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影視作品在高職院校法治教育中的運用

2021-11-27 09:36鐘雪斐
魅力中國 2021年23期
關鍵詞:案例法治法律

鐘雪斐

(惠州城市職業學院,廣東 惠州 516000)

隨著“法治中國”觀念的深入和對現代人才持續發展培養需求的突顯,法治教育成為高職院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如何進行更有效的法治教育,是高職法治教育一直探索與思考的問題。我們摸索著各種教學手段,其中影視作品(本文主要指電影和電視劇作品)的使用教學,作為案例教學的形象化和生動化的呈現,是一種有趣、有益且有效的教學方法,能有效地提升法治教育的教學效果。

一、在法治教育中運用影視作品的必要性

構建以學生為中心的有效教學,已成為教師的共識。要進行有效教學,首先要對分析學情,針對學生的特點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

通過一線教學的分析總結,高職院校學生大致存在以下特點:第一,只接觸過籠統的法律學習,初具法律意識,對防止違法犯罪以及通過法律維權有一定的認識,知曉學習法律必要性,但對具體法律知識和法律實踐則知之較少;第二,學生大多比較務實,對抽象的理論往往興趣不大,對深入的理論講解也往往理解有限、興趣索然,學習過程中較喜歡實用、實際的知識,對身邊出現的真實案例以及現實中遇到的問題較有興趣;第三,因外界誘惑和成長環境的影響,學生與網絡、信息化連接緊密,尤其是音像、視頻類的內容成為其不可或缺的消遣娛樂和信息來源,更喜圖像聲音而不喜文字式的表達,且注意力集中時間比較短,對于純粹的講授,容易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需要通過游戲、視頻影像或者練習等活動來維持注意力。

根據上述學情分析,對高職院校學生的法治教育,不能只用傳統的講授方式,可以從以下方面做出優化:第一,稍微“輕理論重案例”,除了進行一些基本法律理論的講解外,更重要的是通過案例完成相應具體法律規定的教授,并通過案例的感受來深化學生的法律意識;第二,選取教學內容時以貼近學生生活或其容易感受和感知的案例和內容為宜;第三,對現實案例可考慮通過有聲音有圖像的影視作品來呈現,一方面,具象化的展現能極大增加學生學習和交流的興趣,維持學生對學習內容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則能活躍課堂氣氛,通過影視作品與教師教學的切換,讓學生產生代入感,更好地體會和感受案例內容,使整個教學過程緊湊而豐富,使學生得到更加深刻的啟發和思考。

綜上,在高職法治教育中,運用影視作品教學具有必要性,是提升高職院校法治教育效果的有益探索。

二、影視作品在法治教育中的優勢

作為電影和電視劇的影視作品,有很多是取材于現實,對現實進行不同程度的濃縮、剪影、復制或者升華,當中所講述的現實生活,恰恰為法治教育提供了豐富多樣的素材。所有類型的法律內容,幾乎都能在不同的電視劇或者電影中找到相關的內容,為法治教育具體的案例展示提供了生動形象的方式。

以《少年的你》為例,這是一個講述校園欺凌的電影,影片中講述了校園欺凌整個故事的發展過程,對欺凌者、被欺凌者、被欺凌者的幫助者等角色都進行了刻畫。在這個影片中,涉及了欺凌者欺凌行為,涉及被欺凌者的反抗行為,還涉及被欺凌的幫助者幫助被欺凌者掩埋尸體、頂替認罪等行為。這是一個事件發展的全過程,與學生現實中所了解的事件歷程近似,完整、生動而形象。

在觀看電影過程中,首先呈現的是欺凌者各式各樣的欺凌行為,讓學生非常直觀地看到校園欺凌的具體體現,除了身體上的毆打傷害以外,用語言攻擊和傷害也屬于校園欺凌。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思考欺凌行為的法律性質,并講解相關罪名及成立的條件,最后回到電影中的行為并對其進行評價和引導,讓學生自省,防止產生校園欺凌的行為;然后換位思考,切換到被欺凌者的角度,引導學生思考作為被欺凌者,應當如何進行正確的自我保護,并討論電影中被欺凌者的反抗行為和反抗方式,進行相應的法律分析和行為評價,順著電影情節的推進,進一步展示了相關不當選擇的法律后果,至此,學生了解了合法與非法反抗行為的不同法律后果,讓學生樹立起合法維權的意識;最后隨著故事情節的繼續推進,切換到欺凌者過失至被欺凌者死亡,幫助者如何幫助其脫罪的過程,并對該行為進行相關法律的解說和評價,同時引導學生如何在合法的前提下正確幫助他人。整個觀影與講解的過程,覆蓋了不同的角色,展示了整個事件的不同環節,并呈現了主人公最終選擇的后果,學生對該法律主題有了深刻的認識。

