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升孔子學院國際中文教育水平的探析

2021-11-27 09:36祖拉亞提庫爾班
魅力中國 2021年23期
關鍵詞:漢語言學習者漢語

祖拉亞提·庫爾班

(新疆農業大學外事處,新疆 烏魯木齊 830052)

孔子學院作為漢語言文化傳播的重要路徑之一,能夠有效提升我國國際影響力,推動漢語言文學的國際化發展,在國家與社會關注度日漸提升的背景下,孔子學院國際中文教育質量有所提升,但是,仍存在課程內容接受度偏低以及教學模式單一等方面的問題,使得孔子學院在漢語言文學傳播上存在局限性,對此,本文將從限制因素與優化路徑兩方面對孔子學院國際中文教學進行探析,以推動孔子學院國際中文教育的優化發展,為中文國際影響力的提升提供媒介支撐。

一、孔子學院的漢語教學現狀

(一)孔子學院將漢語學習者推向低齡化

越來越多的兒童、少年,在孔子學院學習漢語,推動了不少國家在中學設置漢語課程,還有不少國家在小學甚至幼兒園就開設了漢語課程。在世界各地還有很多周末學校、業余學校、暑期學校,吸收大量低齡漢語學習者,因此了解兒童少年的成長心理,安排適合他們的課程、為他們編寫特定的教材,留住學生,保持學習的連續性,并不斷提升漢語教學水平,值得專門研究。

(二)孔子學院漢語教學納入外國國民教育體系

孔子學院的漢語教學,被相當一批國家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從小學的漢語正規課程,到中學的選修課程學分體系,一些學校所設立的漢語必修課程,以及大學的本科漢語教育,成為所在國政府支持的有保障的漢語教學活動,成為其國民教育體系的一部分。

(三)孔子學院的漢語教學已形成一定的規模

面向社會的非學歷的、開放式的漢語教學已形成規模,滿足了不同社會群體的多樣化的漢語學習需求。以此為導向,開設不同層次的漢語授課班,為特殊漢語學習目的而專門開設的漢語教學,豐富多彩,多種多樣,其中尤其注重漢語的基礎階段學習和漢語口語的訓練。

(四)孔子學院已成為當地漢語教學的模范

一些國家的漢語教學已形成以孔子學院為孵化器的漢語教學輻射網。星羅棋布的漢語教學點、漢語教學課堂和覆蓋小學、中學、大學和社會辦學機構的各類漢語班次或課程,已經形成一個具有一定覆蓋面的漢語教學網。

(五)孔子學院將漢語作為應用型語言的漢語教學

孔子學院的漢語教學,大大地推動了漢語成為應用型的語言。當今世界眾多漢語學習者的學習目的雖說多種多樣,歸根到底,是把漢語作為溝通與交際的工具,為的是了解當今的中國,或是出于職業的考量,以便未來適應自己工作的需要。由此看來,漢語已從過去學院式的研究語言,一變而逐漸成為一種具有應用價值的語言,這是一個了不起的飛躍。其重要標志就是漢語在商務領域中的應用。漢語雖為聯合國規定的6 種工作語言之一,但在聯合國內并未能真正地應用。漢語在世界貿易中嶄露頭角,被用作業務談判的語言,擴大了漢語的應用價值。此外還有一些特色型孔子學院,如以中醫、戲曲、武術等為主的孔子學院,也在發展之中。漢語走向應用,是漢語走向世界的重要標志之一。

二、孔子學院國際中文教育的限制因素

語言作為文化的具象載體,是國家軟實力與整體文化風貌的直接表現??鬃訉W院創立的主要目的在于實現漢語言文學的國際傳播,提升中國文化對國際的影響力,進而達到提升我國國際文化地位的目標。此外,孔子學院作為現代文明與傳統文化交映的具體化表現,經營目的在于增強漢語言的對外交互性,促進漢語言文化國際覆蓋率的提升,文化資源的有機整合是孔子學院國際中文教育優化的主要方向,隨著孔子學院的高速發展,漢語言文學的國際影響力逐漸提升,與此同時國際中文教育人才也面臨緊缺問題,由此,高校開始開設漢語國際教育等相關專業,旨在為孔子學院提供更多優質人才,推動孔子學院的長遠發展[1]。

