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如何做學生暢游物理海洋的掌舵人

2021-11-27 09:36于京霞
魅力中國 2021年23期
關鍵詞:浮力物體方案

于京霞

(濰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北海學校,山東 濰坊 261061)

為學生做好暢游物理海洋的掌舵人,我在八年級人教版物理《浮力》一章實際教學中采取了以下做法:

一、把內容設計成三個部分,環環相扣,脈絡清晰

第一部分:充分創設情景、設疑激趣,認識浮力、物體的浮沉條件

用一個小故事《死海不死》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對浮力的感性認識再現,通過他們的積極發言“你的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浮力”,進一步認識什么是浮力,激發學習的興趣和探究的熱情。此時老師拿出一杯子鹽水,其中有乒乓球,雞蛋(懸?。?,鋁塊。讓學生觀察物體在鹽水中的狀態,探討浮沉條件,并重點對下沉的鋁塊也受到浮力嗎?找到研究的實驗方案,學會測量浮力的一種方法,為后面的阿基米德原理打下基礎,也是本章測量浮力的最基本的實驗核心。

第二部分:小游戲“比比看,誰的船裝的最多”

“如何讓用橡皮泥制成的小船承載更多的貨物?”小組之間的團結協作,出謀劃策,個個動手參與,伴隨著船的出現和載重貨物多少的比較,學生的學習熱情達到了高峰。通過對小船的觀察比較猜測到:浮力大小可能跟物體浸沒在液體中的體積有關。趁著思維活躍之際水到渠成的進入“猜想浮力的大小還可能與哪些因素有關”。學生積極思考討論后,提出自己的認識:物體的質量、重力、形狀、密度、液體的密度都能影響,并設計實驗方案驗證哪些猜想是正確的,從而排除一些模糊錯誤的認識,建立正確的思維。

第三部分:讓學生經歷思辨的過程,在問題引領中得出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

在學習了液體氣體都具有浮力后,下一步要探究“浮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首先用演示實驗創設情景:將一個雞蛋放在水中下沉了,然后又向水中加“水”,雞蛋竟然向上浮起來了。學生的表情由好奇變成驚奇,迫切地想知道為什么?我剛問:“雞蛋怎么浮上來了?”,學生就七嘴八舌:“不是水,是鹽水”“加鹽水密度大了”“雞蛋受到的浮力變大了”。這樣的問題激發了學生心中求知的欲望。這種懸念,能引導學生去觀察思考發現,容易喚起學生的研究興趣,此時我不失時機地提出的重點問題:“請你猜想浮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他們馬上開動腦筋,各自發表“高見”:“液體的密度”“與物體的密度”“物體的體積”“排開水的體積”“浸沒的深度”“物體的形狀”等。這些猜想是零散的,不完全正確的,而且沒有解決的方案,但它們是學生內心真實的認識。為了讓這些認識在學生自己的手底下解決,需要小組合作學習自主探究。于是要求:“哪個小組能迅速設計出自己的實驗方案,就可以由小組長領取器材進行實驗,沒有自己實驗方案的小組不能做實驗?!币宦犑沁@樣,各小組不敢掉以輕心,在小組長的組織下積極進行討論,形成統一實驗方案,此時學生思維得到充分發散,教師要給與必要的集中,于是全班有序地進行交流,再次形成正確的實驗方案。學生明確了自己的實驗任務,高興地拿到了器材后,從操作到實驗數據的處理到結論的總結,都在小組中探究、合作、討論完成,我只是作好必要的指導工作。做完實驗,我有選擇的讓幾個小組來展示自己的實驗數據和結論,對好的做法進行表揚,督促學生學會去真正的實驗。

在前面實驗的基礎上小結:浮力的大小與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與液體的密度有關。從而聯想到是否把物體所受浮力大小與物體排開液體所受重力大小進行比較。學生自主設計實驗方案,師生之間討論方案的可行性并進行實驗,小組合作,分析數據得出結論。

二、在課堂中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的幾個實驗

(一)研究下沉的物體是否受到浮力的實驗,要讓學生通過動手實驗并觀察現象:彈簧測力計示數逐漸減小,認識浮力的存在;隨著浸入深度越深,示數減小的越大,對浮力與浸沒的體積大小有個感性的認識。得出公式后,讓學生明確F 浮=G-F,即浸在水中的物體受到3 個力的作用,通過受力分析得出浮力的公式,這對理解阿基米德原理的實驗極為重要。