影視作品兼具感性與理性的特點,作為源于生活的藝術形式,一方面較為全面地展示事件發展的歷程,與學生生活或感受比較貼近,所展示的正是學生所關心的,所以整個學習過程,學生興趣較濃,注意力也較為集中,互動良好;另一方面,代入感很強,學生能跟著老師的思路置身電影事件的不同環節,了解到不同行為的相同本質,不同選擇的不同法律后果,其中穿插法律知識的講解,及時解開學生對相關行為及法律評價的困惑,最后對學生進行行為和法律意識的適時引導,學生的收獲與觸動都比較大,對該教學方法的學習內容印象較深,評價較高。

三、如何恰當運用影視作品

影視作品的使用教學在法治教育中最終能否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是否能夠協助教師完成教學目標,與影視作品的使用恰當關系密切。運用得當,影視作品是非常好的案例素材,形象生動有趣有益,能夠很好地提升教學效果。但若運用不當,則難以得到預期的教育效果。對于應當如何恰當在法治教育中運用影視作品,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把握:

(一)應根據教學目標選擇合適的影視作品

所選擇的影視作品首先應具有明確的目標性,符合教學目標的需求,根據教學目標來選擇能體現教學目標的主題電影或電視劇是前提,尤其是直接體現教學內容相關的片段,這樣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其次,應具有典型性,典型的電影或電視劇與典型案例一樣,能夠直擊人心,直指重點,相關的法律知識點能讓學生印象更加深刻;最后還應具有現實性,因為是法治教育所選取的影視內容,實質上就是案例教學的一種特殊呈現,因此影視作品的選取應當具有現實性,貼近真實的生活,貼近當今的時代,才不容易讓學生產生距離感。

(二)應根據教學目標和影視作品的內容特點決定使用邏輯

不同的影視作品,其劇情安排是不同的,電影精悍緊湊,電視劇冗長仔細,而且同一類的作品其內容展示的方式也有所不同,所以需要根據教學目標,結合所選取的影視作品的內容呈現特點,來決定該作品的使用方式和法律知識的切入點。如《少年的你》集中展現的是校園欺凌,可根據劇情的發展,從不同的角色不同的故事階段來展示和帶入校園欺凌相關的法律教學內容;再如《我的前半生》內容涉及主人公一段時間的生活,復雜多樣,因而只展示其中關于離婚糾紛的部分,通過離婚過程雙方為爭奪孩子的行為、公堂對薄的陳詞,來講解婚姻法的相關內容。

(三)根據使用邏輯,提前準備作品片段和使用流程

因影視作品有長有短,教學時間有限,因此很難對影視作品進行全面的展映,因而需要根據前述的使用邏輯和作品特點,對影視作品中與教學目標的相關內容進行剪輯和整理,形成教學使用的相關影視片段,并根據教學內容的展開,對影視片段進行有條理有邏輯的呈現,理清每一個影視片段的使用目的、使用方法、講解的法律內容、前后片段的聯系、引導學生思考的內容等。如此,才能真正讓影視作品為法治教育服務,切實有效地提升法治教育的效果。

猜你喜歡
案例法治法律
送法進企“典”亮法治之路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TWO VILLAS IN ONE CEDIA 2020案例大賽獲獎案例
Bespoke Art Deco Media Room CEDIA 2020案例大賽獲獎案例
法律解釋與自然法
人大戰“疫” 法治為要
法律講堂之——管住自己的饞嘴巴
法治護航 守護生命之源
反家庭暴力必須厲行法治
隨機變量分布及統計案例拔稿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