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村幸福院運營管理的規范性和可持續性研究

2021-11-27 09:36許麗麗
魅力中國 2021年23期
關鍵詞:養老農村服務

許麗麗

(利津縣鹽窩鎮人民政府,山東 利津 257445)

農村幸福院是在各級政府的支持下,由村民委員會進行管理,為農村老年人提供飲食、文化娛樂、日間休息等綜合性日間照料服務的公益性活動場所,同時讓農村非五保老人老有所養、老有所樂,因為農村五保戶原則上由敬老院提供養老服務。而農村幸福院主要采取互助自愿的原則,配備專兼職服務人員,發動愛心志愿服務等方式,從而保證農村幸福院的正常運營,為農村老人提供了全新的養老場所。

一、農村幸福院運營現狀及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政府的政策法律支持力度不夠

在我國,目前針對農村互助幸福院的國家級的法律法規仍處于空白狀態。對于老人在幸福院活動的安全風險管控,主要采取與老人的子女簽定協議的形式進行,但依然有不工作人員害怕承擔責任,工作積極性不高。其次,從縣級政府的層面上講,受限于當地經濟發展水平,對互助幸福院的政策扶持有限,基本上依賴于省、市項目資助金和福利彩票公益金來維持農村幸福院的運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農村幸福院的發展。

(二)服務水平偏低,缺乏精神支持

目前農村互助幸福院建設還處于粗放型擴張狀態,重點是基礎設施建設,還顧不上多元化的安排。具體表現為專門為老人提供的文娛活動平臺嚴重不足,大部分的農村根本沒有老年活動中心的概念,閑暇時間多用于打牌、打麻將,精神世界空虛,養老服務設施的欠缺使得老年人精神生活不能得到滿足。

(三)無法為老人提供應有的醫療照顧

農村幸福院的建設運營主體是村集體,由于資金缺乏,很難滿足幸福院的各項建設運營。而我國農村一直以農業為主,“空巢”老人常年從事農業勞動,身體健康狀況不佳者居多,需要多方面的醫療護理。受資金、地域、交通和當地醫療水平等因素的影響,多數農村幸福院醫療器械、醫療技術和護理人員等資源均配置不完善,無法為老人提供應有的醫療照顧。

(四)因地制宜的原則應用不充分

在農村的基層,興起了互助養老的方式,因為這種養老方式相對有優勢,所以發展速度很快,但是這種模式如果想推廣,就要有政府因地制宜組織實施。而在部分區域,互助養老的幸福院建設成為一種政績性工程,政府在某些中等城鎮建設了條件比較好的互助養老幸福院的樣板,跟城市的養老院形式及水平都差不多,但是在某些具體的細節上處理不當、條件差,從而導致管理工作跟不上,群眾參與互助養老的積極性不高等問題。

二、農村幸福院規范運營可持續發展的建議

(一)針對農村幸福院出臺相關政策法規

應該盡快出臺相關國家層面的農村幸福院的政策及規定,對農村幸福院的主體責任、運營方式等做出明確的規定,使農村老人養老難問題從法律的角度得以解決。各地區政府應該結合本地實際,對相關互式養老的規章制度加以完善,建立激勵機制,促進互助養老模式的規范化。與此同時,政府應當設立相關的監督部門,完善互助養老模式的督察機制,使農村幸福院在管理過程中的資金管理、服務體制、管理方式等日益完善。這樣既能保證老人在農村幸福院的合法權利,又能推進農村幸福院有序、健康以及持續的發展。

(二)科學規劃設定規模,防止閑置浪費

各地政府應該鼓勵鄉鎮在考慮當地財力、群眾意愿等因素的前提下,結合當地實際,通過對閑置設施的重新改造、跟鄉村的醫療衛生門診合作、提升已有互助幸福院等多種模式,將現有的農村幸福院提升為新型農村幸福院。同時,對標城市幸福院建設,堅持以民眾所需為基礎,因地制宜,采取“一村一策”的原則,積極聽取人民群眾的意見,根據當地老人所需的情況,堅持合理設立其規模及功能,切實做到資源的合理利用,努力完善服務功能,彌補與城市幸福院的差距,提高農村老人的幸福指數。

(三)突出“三個導向”,維護正常運營

堅持問題導向。進一步明確農村養老幸福院的責任主體,抓好互助幸福院的功能定位,對所用設施、相關服務、管理過程、服務及管理人員、潛在風險等相關工作進行合理布局,使互助幸福院的運營科學化、規范化。堅持目標導向。將老人所需、民眾意愿、當地相關財力等因素考慮進去,建立適合農村養老的一系列服務模式,實現“有管理、有財力、有規章”的愿景。堅持結果導向。建設互助養老院的目的就是為滿足農村老人的意愿,讓老人老有所依,為此,應該對幸福院的管理加以監督,并使其能夠持續良好的運營。

