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課應該于人體解剖學教學中的方法探思

2021-11-27 02:18邢永新
智慧醫學 2021年6期
關鍵詞:人體解剖學醫學教育教學方式

邢永新

摘要:現階段的醫學教育領域中,人體解剖學屬于一種研究人體形態結構的重要學科,在整個醫學教育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醫學基礎作用。然而由于該學科內容的豐富性與專業性,對很多學生而言傳統教學方法難以有效提升其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因此盡快優化現有教學方式,將人體解剖學教學與現代教育技術進行相互結合已經成為了大勢所趨。在此之間,微課教學體現出了重要的教學應用價值,如何將微課應用于人體解剖學教學之中,發揮微課教學的直觀性、趣味性優勢,則成為了本文所討論的重點內容。

關鍵詞:醫學教育;人體解剖學;人體形態結構;教學方式;微課教學應用

引言:

所謂微課,指的是將視頻教學作為教學載體,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教學重難點講解的目的,促進教學活動變得更具針對性與有效性。在微課教學中一般包括教學視頻、教學設計、教學素材、教學課件、教學反思、隨堂測試、學生反饋以及教學點評等環節,這些環節的共同構造與應用,可以有效發揮微課教學的教育教學優勢,促使課堂教學成效得到進一步提升。

一、人體解剖學教學中應用微課教學的優勢分析

(一)聲像結合以提高教學直觀性

眾所周知,人體解剖學主要是針對人體形態結構、組織器官以及機體重要器官進行研究的一種醫學基礎學科,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復雜性。但是在以往的傳統醫學教學方式應用中,既無法進一步提高學生們對教學內容的直觀化理解,也未能夠在實際教學中突出人體解剖學知識的立體性。事實上,對于人體解剖學知識而言,無論是在器官、結構、形態上均具有較強的立體感,傳統教學很難突出這些基礎知識的立體感,教師如果一直要求學生們去借助二維圖形來進行三維圖形的構建與想象,就會導致實際教學效果變得微乎其微,很難幫助學生們真正去認知、理解其中的教學知識。而在微課教學中,可以借助動畫視頻、音頻圖像等信息載體,在整合教學設計中,促進教學直觀性的進一步提升,將教學內容生動形象地展示在學生們眼前,幫助學生們進行理解與記憶,在微課教學中有效掌握人體解剖學知識,從腦海中對人體解剖結構形成較為完整的認知結構[1]。

(二)鮮明主題以突出教學重難點

對于人體解剖學課程而言,其課程最為鮮明的特征在于,由于教材內容本身具有較為豐富的基礎知識內容,但是傳統教學方式很難將這些知識以系統化認知的過程展現在學生們面前,便于學生們形成系統知識體系,在實際教學中時常容易出現教學不分主次的現象。而在應用微課教學中,可以將教學時間進行有效縮減,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突出教學重難點內容,幫助學生們建立更加鮮明的學習目標,在實際解剖教學中通過微課學習以及時掌握教學知識點,促使整體教學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三)教學新穎以激發學生積極性

微課教學離不開互聯網技術的應用,而微課視頻的出現,可以為人體解剖學教學提供更為豐富的教學資源,在微課平臺上為教師和學生呈現更具趣味性的微課視頻。實際上,在微課視頻的資源容量上普遍比較小,其視頻格式可以支持絕大多數設備的播放,即便是將教學設計、教學課件、教學反思以及教學點評等教學資源進行相互結合,其容量大小也不會占用過多的內存。學生們可以隨時隨地連接微課平臺以下載相應的學習課件,將其存儲于手機、筆記本電腦等電子設備中供學生們開展個性化學習與線上互動教學,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們的學習興趣。

二、人體解剖學教學中應用微課的教學策略分析

(一)通過教學設計以完善教學內容

將微課應用于人體解剖學教學,需要及時通過教學設計完善實際教學內容,從中為學生們選取重難點知識以開展深層次講解教學。比如在髖骨教學中,在教學設計中要能夠將教學過程分為三個階段,首先是髖骨標本教學內容,要讓學生們在這其中更為明確地認識髖骨標本中的小結構組織,其次是在盆骨內外測量過程中,要將教學過程與臨床工作進行相互結合,為學生們展示更為直觀的盆骨內外測量過程,最后則需要讓學生們思考髖骨的實際位置、組成結構、骨化標志等內容,尤其在骨化標志中需要充分體現出其臨床意義[2]。而在心腔形態教學中,要能夠利用微課資源清晰地展示心臟標本,針對心臟各部分結構組織進行詳細講解,為學生們指出整體瓣膜的實際位置以及形態特征。而學生們可以在這其中針對教學所提出的問題進行深度反思與思考,進一步理解不同瓣膜的實際作用等相關基礎性知識。

