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膠東民俗藝術在幼兒美術教育中運用的必要性

2021-11-26 20:02呂俊禹
魅力中國 2021年43期
關鍵詞:膠東年畫民俗

呂俊禹

(煙臺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山東 煙臺 264006)

一、膠東民俗藝術的相關概念研究

膠東民俗藝術是指膠東人民創造、享用并在該群體中流行的文化事象,具有社會性、傳承性、民族性、地域性、變異性等特征。膠東民俗藝術,是指膠東地區民間形成的非實用的、可供人們當作藝術文化欣賞的各種技藝,膠東藝術具有美育育人的作用。主要包括像說唱一類的膠東口技藝術、膠東民間舞蹈、膠東民間音樂和戲劇藝術,以及像繪畫、雕塑(泥塑、面塑)、剪紙和雕刻等多種造型藝術表現形式。

二、膠東民俗藝術研究現狀

(一)膠東民俗藝術當中的美術教育在學前界得到日漸重視

通過文獻檢索發現,學前界逐漸關注民俗藝術的傳承,關注學前美術教育民俗藝術課程,研究主要涉及民俗藝術的內涵、特征、價值、理論基礎、目標、內容、實施、評價等方面。

(二)膠東民俗藝術的研究呈現分散趨勢

通過在知網的文獻檢索發現,對于膠東民俗藝術的研究尚處于分散的狀態,主要涉及膠東口技藝術、膠東民間舞蹈、膠東民間音樂和戲劇藝術,以及像繪畫、雕塑(泥塑、面塑)、剪紙和雕刻等多種造型藝術表現形式,并且這些研究與幼兒美術教育并未有聯系。

(三)膠東民俗藝術在幼兒美術教育中的研究處于空白狀態

通過一系列的文獻檢索發現,目前尚沒有膠東民俗藝術在幼兒美術教育中的研究。關于膠東藝術在美術教育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校及高中,也未有膠東藝術在幼兒美術教育中的研究。

膠東民俗藝術在幼兒美術教育中的研究處于空白狀態,開展本研究能夠填補這一空白。

三、膠東民俗藝術在幼兒美術教育中應用的必要性研究

(一)膠東民俗藝術的保護和傳承工作迫在眉睫

膠東半島地域在悠久的歷史長河中,通過膠東人民的努力創作、收集、溝通、交融,豐富和發展了形式多樣、五彩斑斕的膠東民俗藝術。此類藝術形態即現今我們所倡導的“口頭和非物質藝術”,極具開發和利用價值。膠東民俗藝術隸屬非物質藝術遺產,不依靠的書面文字材料及聲音視頻等材料,非常容易遭受到一定的破壞,而且一旦被損害將難以恢復。近些年,跟隨城市化進程的推進,膠東民俗藝術得以生存和發展的這片土壤正在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因此,保護、傳承膠東民俗藝術迫在眉睫。

(二)膠東民俗藝術融入幼兒美術教育的價值

1.保護和傳承膠東民俗藝術

我們需要保護和傳承祖先流傳下來的民族性的膠東民俗藝術,傳承和發揚的責任需要我們一代又一代的華夏兒女擔負起來,未來的棟梁就是今天的兒童,膠東民俗藝術的保護和傳承要從兒童抓起。兒童是我國未來社會的建設者和接班人,他們對于膠東民俗藝術的保護和傳承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通過膠東民俗藝術在幼兒美術教育中的應用,讓幼兒明確藝術歸屬,促進藝術認同;增強民族凝聚力,實現民族認同與國家認同;增強藝術包容意識,發展多樣性思維能力;促進兒童身心和諧發展。

膠東民俗藝術的傳承保護弘揚,是可以促進中華民族的歷史文脈的生長。在歷史的長河中,膠東藝術文化以其悠久性、先進性、輻射性、多樣性,引領、推動著中華文化發展,塑造著中華民族?!澳z東藝術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追溯膠東藝術文化就是對中國文化的追蹤溯源,作為中華兒女弘揚傳承發展膠東民俗藝術,深入挖掘膠東民俗藝術所具有的時代價值,延續中華民族的歷史文脈、并能夠堅信學生們的文化自信。

教學中加入膠東民俗藝術文化,能夠增強學生的中華民族自豪感增強捍衛民族精神。膠東藝術文化早已成為中華民族最有感召力、凝聚力的精神紐帶,“膠東兒女”這一稱謂,成為中華民族最廣泛、最深沉的文化認同。這種膠東民俗藝術認同感,教學中能表明了我們傳承膠東藝術的共同體意識,是對于弘揚民族文化自信得以存在和發展的基礎,是中華民族富文化自信、中華民族具有凝聚力的體現。

