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方傳統媒體新聞客戶端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

2021-11-27 09:36黃崢
魅力中國 2021年23期
關鍵詞:客戶端傳統媒體內容

黃崢

(海南廣播電視總臺(集團)海南視聽網絡電視有限公司,海南 ???570000)

自2014 年“媒體融合”上升為國家戰略,到2018 年掀起的縣級融媒體中心組建風潮,我國各個層級、各種類型的傳統媒體都在積極地尋找與探索新傳播環境下的生存發展之路。其中,打造移動端成為了主要的改革方式之一,地方傳統媒體作為打通媒體融合的“最后一公里”,也紛紛開發本地新聞客戶端,搶占輿論引導新陣地。

然而,地方傳統媒體客戶端既沒有門戶類新聞客戶端龐大的用戶群體,也沒有央級媒體新聞客戶端的影響力,更沒有聚合類新聞客戶端強大的算法技術支撐,眾多的地方新聞客戶端甚至成為內部人的“自娛自樂”,發展艱難。如何利用地方傳統媒體的區域優勢,揚長避短,有效運營地方新聞客戶端使其能夠真正發揮導向作用,成為從業者們面臨的緊迫課題。

一、地方傳統媒體新聞客戶端發展現狀

(一)數量龐大且同質化嚴重

當前我國地方新聞客戶端數量龐大,每個省、市、縣區都有自己的官方新聞客戶端。然而,“量”的繁榮并不意味著“效”的實現,從大同小異的界面設計,到內容上對報紙、電視資訊的簡單搬運,地方新聞客戶端普遍存在著同質化嚴重的問題。無論是直接轉載網絡渠道的新聞或是對電視新聞直接進行剪輯拆條,都僅僅是信息的平移,難以形成傳播特色。在新時代的傳播環境下,“千報一面,各居一城”最終一定會形成馬太效應,使得大多數地方新聞客戶端沉淀至行業底部。

(二)盈利模式單一

以傳統媒體及地方政府為支撐,地方新聞客戶端大多數能維持日常運營,但實際上,大多數地方新聞客戶端都存在著“盈利危機”。由于受到傳統媒體運營思維的約束,許多地方新聞客戶端并未找到可持續盈利的有效商業模式,僅僅是把傳統媒體的廣告盈利的方式簡單套用在客戶端上,機械植入,對于電子商務、增值服務等盈利模式的探索開發少之又少,市場效益不高。

(三)用戶粘性差,活躍度低

隨著技術的發展以及智能設備的普及,用戶在信息的傳播過程中不僅僅是信息的接受者,也是信息的發現者、傳播者和評論者。許多地方新聞客戶端忽視話題與評論的設置,甚至由于審核滯后常常導致用戶評論無法顯示,使得用戶參與互動興致低,活躍度差,同時忽視了用戶生產內容的重要性,沒有為UGC提供窗口與平臺,使得用戶無法發揮新聞發現者的作用。

二、地方傳統媒體新聞客戶端優勢

(一)專業化隊伍、公信力強

背靠從業多年的廣播、報紙、電視集團,傳統媒體新聞客戶端相較于門戶型和聚合型新聞客戶端具有更強的專業性,各地方成立的“融媒體中心”更是為客戶端的內容生產儲備了一支專業的采編人才隊伍。專業的采編團隊擁有更廣泛且獨立的新聞來源,對于新聞專業主義的堅持也讓傳統媒體新聞客戶端產出更高質量有深度的內容。同時,傳統媒體在內容的真實性以及專業度上有更嚴格的把關,在今日頭條、UC 頭條、一點資訊等多家自媒體客戶端由于標題黨、內容低俗等亂象頻發被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約談的情況下,傳統媒體新聞客戶端具有完善的多層審核制度也成為其獨特的優勢。

(二)區域品牌優勢

品牌是傳統媒體的核心優勢,由于從前市場分割的區域效應,加上傳統媒體在各個地方數十年的經營,使得地方傳統媒體有著相對穩定的觀眾群體,在地方資源整合與品牌效益方面擁有雄厚的基礎以及長足的影響力。以珠?!坝^海融媒”為例,以珠海光電集團和原珠海報業為基礎,2019 年4月8日珠海傳媒集團掛牌成立,整合了市內其他國有傳媒類資源,通過“九霄”融媒系統,實現了“廣電+報紙+新媒體+戶外媒體”的統一指揮、內容共享和生產協同。在此基礎上于2020 年1 月上線的“觀海融媒”APP聚合了多個品牌優勢,不僅集傳統媒體之大成,還成立了專門的新媒體運營和技術部門,實現了“讀報紙、聽廣播、看電視、刷手機”一體化服務,這些傳統媒體品牌在當地老百姓心中有著較強的影響力,因此給“觀海融媒”APP 的傳播帶來了先天的受眾優勢。[1]比較之下,其他投入大,內容寬泛,用戶多樣的新聞客戶端來說,地方傳統媒體有著更為固定的受眾群體和區域品牌影響力。

