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年群體服務需求探索

2021-11-27 09:36馬馨
魅力中國 2021年23期
關鍵詞:老齡化民宿人口

馬馨

(中共哈爾濱市委黨校,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1)

距離2010 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已經有11 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備受關注,這是自1949 年新中國成立以來,“家底”第七次被梳理,中國人口的總數是依然在增長還是下降成為人們關注的主題之一。4 月29 號,國家統計局新聞辦表示,2020 年中國人口繼續保持增長,人口基數備受關注背后其實是人們對老齡化社會的焦慮。

一、老年群體發展現狀

(一)人口紅利與人口壓力的演變

中國經濟增長,很大程度上獲益于龐大的勞動力市場。但是隨著同一批人變老,之前的人口紅利,逐漸變成了壓力。如今的“80 后”首當其沖,他們是感受到壓力最大的一撥人。首先“80 后”是典型的“三明治”,子女還在K12 教育階段,而父母進入了60 歲+的老齡化階段。其次,“80 后”自己的養老壓力也更大,因為從他們這一代開始,生育率下降,勞動力成本上升,這就意味著他們60 歲以后的養老可能會更貴、更難。

(二)中國老齡化的程度不斷深入

目前中國老年人口規模龐大,60 歲及以上有2.6 億人,全國31 省份中,16個省份的65歲及以上人口超過了500萬人。對人口格局的新認知的總量多,兩頭翹,中間低。人口增長率繼續放緩,家庭人口首次低于3 人。4 年之后,中國會正式步入老齡化社會。一般來說,一個社會中的老年人數量達到總人口的20%左右,整個社會就已經進入了老齡社會,按照14 億人口來算,這個門檻也就是2.8 億。接下來的14 年會是中國老齡化加速的時期。從1962年到1975 年這14 年是我國的一個生育高峰。1962 年的人今年剛好59 歲,明年他們就會步入老年。這也就意味著,在未來的14 年中,中國的老齡人口的占比會大大增加。截至2019 年底,大約有60%的一線和新一線城市,超過一半的一線和新一線城市已經步入深度老齡化。在這些城市當中,上海老齡化程度最高。上海60 歲以上人口占比已經高達35.2%。如果按照60 歲為老齡化的分界線,那么老齡化社會真是近在眼前。

(三)老年群體與年輕群體邊界逐漸模糊

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數據顯示,從2016 年開始,一線、新一線城市的老人基本上都接觸到了互聯網。目前,中老年手機網民占比為95.6%,已有75%的中老年人開通移動支付。而且,從消費行為上來看,年輕人熟悉的社群電商、拼團模式,照樣在老年人群體中出現,不過有3-4 年的延遲。老年人和年輕人之間,行為習慣的邊界,其實是變得越來越模糊的。很多在年輕人中習慣的消費方式,在老年人群里中照樣通用。我覺得這也從一個側面體現出,所謂的“老年人”并不老,如今一個60 歲的人,如果跟20 年前一個60 歲的人相比,心態很有可能要年輕十好幾歲。

二、老年群體需求特點

(一)追求的多樣化

通常認為老年群體追求的目標很單一,也不用為生計奮斗了,那現在不就是娛樂,打發時間,培養興趣愛好??扇魏我粋€單一目標,都不能定義老年人的需求。實際上,老年人想要的體驗是不斷地探索新世界,尋找未知。相比起年輕人,他們更有資本過這樣的生活,因為他們有大量的時間。而那些邊界很明確的老年人生意,反而做得不好。比如說,有一種服務叫“本地課程表”,有的公司會開一個公眾號,專門服務老年人的本地生活,告訴他們自己所在的城市里有哪些可以逛、可以玩的地方,相當于一個本地的大眾點評。做得最好的本地課程表企業,經過6年時間,融資規模也就2000萬左右,用戶規模也就500 萬。這個數字比起中國龐大的老年人群體來說,真是杯水車薪。一個城市能提供給老年人的體驗,始終是有限的。

(二)健康管理自主化

有一些老年人上了年紀之后,在家里一個人生活會遇到很多問題。這時候家人要么給老人請護工、要么把老人送到敬老院。無論哪種方式,都會打亂老年人之前的生活節奏,讓他們覺得自己需要依靠別人。據問卷調查,對于健康管理,老年人更看重的是“主動管理”,自己對自己的身體有掌控感。在老年人原有生活習慣的基礎上,簡化他們的日常操作。同時,通過改造還降低了他們在家居生活中遇到的風險,從而讓老人能在自己熟悉的環境里,獨立生活得更久。

