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渤海精神融入新時代政德教育的探討

2021-11-27 09:36靳艷華姜學連
魅力中國 2021年23期
關鍵詞:政德渤海老區

靳艷華 姜學連

(濱州醫學院,山東 濱州 256600)

渤海區是抗戰時期和解放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較早開展革命活動的地區之一,是山東最大的抗戰根據地,也是解放戰爭時期華東戰場的大后方。老渤海精神誕生于渤海革命老區,成長于齊魯大地,是中國紅色文化不可忽視的重要組成部分?!安磺粨?、艱苦奮斗、顧全大局、無私奉獻”是老渤海精神的靈魂。老渤海精神是一筆非常珍貴的紅色資源和精神財富,是老渤海人用生命與鮮血締造的,留給我們的最珍貴的精神遺產和文化寶藏。在改革開放的新時代,我們要從新的境界去探求老渤海精神的起源,從新的視角去理解老渤海精神的內涵,從新的高度去認識老渤海精神的實質,更好地傳承和弘揚老渤海精神,使之成為新時期建設現代化強國的精神動力。德政教育擔負著培養專門人才、引領道德航標、傳承文化基因的功能,把老渤海革命精神和黨員干部政德教育有機融合,傳承和弘揚老渤海紅色文化,讓紅色基因注入中華民族的血脈,能夠培養黨員干部高尚的道德情操,建設完整的政德教育體系,更好的應對紛繁復雜的多元文化沖擊。

一、老渤海精神的內涵及當代價值

(一)老渤海精神的內涵

老渤海精神發源于渤海革命老區,它從本地區傳統文化中吸取精華孕育而成。幾百年來,渤海區自然環境惡劣,黑暗統治者殘暴,從而鑄就了渤海人強烈的群體意識和勇于抗爭的品格,老渤海精神就是這種意識和品格的升華。老渤海精神是抗戰時期和解放戰爭時期共產黨領導人民群眾進行抗戰活動的實踐結晶?!安磺粨?、艱苦奮斗、顧全大局、無私奉獻”是渤海區人民精神的集中體現。老渤海精神是中華民族不畏強權、勇于斗爭、爭取自由的民族精神的繼承和發揚,是特定歷史條件下,共同的奮斗目標、統一的意志形成的具有地域特色的“老渤海精神”。老渤海精神是與沂蒙精神、井岡山精神、延安精神一脈相承的革命精神,是我們應該世代相傳的紅色基因。戰爭年代,由于渤海區戰略大后方的大力支持,人民軍隊才能夠在山東和華東戰場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今天,我們研究和宣傳紅色文化,一定不能遺忘渤海區戰略大后方的歷史貢獻,繼承和發揚老渤海精神,把老渤海精神作為推動當前各項工作的思想動力,把老渤海精神發揚光大。

(二)老渤海精神的當代價值

1950 年,根據革命形勢發展的需要,渤海區奉命撤銷,成立了惠民專區,盡管組織名稱及結構發生了變化,但是老渤海精神一直被老區人民傳承弘揚。無論在國民經濟恢復和建設時期,還是改革開放年代,渤海老區人民始終發揚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老渤海精神,老渤海精神已成為老區人民干事創業的強大精神動力。老渤海精神不僅具有歷史價值,而且具有永恒的時代價值。老渤海精神的新時代價值主要體現在:老渤海精神為當代思想文化建設提供啟示,是對廣大黨員干部以及青少年加強政德教育的生動素材;老渤海精神為祖國建設提供精神動力,社會主義建設需要“不屈不撓、艱苦奮斗”的拼搏精神,更需要“顧全大局、無私奉獻”的犧牲精神;老渤海精神為黨建工作提供良好經驗,對加強黨的領導鞏固黨的執政基礎提供理論支持。

老渤海紅色文化是齊魯紅色文化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文明濃墨重彩的文化板塊。傳承和弘揚老渤海紅色文化,加強對其研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研究和弘揚老渤海精神有利于豐富祖國紅色文化的內涵,促進紅色文化的保護、傳承和發展;推動新時代渤海老區文化建設,為渤海革命老區文化建設提供重要的建設資源;開展政德教育,繼承和弘揚老渤海精神,繼承革命先烈遺志,告慰先烈英靈;豐富人文教育內涵,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強區域文化軟實力,促進渤海革命老區經濟與社會的和諧發展。

二、老渤海精神在政德教育中的作用

(一)搭建政德教育平臺

為紀念革命先烈,傳承老渤海精神,原渤海老區所在地濱州市興建了“渤海革命紀念園”“渤海革命老區機關舊址”?!安澈8锩o念園”被各級政府批準為“國家重點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山東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國家級國防教育基地”“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老渤海紅色教育基地為政德教育搭建了很好的平臺,它們是面向干部群眾以及青少年,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基地。傳承紅色基因,開展政德教育,使黨員干部獲得更多精神食糧。黨員干部在政德教育實踐活動中,堅定了共產主義理想信念、陶冶了情操,更加懂得如何保持政治定力,如何做到更高的政治站位。老渤海紅色教育基地在弘揚老渤海精神和政德教育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二)為政德教育提供精神引領

