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媒體背景下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深度融合研究

2021-11-27 09:36孫京京
魅力中國 2021年23期
關鍵詞:傳統媒體受眾融合

孫京京

(第五師雙河市融媒體中心,新疆 雙河 833408)

長期以來,傳統媒體始終都是信息傳播的主體。但隨著全媒體時代的到來,傳統媒體不僅擁有著良好的發展機遇,同時也面臨著較為嚴峻的生存挑戰。隨著媒介融合理念的提出,傳統媒體的發展前景一片大好,未來在與新媒體的融合之路中,更要注重技術和方法以及理念上的整合,如此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滿足受眾的多元化需求,也才能促進國內媒體行業領域的可持續發展。

一、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融合概述

信息化時代已然到來,新媒體獲得了巨大發展機遇,其影響范圍也在不斷拓寬,對全球信息傳播與共享產生了重要影響,不單單對傳統媒體造成了沖擊,也影響到了傳統媒體產業的經濟效益。但從另一個角度加以審視可看出,新媒體的信息傳播速度驚人,可在短時間內滿足受眾信息獲取需求,但由于信息發布具備著隨意性、自主性特點,因此信息權威性則無法得到全面保障,此時傳統媒體所發布的信息恰恰可彌補前者指不足。從這一點上來看,傳統媒體的公信力和權威性等特質,是新媒體不可匹敵的??偟膩碚f,處在嶄新的信息傳播環境下,新媒體和傳統媒體融合是大勢所趨。

二、傳統媒體和新媒體融合現狀

(一)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深度、廣度均日益提升

互聯網技術和信息技術的雙向發展背景下,依托網絡而存在的新媒體獲取了巨大的發展空間,因此新媒體和傳統媒體融合之后,打造了高效的信息資源共享格局,不單單使得信息廣度得以增加,更進一步增加了其深度,這便有利于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的共贏發展。特別是在近些年,世界多國媒體紛紛創建屬于自己的網絡媒體且授權新聞轉載。與此同時,政府部門與社會團體等也陸續創建了自己的門戶網站等,借此讓基層民眾參與公共事務決策與管理。特別是政府部門,通過開通電子政府網絡服務板塊,民眾可直接使用新媒體去發表建議和看法。如上種種,這些均在客觀上推動了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的融合。

(二)步入全媒體時代

我們通常所說的全媒體,指的就是通過將不同媒體形態組合在一起,進而實現更大程度的資源共享。此類媒體框架可以滿足多個傳播主體在不同環境下的信息傳遞需求、信息獲取需求,對于推動政府系統決策過程的透明化、提升政府執行效果方面起到了巨大監督作用,同時也會讓公權力部門在廣大人民群眾形成良好形象。關于人力資源統籌層面,應注重加強傳統媒體工作者應用新媒體的技能,實現采編工作者的“一人多能”目標。關于信息內容生產層面,通過全媒體新聞中心平臺,針對所采集內容予以統一化調度,之后在此基礎上根據不同媒體特點、需求等針對性的選擇信息。

三、全媒體背景下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深度融合策略

(一)創新編輯模式,強化新媒體公信力

應該了解到,傳統媒體編輯形式普遍遭受制度的限制。傳統媒體可以保障新聞內容既真實又客觀,有利于強化新聞質量,但是傳統媒體編輯形式受框架限制較大,難以激發受眾觀看興趣。新媒體的編排形式趨于靈活,制度限制相對來說較為寬松,言論更貼近于基層民眾的日常生活,所以更易于民眾接受。正是因為如此,新媒體的稿件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的質量問題,部分網絡編輯旨在吸引受眾關注,虛假消息傳播情況時有發生,這便會錯誤的引導大眾輿論,久而久之就會致使新媒體公信力降低。針對此種情況,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在編輯形式上需要盡快達成地優質融合,譬如傳統媒體需要分析原有編輯形式的優劣所在,酌情融入網絡語言,進而突破原有框架的限制,以廣大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去傳播信息,如此便可進一步的提升傳統媒體的市場競爭實力,從根本上發揮出傳統媒體優勢和價值。新媒體要從制度上管制編輯形式,提升網絡編輯工作者的自身素養和技術水平,做好網絡言論監督工作,竭盡所能的保障新聞傳播的真實性、有效性,進而提升新媒體公信力。譬如,要對網絡編輯進行培訓,包括對政治理念、法律意識、社會責任方面的教育引導,讓網絡編輯嚴把信息質量關,禁止傳遞虛假信息,如此才能推動新媒體行業領域的可持續發展。