(二)通過教學優化以提升教學效果

微課視頻內容普遍短小又精悍,因此對教師的實際教學水平具有較高的要求。要能夠真正發揮微課視頻的教學優勢,就必須要熟練地在短短十分鐘內幫助學生們明確視頻教學重難點內容。所以在實際教學設計中,要結合三點教學設計思路以促進教學設計得到進一步優化,從而真正達到提升教學效果的目的。首先在教學模型與教學標本選擇中,教師要進行反復思考與斟酌,選取合理、適宜的標本模型,使教學標本與教學模型真正能夠滿足微課視頻的教學需求;其次需要在教學過程中思考如何才能夠真正讓學生們看清楚解剖操作過程中所用到的方法與技巧,以便于幫助學生們有效掌握相關操作技巧,提高專業操作能力;最后則需要深入思考在微課教學中所用到的教學語言,只有正確地體現出教學語言的生動性與鮮明性特征,才能夠提高學生們在微課教學中的理解與記憶。

(三)通過教學視頻以加強教學理解

在實際應用微課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創新教學方法的方式優化教學、提高教學輔助作用。以人體神經系統傳導課程內容為例,在實際教學中很多學生認為這節課教學內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特征,而教師又常常依賴于文字描述講解的方式進行教學,導致實際理解過程存在較為困難的現象,時間久了很容易對人體解剖學課程產生厭學感。所以在針對這樣的教學現象,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微課錄制手段,為學生們應用三維動畫的方式形象地展示神經傳導過程,這樣做的好處在于,充分利用了三維動畫的動態性特征,使神經系統傳導過程在視頻上靈活地展現出來,促進教學的立體化特征得到提升,從而可以幫助學生們有效加深對人體神經系統傳導過程等相關教學知識的理解質量。

(四)通過教學更新以拓展知識視野

隨著時代發展與醫學領域的進步,各類醫學技術、國內醫療水平在此之間也在不斷提升,對人體解剖學課程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該課程需要體現出與時俱進的學科特征,及時更新相關教學內容與專業知識,將先進的醫學知識、研究前沿動態信息展現在學生們眼前,并將其運用于微課視頻制作過程中,使學生們能夠及時了解行業最新動態與先進醫學技術,幫助學生們及時更新課程學習觀念[3]。所以在實際運用微課視頻進行教學時,還可以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的優勢及時更新微課資源,幫助學生們隨時隨地開展微課學習,拓展學生們對人體解剖學知識的知識視野,促使整體微課視頻教學效果與教學先進性程度得到進一步提升。

三、結束語

總的來說,隨著微課教學的大范圍推廣應用,對人體解剖學教學帶來了更為顯著的教學優勢,既可以幫助教師減輕以往在教學知識梳理過程中的壓力,也可以促進學生們提高對人體解剖學課程相關知識的理解與認識,使實際教學內容變得更加直觀化、形象化,有效促進學生們對該課程的學習積極性得到進一步提升。與傳統教學相比,學生們可以充分利用微課教學視頻的精湛性、短暫性特征,隨時隨地進行線上學習,在及時掌握醫學行業動態信息的同時,滿足現時代的發展要求。

參考文獻:

[1]全智. 微課在人體解剖學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 心血管外科雜志(電子版),2019,v.8(02):54-55.

[2]劉殿輝. 關于微課在中職護理專業人體解剖學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 中外交流,2019,026(016):76-77.

[3]趙偉,章明星,潘建明,等. 人體解剖學網絡微課的實踐與研究[J]. 衛生職業教育,2018,35(001):37-38.

猜你喜歡
人體解剖學醫學教育教學方式
循證醫學教育在麻醉臨床教學中的應用
美國繼續醫學教育概況及對我國的啟示
重大突破!我國醫學教育認證質量獲得國際認可
我院醫務人員繼續醫學現狀調查分析及建議
“真”學習:基于“教學做合一”的教學方式改進
淺談新型信息化教學方式的困境及解決策略
中職護理專業人體解剖學實踐教學探討
轉型背景下護理專業解剖學課程教學改革探討
《人體的吸收功能》說課設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