(四)凝聚多方力量,形成共建共辦的合力

國家民政部充分肯定農村幸福院互助養老模式,這種模式的產生是在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情況下發生的,各地政府應把握時機,匯集社會各種力量,積極推動互助幸福院的建設,并使其能夠合理、有序的發展,從根本上解決農村老人的養老難問題。政府應將農村的互助幸福院納入到工作的重點,通過增加購買公益服務、聘請社會志愿人員等方式,根據養老院的老人數量合理配置相關服務人員,公開服務人員的聯系方式、服務崗位、監督部門的電話等信息,做到隨叫隨到,保證服務質量。將疫情的防控以及消防、食品安全方面的要求進行完善,努力實行規范化、安全化的運營管理。

(五)著力加大運營資金的支持力度

各地政府應加大參與到農村幸福院管理力度,將其基本建設的費用、水電費、維修費等列入政府的財政預算,對農村幸福院設立專項的資金補貼。與此同時,政府應對志愿者的幫扶設立優惠的政策,鼓勵相關單位及個人對農村幸福院進行捐助,例如:對大力支持農村幸福院的單位、組織及個人和企業減少納稅額、提供小額度貸款擔保等,將幸福院的資金來源拓寬,為后期的運營發展奠定基礎。

(六)打造示范樣板,抓好先進管理方式的推廣

在鄉村幸福院的建設方面,應不斷總結成功的經驗,加以試行推廣。根據各地區現有經驗,主要對兩種運營方式加以試行:一、社會化的運營方式,也就是跟當地養老機構合作托管,提供完善統一的膳食服務,有條件的機構可以開設日托或者長期居住的養老服務,激勵將幸福院進行連鎖化托管的運營方式。二、農村的自營方式,這種方式由村委牽頭自行管理并運營,對本村內在幸福院的老人的飲食及居住問題自行管理。通過一邊推廣,一邊完善,樹立一批農村幸福院的樣板,發揮典型示范帶動作用,促進農村幸福院的可持續性的發展。

(七)實行分類管理,提升運營管理品質

由于鎮村街經濟條件存在差異,農村幸福院建設標準不統一,部分地區存在缺乏管理、服務單一、各項設施及人員利用分配率不高等問題,當地政府應出臺農村幸福院管理規定進行統一管理,定期開展“創星達標”的激勵活動,對其進行實事求是的評價,并根據所出評價進行獎罰或者扶持。對不同地區不同幸福院進行分類管理,逐步推進幸福院的健康發展,堅持“老有所依”的原則,對幸福院的功能設備不斷地加以完善,保證老人在幸福院的正常生活,提升老人的幸福指數。

(八)統籌多方資源,推進農村幸福院健康發展

推動農村幸福院的健康發展,離不開政府補貼、鄉鎮的扶持以及社會各界的慈善捐助等方式,為了能夠讓有需求的老人敢住、能住,確保建成的幸福院能夠順利使用,必須千方百計降低農村幸福院的運營成本。各地政府應積極配合民政部門的政策指導,合理化獎勵機制,積極發動鄉鎮政府及村委,提升專業的養老服務,建設專業的服務班子,對服務人員定期免費培訓,提升相關服務人員的專業水準,開展免費清洗衣物、解決就餐、清掃家庭衛生、關愛留守老人等多樣化服務,使農村幸福院能夠持續健康的發展。

(九)發揮黨員干部帶頭作用,實現互助養老全覆蓋

在本村內,村委領導班子要身體力行,起好帶頭作用,由村支書牽頭,做好互助養老的基礎宣傳,解決養老過程中存在的實際問題,廣泛參與到互助養老的工作中去。在互助養老的過程中,應打破傳統的養老意識,打破“等待式受助”的局面,建立起老人之間的互助方式,逐步引導農村老人積極投入“參與式互助”,提高老人的幸福指數,最終讓農村互助養老的模式遍地開花,促進社會的和諧穩定。

三、結束語

農村幸福院建設作為構建更加完善的農村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加快補齊養老服務工作短板,解決農村獨居、空巢、留守、高齡老年人的養老難問題的重要場所,應該不斷進行發展過程中的現狀分析,針對存在的問題及困惑,不斷探索新的發展模式,著力探索農村幸福院的規范化和持續化發展的新途徑,讓農村幸福院的運營不斷取得新的發展成就。

猜你喜歡
養老農村服務
農村積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聚焦“五個一” 打通為僑服務渠道
養老生活
“煤超瘋”不消停 今冬農村取暖怎么辦
養老更無憂了
以房養老為何會“水土不服”?
養老之要在于“安”
采掘服務個股表現
新農村 新一輩
讀者反饋 訂閱服務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