(二)創新編輯內容,打造媒體品牌

傳統媒體進行新聞素材制作時,一般都過于突出新聞原則,這就會造成所編輯出來的內容較為刻板,不能滿足受眾個性化需求。新媒體的編輯內容就比較豐富多樣,既有視頻,也有圖片,還有文字,新媒體內容相對靈活,易于受眾接受。所以說,編輯內容上的融合十分有必要,要多角度的去呈現新聞事實。譬如,傳統媒體較為注重現場畫面,目的就是為了客觀且真實的傳遞新聞信息,但盡管新聞現場具備說服力,但不能讓受眾全面理解新聞內容,如此便可削弱新聞之價值。所以說,要基于傳統媒體新聞真實性的基礎上去創新編輯手法,需融合視頻、錄音、圖文的信息,為受眾進行全方位的新聞報道。新聞編輯要樹立先進的思維意識,務必要讓畫面兼具觀賞性和趣味性,打造獨樹一幟的采編風格,這便會利于打造全新的媒體品牌,不斷提升社會影響力和市場競爭能力。

(三)創新傳播渠道

當前時期,傳統媒體傳播路徑相對來說較為單一,受眾群狹窄,市場發展范圍嚴重受限。譬如電視媒體,大家僅可通過電視平臺來獲取新聞,因為新聞傳播受時間、空間限制,因而便無法滿足受眾的個性化觀看需求,致使收視率持續走低。針對此種情況,傳統媒體要和新媒體之間加快融合步伐,不斷拓寬信息傳播路徑,進而實現傳統媒體的轉型發展。傳統媒體可考慮和百度、優酷、騰訊視頻等知名網站之間進行合作,在互聯網平臺上傳播新聞,如此便可滿足受眾的查詢需求和檢索需求等。并且,傳統媒體要大力應用微博、微信等APP 去發布重要新聞訊息,如此便可提升社會關注度,激發受眾觀看興趣,電視臺的收視率也會一路長虹。另外,傳統媒體可在新媒體平臺上和受眾之間進行積極的互動,細心聽取群眾反饋建議,進而不斷的查漏補缺,改建工作模式,如此便可提升受眾滿意度。

(四)創新市場機制

市場機制的快速發展,使得媒體行業之間的競爭愈演愈烈,傳統媒體所占市場份額日漸變小,所以引資十分困難。迫于傳統媒體的生存壓力,當務之急便是要創新市場運行機制,發展多元化的產業,適當增加廣告收益比重。譬如通過對外提供廣告投放一站式服務,和其他媒體資源之間展開融合,覆蓋廣播、電視、報紙、雜志、網絡、手機等多個領域,如此便可進一步擴充廣告內容的深度和廣度,為投資方創造效益,亦可為傳統媒體創收,保障傳統媒體的長期、穩定發展。

結束語

總的來說,隨著互聯網技術的迅猛發展,新媒體悄然而至,它的崛起無疑是對傳統媒體的一種沖擊和挑戰,所以說處在全媒體環境下的傳統媒體,務必要準確把握市場走向,抓住每一次發展機遇,和新媒體在編輯內容、編輯形式、傳播路徑等多個方面進行融合,從而實現真正以上的升級轉型,不被時代所淘汰,通過強有力的品牌效應去夯實受眾群,進而推動傳統媒體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猜你喜歡
傳統媒體受眾融合
村企黨建聯建融合共贏
融合菜
再論“聲無哀樂”——嵇康筆下的聲音與受眾
從創新出發,與高考數列相遇、融合
《融合》
基于受眾需求談電視新聞編輯如何創新
網絡時代受眾心理的分析和引導
傳統媒體創新發展方向
以資本運作紓解傳統媒體困局
傳統媒體商業模式坍塌的根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