政德教育是黨員干部的“必修課”。政德教育能促進黨員干部保持共產黨員的先進性和純潔性,保持政治定力,有作為有擔當。紅色基因教育是黨員干部政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老渤海精神的精髓就是堅定的理想信念、對黨無限忠誠和對祖國無限熱愛。革命先輩為革命勝利付出的努力和所做的犧牲,為后世樹立了堅定執著追求理想信念的光輝典范。老渤海區精神是新時代對黨員干部進行黨性教育,廉政教育和群眾路線教育的很好素材。老渤海精神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形成的重要基礎和生動體現。今天我們干事創業既要艱苦奮斗、誠實守信、勇于創新,又要有無私奉獻精神。

(三)豐富政德教育的內容

政德,顧名思義,就是政治道德。政治道德的養成需要加強教育。青年干部成長于改革開放的新時期,成長背景使其對革命戰爭年代的英雄人物事跡難以形成共鳴。面對當前紛繁復雜的網絡環境和社會環境,他們的思想信念及意識形態不可避免的受到影響。近年來,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和實力快速提升,西方反華勢力采取各種方式歪曲和攻擊中國。部分領導干部革命信念動搖,人生觀和世界觀發生變化。把紅色基因融入政德教育,能夠幫助黨員干部銘記革命歷史、不忘初心,堅定信念,自覺明大德、嚴私德、守公德。弘揚老渤海精神,豐富政德教育的內容,能夠凝聚社會發展的正能量。

三、老渤海精神融入政德教育的路徑

(一)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

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凝成的老渤海精神是戰爭年代保家衛國、爭取自由解放的制勝法寶。今天,老渤海精神是我們推動各項工作的強大思想動力。傳承和弘揚老渤海精神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與時俱進。用馬克思主義辯證法的理論去理解和踐行老渤海精神,用馬克思主義統領文化建設,凝聚民心,使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緊密團結,擁護黨的領導,為建設現代化的社會主義強國奮力拼搏。

(二)以習近平新時代理論作為科學指南

習總書記強調,山東是革命老區,有著光榮革命傳統,我們走得再遠,也不能忘記來時的路。要求黨員干部永葆“初心”。老渤海精神等紅色文化既是“初心”。在改革開放的今天,我們弘揚老渤海精神,緬懷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對黨員干部加強政德教育意義深遠。政德建設需要借助老渤海精神,傳承和弘揚老渤海精神使黨員干部能夠堅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堅持黨的領導,堅持群眾路線,維護國家安全和領土完整。以習近平新時代科學理論為指導,教育引導黨員干部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三)以黨建工作為中心

黨的建設是把馬克思主義建黨理論同中國共產黨的建設實踐統一起來,用馬克思主義指導黨的建設。黨的建設包括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等“六位一體”。隨著時代的發展,面對日趨復雜的國際形勢和國內環境,繼承和發揚老渤海革命精神,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增強黨員干部拒腐防變的能力,加強黨同人民群眾的密切聯系,建設高素質的干部隊伍,發揚革命先烈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精神,建設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的政黨,確保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地位。

(四)利用“實踐+紅色基因”加強政德教育

弘揚老渤海精神應當立足現實,結合當前的社會發展現實提升政德教育的效果。政德教育的方式有多樣,如紅色文化資源調查、紅色經典詩詞朗誦等。通過各種活動的開展,深刻理解并體驗紅色文化的內涵,接受紅色文化的教育和熏陶,領悟我黨的光榮歷史,回歸初心,為政以德。借助紅色教育基地加強政德教育。清明節組織黨員干部到渤海革命紀念園等地向革命先烈敬獻花圈、學習老渤海區的革命歷史和先輩們的英雄事跡,緬懷革命先烈,促進感性情感轉化為理性認知,堅定黨的信念。

(五)采用“互聯網+紅色基因”開展政德教育

互聯網等高科技的發展,使“互聯網+紅色基因”已成為新時代政德教育的必然?;ヂ摼W強大的資源配置和要素集成功能,為老渤海紅色文化資源的收集整理、保護傳承、開發利用開辟了廣闊的發展前景。通過信息技術,使互聯網與老渤海紅色文化深度融合,建立渤海革命歷史網絡紀念館,更好地傳播老渤海精神,以實現老渤海紅色文化更深更遠的傳播,提升老渤海精神的傳承效果及影響力。

老渤海精神是渤海區人民留給我們的一筆珍貴的文化遺產,我們一定要傳承弘揚和深入挖掘老渤海精神的精髓,把老渤海精神作為推動當前各項工作的思想動力,加強政德建設,讓老渤海精神愈久彌新,在新時代煥發出更加持久的光芒。

猜你喜歡
政德渤海老區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政德建設重要論述研究述評
渤海競渡帆高舉——記渤海輪渡集團黨委書記、總經理于新建
2019年度廣東省老區宣傳工作 先進集體名單
延安,老區的希望
奮力打贏老區脫貧摘帽攻堅戰
The Evaluation of Navigate Coursebook (Advanced→C1)
干部政德重在落地
昭化區探索建立基層政德評價體系
革命老區展新姿
渤海國文化淺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