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兩會”提出遠景目標視角淺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道路優勢

2021-11-27 09:36關芮方詩慧
魅力中國 2021年23期
關鍵詞:遠景兩會中國化

關芮 方詩慧

(遼寧大學,遼寧 沈陽 110027)

2035 遠景目標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一方面,從理論定義上分析,2035 遠景目標的提出是立足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背景下新時代的出現、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判斷的提出、全黨全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中國夢的實現不懈努力進而持續推進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向強起來的偉大飛躍的實踐中編制和實施的。另一方面,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就是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不斷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成果的過程。與此同時,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道路也在社會主義建設與實踐中不斷深化,因此,深入理解、貫徹、落實好遠景目標系列規劃,充分理解 2035 年遠景目標、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兩者之間的關系具有重大歷史意義。

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與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邏輯延展

習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我們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又要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辈⒏鶕覈l展條件和國際國內形勢,提出了分“兩步走”的戰略舉措。這“兩步走”中的第一步,即在 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到 2035 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九層之臺,起于壘土。2035 遠景目標從系統上解讀就是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必須首先走好這“兩步走”的第一步,即在 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用 15 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全黨全國只有保持穩中求是的態度走好這第一步,堅決維護好堅持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道路取得的系列歷史性成果,我們才有信心邁出實現2035 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基礎上到21 世紀中葉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第二步。這表明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在遠景目標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征程中的關鍵性地位,也表明了從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到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實踐的轉化進程。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道路是提出并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理論基礎?!袄碚撛谝粋€國家實現的程度,總是取決于理論滿足這個國家的需要的程度?!痹螏讜r,西方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中國民族危機極大程度加深,伴隨著救亡圖存運動的發展,當時中國社會各界開始對本國已有及外來傳入的各種學說進行分析、比較與總結,力求可以找到最能適應那時中國發展的理論,歷史與理論的發展總是呈現出必然性與偶然性的交織與統一。在此重大歷史抉擇與理論選擇之際,俄國在列寧領導下的十月革命取得歷史性勝利使中國先進知識分子充分意識到了馬克思主義結合國家現狀與國家需要實現理論發展與運用落地生根的現實意義與客觀物質力量。在當時,中國共產黨充分佐證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抉擇正確性。中國共產黨作為一個將馬克思主義作為指導思想的無產階級政黨的早期組織的建立則是完成由理論形態向實踐形態轉變的標志。如果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道路的源頭追溯到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入,則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經歷了一個由理論探討到思想論戰再到革命運動的過程?,F代中國,伴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道路的深入與發展,該道路系列理論作為新時代精神的精華在中國整體動態適應時代之需、準確回答時代之問、正確引領時代方向發揮了功不可沒的作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就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道路進程達到質變性飛躍的一個重要標志,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道路發展之時代成果、人民需要、人民利益于一體,深化了全黨全國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開辟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境界。在這種新境界的誕生與催發中,全國“兩會”代表與委員在堅持以習近平同志為中心的黨中央的統一部署與領導的前提下,充分反映民意、科學集中民智、凝聚薈萃民力,將既得理論、實踐、經驗、環境、社會需要作為基礎進行討論、協商,結合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道路發展為實現 2035 年遠景目標提供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運行機制、現代化經濟體系、科技創新體制機制,共同謀劃出一幅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遠景目標藍圖。

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道路與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相融相生、相互促進。

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疾旆治鋈娼ㄔO小康社會目標的定位、脫貧攻堅的精準施策、與防范和化解新冠疫情帶來的風險,可以發現與總結現代化建設歷史階段之間的內在聯系,隨著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一逐步實現和2035 遠景目標內涵的日益豐富和發展、催化、延伸。我國基本實現現代化目標日益豐富,這種顯而易見的質變同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需求的多樣性契合度正在不斷提升?!榜R克思主義中國道路也因此更加順應時代新變化,滿足了人民對美好生活新需求、新向往,更合乎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的基本規律。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道路與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作為最高價值導向。一方面,習總書記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倳浱貏e指出,“這個重大的責任,就是對人民的責任”永遠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是黨的性質和宗旨的集中體現。[5]另一方面,“始終同人民在一起,為人民利益而奮斗,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同其他政黨的根本區別?!盵6]中國道路在中國共產黨的根本宗旨上體現為黨來自人民、扎根人民、造福人民,將馬克思主義繼承、發展的提質增效推動構建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與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其核心要義。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道路與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構想的最高價值導向恰恰就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兩會提出的遠景目標草案對未來中國人民高質量、高水平生活的描述和對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標準與范圍的界定,這無疑是鮮明而堅定的立足于最廣大人民的根本立場。習總書記認為,我們之所以要在2035 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與提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道路的維度,就是會為了從根本上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感、滿足感、收獲感,“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這在遠景目標上具象化的體現是:人民更加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生活、國家教育體系更加完善教育質量更優、人民工作更穩定、國民收入水平邁向新層次、醫療健康衛生服務體系更為周到、社會保險與保障更可靠、居民生活與生態環境更加美好宜居,等等。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這些重要理論觀、方法論點進一步深化了我們黨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規律的認識,指導和推動我國保持對黨的領導高度政治定力進而制定更為符合社會主義建設客觀規律、中國當代社會環境與中國國情、人民需要與人民期望的遠景規劃。因而中國共產黨人民至上的價值取向、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道路與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目的和歸宿。兩者相融相生、相互協調,并在展現出高度耦合性的人民發展導向價值規律上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結論:綜上所述,無論是分析全國“兩會”提出的中國遠景目標構想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道路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過程中規律的相似性與價值導向、作用立場的契合度,還是科學探討它們在邏輯上的延展性與成果實踐的轉化方向。關鍵點在于是作為起步點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道路與落腳點遠景目標構想體現出的道路優勢。鑒于此,我們要深入學習研究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強化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論自信、文化自信,堅定不移地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持續深化。大道之途,行穩致遠;征途漫漫,唯有奮斗!相信隨著當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道路優勢繼往開來發揮功效的下一個重大歷史性節點的到來,屬于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遠景規劃必將實現。

猜你喜歡
遠景兩會中國化
再論推進藏傳佛教中國化的三個維度①
正確認識和把握藏傳佛教中國化的幾個問題
深刻認識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經驗
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
如何通過紅領巾尋訪活動讓隊員理解“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
GEELY X3遠景五好青年
獨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