在孔子學院覆蓋率逐漸擴大的背景下,國際中文教育的限制因素日漸突出,具體表現為:一是匹配度偏低,匹配度低主要表現在基礎課程與國際中文學習者職業需求的匹配度較低,隨著孔子學院的不斷發展,孔子學院覆蓋于各個國家之中,但是,國際中文教育的基礎內容并未結合國家特點及學習者需求進行適當的調整與優化,進而導致國際中文教育存在與學習者匹配度偏低的問題出現。具體表現在專業向教學素材缺失、教學基礎知識結構有待完善、教學實踐性偏弱與以及本土適應性偏低等多方面問題,對孔子學院國際中文教育質量的提升產生影響;二是師資力量薄弱,目前,孔子學院國際中文教育正處于發展階段,相較于其他教育而言,國際中文教育的師資力量較為不足。此外,孔子學院屬于獨立性漢語言文化教育機構,人才隊伍缺乏后備支撐,師資力量問題較為顯著;三是教材適應性低,大多孔子學院所用的教材皆存在內容陳舊與版本老舊等情況,難以適應各階段各地區中文學習者的實際需求,具體表現為教學材料內容并未體現當地特色,并未將當地文化內容融入到中文教材之中,使得中文學習者接受度偏低;四是教學方法單一,在國內傳統漢語教育模式的影響下,孔子學院國際中文教學更多沿用傳統教學模式,側重于采用口頭灌輸的方式組織國際中文教學活動,且教學活動形式較為單一,應用教學、寫作教學以及詞匯教學的呈現方式較為刻板,使得國際中文教學存在乏味性過高的問題,進而對國際漢語學習者對漢語學習興趣的提升產生影響[2]。

三、孔子學院國際中文教育水平提升的優化路徑

隨著孔子學院覆蓋面的擴大,影響孔子學院國際中文教育水平的因素逐漸多樣,主要表現在師資力量、教材內容、教學模式等多方面,對此,在優化孔子學院國際中文教育的過程中,應當側重于從以上幾種方式進行創新優化,推動孔子學院國際中文教育水平的提升。

(一)教材優化

隨著孔子學院在各個國家的推廣運行,教材內容上的局限性逐漸凸顯而出,具體表現在適應性偏弱上,對此,孔子學院應當重視教材的優化,具體表現為:一是地區發展,孔子學院應當對當地經濟發展與文化實際等方面的內容進行了解,立足于當地文化與風俗習慣對國際中文教材內容進行調整優化,以保證國際中文教學教材與當地社會具有較高的適應性,提升國際中文學習者對教材內容的接受度;二是學習者需求,孔子學院在優化教材內容的過程中,還應當立足于學習者的工作訴求進行進一步優化,以提升教材內容與學習者訴求的接受度。

(二)師資優化

隨著孔子學院數量的增加,師資力量不足問題尤為顯著,針對于師資優化,應當注意:一是人才引進,孔子學院可以通過與高校達成合作的方式,提升人才輸送的穩定性;二是人才培養,孔子學院還應當重視內部師資人才的培養,對在職教師進行定期培訓,側重于引導在職教師了解更多的先進教學理念與教學模式,促進在職教師教學能力與綜合素質的提升,為國際中文教學水平的提升提供重要保障,在此過程中,還應當重視教師本土化培養;三是自我提升,國際中文教師應當注重自身能力的提升,通過深入了解孔子學院所在地教學風格與教學模式的方式,為自身教學模式進行優化調整,以提升自身教學能力與當地教學模式接軌度的提高,進而達到提升當地中文學習者對孔子學院中文教育接受度的目標[3]。

(三)模式優化

單一化教學模式難以讓國際中文學習者深入了解中文的魅力,對此,孔子學院在優化國際中文教學的過程中,應當重視教學模式的優化,具體表現為:首先應當引入先進教學工具,借助多媒體組織國際中文教學活動,促進國際中文課堂教學內容豐富性的提升;其次應當注重實踐課程的設立,予以國際中文學習者充足的自主交流空間,提升國際中文學習者的中文應用能力;最后孔院可以開展線上教學,輪換上課,提升孔院上課的形式,讓各個孔院也有相互聯系,并相互學習[4]。

結束語

綜上所述,孔子學院作為漢語言文化的傳播媒介,對漢語言文化國際影響力的提升具有重要影響。但是,隨著孔子學院覆蓋面的擴大,孔子學院國際中文教學局限性凸顯而出。對此,孔子學院應當重視教材內容、師資力量以及教學模式等方面的優化,用以促進孔子學院國際中文教學質量的提升,為漢語言文學的國際推廣提供支撐。

猜你喜歡
漢語言學習者漢語
學漢語
初探漢語言文學中語言的應用與意境
輕輕松松聊漢語 后海
你是哪種類型的學習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類型的學習者
非正式學習環境下基于移動終端的學習者模型研究
追劇宅女教漢語
漢語不能成為“亂燉”
漢語言文學學習策略淺談
高校學習者對慕課認知情況的實證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