2.保護、傳承、弘揚膠東藝術文化的建議

隨著膠東民俗藝術日趨勢發展和新技術創新的不斷發展,在經濟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的時代背景下,我們有得天獨厚的條件文化優勢,能夠為實現膠東民俗藝術發展提供力量。因此,需要在學前美術教育中滲透膠東民俗藝術的相關內容,開展本土化美術教育,這是保護和傳承膠東民俗藝術的一種重要途徑。

3.讓兒童萌發熱愛家鄉的情感

兒童的心理正處于最初的奠基和啟蒙階段,心理的發展成熟和情感的培育需要汲取大量的藝術養分,而在這一階段向他們滲透膠東民俗藝術的內容對他們熱愛家鄉情感的發展具有強大的影響力。膠東民俗藝術在表現形式上具有一定的直觀性、形象性,這可以促進兒童的學習和吸收。將膠東民俗藝術應用到幼兒美術教育中,有助于激發幼兒的民族自豪感,培育孩子的民族精神,增強民族凝聚力。

膠東民俗藝術美術教育能讓幼兒體驗到這些與他們息息相通的日常生活的相關經驗。例如,家人曾給他做過的面花、過年過節貼的窗花、寫的春聯、日常見過的民間藝術作品等。在幼兒園開設膠東民俗藝術主題的相關課程,引入具有獨特性的膠東本土且適宜在幼兒園開展的民俗藝術活動,這些藝術活動具有家鄉的濃厚色彩,教師向幼兒介紹膠東民俗藝術,能讓幼兒更加了解并喜歡這些本土藝術,只有充分了解這片他們生長的土地,才會對自己的家鄉產生熾熱的愛,從而讓幼兒萌發出熱愛家鄉的情感。

4.豐富幼兒美術教育課程的內容和形式

膠東民俗藝術屬于一種藝術資源,但也可以作為一種幼兒美術教育課程資源,它能夠實現幼兒美術教育與幼兒生活真正相通的目的,能夠推動膠東地區幼兒美術教育相關地方特色課程的開發,引領膠東地區幼兒美術教育的發展及幼兒教師的專業成長。

將膠東民俗藝術與幼兒美術教育聯系起來,有利于豐富幼兒美術教育課程的內容和形式,使幼兒美術教育課程更加豐富多彩,具備一定的藝術內涵。課程是近些年流行起來的一種課程,各地的幼兒園都努力在探索和建設自己富有特色的園本課程,而膠東民俗藝術作為一種地方特色藝術,剛好可以成為園本課程的一個亮點,有利于豐富園本課程的內容,而民俗藝術活動剛好又豐富了園本課程的形式。

5.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將膠東民俗藝術融入幼兒美術教育有利于促進幼兒心理的成熟。開展豐富多彩的民俗藝術活動需要幼兒之間不斷地進行互動,這種互動更加注重幼兒之間的心靈溝通以及互動中給幼兒帶來的交往成就感,這對于推動幼兒心理的成熟具有非常大的效果。例如,膠東社會生活民俗中的歲時節日文化習俗,在中國的傳統節日,幼兒可以合作一起做面花、蒸面花、吃面花,用紅紙剪窗花、貼窗花,用宣紙拓印年畫、勾勒年畫,或者做門神主題的年畫來寓意消災除病等,假期、周末可以帶著孩子去當地的文化藝術展覽館參觀并講解給孩子們學習文化藝術內容提升其內在的文化藝術修養,起到美育育人的作用。這些活動都需要幼兒與同伴或者與成人進行交流與合作,因而有利于促進幼兒心理的成熟。

開展膠東民俗藝術活動有助于促進幼兒社會性的發展。幼兒通過膠東民俗藝術活動,能夠潛移默化地能夠接觸到一些社會道德規范,膠東民俗藝術中包含了大量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喻,例如平安、幸福、健康、美滿等。幼兒在親身接觸這些膠東民俗藝術時的同時,便會對這些內容和表現形式形成直觀的感性的粗淺的認識,而這些長期的感性認知過程會跟隨著幼兒的身心發展一步一步地進入理性思考階段。膠東民俗藝術中所包含的藝術傳統是幼兒社會性發展中彌貴的資源,是幼兒在日常生活和實踐中要借鑒和學習的榜樣。