(三)出行的便捷化

老年群體的身體狀態各不相同,在家養老成為了一種趨勢,同時,出門外出為老年群體提供在公共設施上的便利也是必不可少的。如:輪椅通道、輔助扶手、坐便代替蹲便、不用等候等服務,從而拓寬老年群體的活動范圍。

(四)服務的同等化

老年群體在年齡、身體方面處于下滑階段,容易在心理上會存在落差、自卑等情緒。社會要尊重老人的情緒和認知。在提供便利服務的同時,同時能夠感受到和其他群體一致的優質服務。比如說,乘坐公交,怕老年人上車耽誤發車時間、怕在車上出現事故的拒載事件發生。老年人最需要的服務,恰恰是能讓他們延續年輕人狀態,甚至超越年輕人狀態的服務。

三、服務老年群體需求的探索

(一)服務項目要具有綜合性。老年群體需求性價比高,交一筆錢,能干多種不同的事情,超值劃算。比如,民宿旅游在年輕人中很火。很多年輕人甚至會專門打卡民宿,住不同民宿,就能帶來不一樣的體驗。而面對老年人,同樣也有民宿類企業的存在,不過他們做得更超前一步?,F在有一種叫做“全國旅居會員制一卡通”的模式,在老年群體當中特別火。一位老年人掏錢加入了會員,他就可以在住遍公司旗下的所有民宿,可能這個月在浙江農村、下個月就在海南三亞。未來老年人的旅游市場,可能會和老年大學結合,形成一個“旅居+游學+賽事活動”的一體化服務,把旅游、學習和社交結合起來??梢杂迷诼歁BA 項目的議程設置,去進行項目設計,把學習、娛樂、漲見識綜合為一體,滿足老年群體不斷探索的新需求。

(二)新型居家養老改造的建設?,F在有一種“智能家居適老化改造”很流行,正是因為滿足了老年人自主管理的需求:也就是通過在家里安裝智能家電,讓老人在日常生活中只需要靠簡單的觸碰和語音,就可以完成很多動作。比如把智能音箱和電視連接,讓老人不需要遙控器,就可以進行開關電視、換臺等操作;在淋浴間的門上安裝傳感器,只要門一緊閉,浴霸燈和換氣扇就會自動開啟;再比如在客廳、廚房中裝上傳感器,只要在晚上感應到有人走動,燈就會自動開,如果2 分鐘內發現沒人的話,燈會自動關。

(三)社會保障體系更加完善。進入老年群體的年齡段經歷了國企改革、單位分流等,有一部分老人有國家設置的社會養老保險進行保障;還有一部分老年人,沒有被納入到社會養老保險中,這部分群體需求需要政府和社會等多角度去為考量。加快發展商業養老保險,支持開發多樣性的養老金保險產品和適應60 歲以上老人需求的醫療、意外傷害和長期護理等保險產品,來填補社會養老保險的空白,這樣保險業也迎來巨大的發展機會。

(四)數字智能在老年群體中需進一步普及。數字化社會和老齡化社會“耦合”交匯共進,新冠疫情倒逼老年群體開始觸網,開始使用智能手機,但現在全國仍有58%的老人沒有掌握,“數字鴻溝”在生活中隨處可見。老年群體由于收入、教育水平、生活健康的原因,“數字鴻溝”對這一群體挑戰更加的突出,社會缺少對老人這一問題的特殊關照。數字時代應主動去考慮為老年人賦能增權,降低數字化使用門檻,設備產品柔和過渡,價格更加親民,讓這一部分群體能夠共享數字化紅利,對于彌合老年群體與其他群體間現實生活與內心的差異,開拓了“銀發經濟”,對社會發展具有積極的意義。同時,加強數字化法治化進程的步伐,保障老年群體個人信息安全,提供安全便捷、規避風險的數字使用環境;以體驗式在老年群體中推廣數字智能技術和知識,讓他們體驗到智能數字化對生活上的改善,社會群體交往的增加、家庭內部成員鏈接更加緊密、生活品質與生活感受不斷提升,推動數字智能與老年群體生活的深度融入。

猜你喜歡
老齡化民宿人口
老齡化研究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
《世界人口日》
老齡化社會下老年心理變化的應對
人口轉型為何在加速 精讀
孿生院子民宿
東胡林民宿
人口最少的國家
1723 萬人,我國人口數據下滑引關注
你是民宿達人嗎
國家發改委專家:全面放開二孩不足以應對老齡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