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大學生進課室現狀及對策

2021-11-27 09:36張海春
魅力中國 2021年23期
關鍵詞:課室大學專業

張海春

(廣州工商學院 商學院,廣東 廣州 510850)

一、引言

隨著社會的進步,大學生的生活比以前更加豐富多彩,但大學生的上課出勤率卻比以前降低了。常聽學生說“不逃課,就不算是上過真正的大學”,這實在是太荒謬了,由此可見目前大學生上課現狀令人堪憂。他們不進課室,或進課室后消極聽課,各種問題層出不窮,大學生的學習態度暴露的諸多問題,已經引起不少學者的關注[2,3],同時出現這些問題的原因也值得我們去深入探究。

對此,我校特以“進課室”作為教育理念之一。進課室包括兩個方面內涵,一方面指“進課堂”,另一方面指“進教室”。筆者也將對大學生出現的課室問題、原因及對策做簡要的論述。

二、大學生“進課室”現狀

大學生“進課堂”理念主要是指大學生按時參加每一節課,認真聽課,不遲到,不早退,不曠課?!斑M教室”指大學生在課堂教育以外的課余時間在教室和圖書館等場地的學習活動[4]。

目前大學生遲到、早退、逃課現象較為普遍。對于逃課,雖然學校和老師已采取了很多的規避措施:比如老師課上隨時點名、校學生會同學查到課人數、班委查上課人數,缺課同學的年度綜合測評會扣分等。雖然以上這些措施的實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沒從根本上解決學生逃課的問題。即使有些學生來到課堂,但上課聽音樂、玩兒手機等的不良現象普遍存在,上課效果仍不容樂觀。另外,大學生上課很多學生不喜歡坐前排,這剛好與中小學上課時相反。中小學的時候面對升學壓力,一般同學都搶著坐前排,是為了更能清楚的聽到老師上課講的內容,同時也為了讓老師能更多的關注自己,而大學生卻寧愿坐在后排,特別是坐在角落等不被老師看到的地方,可見這些同學本身也不是來認真上課的。這些學生干嘛呢?隨著手機使用的普及,大學生每人至少均有一部手機[5],雖然我校在每個教室均安裝了手機袋,且已嚴格要求學生在上課之前必須要手機入袋,但還是會有很多同學雖已上交了一部手機,自己手里還會保留另外的手機。上課時態度不端正,不僅不記筆記,且聽到無聊的地方就用手機玩兒微信,發朋友圈,刷微博等聊天交友。很多大學生都是手機不離手,毫無疑問,如果大學生上課玩兒手機,必定會對學習產生很大的影響。而課后都忙于自身的其他事情,不注重學習。加之大學生的社會閱歷還少,缺乏自控能力,很多時候經不住外界的誘惑,也導致很多網絡詐騙案發生在大學生身上。有些同學更是沉迷網絡的虛擬世界,迷戀網絡游戲,耽誤學業,到了考試的時候就出現“平時不燒香,急來抱佛腳”的現象,即很多大學生學習最認真的時候就是在考試前一周左右就不足為怪了。有復印同學筆記的、有請老師劃重點的、有準備小抄的,八仙過海各顯神通。雖然在我校已有明文規定“本科生考試作弊將永遠取消學位證”,且考試前授課老師及輔導員三令五申強調考試不許作弊,但仍然有部分學生因沒有認真學習或沒有認真復習,而抱有僥幸心理,進考場作弊。

除學校規定的學生要按照要求修夠學分才可畢業,我校圖書管對大學生開放,且進出很方便,但還是有一些大學生大學四年從未去過圖書館,沒有很好的利用課余時間來發現自己感興趣的書籍,不懂得廣泛閱讀一些自己課內學不到的知識。其實經常去圖書館的同學會發現,通過自己廣泛的閱讀,不僅可以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和課外知識而且還可以提升自己的閱讀能力和自身氣質。

三、大學生“進課室”出勤率低的原因

(一)大學生自身因素

現在大學生越來越多,就業形勢越來越不樂觀,有很多學生認為上大學只為了拿到文憑,沒有必要再做不必要的努力,缺乏學習動力。終于上了大學,沒有了父母的看管和監督,自我約束力又弱,一些課他們認為對以后找工作沒有用處,打心底不想學習這門課程,沒有奮斗目標,使他們缺乏積極進取的精神。另外,大學生與中小學生的學習方式不同,中小學生的學習主要是通過老師課堂教學,而大學生知識的獲得主要是靠自己主動學習的方式獲得。平時上課不認真聽課,考試之前突擊一下,大多數同學考試依然能通過,這也是很多大學生曠課,不聽課的原因。還有一部分同學因本身原有的基礎知識較差,與大學所要學的課程內容難易水平間存在差距,也會使他們上課沒有動力,不認真聽課,認為反正自己聽不懂,干脆放棄,這也會影響到學生對課程的興趣,特別是大一新生還未獲取適應大學生需要的自主學習能力,學習過程中遇到困難的時候,學生不懂自己去主動思考問題、也不懂尋求幫助,一直拖著,久而久之,更加拉大了與成績較好的學生差距,最終棄學。

