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疆高校少數民族大學生中華文化認同教育探析

2021-11-27 09:36裴茹芳
魅力中國 2021年23期
關鍵詞:中華文化高校學生少數民族

裴茹芳

(新疆體育職業技術學院,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0)

前言:高校中華文化認同教育主要是讓少數民族高校學生通過對中華文化的了解,提高少數民族高校學生對中華文化的認知。中華民族文化是我國各個民族文化的匯總,其中不僅僅有漢族文化,還包含少數民族的文化,中華民族文化認同教育并不是讓廣大少數民族高校學生摒棄本民族文化而對單一民族文化的灌輸,而是提高高校學生對中華民族文化的認可,提升其歸屬意識,愿意肩負起作為社會主義接班人所賦予的使命,愿意做中華民族文化的傳承者,是提升我國民族凝聚力的重要途徑。新疆作為我國一個多民族地區,是民族文化呈多元化發展的地區,這是該地區文化認同教育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因素之一。

一、新疆高校中華文化認同教育的核心理念

(一)堅持一體文化認同核心

文化作為一個國家或民族在發展過程中的主要理念,堅持一體文化認同核心是當前新疆高校中華文化認同教育的主要核心理念[1]。堅持一體文化主要是指在開展中華文化認同教育過程中,堅持以中華民族文化為核心理念,這時文化認同教育的主導理念。中華民族文化作為中華民族的靈魂,是全國各個民族經過歷史的洗禮,長時間在同一空間生存所產生的文化結晶,是中華民族實現持續穩定發展的重要導向。另一方面,一體文化是指中華民族文化的精神核心是一體的,中華民族文化是集眾多民族文化精髓集于一體,是我國各個民族在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的統一思想,形成勤勞、智慧、團結、統一的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戰勝一切艱難險阻的重要精神力量?;诖?,新疆高校少數民族大學生中華民族文化認同教育,堅持一體文化是為中華民族文化認同教育核心理念,傳承民族精神,樹立少數民族高校學生正確的文化歸屬感,肩負起中華民族持續穩定發展的傳承使命。

(二)確立多元文化并存共識

想要切實提升新疆高校少數民族大學生中華民族文化認同教育的順利進行,首先應當培養少數民族大學生以中華民族文化為驕傲,民族文化自豪感是實現中華民族文化認同的情感基礎。中華文化認同教育并不是對少數民族文化的扼殺,而是基于中華民族文化為核心發展具有少數民族特色的民族文化[2]。因此,在新疆高校樹立多元文化并存理念,讓少數民族高校學生充分認識到少數民族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愛國”與“愛疆”并不沖突,并且在少數民族文化與中華民族文化的長期交融中,逐漸形成以中華民族文化為核心且具有本民族獨特魅力的民族文化,為中華民族文化的發展與傳承帶來的新的活力與生機。

二、新疆高校開展少數民族大學生中華文化認同教育的有效路徑

(一)將中華文化課程作為新疆高校常設課程

少數民族高校學生中華民族文化認同教育需要通過長時間思想教育的滲透,逐漸養成高校學生中華文化意識,培養學生對中華民族文化的認同感與自豪感。因此,將中華文化課程作為新疆高等院校的常設課程,結合少數民族高校學生的漢語水平、對中華文化的認知程度、思想政治課程的開設進度等多方面的因素進行考量,選取難易適中的中華文化內容作為教學素材,由淺至深,由易至難,從基礎教學開始培養少數民族學生對中華民族文化的認知[3]。在中華文化教學過程中,高校教育工作者可以從各個民族文化的溯源地開始,由新疆少數民族的民族文化,延伸到中華民族文化,讓學生充分感受到少數民族的本土文化與中華民族文化之間的共通之處,了解中華民族文化是由各個民族文化升華的結晶,是對各個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承與升華,提高學生對中華民族文化的認知,對中華民族文化的認同并不是對本民族文化的摒棄,而是更好的傳承,激發學生對中華民族文化的自豪感與歸屬感,實現中華民族文化認同教育目標。

