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文閱讀給語文教師專業帶來的挑戰與機遇分析

2021-11-28 01:59張榮
當代家庭教育 2021年28期
關鍵詞:專業素質語文教師群文閱讀

張榮

摘 ?要:隨著群文閱讀的普及,人們對語文教師的專業素質、教學方式、教學觀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速實現了教師“師范性”與“學術性”的結合,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語文教學方式的轉型。本文從群文閱讀的定義、內涵出發,闡述了群文閱讀對語文教師專業帶來的挑戰,同時分析了群文閱讀給語文教師帶來的機遇,為語文教師抓住機遇、迎接挑戰提供了依據和方向。

關鍵詞:群文閱讀;語文教師;專業素質

【中圖分類號】G642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1)28-0033-02

【Abstract】With the popularization of group text reading,people have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on the professional quality,teaching methods and teaching concepts of Chinese teachers,and accelerated the realization of the combination of teachers "teacher nature" and "academic nature",to a certain extent Promoted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ese teaching methods. Starting from the definition and connotation of group text reading,this article expounds the challenges that group text reading brings to Chinese teachers' profession. At the same time,it analyzes the opportunities that group text reading brings to Chinese teachers,and provides a way for Chinese teachers to seize opportunities and meet challenges. Basis and direction.

【Keywords】Group text reading;Chinese teacher;Professional quality

群文閱讀即“群文閱讀教學實踐”,指的是在教學時,以一個或者若干個議題為中心,教師和學生共同進行閱讀和討論,然后逐步形成一致認識和共識。相比于以往的閱讀教學方式,群文閱讀摒棄以“單篇精讀教學”為主要方式的閱讀教學。這種方式在改變語文閱讀教學方式的同時也為語文教師專業帶來了新的挑戰與機遇。

1. 群文閱讀給語文教師專業帶來的挑戰分析

(1)對語文教師專業素養帶來的挑戰分析

群文閱讀的特點使教師和學生在閱讀活動中對所選議題進行討論時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和討論內容的開放性,這些特點決定了教師既需要在根據議題方向在浩瀚的書海中選擇恰當的文本來進行教學,還需要教師能夠結合教學情境深層次剖析多個文本之間的內部聯系以指導學生進行集體構建。這無形中給語文教師的專業知識結構帶來了挑戰,要求教師兼具高超的語文專業知識和語文教學實踐知識,可以根據教學經歷、生活實踐在開放性討論中科學應對。從語文教師專業能力角度看,群文閱讀作為新型的閱讀教學模式,教師需要具備將多個文本進行結合的講解的能力。這些要求對教師的語文教學能力、學科教學水平、教學質量、教師教研創新思維都帶來了一定的挑戰,讓語文教師對文本教學的方法、學生多元化價值觀培養進行深刻反思。從語文教師的專業角度看,群文閱讀給其帶來的挑戰會讓其不斷思考如何應對群文閱讀帶來的挑戰。所以,教師必須具有足夠的專業信心,并主動自發的提高教學素養,以適應群文閱讀帶來的挑戰。

(2)對語文教師課程觀帶來的挑戰分析

在應試教育環境下,課程意味著預期的學習結果,在這種意識的主導下,教師教學過度重視知識的講解,而忽視知識價值以外的內容的探究。在新課程理念的推動下,教育界對課程的解讀也發生了變化,強調課程應該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落腳點。群文閱讀的出現,要求以學生為中心,指出學生有權利參與到課程的教學與實踐中。群文閱讀的議題相對開放、集體構建具有多元化特征,這些要素都讓教師必須改變傳統的以傳授知識為主的課程觀,課程觀變為以學生為中心。因此,語文教師在選擇議題時應該從學生生活實際出發,以更好確定進行討論的話題,對學生進行積極引導,讓學生在交流學習中開展批判性的反思和實踐,以更加融洽的和人進行相處,積極的參與到社群活動中。

