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廣播錄音新聞采制技巧

2021-11-27 09:36趙紅霞
魅力中國 2021年23期
關鍵詞:錄音聽眾廣播

趙紅霞

(河南省洛陽市洛龍區人民廣播電臺,河南 洛陽 471000)

眾所周知,廣播錄音新聞是廣播新聞節目的主要報道形式,其使用范圍相當廣泛,廣播節目除去評論類及會議類報道外,新聞節目多采用錄音報道這種形式。

錄音報道為什么會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呢?我們不難發現,這與錄音報道的特點和優勢有關。錄音報道以記者口播和采錄音響和同期聲構成,它現場感強、真實性高和傳播效果好,深受記者和聽眾的歡迎。

廣播表達方式單一,即只能通過聲音傳遞信息。如果只是播音員播新聞稿件,而沒有采訪對象的同期聲,就會顯得聲音單一,導致人們收聽疲勞。錄音報道恰恰解決了廣播聲音單一問題,豐富了廣播聲音的種類,大大增加了節目的可聽性。

正是因為錄音新聞如此重要,作為一名記者,會采寫錄音新聞,也成為一項基本功,成為必備神器。那么,作為一名年輕記者,應當怎樣采制錄音新聞呢?本人結合自己的新聞實踐,探討一下如何才能做好錄音新聞。

一、錄音新聞采訪要實

錄音新聞采訪要實,也就是采訪要扎實,要對事件刨根問底,不但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

(一)新聞事件是什么

錄音新聞,作為一種新聞報道形式,是與報紙等平面媒體的純文字報道形式相對的。這兩種新聞表達方式不同,但都是對新聞事件的報道。要做好錄音新聞,我們首先要弄清楚事實是什么,這是前提。如果事件由什么構成,我們都沒有搞清楚,還怎么能采訪好呢?這簡直是不可能想象的事情。我們應該從理論上弄清楚新聞事件是由什么組成的。在采訪前或過程中,這是我們時刻應該銘記和弄清楚、時刻應該問自己的問題。

新聞工作者,從一開始從事新聞工作時,首先了解到的就是新聞的定義。新聞是最近或正在發生的事實的報道。新聞事件的五個W:時間(when)、地點(where)、人物(who)、事件(what)和原因(why)。這是新聞事件不可或缺的五個要素。

其實,以上只是新聞事件的基本要素,一個真正的事件包括的內容要遠比這些多。對于一個新聞事件,我們應該對這一新聞事件的更深層次的東西去挖掘和思考。我們應該了解事件的意義是什么,其影響怎樣,它存在發生的必要性是什么。只有把這些問題搞清楚,我們做出的新聞才有深度、有意義、有指導性,新聞才有可聽性、有味道、有溫度。而不是就事論事,淺嘗輒止,人們往往容易犯這樣的錯誤,只見樹木,不見森林。

因此,我們在采訪前,應首先弄清楚以上這些問題,時刻思考這些問題,這樣我們的采訪才能有的放矢,減少盲目性,才能胸中有數,做到一覽眾山小。也只有這樣,我們才知道:需要什么素材,應該采訪誰,采訪素材夠不夠。俗話說,七分采,三分寫。

采訪是完成一篇報道的基礎,只有把采訪做好,后續的寫作才能水到渠成。

(二)擬定采訪提綱

記者通過對于新聞事件來龍去脈的深入思考,對事件有了一個整體的認識后,應該列一個采訪提綱。采訪提綱是記者邏輯思維和思考問題層次的體現。一個好的采訪提綱,可以幫助記者堅定信心,做到心中有數,掌握采訪的主動權。需要注意的是,盡管記者有了采訪提綱,但是其只是起輔助作用,在現實采訪過程中,記者不要盲目依賴采訪提綱,要隨著采訪的進行,挖掘出自己采訪提綱之外的內容,不斷豐富自己的采訪。對于采訪提綱,記者應做到靈活運用,隨機應變。

(三)音響、同期聲的要求

廣播記者相比于文字記者,有一點不同,是要錄制音響、同期聲,這對于廣播記者也是很重要的工作。

人們都知道,對于錄音素材,也是有一些要求的。比如,錄音要清晰。

對于現場的聲音,要有代表性。通常情況,火車站選火車鳴笛聲、航天發射場選火箭起飛的聲音,還有河流的流水聲、山林的鳥鳴聲等等。采訪對象的選擇上,也有講究。要選擇合適的采訪對象,讓采訪對象說符合其身份的話,采訪對象要說人能聽懂的話,要言之有物,不能說些套話空話。

真實、自然是廣播同期聲必須具備的兩個基本條件。感情真摯、語言通俗易懂、口語化的同期聲,能增加可聽性和親切感,拉近同聽眾的距離。與此相反,擺錄一些同期聲,讓人聽起來很不舒服,有的領導講話擺出居高臨下的官腔,過于做作。采訪過程中,經常存在的一個現象,那就是記者安排采訪對象說什么什么,可想而知,這樣的錄音肯定是失敗的。這樣做出的新聞,內容是干癟的、死板的,不是鮮活的,這應該是大忌。要記住,記者不是導演,記者永遠是學生,相對于當事人,我們知道的少得多,我們只是記錄者。

