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究小學數學教學課堂上信息技術的應用

2021-11-27 09:36宋志勇
魅力中國 2021年23期
關鍵詞:三維動畫數學教師教學活動

宋志勇

(新疆庫車市第七小學,新疆 庫車 842000)

隨著“互聯網+教育”新時代的到來,現代教育技術在我國教育發展中的作用越來越凸顯,已經滲透到我國教育發展的方方面面,深刻影響著我國教育理念、教學模式的走向。在教育信息化大背景下,小學數學教育也肩負著培養創新性、學習型人才的重大使命。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為小學數學教學開創了新的模式,為傳統小學數學教學模式的革新提供了動力和支持,是新時代小學數學教學的一個重要特點。筆者根據小學數學教育的發展趨勢,并結合自身教學實踐,對如何利用信息技術優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進行了研究。

一、小學數學教學的現狀

分析目前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信息技術的應用情況可知,現如今小學數學教學整體形勢相對固定,雖然教學手段在不斷完善變化,但教學的具體形式依然以傳統的講授為主。新的教學發展形勢下,小學數學教師并不能依照時代的發展特點來更新教學理念,改變教學模式。傳統的板書講解和理論授課依然是目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主要形式,這些教學方法會限制新的教學理念的深入發展,也會影響教學質量的提高。想要實現小學生的個體素質發展就需要小學教師結合時代的發展特點來引入符合新發展形式的教學策略;其次,對于年齡較小,思維還不夠成熟的小學生來說,其數學思維還未完全發展成熟,需要教師的后期培養才能得以實現,但目前小學數學教師卻對這部分能力的養成不夠重視,只是在教學過程中單純地向學生講授理論知識和解題技巧,通過題目的對錯來判定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對學生思維水平、邏輯思維和綜合能力的養成不夠重視,即使學生掌握了題目的解題辦法,但并不能理解其中的具體邏輯,在今后遇到更為復雜的問題時就會感到困難。

二、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的優勢和不足

分析目前小學數學教學活動的整體情況可知,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能夠對整個教學活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首先信息技術的運用能夠強化教學氛圍,例如教師在課堂上引入一些視頻或圖片的內容,能夠讓學生更加專注積極地參與課堂的學習和討論當中,這對于年齡較小的小學生來說,更符合其認知心理和學習特點;其次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夠強化學生的思維發展,和傳統教學模式相比較,教師受新的教學理念的影響,能夠結合信息技術的應用來展現數學教學活動中的公式和定義,能讓學生更為深刻地理解數學理論知識,包括圖形幾何知識的講解,較為復雜的運算等等都能夠通過多媒體的方式更為直觀、形象地展示給學生,讓學生了解并清楚地認識到其中的原理,進而實現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

但在我們看到信息技術手段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應用的優勢的同時,也要認識到其中存在的不足,小學數學教師作為信息技術手段的使用者,其個體對相關技術水平的認知和應用能力,會直接決定相關技術在教學活動中應用的效果。雖然科學技術的發展使得信息技術成為目前社會大眾廣泛應用的一項學習和工作工具,小學數學教師也能夠意識到信息技術對于教學工作的重要性,但目前我國小學教師的整體素質水平參差不齊,一些教師因個體專業水平的限制,其教學能力相對較低,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制作多媒體課件時,會因為個體素質和能力的不足,而難以展現教學的意義和目的,甚至會使得信息技術手段的應用成為表面化的行為,難以體現其真正地對教學的促進作用。