(二)在做游戲“小船載物”受到的浮力與哪些因素有關時,我做好演示:用課前自制好的兩個小船,底面積不同,高度不同,且底面積小的那個體積大,放入水中看哪個能載物多;再引導學生觀察他們自己作好的承載物品較多的小船與老師的比較,找出共同點,從而順利地幫助學生把思維定位到:浮力的大小與物體浸沒在水中的體積有關。而對于猜想的“浮力的大小還可能與哪些因素有關”這一重要認識,我提前準備好許多實驗器材:鐵塊、銅塊(V同),兩塊鐵塊(V不同),橡皮泥,彈簧測力計,燒杯2 個,水,酒精,細線等。讓學生在小組內充分討論設計實驗方案并相互交流,在全班內統一后,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進行實驗,很大程度上調動了學習的積極性,知識就更好地被學生接受和內化。提高了學習的效率。

(三)要作好“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的實驗,教師要先作好實驗準備:

1.將燒杯為溢水杯,其中要盛滿水,可在燒杯的水口處抹點油

2.用一次性水杯自制小桶,接住溢出去的水,便于測量。

3.實驗中將填寫數據的表格設計好,使學生的實驗設計更有針對性,有利自主進行實驗。

向學生提出三個問題:①溢水杯的水為什么要裝滿?②如何測金屬塊浸入水中時受到的浮力?③要算出金屬塊排開水的重力需要測出哪幾個物理量?

友情提示:測浮力時金屬塊不能與容器底、壁接觸。下面由學生動手進行探究實驗,討論與交流,填寫表格得出結論,是他們迫切需要的事情。

三、讓微笑輕松激勵的氛圍充滿在課堂的每個角落,實現師生間的真誠交流

在深刻研究教材的基礎上,我通過集體備課不斷修改,嘗試使設計的問題層層遞進,把能激發學生真正思考本質的內容突出出來,讓學生在小組合作中自主探究,突破重點理解難點。在問題的引領下,老師只做掌舵人,學生就能游刃有余地暢游物理知識的海洋。我堅信每個學生有自己的閃光點,要在課堂上培養他們的物理素養。在這種觀念支配下,我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孩子,在他們進行小船載物比賽時,用微笑的表情,期待的目光,成功鼓勵的話語關注邊邊角角的每一個學生,點燃學生自信自強的火種,喚醒學習的欲望,從而達到了理想的教育效果。在我的課堂上要努力做到以下幾個方面:走進教室前調整好情緒面帶微笑,對課堂上出現的不良問題巧妙避過,學生犯了錯誤盡可能不在課堂上直接批評學生,免得耽誤大家的時間,多鼓勵多表揚。這種做法使我和學生在課堂上更像朋友之間交流:學生回答問題沒有了顧慮,爭先恐后舉手發言。我還讓設計了評價表,看誰在課堂上發言的次數多,誰的發言質量高,爭取每節課表揚二三個表現最好學生,讓學生深深感受到老師的愛和真誠。在輕松鼓勵的氛圍中,通過教師的提前設計好的問題,引導學生總結實驗中所獲得的新知識,通過評價及應用練習納入已有的物理知識體系,加深對物理概念和規律的理解。

要善于在課堂上留白,把學習的時空還給學生。學生在良好的氛圍中愉快學習,深度學習。教師只做好掌舵人,學會聆聽學生成長的聲音,做學生的有力助手,而不是評判者,要相信學生能學會。從每一節的探究課中給我的共同感受:課堂上注意了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在探究中發現規律,在體驗中總結經驗,而不是包辦代替,將經驗灌輸給學生。課堂上創造機會讓學生做、讓學生提出問題、讓學生親身感受,老師只在學生困惑時給予點撥,成功時給予鼓勵,做學生發展的促進者。事實證明,通過學生自主設計和動手做實驗,不僅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變被動、機械地接受知識為主動、靈活地學習知識,還可以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發散思維、觀察能力、動手能力,使所學的物理知識從感性上升到理性,理解深,記得牢,運用不容易錯,有利于開發學生的潛能,增添了學習物理的興趣和學習好物理的信心,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這樣一舉多得、情趣與知識并重的課堂,怎能不使學生心馳神往?

猜你喜歡
浮力物體方案
爛臉了急救方案
定邊:一份群眾滿意的“脫貧答卷” 一種提供借鑒的“扶貧方案”
第十章浮力
探秘浮力
揭開物體沉浮的秘密
神奇的浮力
為什么同一物體在世界各地重量不一樣?
“力”??家族e點掃描
懸浮的雞蛋
穩中取勝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