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聽課評價

2021-11-24 23:13張青
科技信息·學術版 2021年21期
關鍵詞:歷史課堂教學新課程

摘要:在新課程的理念下,歷史課堂教學是歷史教師的教學能力、業務水平、文化修養、教育觀點、師德和思想素質的綜合表現。評價一節課,可以學習優秀教師的教學經驗,對比自己的不足,從而改進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不斷鞏固自身的專業化發展?!案咧袣v史學習的評價應以課程目標為依據,以學生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的整體發展為著眼點,將評價貫穿于歷史學習的整個過程?!盵1]筆者今天有幸聽了張老師執教《諸侯紛爭與變法運動》一堂課,受益匪淺,將從幾個方面來對張老師的授課過程進行一個簡單評價,希望可以共同進步。

關鍵詞:新課程;歷史課堂教學;聽課評價

一、聽課準備

教師在進入課堂聽課之前,要充分了解聽課需要準備的內容,與上課教師先進行一個溝通是有利于保證聽課質量的。因此我在去聽張老師這堂公開課之前,事先熟悉了高中歷史課程標準,并且對《諸侯紛爭與變法運動》該節課的內容簡單了做了一個思維導圖,通讀了張老師這節課的教案,事先確定了去聽本堂課的重點,簡單的設計了一個課堂記錄表。

二、課堂聽課

(一)從教師方面

1.考察教師是否不斷更新教育理念

創新是一個民族發展的不竭動力。我們需要實時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并在教學實踐中運用先進的教育理論,不斷優化自己的教學過程,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根據咨詢學生的結果來看,張老師在講授本堂課開始之前,事先給學生發放了導學案,學生做完之后,課代表交給張老師,張老師對學生的掌握情況有一個基本的把握。事先設計導學案這個舉措,反映了張老師對新教學理念有一個很好的詮釋,防止教師在教授本堂課時,學生卻沒有提前預習的情況。

2.考察教師是否精心設計導入語言

一堂讓學生喜歡的課堂,必不可少的是擁有一段精彩的,能夠吸引學生眼球的導入過程。張老師在導入本節課時,運用的是視頻《百家講壇國史通鑒第二部春秋戰國》節選來導入,并且引導學生思考現在腳踩的土地在那個時代屬于哪個國家,張老師結合校本課程,以學生們生活的熟悉的城市為切入點,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導入新課。

3.考察教師是否重視學生的主動參與

歷史新課程標準理念的指導下的歷史課堂,應該是學生充分發揮主體地位的課堂,學生可以在教師的引導下,去探索、理解和掌握所學知識,學生必須要融入到課堂,要改變以往的簡單的知識傳授的情況。學者王世光曾指出,歷史教學中的角色扮演可以大致分為“重建過去型”和“情景問題型”。[2]張老師在整個授課過程中,善于引導學生閱讀材料,思考問題。采取了剛才提到的第二種類型“情景問題型”角色扮演,在講授本堂課第三子目,孔子和老子時,使用了角色扮演法,引導兩位學生分別擔任孔子和老子,學生在尊重基本史實的基礎之上增添了他們合理的見解,吸引了學生興趣。

4.考察教師是否重視學生道德情操和自信心的養成

教師在進行授課的過程中,可以用潛移默化的方式,在對歷史史實進行講解的過程中落實思想品德教育。但張老師對本部分的要求落實不強,講到華夏民族認同和融合的問題時,沒有落實好家國情懷素養培養。并且在對那些基礎知識較差的學生,沒有幫助他們樹立好掌握本節課的自信心,這兩方面張老師做的不恰當,我們身為新時代的“四有教師”,要有不懼艱難萬險的精神來攻堅克難。

5.考察教師教學氣氛是否融洽

整個過程中,張老師不僅對教學重難點有一個很好的落實,并且和學生的互動豐富,課堂氛圍也很融洽,在主題的升華方面也完成的不錯,學生逐步提高了對中華民族的認同感和對以孔子和老子為代表的傳統文化進行了一個辯證看待,落實了唯物史觀和家國情懷素養。

6.考察教學手段和方法是否科學、靈活多樣

張老師在整堂課里,對教學方法的運用較為恰當,問答法、小組討論法,角色扮演法相互配合,教學方式符合新課改的要求,呈現給我們的課堂是以學生為主的開放性課堂,在張老師的有效指導下,學生各抒己見,交流分享自己的見解,提高了課堂效率和質量。

7.考察教師是否具有扎實的教學基本功

張老師的板書功底很強,字體秀麗,并且語調抑揚頓挫,語言很有親和力,非常值得我學習。

(二)從學生方面

1.觀察學生自主學習狀態

學生的自主勤奮程度是我沒有想到的,還沒進教室,就聽到教室傳來朗朗讀書聲,學生要不就在整理老師批改的導學案,要不就在閱讀教材,完全沒有受到聽課老師進班的影響。

2.觀察學生參與和交流狀態

現階段的教學,已然不是過去教師在講臺上一直講,學生在下面一直聽的時代,新時代要求重視學生的參與,學生要切實的融入到課堂中去。教師拋出問題,學生積極的舉手回答表達看法,并且能夠根據教師的引導進行一個答案的補充,這正是教學民主的體現。張老師恰當的運用了貼近學生生活的材料,使學生的參與感更強。如在第二子目,講授經濟發展和變法運動時,張師PPT上出示了戰國時期各個國家錢幣時,學生紛紛表現出驚奇的眼光,這些形狀奇特的金屬,竟然是那時候各國的錢幣,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

3.觀察學生思維狀態

新高考要求學生需要具備必要的信息加工,材料解讀,邏輯思維等能力,從本堂課的觀察中,張老師提出一個大部分學生深層次思考和解答老師拋出來的問題,還有一部分同學停留在問題的表面,無法透過問題表面去思考本質,這對授課老師來說也是個大工程,需要在平時多留意該部分同學的課堂表現和作業完成情況,爭取做到不讓任何一位同學掉隊。

三、結語

教學活動包羅萬象,教師可以“盡顯神通”。在對待豐富多樣的教學活動和教學經驗時,我們要堅持本心,以一種謙虛好學的態度,多學多看,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效果??傊?,把評課當作是一場集思廣益,教師各自綻放光彩的講座,把平時授課領悟不透、解決不掉的難題拿出來,一起解決,充分發揮團隊集體的作用,要使人帶著問題來,懷揣滿意去,一起培養好未來的接班人。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王世光.論角色扮演對培養歷史思維的作用[J]教育學報,2010,6(02).

作者簡介:張青(1997-),女,山東濰坊人,碩士,研究方向:學科教學(歷史)。

猜你喜歡
歷史課堂教學新課程
淺議高中化學新課程必修模塊的主要教學策略
2019年全國高考新課程Ⅰ卷生物試題分析與啟示
第二屆“我即語文”教學獎頒獎典禮暨新課程研討會在福州一中舉行
提高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嘗試
重視史料教學,提高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
淺談多媒體信息技術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構建歷史高效課堂的嘗試
農村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分析
微課資源在歷史學科教學中的運用思考
2009年語文新課程《考試大綱》修訂記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