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公共空間中景觀裝置藝術的運用研究

2021-11-27 09:36陳晨
魅力中國 2021年23期
關鍵詞:藝術設計大眾景觀

陳晨

(廣東文藝職業學院,廣東 廣州 511400)

前言:景觀裝置藝術是當代藝術的重要內容之一,充分體現了美學思潮,將其與城市公共空間有效結合,可以打破傳統的藝術觀念,實現城市景觀設計藝術展現方式和藝術創作的升華。景觀裝置藝術的表達性,可以組合與延伸景觀環境和城市共同空間,創造出更加奇妙的世界。

一、景觀裝置藝術對城市公共空間的影響

在城市環境方面,建筑物和景觀是體現其特色的重要手段,并且有利于為人們提供高質量服務。修飾景觀是一項長期的、浩大的工程,它可以升級城市的美,給人們帶來良好的生活體驗。

(一)可以完善空間功能

對于城市公共空間來說,由于所處的時間段不同、行為不同,因此空間功能具有一定的差異性。要想有效完善空間功能,不僅要添加新的功能,而且要通過全方位的考慮滿足人們更多的需求。比如,在某城市的藝術園中,設計了一個名字為“根系長凳”的景觀,它具有多樣化的功能,它的本質是公共家具,處于草坪中間,由于其形狀像樹的根系,因此受到人們的歡迎[1]。人們可以在閑暇時間坐在上面休息,并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高度。同時長凳的顏色和特殊的形狀與周圍的草相協調,符合人們的審美需求。

(二)可以提升空間活力

相關調查表明,城市公共空間沒有被人們廣泛應用的原因是人們對空間設計缺乏興趣、功能缺乏多樣性、處于比較偏僻的地區,而對于這些景觀,要著重增強其活力,并以景觀設計為出發點。要想使身邊的景觀成為有名的景觀,必須充分體現其特色,通過該種方法提升一座城市的豐富性,而要想創造出有特色的景觀,要保持設計構思的新穎性,利用景觀裝置藝術來提升城市公共空間活力。

二、城市公共空間中景觀裝置藝術的應用模式

在城市公共空間全新化設計工作中,有效利用景觀裝置藝術,可以提升城市公共空間藝術表達方式的新穎性、多樣性與開放性。景觀裝置藝術對于城市公共空間的營造具有十分深遠的意義,工作人員需要站在城市公共空間營造的角度,結合景觀裝置藝術內涵,實現景觀裝置藝術在城市公共空間中的有效應用。不同的表現方式和材料會營造不同城市公共空間效果,要想充分展示景觀裝置藝術的獨特魅力,并將其融入到城市公共空間的構建中,需要仔細探究景觀裝置藝術的呈現方法,創造科學的城市公共空間應用模式。

(一)構建科學化營造方式

當景觀裝置藝術真正融入到城市公共空間時,就會成為城市公共空間的重要組成部分。裝置藝術景觀不僅需要與整個城市公共空間融為一體,而且可以通過一定藝術化方式分割城市環境空間,保證自身成為城市公共空間的核心,最終形成具有較強新穎性的空間形態,有效延展城市公共空間。通常情況下,構建藝術化城市公共空間的方法有很多,其需要使用科學化的營造方法來提升整個城市公共空間營造的和諧性。

(二)異質化材料的語言的表達

裝置景觀藝術的材料語言是影響社會大眾對城市公共空間感官性體驗的重要因素,其主要原因是不同的材料會出現不同的裝置藝術表達。在景觀裝置藝術表達中,搭建材料的質感、賦予裝置藝術全新的內涵是重要部分。不同材料的敘事功能不同,它能夠給大眾帶來不同的心理體會[2]?,F實中,對裝置藝術材料的運用和選擇往往具有一定的開放性,在以城市公共空間營造為基礎選擇材料時,要充分考慮整個城市公共空間的功能,了解社會大眾對城市公共空間的需求,從而優化組合自然材料和合成材料,形成具有創新性和更具情感體驗的城市公共空間。不同質感的景觀藝術裝置設計在裝置設計情感化內涵的體現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為此工作人員要充分利用材料呈現藝術景觀裝置內容,選擇高質量的裝置材料,增強整個裝置設計的莊重感。

(三)情景化表現題材的應用

情感化的展示是裝置藝術的重要特征,其需要通過自身的展示來引發社會大眾的情感變化,從而使大眾的視覺狀態發生變化。情感是個體主觀反應意識的重要表現形式,也是個體經歷一些事物后的生理反應。從心理學角度來講,情感是個體對客觀事物的不明確心理狀態。裝置景觀藝術需要引起社會大眾良好的情感體驗,這種情感化的體驗需要景觀裝置藝術使用情景化的表現方法來傳達城市公共空間意境。

