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院校體育選項課“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

2021-11-22 16:26李崇敏
科技資訊 2021年23期
關鍵詞:教學研究課程思政教學改革

李崇敏

摘? 要:貫徹“三全育人”的教育方針,落實全國思政工作會議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論述。通過對高職院校體育選項課融入課程思政元素的教學進行研究,在體育選項課中推進德育與體育相結合,教書與育人相結合,將愛國、敬業、拼搏、創新等精神,融入課程教學大綱、教案、教學設計當中,探索研討、比拼、講故事等形式方法,實現將思政元素融入實際體育選項課教學當中,將課程思政落到實處,最終通過體育和德育相互作用,提升學生品德修養。

關鍵詞:體育選項課? ?課程思政? ?教學改革? ?教學研究

中圖分類號:G807?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91(2021)08(b)-0139-03

Research and Practice on Teaching Reform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Optional Cours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LI? Chongmin

(Shaanx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Xi'an, Shaanxi Province, 710300 China)

Abstract: Implement the educational policy of "Three Complete Education", implement the spirit of the National Conference 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and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s? exposition on education. Through the research on the teaching of integrating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into the Physical Education optional cours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we should promote the combination of moral education and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and educating people, and integrate the spirit of patriotism, dedication, struggle and innovation into the curriculum syllabus, teaching plan and teaching design. Explore the forms and methods of discussion, competition and story telling, integrat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into the actual physical education elective course teaching, implement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of the course, and finally improve students' moral cultivation through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physical education and moral education.

Key Words: Physical Education optional course;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eaching reform; Teaching research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中強調,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三全育人。以課程思政為目標的教學改革,既是對中華傳統“德、智、體、美勞”“傳道,授業,解惑也”中“德”“道”字為先的教學本質的回歸,更是對“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等問題的回應。該研究以體育選項課教學基礎理論、課程思政理論為指導和在會議中提出的三全育人方針。在先期查閱文獻資料的基礎上,對部分陜西省高職院校進行體育教學融入課程思政元素的教學現狀進行調研,掌握體育課程思政教學工作基本情況,為體育課程項群融合表的形成奠定基礎;針對關鍵問題,有針對性地提出對策。

1? 高職院校體育選項課“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的研究意義

1.1 體育教學對于高校思政教育具有重要意義

“德、智、體、美、勞”,德育教育是第一位的[1]。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政工作會上的講話中指出,各類課程要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2]。充分發掘和運用各學科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把“立德樹人”融入文化知識教育之中,挖掘其他課程和教學方式中蘊含的思政教育資源,實現、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此項研究主要目標是深入挖掘體育選項課中所包含的思政元素,同時將其進行細化,進而融入教學設計中,最終潛移默化地在體育選項課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使體育教學不僅能直觀地發揮其健身、娛樂的功能,在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同時無形中培養學生思想品德。

1.2 體育教育與思政教育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體育選項課對學生的身體和心理的提高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最終與思想政治教育和體育教育的最終目標相契合,相互促進,共同發展提高[3]。體育教學有其自身的特點,主要以傳授技術、技能為主要內容,機體直接參與活動,教學組織多樣化,對學生的品德、心理品質培養有著其特殊的作用,其教育方式更加直觀,主體參與性強,德育教育的本體感受性更強。

1.3 有利于提高學生思想品德和意志品質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教會學生“學”的能力,體育教育的目的是教會學生體育的練習方法,傳授技能,提高學生運動積極性,最終形成終身體育運動習慣,達到增強國民身體素質的大目標。而這個目標需要有一個過程,通過及時的教學正反饋,給學生帶來滿意與愉快的學習體驗,進而增強學生體育學習的信心,形成一個良性發展,提高其學習興趣、激發其學習熱情。體育鍛煉是一種身體練習的體驗,很難依靠課本、字里行間的閱讀去掌握,必須要親身去經歷。

總之,大學生體育課程作為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課程思政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響高職院校開展體育課的德育教育以及大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意志磨練。

2? 體育選項課“課程思政”教學現狀

2.1 聚焦體育教學,不夠細化

目前相關體育課程思政的研究大多將研究重點放在體育教學中融入思政元素[4],忽略了體育不同項群在體育教學中課程思政上的差別,比如:技能主導類表現難美性項群,技能主導類隔網對抗類項目,技能主導類同場對抗性項群,體能主導類速度類項群等,在體育教學中課程思政元素的挖掘可以更細化,區別對待。

2.2 專注強調體育教學中融入思政元素,理論性偏多

實質上作為體育教學而言,是一項具體的工作,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目前的研究多集中于理論指導[5],而教學不能僅僅依靠理論,應該有明確的價值觀引導,應該有相對應的教學大綱和教案、教學方法以及考核內容,應該將課程思政落到實處,而不是一種隨意行為。

3? 高職院校體育選項課“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的可實施性分析

3.1 挖掘高職院校體育選項課中的思政元素

該研究目的在于結合體育選項課不同項群在教學計劃中的不同教學內容,深入挖掘不同項群選項課中的思政元素,選擇合適的思政元素細化融入體育選項課的教學設計當中,進而根據教學需求將其融入到教學當中,深化研究促進體育選項課的關鍵點將更有利于課程思政的進行,因此其規律在于找到異同點。

3.2 建立可參考的、有規律的體育選項課與思政元素的融合表

通過研究,針對高職院校體育選項課,建立可參考的有規律的體育項群與思政元素的融合表,結合各項群特點,挖掘思政元素,比如:在隔網對抗性項群選項課教學中,在講到發球技術中,規定球的落點,小組間競賽,發球比成功率,比發球質量,可培養學生吃苦耐勞、承認差距,精益求精的意識。建立課程思政融合表的是思政元素融入體育選項課直觀的展現,理論實踐相結合。