三、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引入信息技術的具體對策

(一)結合信息技術引導學生構建思維空間

對于小學生來說,數學課程當中空間思維能力的養成是相對困難的,在剛接觸空間和平面圖形的相關知識時很多學生會難以掌握其中的要點,在過去的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教師一般都采用實物教學的方式來幫助學生構建空間思維,但實物教學也存在很多不足。例如大部分的實物教具都是實心的,難以讓學生形成明確的幾何內部構造的想象,但在學生實際解題的過程當中大部分書本當中的幾何體都是用線條來表現的,但實物教學卻難以展現出幾何體的線條特征。但在新的教學環境下,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夠很好地解決以上問題,例如教師可以通過三維動畫圖像的教學方式,來引導學生掌握幾何圖形的要點,并幫其構建空間思維能力,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幾何知識的相關內容。例如在進行人教版小學五年級下長方體和正方體的教學時,教師可以結合多媒體教學方式預先找出與教學內容相關的三維動畫視頻內容,同時準備好實物教具,在課堂上通過實物教具和三維動畫的對比,讓學生更為清晰直觀地了解長方體的長寬高以及正方體的棱長等相關內容。要讓學生通過實物道具和三維動畫的對比來進行幾何物體特征的總結,進而了解課本當中有關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計算方式的內容,通過形象立體的三維動畫,讓學生形成良好的圖形認知,進而強化其空間思維水平[1]。

(二)利用信息技術活躍課堂教學氛圍

小學生因為年齡較小,思維還不夠成熟,很容易受到興趣的影響而對某一門課程產生濃厚的興趣,所以小學數學教師要充分引入寓教于樂的教學理念提高學生對數學知識的關注度,教師要盡量減少枯燥無味數學理論知識的傳授。在小學數學課堂上引入信息技術能夠改變傳統課堂刻板的狀態,幫助學生構建更為輕松活躍的學習氣氛。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在具體教學工作中結合信息技術的特點帶領學生實現教學空間的轉移,讓學生感受到和傳統數學課堂不同的教學氛圍。另外教師也可以搜集一些和數學知識相關的聲音和圖像,通過信息技術手段在課堂上進行播放,為學生構建新鮮有趣的學習情境,在提高其學習樂趣的同時,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例如在進行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復式統計表相關知識的學習時,教師可以引入多媒體課件來播放一些聲音和圖畫吸引學生的關注,教師要在課前搜集并整理一些和統計表相關的動畫內容,將其插入到教學課件當中,在課堂上帶領學生觀看相關的動畫統計表,依照其中的具體內容向學生提問,并引導學生形成解決問題的能力。當學生被動畫內容所吸引時,要在學生注意力最高漲的時候提出預先準備的問題,在提升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同時實現信息技術和教學內容的有機結合,進而完成相關內容的教學工作。

(三)依托信息技術幫助學生解決抽象難題

在小學數學課堂上引入信息技術教學,能夠讓學生更為清楚明晰的了解問題內容,這種方式能夠改變傳統教學中小學生對題意難以理解的情況。傳統的數形結合教學模式是目前比較常見的教學方法,雖然這種方式能夠展現一定的教學效果,但對于不斷加深的教學難度有時也會力不從心,所以教師可以將信息技術手段引入到數形結合的基礎教學過程當中,幫助學生解決數學的抽象問題。例如在進行人教版相遇問題的講解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設備來播放相遇問題的動畫視頻,例如在動畫中設置A/B 兩名同學從兩地出發,以此來演示相遇和相離的過程,讓學生通過動畫圖像的變化情況來掌握相遇問題的相關概念和內容之后,結合基本的數形結合教學方式的講解,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的知識內容[2]。

結論

總而言之,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引入信息技術手段,能夠讓教師實現對教學節奏的把控,同時落實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活動,實現教學效率的提升。小學數學教師要從自身能力素質的提升和養成入手,強化信息技術在小學教學活動中的融合,結合適當的時機和方式來提高數學教學活動的效率實現整體教學水平的發展。

猜你喜歡
三維動畫數學教師教學活動
幼兒園教學活動中信息技術的應用思考
幼兒園數學教學活動有效性探究
關于幼兒園語言教學活動游戲化的思考
小學數學實踐教學活動初探
終身學習,終身發展
混合研修模式下的初中數學教師共同體成長的研究
漢畫像石造型特質在三維動畫IP角色塑造中的應用研究
中學數學教師信息素養的提升策略
小學數學教師如何才能提高課堂的趣味性
針對高職高專3dsMax三維動畫教學實例類教材編寫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