三、景觀裝置藝術在城市公共空間中的應用原則

(一)可持續性原則

在城市生態系統中,公共空間是重要內容,基于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的現狀,要站在城市生態的角度考慮景觀裝置藝術的具體呈現方式[3]??沙掷m性是全面把握社會生態系統的基本規律,促使整個城市的公共環境保持良好且可持續的狀態,而利用景觀裝置藝術來優化城市景觀布局,可以極大提升城市公共空間的自然性。我們可以認為可持續性是景觀裝置藝術設計的前提性原則,只有這樣才能為城市公共空間創設良好的范本,滿足其生態良性發展需求,促使城市發展保持可持續狀態。

無論是何種情況,景觀裝置藝術都需要以可持續性為前提應用到城市公共空間中,在具體應用中可以借鑒以下幾點:首先,創新性利用和再設計破舊性的材料,并將其有效利用到景觀裝置藝術的呈現中[4]。其次,要合理利用綠色材料設計景觀藝術裝置,并倡導在這一過程中呈現可持續性意識。最后,在整個景觀裝置創新性設計中,要有效利用生態環境,通過使用各種方法提升景觀設置呈現方式的可再生性和自然性。為了提升景觀裝置藝術的可持續性,要充分發揮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的優勢,避免選擇有害的材料,不僅要滿足社會大眾的需求,而且要著重培養大眾的生態意識。

(二)互美原則

通常情況下,景觀裝置藝術可以為受眾營造具有較強美感的情感體驗,當完成整個景觀藝術呈現工作后,為了使其更具審美韻味,需要設計人員有效融入內在心理情感,最終提升景觀裝置藝術設計呈現的審美性與人文性[5]。從互美原則角度來看,景觀裝置藝術設計改變了僵硬化的設計理念,賦予整個景觀裝置藝術設計更豐富的情感內涵,使大眾在景觀裝置藝術的影響下發生思維變化,獲得一定的藝術表達。

(三)互補原則

互補原則強調在城市公共空間中,景觀裝置藝術不是單獨的個體,需要與城市公共空間的其他元素有效融合。工作人員要利用景觀裝置藝術設計工作來彌補城市公共空間中存在不足,實現城市公共空間體現形式的優化和創新。為此,在設計景觀裝置藝術設計中,要全面考慮城市空間環境,了解空間環境中缺乏的內容,并將這些缺乏的內容有效融入到裝置景觀藝術設計中。例如,城市公共空間環境線條構建不合理,會導致環境嚴重缺乏生機[6]。這時工作人員在裝置景觀藝術與設計中,要站在線條美感角度考慮,以此提升整個景觀場所的多維性與立體性。

由于景觀裝置藝術設計要與城市公共空間保持一致性,為此設計人員要在城市公共空間考慮其他元素,將這些元素融入到景觀裝置藝術設計中,使景觀藝術裝置與周圍環境更好的融和,最終充分發揮景觀藝術裝置的藝術能量。從中我們可以看出景觀藝術裝置的設計與城市公共空間存在著辯證統一的關系,二者間相互促進、相互融合,有效彌補各自的不足,從而增強二者的藝術感。

(四)互透性原則

在城市公共環境中,環境景觀和環境設施是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將二者相互滲透,可以更好的呈現整個城市公共空間[7]。此處的滲透包含兩方面含義:一方面,滲透在裝置設計中,無論是社區景觀,還是環境裝置,都要為大眾創設一個半透明的空間,以此最大程度提升城市空間的便利性。另一方面,在整個主題表達中,社區景觀與環境裝置相互滲透,需要站在精神性的角度滲透到具體的景觀中,以此提升城市景觀內涵的豐富性。

結語:綜上所述,景觀裝置藝術對城市公共空間設計有著重要影響,為了創設更好的城市公共空間,要制定完善的應用模式,并在實際應用中堅持互透性、互美性、可持續性等原則,從根本上提升景觀裝置藝術在城市公共空間中應用的有效性。

猜你喜歡
藝術設計大眾景觀
景觀別墅
景觀軟裝在地產景觀的應用及市場前景
湖南師范大學作品
一汽-大眾ID.6CROZZ
上汽大眾ID.3
大眾ID.4
上汽大眾
包羅萬象的室內景觀
《景觀平面圖》
山東大學作品欣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