三、地方傳統媒體新聞客戶端發展對策

(一)整體規劃,找準定位

在新媒體時代,移動客戶端所面對的用戶、競爭對手都在不斷地發生變化,在全新的傳播條件下,地方傳統媒體在媒體融合的發展中要把握整體規劃,找準自身定位。例如,省級媒體新聞客戶端應立足于區域輿論監測與管理平臺,向上可對接新聞輿論宣傳工作,向下可統籌管理市縣媒體資源;地市級媒體新聞客戶端應成為政府與市民的溝通橋梁,一方面做好政務公開,一方面服務市民生活;區縣級媒體新聞客戶端則應作為地方宣傳與區域治理的樞紐,履行好縣域層面的社會溝通工作。[2]地方媒體還可以共同構建從省到市到縣到鄉的新聞資訊發布中心,在省級新聞媒體的指導下不斷完善各級融媒體中心建設。

(二)保持優質內容輸出,差異化運營

首先,不能淡化和丟失“內容為王”的理念。其次,要摒棄“大而全”的做法,注重本土化,個性化內容,抓好區內用戶。最后,堅守原則:以新聞立命,充分發揮傳統媒體的人才、渠道等優勢,發力短視頻新聞;以原創為本,打造新穎、獨特、有核心競爭力的產品;以創新立魂,通過表達方式、表現形式的創新不斷滿足用戶的多元需求;以導向立信,堅持真實性,抵制“三俗”,讓公信力轉化為影響力。從內容、風格等方面著力打造自身特色,實現差異化運營。

(三)拓展盈利模式,多元化經營

除了提升原有廣告盈利模式的靈活運用,還要加強電商引流、增值服務模式的實踐。通過結合本地服務,引入本地農產品等特色電子商務,創造多渠道經濟收入,立足于長遠發展。如浙報集團在實行戰略轉型是重金收購邊鋒和浩方兩家游戲公司,獲得了良好收益,[3]也可以學習網易新聞客戶端,為多個城市設立本地頻道并同步提供美食、旅游、促銷等信息,讓用戶可以直接在客戶端完成查詢、預定及購買行為的運營模式。[4]

(四)提升交互體驗感,增強用戶活躍度與用戶粘性

重視并完善用戶評論功能,開設熱門話題,引導用戶進行評論互動,加快評論審核流程,優化用戶交互體驗感。通過設計相關時下熱點事件的超級話題,邀請自帶流量的公眾人物、評論員、主持人等加入討論,帶動用戶參與其中,還可以利用轉發、留言獲得積分等形式激勵用戶參與各種形式的互動,積極舉辦各種線上、線下的多種活動,加強用戶粘性。同時要注重UGC 用戶的開發培育,提高客戶端的社交屬性,采用PGC 與UGC 并行的策略,為UGC 群體開辟專門的獨立創作欄目,在平臺嚴格審核把關的前提下,讓用戶可以作為信息的提供者,成為平臺的一份子。

(五)加強客戶端技術開發應用與界面設計能力

移動客戶端的運行需要強有力的后臺技術支撐,在科技更新迅速,用戶需求不斷變化的大環境下,新聞客戶端需要招納專業的技術人才隊伍,追求精準推送,高效的內容傳遞以及更好的使用體驗。同時加強5G、4K、VR 等新技術的結合應用,創新產品形態,如海南國際傳播融媒體中心在視聽海南客戶端等平臺推出的全國首個運用“8K VR+4K+5G”技術的直播節目《博鰲時間第一縷陽光》,以及《消博會VR 線上逛展》、《5G+8KVR水下直播秀》等融合新技術的融媒體產品,豐富了內容產品類型,大大加強了新聞客戶端的市場競爭力。除此之外,還要提升界面設計能力,開發視覺設計亮點,擺脫千篇一律的界面格局,以簡潔的頁面,高效的搜索功能打開新的用戶市場。

結語

“要堅持移動優先策略,讓主流媒體借助移動傳播,牢牢占據輿論引導、思想引領、文化傳承、服務人民的傳播制高點”,這是黨中央關于新聞輿論工作的決策部署。地方傳統媒體應積極探索新聞客戶端的發展方向,保持專業優勢,找準定位,優化傳播內容,加強技術應用,真正承擔起地方輿論引導的職責。

猜你喜歡
客戶端傳統媒體內容
你的手機安裝了多少個客戶端
“人民網+客戶端”推出數據新聞
——穩就業、惠民生,“數”讀十年成績單
內容回顧溫故知新
主要內容
媒體客戶端的發展策略與推廣模式
傳統媒體創新發展方向
新華社推出新版客戶端 打造移動互聯新聞旗艦
以資本運作紓解傳統媒體困局
傳統媒體商業模式坍塌的根源
傳統媒體記者該如何主動轉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