(3)對語文教師教學觀帶來的挑戰分析

在以往的教學觀念中,教師對學生已經積累的知識經驗與認知水平重視不足,學生的學習過程被簡單的定義為知識的被動接受。從群文閱讀的建構主義理論看,知識不應該單一化的給學生進行傳授和灌輸,應該將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充分體現出來,倡導學生在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主動構建知識體系的過程。在以往的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對每篇文章都確定了課文的“中心思想”,無論教師還是學生都已經形成了“標準答案”的意識,讓語文閱讀教學工作應該發揮出的多元化價值構建功能進行弱化,讓閱讀活動局限于對知識標準化過度強調。通過語文群文閱讀教學工作,語文教師改變了傳統教學方式中對所有的文章都精讀方式,普遍使用泛讀的形式幫助學生利用自身知識結構進行體系構建,重視加強學生對文本進行批判性思考,提高學生多元化文化體系構建能力。群文閱讀不要求將所謂的標準答案強加給學生,而是鼓勵學生對問題進行深入思考和廣泛探討,這種特征顯然和以往教師單一的將“答案”灌輸給學生的方式不吻合,一方面對語文教師傳統閱讀教學方式提出了挑戰,也加快了教學觀念的變化。

(4)對語文教師師生觀帶來的挑戰分析

在傳統教學模式中,師生之間的關系屬于教師主動進行授課、學生被動接受授課的模式,隨著教育改革的推進,師生關系也發生了變化,倡導教師和學生之間多加溝通,力推交互式教學方法。師生之間的關系在群文閱讀體系中不再受單一思想限制,允許參與群文閱讀的個體充分表達各自觀點和思想,面對不同觀點能夠以開放與理解的心態在多元化的差異中互相傾聽、相互學習與交流,最終達成共識。在群體閱讀交互活動中,語文教師不僅僅扮演知識的傳輸角色,也沖破了以往教學模式中將“標準答案”灌輸給學生的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多鼓勵學生將自己的思想表達出來,逐步培養起學生的高階思維;師生之間的關系也發生了變化,不再是以往的二元對立關系,進而變成建立在師生互動交流、交流傾聽、共同理解基礎上的學習共同體。群文閱讀教學的這種互動特征,對傳統語文閱讀教學的師生觀帶來了挑戰。

2. 群文閱讀給語文教師專業帶來的機遇分析

(1)群文閱讀讓語文教師教學方式產生轉變

從教育界流行的教育觀點看,教學過程中教學理念、模式的變化都是教師專業發展與成效的重要因素,語文是我國教學體系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也就是說,語文教師在教學觀念上轉變具有和教學方式轉變同等重要的作用。群文閱讀教學發生的變化給教師專業帶來挑戰的同時也帶來了發展機遇。開展群文閱讀活動后,教師更加重視專業發展項目、更加注重教師教學方式轉變對教學效果的作用,努力提升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認知能力,同時也促進學生學習成績的改變及學習態度的轉變,最終促使教師教學方式的轉變,因此可以說,群文閱讀給語文教師教學方式轉變帶來了機遇。同時,語文教師通過開展群文閱讀活動,也帶動了語文教學方式的轉變,帶動了教師自身態度與教學觀念的轉變。需要指出的是,教育界推行的美國教育學家古斯基提出的教師轉變模型將教師轉變過程看成基于培訓基礎的一次性行為,帶來的效果一般。在開展群文閱讀活動后,教師會不斷深入思考和教學有關的一系列問題,例如,學生傾向于討論議題的類型、將文本混合閱讀的實現路徑與方法等。語文教師通過群文閱讀活動的開展會對一系列相關聯問題進行反思,并且,語文教師對群文閱讀活動的接觸就不會僅僅停留在一次性的專業發展培訓項目上,相反,通過開展群文閱讀活動,教師能夠在教學過程中自覺的養成對多個問題進行串聯起來思考的習慣,進而帶動語文教師專業化發展實質性轉變,在專業轉變方面帶來了機遇。

(2)群文閱讀給語文教師“師范性”與“ 學術性”融合帶來了機遇

教師“師范性”與“學術性”融合教育理念自問世以來便成為教育行業的焦點,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師范性”與“ 學術性”融合得到教師的普遍認同。從教育實踐經驗來看,群文閱讀給語文教師“師范性”與“ 學術性”融合帶來了機遇,成為實現二者有機統一的有效渠道。從教育“師范性”角度看,我國教育學家崔允漷認為教師專業可以理解為“專業實踐的改善”,指出,教師專業發展過程中核心要素是對教師教育實踐或者教育活動的改善。這和世界范圍內具有一定聲譽的教師教育學家李·舒爾曼所指出的教師教學活動目的是為學生指明發展道路具有異曲同工之妙。二者有機結合,可以看作教師的行動與理解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甚至教師的行動具有更加重要的意義。前面提到,群文閱讀具有圍繞議題,將多個文本進行融合,鼓勵學生自主探究,集體構建閱讀體系,最終達成議題共識的特征,這些特征對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和意義。同樣的道理,群文閱讀活動的實施,也能加快教師教學工作“師范性”的轉變。除此之外,有些教育學家指出,通過開展群文閱讀活動,能夠讓語文教師更好的成為語文專業的研究者,結合討論、反思、達成一致等步驟,最終推動教師自身專業的發展??梢哉f,群文閱讀給語文教師“師范性”與“ 學術性”融合帶來了機遇,推動了教師自身專業的發展。

