教師聘用、培訓和考核等多個建設環節貫徹“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完善師資培訓課程和方案,重視提升教師的職業熱情,提高教師的溝通管理能力,將課堂師生互動程度等體現師生關系的因素納入教師考核指標,從而促進教師的角色從“主演”向“導演”轉變。

(四)設立教師發展中心,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

獨立行政法人教職員支援機構(NITS)、各地區綜合教育中心和教育研修中心等機構協助日本專門職業大學開展師資招聘、培訓等工作,為其完善師資研修制度、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提供了有效的指導和支持,并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2019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明確要求夯實教師專業發展體系,推動教師終身學習和專業自主發展?!皩I化是一個職業(群體)在經過一段時間后成功地滿足某一專業職業標準的過程,涉及兩個一般是同時進行并且可以獨立變化的過程,就是作為地位改善的專業化與作為專業發展、專業知識提高和技術改進的專業化?!?8教師專業發展水平與教學質量息息相關,只有不斷提高教師專業化水平,才能回應時代要求、提升教學質量、推動學生全面發展,而教師發展中心作為專業機構能夠為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賦能增效”。本科層次職業院校應深入貫徹落實國家政策,設置教師發展中心,厘清教師發展中心的職能、性質定位及工作重心,提供相應的運行經費、場地和人才支持等。教師發展中心要樹立為教師、高校發展服務的宗旨,以全面提升教師素質能力、服務高校高質量發展為主要目標,在對教師發展需求進行深入調研的基礎上制定科學合理、行之有效的師資培養方案,根據實際情況及時動態調整;要構建不同職業生涯階段教師發展體系,明確各階段培養目標與方式內容;要建立并完善教師專業化發展檔案,跟蹤教師的成長軌跡,對其進行全過程的專業指導;要積極利用大數據等技術手段,搭建資源共享平臺,強化與其他高校教師發展中心之間的交流合作。

師資是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保障,日本專門職業大學從教師入職、師資培訓和師資考核等方面入手,多措并舉打造一支結構優化、素質優良的高水平師資隊伍,為人才培養提供了有力保障。師資隊伍是我國本科層次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源頭活水”,應厘清本科層次職業教育的辦學定位,篤守本科層次職業教育的辦學特色,立足于更高的站位思考本科層次職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問題,制定科學可行的建設方案,營造良好的建設環境,建立具有鮮明辦學特色的教師準入、研修與考核制度,暢通教師專業發展渠道,提升師資隊伍水平,為全面提高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質量提供支撐,從而推動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彰顯中國特色高水平職業教育制度優勢。

[注釋]

①寺田盛紀.専門職大學の制度化過程に関する政策社會學的分析[J].生涯學習·キャリア教育研究,2018(3):8.

②⑩日本中央教育審議會.社會·経済の変化に伴う人材需要に即応した質の高い専門職業人養成のための新たな高等教育機関の創設にについて(審議経過報告)[EB/OL].(2016-03-15)[2021-06-09].https://www.mext.go.jp/b_menu/shingi/chukyo/chukyo4/015/gijiroku/__icsFiles/afieldfile/2016/03/15/13

68304_04.pdf.

③⑥11文部科學省.専門職大學等の制度化に関する説明會 次第[EB/OL].(2018-03-02)[2021-06-08].https://www.mext.go.jp/a_menu/koutou/senmon/__icsFiles/afieldfile/2018/03/02/1397

422_1_1.pdf.

④1218文部科學省.専門職大學等の設置構想のポイント(令和3年5月改訂版)[EB/OL].(2021-03-31)[2021-06-11].https://www.mext.go.jp/content/20210331-mxt_senmon01-100001

394_02.pdf.

⑤教育再生実行會議.今後の學制等の在り方について(第五次提言)[EB/OL].(2014-07-03)[2021-06-08].http://www.kantei.go.jp/jp/singi/kyouikusaisei/pdf/dai5_1.pdf.

⑦東京國際工科専門職大學.2021年度入試要項を公開しました[EB/OL].(2020-07-01)[2021-06-08].https://www.iput.ac.jp/tokyo/topics/25913?page=2.

⑧文部科學省.學校教育法(昭和二十二年法律第二十六號)[EB/OL].(2020-04-01)[2021-06-09].https://elaws.e-gov.go.jp/document?lawid=322AC0000000026.

⑨陸素菊.本科職業教育的日本道路——專門職大學制度的創立及其實踐課題[J].外國教育研究,2021,48(1):12.

13文部科學省.専門職大學設置基準[EB/OL].(2019-

08-13)[2021-06-11].https://elaws.e-gov.go.jp/document?lawid=429M60000080033.

14東京國際工科専門職大學.専任教員の公募[通信·コンピュータ分野][EB/OL].(2021-02-05)[2021-06-11].https://univ-journal.jp/jobboard/81198/.

15文部科學省.『令和の日本型學校教育』を擔う教師の人材確?!べ|向上プラン[EB/OL].(2021-02-01)[2021-06-11].https://www.mext.go.jp/content/20210201-mxt_kyoikujinzai01-00

0012476-1.pdf.

16高知リハビリテーション専門職大學.職員の研修[EB/OL].(2020-04-30)[2021-06-11].https://kpur.ac.jp/johokokai/20

200430_444.pdf.

17李昱輝.日本大學認證評價:目標、動向與挑戰[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20(2):93.

19高知リハビリテーション専門職大學.令和元年度授業評価結果[EB/OL].(2020-08-27)[2021-06-11].https://kpur.ac.jp/johokokai/20200827.pdf.

2021李昱輝.日本教師育成標準述評[J].比較教育研究,2018,40(6):80.

22塩原誠志.実踐的職業教育を行う新たな高等教育機関の検討経緯と制度化の方向性[J].カレッジマネジメント,2017(4):22.

23Burgess T.The shape of Higher Education[M].London:Cornmarket Press,1972:7-19.

24鄭亞莉,王玉龍.加快推進本科層次職業教育政策落地[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21(12):51.

25文部科學省.専門職大學·専門職短期大學 パンフレット[EB/OL].(2021-03-31)[2021-06-11].https://www.mext.go.jp/content/20210331-mxt_senmon01-100001394_01.pdf.

26馮建軍.論生命化教育的要義[J].教育研究與實驗,2006(5):25.

27(美)亨利·羅索夫斯基.美國校園文化[M].謝宗仙,周靈芝,馬寶蘭,譯.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96:5.

28(澳)鄧金.培格曼最新國際教師百科全書[M].教育與科普研究所,譯.北京:學苑出版社,1989:542.

猜你喜歡
師資隊伍建設日本
探尋日本
守望沃野助力小康
關于加強鄉村學校美術師資隊伍建設的幾點思考
淺談職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
日本:入住書舍,與書共眠
日本神社
第 位首相考驗日本耐心
日本混亂中迎接希拉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