(二)創設豐富的中華文化課堂形式

在新疆高校當期的中華文化課程中大多以講座的形式進行的,該種教學方式略顯乏味,缺乏一定的課堂氛圍,且講座課程具有一定的隨意性,學生可以自由選擇是否參與講座課程,進而導致部分少數民族高校學生缺乏對中華文化課程的重視。因此,新疆高校教育工作者應當轉變傳統的中華文化認同教育方式,借助現代化教育技術,創設豐富的中華文化課堂形式,為少數民族高校學生創設良好的課堂氛圍[4]。與此同時,教育工作者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建立以學生為主導的中華文化課堂,鼓勵少數民族學生積極發表自己的意見,進而加強教育工作者對學生思想的了解,并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對當前的教學形式進行積極的改進,提升學生在中華文化課堂中的學習質效,對中華民族文化形成全新的認知與理解。

(三)構建正確的校園文化環境

少數民族高校學生的學習與生活時間大部分都是在高校校園中度過,新疆高校校園文化建設是推進中華文化認同教育的重要環節。新疆高??梢岳脤W生的展覽板、宣傳欄、廣播、文化廣場等都可以作為中華民族文化的宣傳載體,可以將當前的先進思想、最新政策、名言警句、優秀傳統文化、促進民族團結的民族典范、中華民族歷史發展過程中的民族英雄、當前的時事熱點等等各個方面的內容,都可以作為弘揚中華民族文化的宣傳內容。與此同時,也可將世界上的重大新聞、國際宏觀形勢等國際信息作為素材。例如:新冠病毒爆發期間,各個國家應對突發疫情的能力、出現的混亂、引發的暴動事件等等,再回觀我國近14 億人口大國對待疫情暴發從中央政府至群眾百姓所做出的積極努力與貢獻,這都是中華民族文化的凝聚力所發揮的力量,讓我國各族人民團結一心、抗擊疫情、戰勝疫情。這是對中華民族文化精神最好的事實證明,讓少數民族學生正視世界各國發展態勢,提高高校學生明辨大是大非的基本能力,樹立正確的思想價值、社會價值、自我價值觀念,增強高校少數民族高校學生對中華民族文化精神的自豪感與歸屬感,提高對不良思想的抵御能力。

(四)開展多元化中華民族文化活動

在新疆高校少數民族高校學生中華民族文化認同教育中,不僅僅是對中華民族文化的機械式灌輸,而是讓中華民族文化精神切實的融入少數民族高校學生的思維意識中,與少數民族本土文化融為一體。因此,新疆高校應當開展多元化中華民族文化活動,如:民族團結聯誼會、中華文化知識大賽、經典文學作品朗誦、中華民族文化讀書會、民族歌唱比賽等等,通過豐富的中華民族文化活動,提高少數民族高校學生的活動參與度,為學生營造濃厚的中華文化校園氛圍,將少數民族高校學生對所學習的中華文化知識進行催化,真正實現將中華民族文化精神刻在骨子里。讓學生充分認識到中華文化認同教育并不是“排他與同化”,而是對本族文化的傳承與升華,提升學生對中華民族文化的深度認同,引導高校少數民族學生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揚,提高高校中華文化認同教育水平。

結束語:總而言之,新疆高校少數民族高校學生中華文化認同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校教育工作者應當提高對中華文化認同教育的重視,將中華民族文化精神作為校園文化建設的主導理念,加強校園軟環境建設。與此同時,把中華文化課程作為新疆高校的常設課程,創設多元化中華文化課堂,提高少數民族高校學生對中華民族文化的認知,并借助豐富的中華文化校園活動,將中華民族文化精神進行催化,融入少數民族高校學生的思想意識當中,形成具有少數民族特色的中華民族文化,實現對中華民族文化精神的升華。

猜你喜歡
中華文化高校學生少數民族
讓中華文化在海外華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
站在日本的講臺上傳授中華文化
華僑圖書館將建海外漂流站 讓中華文化傳播海外
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及作用發揮探索
疫情防控對高校學生管理體系完善的啟示
以中華文化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的路徑思考
提高東北高校學生冬季運動興趣的路徑研究
少數民族的服裝
我認識的少數民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