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儒學講堂建設的幾點做法及思考

2021-11-27 09:36喬志鵬
魅力中國 2021年23期
關鍵詞:講堂儒學弘揚

喬志鵬

(泗水縣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中心,山東 泗水 273200)

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以來,對“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推進鄉風文明建設”作出明確要求?!昂霌P鄉村優秀傳統文化”被寫進中央、省、市、縣各級“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 年)”,山東省提出“繼續實施鄉村儒學和社區儒學推進計劃,加強師資力量培訓,以基層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推動有條件的鄉鎮綜合文化站、農村(社區)基層綜合性文化中心設立儒學講堂,推動儒家文化進鄉村,到2025 年,全省鄉鎮綜合文化站儒學講堂實現基本覆蓋”。濟寧市提出要“實施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建設儒韻民風新鄉村”,實現“到2022 年,全市鄉鎮 (街道)綜合文化站儒學講堂實現基本覆蓋”的目標。

一、我縣“鄉村儒學講堂建設”情況

泗水縣緊鄰東方圣城曲阜市,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因“禹治九水”之一的泗河(古稱泗水)發源于境內而得名,是儒家學說的重要發祥地??鬃釉阢艉釉搭^,發出“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的感嘆;宋代理學家朱熹“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的佳句至今廣為傳誦。我縣一直重視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作,2008 年,依托深厚的歷史文化資源,在尼山腳下的圣水峪鎮建設“尼山圣源書院”,匯聚起一大批儒學研究的專家學者,成為的傳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新高地,多次承辦“尼山世界文明論壇”有關活動,在國內外引起廣泛關注。

雖然我縣優秀傳統文化底子厚,但鄉村文化鏈條較為脆弱,鄉風文明現狀并不樂觀。作為全國勞務輸出工作示范縣、山東省外派勞務基地縣的泗水,有16 萬多農民常年在縣外、境外務工或經商,其中青年人有近10 萬人,占青年人總人數的70%,農村留守人群多為老幼病殘,投身到鄉村建設的青年人越來越少,村莊空心化較為普遍;基層留守的“三八、六一、九九”人群眾多,孝老敬親問題突出,道德失范問題時有發生,農民群眾的道德文化素質有待提升。

面臨這些鄉村社會現實問題,尼山圣源書院的專家學者,中國社會科學院儒教研究中心秘書長趙法生、山東大學高等儒學院副院長顏炳罡等,紛紛思考如何推動傳統文化下鄉,走進群眾生活,重構鄉風文明。經過一番細致調研,2013 年1 月,他們在尼山圣源書院第一次開設“鄉村儒學講堂”,隨后在圣水峪鎮北東野村再次開課,為村民講授優秀傳統文化思想,取得了不錯反響,“鄉村儒學講堂”的建設由此展開,并立即受到泗水縣委縣政府的重視和支持。泗水縣委宣傳部立足“鄉村儒學講堂”,開展了打造“儒風孝道之鄉”活動,在城鄉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受到國家、省級相關文化部門和媒體的廣泛關注,被稱為“山東鄉村儒學現象”?!班l村儒學講堂”創新舉措作為全省唯一的案例,入選了中宣部2015 年度“全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創新案例”。目前,“鄉村儒學講堂”已成為山東省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完善基層公共文化體系、推動鄉村文化振興的重要載體。

從2013 年至今,泗水縣穩步推進“鄉村儒學講堂”建設,目前標準化建設鄉村儒學講堂共計302 個,授課2000 余節次,在農村基層廣泛傳播優秀傳統文化,以此推進鄉風文明建設。

二、“鄉村儒學講堂建設”取得的有益社會效果

(一)提升了群眾的道德素質與文明素養?!班l村儒學講堂”以傳統文化中的孝道和文明禮儀為主要內容,通過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授課活動,讓村民的文明素養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提升。談及“鄉村儒學講堂”舉辦以來的變化,76 歲的圣水峪鎮北東野村村民劉德娥喜悅之情溢于言表,她說“曾經她的4個兒子因為贍養問題經常吵架,自從教授們來村里講儒學和傳統文化,兒子們的思想發生了變化,開展爭著孝順她了?!?/p>

(二)改變了鄉村的社會風氣。在開設“鄉村儒學講堂”的村莊里,濃厚的文化氣息和學習氛圍漸漸取代了歪風陋習。負責村內保潔工作的趙士新反映:“以前一天能清理一二十車垃圾,現在十天半個月才掃一回,垃圾加在一起也裝不滿一車?!笔ニ偙睎|野村黨支部書記龐興俊表示:現在村里不孝順的少了,罵街鬧架的少了,偷東西的少了,亂倒垃圾的少了,喝閑酒、沒事找事的少了,村里的社會風氣正在悄悄地改變著。