開展膠東民俗藝術活動能夠讓幼兒體驗到生活的樂趣,感受生命的意義。例如膠東民俗藝術中,當一個家庭有新生命誕生時由此所產生的各種慶賀活動,都形成了一種獨特的藝術。結婚舉行婚禮、過生日等時的一些習俗例如在蒸做帶有美好寓意的喜餑餑,壽餑餑、生日餑餑、建房上梁餑餑等,具有龍鳳呈祥、比翼雙飛、福祿鴛鴦、早生貴子、紅紅火火、壽比南山福滿花開加壽等主題,寓意著對未來新生活、新生命的翹首盼望,為老人祝壽時做的壽桃寓意對生命延長的喜悅和羨慕等。這些民俗藝術活動都充分體現出了人們對于生命的意識與敬畏。

四、膠東民俗藝術的構成要素研究

目前對于膠東民俗藝術的分類有很多種,本研究針對膠東民俗藝術的構成要素進行研究,就物質生活民俗藝術、社會生活民俗藝術、精神生活民俗藝術三個構成要素進行分析,重點研究膠東民俗藝術中哪些能夠與幼兒美術教育相契合,能夠應用到幼兒美術教育中,從而為膠東民俗藝術在幼兒美術教育教學活動中的設計提供藝術依據。

1.剪紙藝術——海陽剪紙

資料記載海陽剪紙藝術是一種山東省內的地方傳統民俗工藝品。在中國歷史上具有源遠流長悠久的歷史,在很久以前膠東的婦女們運用的材料有金銀箔片、彩色綾絹,剪成“方勝”、花鳥等圖案貼與鬃角,為裝飾藝術表現。

2.面花藝術——膠東花餑餑

膠東花餑餑制作的原料是以面粉為原料,在制作過程中利用簡單的工具,設計制作面花時經過巧妙的構思,可以捏塑成千姿百態的人物形象,例如:中國傳統文化的主題故事、英雄故事、民間故事等,還可以做栩栩如生色彩繽紛的各種動植物,如十二生肖形態各異的動物、仙桃、牡丹花、蓮花等形態。膠東人民制作的花餑餑,是膠東民俗藝術獨特的展現。經過長期的發展與創新,如今的膠東花餑餑不僅以食用為目的,而是多用于慶祝、祭祀和饋贈等民俗活動,逐漸滲透到某些飲食文化習俗并發展成為一種藝術形式,并其審美觀賞價值越來越得到加強。人們透過這些花餑餑,仿佛看到膠東莊戶人家濃濃的鄉情,同時也能感悟到文登地域民間老百姓絢爛質樸的鄉土文化。

3.年畫藝術——平度年畫

平度年畫是山東省的地方的傳統民俗工藝品。據文獻記載約起源于清光緒年間,師承濰縣年畫,并完整地保存了其早期的精髓和神韻。據查閱資料,山東青島平度年畫制作技巧采用的是木版套色刷印,色彩多運用以紫色、水綠、水粉色,畫面表現十分柔美清麗。山東平度年畫題材上以時事主題和戲文故事主題占相當比重;從構圖上看整體干凈利落、細膩生動,并且畫面上多飾有橫線底紋,線條工細挺拔,在其他地區的年畫產地中獨樹一幟。年畫是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上的一部分同樣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種展現。年畫的內容能夠充分的表現古代勞動人民創作了豐富多彩的門畫,主題多用以辭舊迎新·驅邪納福。中國新時代的人民在過年過節時仍然保持著春節貼春聯、門神、窗花的傳統習慣來烘托節日氛圍,也能展現人們對幸福生活完滿祈禱。

五、研究反思

本研究將膠東民俗藝術和幼兒美術教育努力融合也是一個相當難融合的程序,本論文只是選取了膠東民俗藝術中剪紙、面花、年畫藝術中最適合融入幼兒美術教育的內容做嘗試。今后將會繼續探索膠東民俗藝術其他藝術能夠融入幼兒美術教育的更多途徑,從而推動膠東民俗藝術的傳承與發揚!

猜你喜歡
膠東年畫民俗
金橋(2021年2期)2021-03-19
年畫
古韻悠長,“大漢膠東”
民俗節
缸魚年畫之旅
漫畫民俗
誕生于抗戰時期的膠東育兒所
膠東秧歌音樂文化的探索和思考
觀水
繆印堂的“年畫”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