3.3 形成有效的、相對穩定的體育選項課“課程思政”教學模式

結合高職院校學生特點和思想現狀,進行教學設計形成有效的、相對穩定的體育“課程思政”教學模式。通過對體育課與思政元素融合的研究現狀調研及挖掘研究,從客觀的角度分析日常體育教學中融入課程思政內容的隨機性以及目的性不強的現狀。通過對體育教師的調查統計分析,了解體育教師對體育教學融入課程思政元素的認識水平和態度,了解體育課程融入思政元素給體育教師帶來的意識和行為上的變化。

4? 高職院校體育選項課“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研究的創新性

分類對以選項課為切入點,進行深入課程思政改革研究,這與當前提出的課程思政三全育人相吻合,因此該文將研究對象定位為高職院校體育選項課,將體育選項課按項群進行分類,根據不同項群的特點有針對性地融入思政元素,這是對以往研究的一個發展和超越。

針對高職院校體育選項課在教學設計中融入課程思政元素具有首創性,是目前已有研究當中沒有涉及到空白處。

5? 高職院校體育選項課“課程思政”教學改革與實踐

5.1 提升體育選項課教師“課程思政”認知意識

要想從根本上提升體育教師選項課課程思政意識,必須從根源出發,了解體育教師對體育教學融入課程思政元素的認識水平和態度,掌握現狀,為改善體育選項課與課程思政教學找準關鍵問題。這樣就對教師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教師得結合實際情況有效提升自身思想政治素養,關注時事、關注社會熱點問題,積極汲取養分,豐富個人思想,從內在提升自我認知水平,把單純傳授技能同思想道德教育、能力教育相結合,把思想引領和價值觀塑造融入每一次課的教學當中??傊?,體育教師自身的德育意識和能力對于提升課程思政水平是必須條件,也是有效開展德育教育的前提。

5.2 有針對性地將思政元素無縫銜接到教學計劃及設計中

課程思政教學改革在教學理念上對體育教師提出新的要求,教師在教學之前首先結合高職院校專業特點、學生特點、課程特點,從實際體育選項課出發,將因材施教、因課施教、因需施教相結合,將體育選項課按項群進行分類,根據實際情況融入思政元素,進而有計劃地設計在教學計劃和教案中,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針對高職院校體育選項課不同項群的特點,有針對性地與課程思政有效融合進行教學設計,形成有效的、相對穩定的體育“課程思政”教學模式,實現高職院校體育選項課教學與思政結合標準化,制度化、規范化,將課程思政落實到實處,將德育教育貫穿始終[5]。

5.3 開展形式多樣的課程思政教學活動

(1)定期邀請思政課教師進講座,幫助深入挖掘體育教學中的課程思政資源,有效提升思政水平;(2)加強師資培訓,教師是課程思政理念的踐行者,鼓勵教師外出參加有關課程思政的體育教學專題培訓及交流;(3)內部開展公開課教學活動;(4)鼓勵教師參加講課比賽,有效提升教學水平。

5.4 建立“課程思政”的評價機制

在體育教師的教學考評機制中建立和完善思政教育標準,在體育課的教學當中體育課教師發揮著主導性的作用,通過建立完備的體育選項課課程思政評價內容和標準,有效地開展課程思政評價,同時教學評價和反饋改進相結合,是確?!罢n程思政”改革的根本保障[6]。

6? 結語

在高職院校體育選項課中融入德育元素是體育課“課程思政”改革的需要,是當前高校課程改革的重要內容。以課程思政為切入點,深入挖掘體育選項課不同項群中所包含的思政元素,同時將其進行細化,融入教學設計中,最終在體育選項課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使體育教學不僅能直觀地發揮其健身、娛樂的功能,在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同時無形中培養學生思想品德。通過創新教學設計,深化教學改革,提出切實課程的教學方法組合,以及課程思政與體育選項課相融合,還需要根據學校實際情況、不同專業學生特點、體育選項課不同項群的特點,合理地選用教學手段和方法,將其順其自然地、水到渠成地與教學內容相融合,而不僅僅是浮于表面。我們要潤物細無聲,這樣才能達到體育課程不但重“體”,更重要的達到“育”的功能。既踐行了國家課程思政思想,提高大學生思政素養,同時也帶動體育教學創新,提高體育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 應菊英.高職體育教學中的“課程思政”探析[J].運動,2018(19):135-136.

[2] 錢慧文.高職體育教學中的“課程思政”探析[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9(11):127-128.

[3] 王秀閣.關于“課程思政”的幾個基本問題——基于體育“課程思政”的思考[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19,34(3):188-190.

[4] 許志琳,林萬雷.體育舞蹈“課程思政”資源開發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9,9(19):140,142.

[5] 常愛鐸.民族傳統體育在高校課程思政中的價值及實現路徑研究[J].武術研究,2019,4(10):98-100.

[6] 朱秀清.高職體育課程思政元素的挖掘與融合——以浙江工貿職業技術學院羽毛球選項課為例[J].運動,2018(20):130-132.

猜你喜歡
教學研究課程思政教學改革
基于項目式學習的生物學概念教學研究
高中數學復習課教學研究
高中數學教學研究
課程思政下的民辦高職院校師生關系構建
發揮專業特色 實施“課程思政”
課程思政下的民辦高職院校師生關系構建
基于人才培養的技工學校德育實效性研究
現代信息技術在高職數學教學改革中的應用研究
以職業技能競賽為導向的高職單片機實踐教學改革研究
微課時代高等數學教學改革的實踐與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