(三)激發了全社會崇德向善的力量。泗水縣因勢利導,將弘揚優秀傳統文化與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緊密結合,依托“鄉村儒學講堂”,不斷創新活動載體,全力打造“儒風孝道之鄉”。在黨政機關、企業、學校、社區、農村和家庭,分別開展以“紅橙金綠藍青紫”七色命名的儒風孝道活動,把儒學傳播由單一的鄉村向全社會展開。打造“儒風孝道之鄉”活動,使傳統文化傳播化無形為有形、變抽象為具體,在主題上更鮮明,內容上更鮮活,形式上更鮮亮?;顒娱_展以來,各類道德模范、先進人物如雨后春筍般產生,涌現出了身患重病依然照顧6 位孤寡老人的最美鄉醫劉慶民、背著婆婆改嫁的高長青、自愿照顧堂嬸50 余載的81 歲老人陳丙英等一批感人至深的孝親模范和身邊好人。

三、“鄉村儒學講堂建設”得幾點啟示和思考

(一)弘揚優秀傳統文化要加強領導、強化保障。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是久久為功之事,需要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和持續發力,需要拿出專門的財力、物力、人力給予保障。泗水縣在“鄉村儒學講堂”建設中,注重“頂層設計、全面推進”,制定了打造“儒風孝道之鄉”工作實施方案;縣財政拿出專門資金推進鄉村儒學講堂場所建設,并為講堂配備孔子掛像、音響設備、儒學教材等;明確專門機構推進鄉村儒學講堂建設發展,建立了完備的鄉村儒學管理機制和考評機制,形成了“政府支持、鄉鎮主導、城鄉互動”的工作運行模式。

(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要細微入手、融入生活。弘揚與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必須找準與群眾生活的切入點,在落細落小落實上下功夫?!班l村儒學講堂”正是以群眾最關心、最易接受“孝道”問題為突破口,倡導敬老愛親的傳統風尚,引導人們從一點一滴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讓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提高文明素質、在身邊實踐中增強道德判斷力,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正因為與鄉村實際契合,與村民生活息息相關,才易于群眾接受,重新喚起了內心深處的文化基因,優秀傳統文化煥發出勃勃生機與強大生命力。

(三)弘揚優秀傳統文化要形成氛圍、浸潤熏陶。思想上認知認同,行動上才會自覺自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必須在貫穿結合融入上做文章,努力使優秀傳統文化滲透到人們日常生產生活之中,做到“日用而不覺”?!班l村儒學講堂”大力倡導“仁、義、禮、智、信”等儒家核心思想,在群眾中間樹立良好導向,并通過村頭小喇叭廣播、張貼宣傳畫等多種形式,營造出傳承文明、崇德向善的濃厚氛圍,人們在潛移默化的熏陶中,自覺踐行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傳統美德。

(四)弘揚優秀傳統文化要與時俱進、創造轉化。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必須結合時代特點進行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把“鄉村儒學講堂”設在村里,辦在群眾家門口,把儒家經典故事化、通俗化,把群眾身邊的好人好事融入講堂,把黨史教育融入課堂等,用形式活潑、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搭建了群眾便于參與、樂于參與的平臺,并將儒家禮孝等文化精髓進行創造性轉化,融入現代鄉村精神文明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中,使得優秀傳統文化得以長期傳承與發展。

(五)弘揚優秀傳統文化要注重發揮知識分子力量。知識分子是社會主流價值觀念的涵養者和承載者,在維護社會核心價值與道義追求方面負有特殊使命。致力于鄉村儒學建設的學者們,鮮明回答了當代知識分子應履行什么樣的社會責任、秉承什么樣的價值觀的重大問題。應繼續引導更多知識分子擔負起“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的社會擔當,走出書齋,到基層、到群眾中去,從具體事情做起、從點滴做起,用實際行動展現當代知識分子為實現中國夢而自覺奮斗的理想情懷和不懈追求。

結論

鄉村儒學的發展仍處在起步階段,各地的實際經驗和宣講形式豐富多彩,因地制宜。我們應當從城鄉二元的話語中解放開來,在鄉村文化振興的新時代有所作為。

猜你喜歡
講堂儒學弘揚
弘揚愛國精神
立足“和合講堂” 開展“和融黨建”
“儒學在西部暨絲綢之路的傳播與發展學術研討會”在銀川召開
周禮與儒學的機理
法律講堂之——管住自己的饞嘴巴
新聞小講堂
法律講堂之——交通安全我最棒
儒學交流在路上
應用儒學的興起
——儒學創新發展的趨勢與愿景
弘揚《國風·秦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