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信息化促進教育公平研究

2021-11-21 18:59臨猗縣示范小學
山西電教 2021年3期
關鍵詞:公平信息化信息技術

臨猗縣示范小學 王 然

一、引言

在教育教學中利用信息化促進教育公平,我國自1999年便已推出了相應舉措,包括一些政策制度等,同時還涉及到了部分工程項目??梢钥闯?,針對教育公平,我國教育部門以及相關行政部門一直在布局完善,為使其越來越系統、科學和精準而努力。詳細分析現今的教育教學情況,基于信息化而促進教育公平的成效逐漸凸顯。

二、城鄉教育差距產生的因素

眾所周知,城鄉教育的差距由來已久。這其中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因素,例如,城鄉發展的結構變化、政策性的傾斜所導致的資源配置不合理、家庭結構的變化、個體家庭的供養能力存在著巨大的落差等等各種方面的原因。解決問題的首要前提是正確的認識問題產生的原因,從“教育”這一名詞能很清晰的看出“教”的重要性,“教”所涉及的不僅僅包括“教”的主體即教師,也包括與“教”相關的客體和教學手段。首先從主體來看,城鄉之間的師資力量的差異是導致城鄉教育差距的重要因素。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加強鄉村教師隊伍的建設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師隊伍建設是深化教育綜合改革的重要任務。在政府方面統籌城鄉教育資源配置,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合理規劃城鄉義務教育學校布局建設,使優質資源向鄉村和城鄉結合部傾斜,推進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從客體來看,城鄉之間在教學設施和教學理念、方式等方面依然存在著距離,近年來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政府、學校等相關機構一直致力于推進教育信息化的進程。教育信息化概括了未來教育發展的方向。

三、教育信息化促進教育公平

1.信息化系統要素帶來教育公平

蘊含在教育體系中的信息化系統,是一個被付諸了教育理論的創新體系,它從建立之初便帶著多層次、多要素的特征,且具備了標準引領、逐漸迭代完善的特征表現。

在這個系統中所提出的利用信息化而促進教育公平的舉措逐漸增多,以2018年推出的《關于全面加強鄉村小規模學校和鄉鎮寄宿制學校建設的指導意見》為例,其中明確指出要較快針對鄉鎮學校實現網絡全覆蓋,進而促進學校師生在線上課的質量,并從教研及師生交流等方面明確了信息化應用的重要性。伴隨如今大數據、云計算等多種技術的興起,學校越來越多地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對日常教學、教研情況進行分析,并考慮如何在信息化科技應用的前提下提升教學的效果,優化針對學生的管理等。

除了信息技術的普及應用,關系到信息化舉措的全面性還體現在信息設備、信息資源的合理建設及適用上,包括2013年我國頒布的《關于實施教育扶貧工程的意見》在內,面向學校提出的信息化基礎設施的建設已拓展到了各大高等院校和職業院校,為優化數字教育資源的應用,很多學校都在通過衛星、互聯網等實施著遠程教學,這些優質資源的共享模式大大提升了教育質量,也讓教學公平得到了極大的發展。

2.信息化運作方式促進教育公平

如今,我國教育信息化改革實現了一套標準的運作模式,基于前期試點先行以及項目推進計劃的實施為各地高水平、差異化的教育提供了教育公平的抓手。教育信息化逐漸在圍繞數字校園、教育資源等方面構建了一套標準的運作體系,更加助推了信息化教育的公平?!督逃畔⒒臧l展規劃(2011-2020年)》中明確提出建立教育信息化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體系,在《教育部關于實施全國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見》中更是指明了關于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的標準體系。

以標準體系建設為基礎,結合《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教育信息化試點開啟運行,由點到面、循序漸進,最終為信息化教育的發展提供了可參考的模板。與此同時,我國教育信息化更是以工程項目驅動為動力支撐,從校校通到農村工程,從基礎設施建設到教師能力的培訓,蘊含在工程項目中的各個環節都被付諸了高標準高要求,以突破的手段促進著我國教育信息化的發展。這種標準體系加試點先行以及項目引領的發展方式,極大的促進了教育公平。

3.多形式的信息化教學手段促進教育公平

傳統課堂教學中所秉持的方式理念,在如今的教育教學中顯然已呈現出了一定的局限性,特別是當遇到一些突發事件時,這種局限就更加顯著。2020年的一場疫情讓教育行業發生了轉變,從教學授課方式上創新應用了線上教學,由此推廣開來的在線直播或云課堂等都可以被視為有助于教育公平和教育資源均衡的優化方式。信息技術打破了傳統課堂空間及時間的局限性,借助信息科技而應用的教學方式極大的彌補了課堂授課的缺陷性,讓教學效果有了顯著提升,也利于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師生的雙向提升發展。以雙師教學為例,參與授課指導的中心校教師和農村教師共同為學生進行授課指導,借助信息化遠程錄制播放或同步播放來提升教學效果,不僅改善了農村學校開不齊課、開不好課的問題,更從輔導答疑等諸多方面突出了遠程信息化教學的優勢,這種方式極大的縮小了城鎮以及農村學生在接受知識上的差異度,其最終目的是促進教育資源的公平共享。

配合信息化教育的實施,教師的教學水平在教學實踐中得到提升,特別體現在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的提升,為教育教學質量的均衡、品質的提升都帶來了幫助。多年來,我國教育行業中一直都將教師的授課水平提升作為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任務,特別針對信息技術應用而言更是提出了專業技能提升的要求。參照《教育部關于實施全國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 的意見》,其中明確指出到2022年我國需要構建出的是基于課堂、應用驅動以及精準測評為基礎的新教育體制。雖然,這種體制的建設一方面體現了教育的個性化,但另一方面也讓教師能基于專業技能的提升促進教育質量發展,最終為教育公平提供外部輔助力。

四、總結

教育公平是我國對教育行業提出的完善資源合理配置及規范的重要原則,其蘊含著與整個社會穩定發展的關系性,為能達到這種均衡及公平,本文中提出了可關注的幾個方面。從信息化背景的發展到信息科技的使用等方面做出了針對性的分析,包括信息化系統、信息化運作方式以及信息化教學方式三方面,其如何推進教育公平都一一做出了論述。伴隨信息化的持續發展,教育行業勢必會迎來新的問題或挑戰,需要調整或優化的方面會逐漸顯露,希望信息化的發展在未來能為教育教學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猜你喜歡
公平信息化信息技術
公平對抗
現代信息技術賦能中小學裝備管理
巧學信息技術課程
探討建筑施工管理中的信息技術應用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巧用“信息技術”,提高課堂效率
笨柴兄弟
“一核三軸”:信息化時代教學管理模式的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