同期聲選擇上,要精選。記者應該記住,制作錄音新聞,并不是記者口播與同期聲的簡單堆砌,更不能絮叨和重復,而應該選取典型和有代表性的音響。同期聲選擇運用要做到“精、準、短、實”。

二、錄音新聞寫作要巧

對于我們已經采錄好的新聞素材,寫作環節是對采訪素材進行表達呈現的問題。制作一篇廣播錄音新聞,這也是需要認真研究,下一番功夫的,是有技巧的。雖然說,錄音新聞報道,不像寫文學作品等那樣,講究文章的主旨,以及結構的完整性,寫作手法和寫作技巧,藝術性和表達效果等。

但是一篇好的新聞作品,也是有其規律可遵循的。

(一)錄音新聞的結構

寫作錄音新聞,我們首先要思考整篇作品的結構安排問題。新聞開頭是新聞導語,導語之后,我們應該思考怎樣切入新聞事件。俗話說,萬事開頭難,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切入一般采用先出現場同期聲的辦法,然后壓混記者口播。這種切入的優點是直接把聽眾帶進新聞現場,現場感強,可以吸引聽眾繼續收聽。切入之后,是新聞報道的主體。這部分是我們要濃墨重彩的地方,這部分信息量最大。

最后是新聞的結尾,結尾要講求給人以思考、回味,突出新聞的意義、主旨,一般結尾用領導人的同期聲結尾。

(二)素材的組織、運用

需要著重說明的是稿件中素材的組織運用和事件背景資料的穿插和運用。這點做好了可以使文章流暢,渾然一體。應該說做到這一點比較難,這要求我們有很強的邏輯性,吃透各素材之間的聯系,然后將其勾連。經常用到的做法是點面結合,尤其是工作經驗報道經常這么做。具體地說,我們先說點上情況,然后以點帶面,這樣點和面的材料就聯系起來了。還有一種是對比。用現在和過去對比的方法,用現在的情況帶出過去情況,也就是帶出背景材料。通過對比,突出現在的變化。

(三)記者站位

記者站位問題,也就是角度問題。

對于報道政府工作或舉措,我們是站在政府的角度出發,說政府是怎么做的,舉措是什么,工作怎么落實的,還是站在老百姓的角度,讓百姓談變化說感受。筆者認為,我們應該更多站在百姓的角度,語言上多用百姓聽得懂的語言表達,少用官話、難懂的詞匯表達。

(四)記者口播和同期聲的比重,以及同期聲引出

寫作中需要注意的還有采訪對象同期聲和記者口播二者比重孰輕孰重以及同期聲引出的問題。筆者認為,錄音報道比重問題上,應以記者口播為主,其占支配地位,同期聲只是其中一部分,同期聲只是配角。同期聲引出問題也是需要注意的,記者可以這樣引出同期聲,比如,用感情、情緒引出,說某某人很感動,或很痛苦,后面出音響、同期聲;也可以記者直接說某某人說,后面直接引出同期聲,這種引出同期聲的缺點是缺少記者必要的引導,聽眾不知道被采訪對象要說什么;此外,還可以用記者轉述被采訪對象表達意思的一部分,之后再引出同期聲的方法??傊?,同期聲引出方式很多,使用過程中記者還要根據情況靈活運用。

三、錄音新聞合成環節要細

記者口播和采錄同期聲合成是最后一個環節,屬于細節問題。俗話說,細節決定成敗。制作精良是廣播新聞的要求。

同期聲效果不好的時候,可以用降噪處理。所謂降噪處理,就是利用音頻軟件,對同期聲中的一些噪聲進行處理,目的是使音響更清楚,更干凈。

一般來說,在不影響收聽的情況下,不建議降噪,因為不影響收聽的噪音存在更真實可信。相反,過度降噪,會破壞真實性,這樣做得不償失。

記者口播和同期聲銜接間隔長短問題,也應該注意。間隔要適度,如果間隔事件過長,給人以斷開的感覺,整體顯得不夠連貫;如果間隔較短,給人趕的感覺,讓人聽起來喘不過來氣。我認為,二者的間隔大小,以聽起來讓人舒服為標準。

合成看似相對簡單,更多是技術活兒。但這一環節也不可掉以輕心,因為經過這一環節,我們采制的錄音新聞才完整地呈現在聽眾面前。在這一環節,要做到細致,精益求精。應注意記者口播和同期聲音量大小一致問題,聲音別忽高忽低。

俗話說,實踐是最好的老師。要想真正做好錄音報道,我們應該多實踐,并且在實踐中不斷總結學習提高。

做到學以致用,學用結合。相信您一定能做好錄音新聞報道,做到游刃有余。

猜你喜歡
錄音聽眾廣播
Funny Phonics
funny phonics
Listen and Choose
讓聽眾“秒睡”的有聲書
Listen and Color
好太太都是好聽眾
聽眾
周二廣播電視
周三廣播電視
周二廣播電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