(3)群文閱讀給語文教師專業素養發展與提升帶來了機遇

語文教師的專業素養包括三個方面的內涵:專業知識取向的發展、教育實踐反思取向的發展、生態取向的專業發展。其中,知識取向的專業發展內涵指的是教師教育工作以豐富語文專業知識素養為目標和落腳點。實踐反思取向指的是教師專業發展更加重視強度教師教學實踐效果、并進行科學的反思,注重的是在教育實踐中進行反思,在反思過程中提高實踐效果。生態取向則指的是傾向“文化”與“合作”的結合,要求教師在提高自身發展素養的同時逐步形成教師自身特點的教學文化與合作文化,逐步讓教學培養成專家型語文教師。通過實施群文閱讀教學,多文本的教學特點讓教師必須面對打破單一語文教材的限制,語文教師必須通過大量書籍閱讀,才能為議題找到恰當的文本,進而才能更好地開展教學工作。在這個過程中,群文閱讀必然促進語文教師專業素質的提升,必將能夠有效夯實專業基礎,進而帶動了教師由知識取向向專業取向的邁進??梢?,群文閱讀過程具有的不確定性和開放性特征,讓群文閱讀成為“生成取向”的教學活動,推動了語文閱讀教學方式由封閉式、單一化向開放性、多元化的演變。在這種方式的影響下,語文教師必然不斷進行反思閱讀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例如“針對議題的多元化答案,學生會不會產生疑惑或者對答案的不確定性”“教師應該如何引導學生客觀對待議題的多元化答案”等。同時,語文教師在開展群文閱讀教學活動中通過反復的思考和反思,可以較好的將教師由專業發展境界向知識取向邁進,逐步向實踐反思取向邁進。由于語文教師在開展群文閱讀活動過程中,將面對由于多元化價值沖突致使語文教師面對“ 無標準答案”“ 無標準模式”可用的現象。鑒于此,語文教師必須結合自身多年教學實踐經驗、教育理念、教學智慧等因素,科學的實施群文閱讀,才能保證語文教師教學活動的正常進行。另一方面,群文閱讀活動的開展,需要師生集體構建,需要形成自上而下的共同體,這就加強了語文教師和其他人的合作,有利于合作文化的培育,也有利于語文教師成長為專家型語文教師。由此可見,群文閱讀在提高語文教學專業發展層次方面起著助推器的作用。

3. 結束語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群文閱讀得到了廣泛應用于普及,成為具有突破性的閱讀教學實踐方式。雖然群文閱讀教學方式對語文教師在專業素養、教學觀、師生觀認識上也產生了挑戰。同時,不可否認,群文閱讀教學更多的給語文教師帶來了機遇,在促進教師向專家型教師轉變方面起著重要作用。全面認識群文閱讀在語文教師專業轉變方面產生的機遇與挑戰,能夠較好的突破個人專業素養方面的局限性,有利于提升語文教師的素質,能夠有效推動閱讀教學跨越式變革,以更好的進行語文閱讀教學工作。

參考文獻

[1]于澤元,王雁玲,黃利梅. 群文閱讀:從形式變化到理念變革[J].中國教育學刊,2018(6).

[2]蔣軍晶.語文課上更重要的事: 關于單篇到群文的新思考[J].人民教育,2017(12) .

[3]教育部師范教育司. 教師專業化的理論與實踐[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猜你喜歡
專業素質語文教師群文閱讀
巧用單元課文整合有效實施群文閱讀
消防部隊財務管理存在的不足與解決對策探究
博物館講解員的專業素質培養研究
享受群文閱讀 提升語文素養
農村小學語文教師如何適應新課改
新常態下教師進修學校語文教師培訓模式的分析
“基本功大賽”對學生專業素質發展的優化思考
農村中學語文教師專業發展的困惑與思考
高校畢業生如何應對求職過程中的筆試
做一名有深厚文化底蘊的語文教師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