(二)學校因素

有些教師業務水平不夠高,上課基本是將課本內容復制到ppt 上,整個學期都是照著ppt 念給學生聽,授課方式太過單一,教學水平不夠高;有些教師的講課內容不更新,比較陳舊;有些教師講的知識與實際脫節,使學生不能更好的理解知識,掌握知識,導致學生對上課不感興趣。另一方面,學校對進課室的管理上也存在漏洞,特別是大課堂的管理較松,對學生的管理主要是點名,而對于已來課室的學生是否有認真聽課卻少有關注及管理。

(三)家庭、社會因素

現在的00 后大學生大多都是家里的獨生子女,在家里除了爸爸、媽媽的照顧以外還有4 個老人圍著轉,在家里被過度的溺愛,養成了不好的行為習慣,導致上課很難做到會聽老師的話,從而違反課堂紀律。

社會環境的負面影響對大學生的影響也很大。因大學生畢業后的就業壓力越來越大,迫使部分同學為了考更多的證,增加自己的含金量,逃課去參加課外學習;也有部分同學因家庭困難在外做兼職,造成有時逃課;社會對大學生的認同感降低,特別是對00 后獨生子女大學生的認同感降低,認為這些大學生畢業后能力不夠,還吃不了苦,也會使大學生越來越沒有自身價值感,自我認同感下降,課堂問題也會越來越多。另一方面,我國學者對中小學的課堂行為較為關注,但對大學生的課堂出現的問題研究還比較欠缺。

四、提高大學生“進課室”的對策

(一)學生方面。

1.大學生需提高個人素養,大學生需明白上課不僅是很好的學習機會,而且也是一個學生尊重老師的勞動成果的行為,認真學習能夠充分體現學生的個人素養。2.大學生要培養自己有良好的學習習慣,每個在校大學生都有經過中學時的刻苦學習,養成了自己的學習習慣,但不是所有的習慣都適應大學的學習,這就要求同學們在進入大學后要培養自己要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可以通過以優秀的同學作為榜樣等方式來實現。3.進入大學后大學生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明確自己的目標和方向,進而在大學生的角色中起到積極的作用。

(二)學校方面

1.給學生轉專業的機會

大一新生入學后,學校統一安排一些專業介紹課,讓學生對自己所學專業有個大概的了解,知道自己的專業主要是干什么的,以后畢業后可能會做什么樣的工作,大學時期認真學習對以后工作的重要性,從而使同學們從步入大學后就能夠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對于確實對自己專業不感興趣的同學,為了使他們盡可能學到自己感興趣的專業,學校給他們轉專業的機會,這一點我校做的很好,在大一第一學期末就為同學們提供轉專業的機會。另一方面,學校要充分發揮學生的評教作用,對學生評出來的不太滿意的老師以及不太滿意的課程學校要認真對待,給學生滿意的答復。

2.優化對學生的評價制度

把較為單一的、死板的評價進行必要的改革。把平時的考試以及學生的最終成績和將平時上課表現等綜合起來整理評價,且要嚴格補考制度,補考不合格者不能通過結業,我們嚴格落實這些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學生可能會更加認真對待學習,從而提高學生的上課積極性,改變他們的學習態度。

(三)教師方面

因學生的課堂質量如何很大程度上是由教師來決定的,因此教師要樹立良好的自我形象來吸引學生上課。教師的自我形象包括內在和外在兩方面,內在主要包括教師的專業背景、素養、對待課堂的態度以及社會態度等,外在主要包括教師的精神狀態,行為表現等。教師的內在和外在對學生對待課堂的態度都會有很大的影響。比如,教師展現在學生面前有精神,有朝氣,學生則會受到正面的影響。另外,教師與學生建立融洽的關系,教師使用生動活潑的教學方法傳授知識等也至關重要。

(四)家庭、社會方面

作為家長,應該加強與自己孩子的溝通,使孩子們認識到大學四年對以后的影響,同時要引導孩子明確今后的目標,為了目標努力學習,而不是逃課?,F在大多孩子是獨生子女,都很有個性,但缺乏與自己家長的溝通,使家長不能了解自己孩子的真正想法。部分家長給自己孩子規劃人生,包括考哪一所大學,大學專業要選擇什么,但是家長們需要認識到,現在的熱門專業等到自己孩子畢業的時候不一定會熱門。因此要多與孩子溝通,了解孩子的真實的想法,在報考大學和選擇專業的時候家長要起到監督輔助作用而不是主導作用,這樣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孩子厭學不想上課。

國家也應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使學生能夠盡早制定出正確的職業規劃?,F在的大學生在學校學到的理論知識偏多,實際社會適應技能偏少,國家應對大學生多進行入職培訓,使他們掌握更多專業技能,同時鼓勵大學生創業,對好的創業項目,給予相應的資金和技術方面的支持。

五、結論

大學生的上課出勤率低是近幾年存在的普遍問題,是各種因素共同影響的結果。如何切實有效的解決這個問題,需各方面共同努力。

猜你喜歡
課室大學專業
“留白”是個大學問
新老師 新課室
一句話惹毛一個專業
《大學》
48歲的她,跨越千里再讀大學
大學求學的遺憾
怎樣在課室上好科學實驗課
部分專業介紹
更聚焦、更深入、更專業的數據分析
探秘那些不冷不熱的專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