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村中學語文教師專業發展的困惑與思考

2016-11-07 12:09李志敏
文教資料 2016年20期
關鍵詞:語文教師專業發展

李志敏

摘 ? ?要: 新課程背景下,中學語文課程的功能、結構、內容、實施、評價和管理等方面都發生了重大創新,對語文教師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中學語文教師如何更新教育觀念,轉變教學行為與方式,提高教學水平,實現自身蛻變與成長尤為重要。

關鍵詞: 語文教師 ? ?專業發展 ? ?個性思考

自新課改全面實施以來,語文學科在中、高考的比重大幅增加,讓“得語文者得天下”成為社會和學校的共識。語文作為一門基礎性學科,是構建整體科學文化大廈的基礎,新課程更注重學生語文的應用、審美與探究能力的培養,對促進學生均衡而有個性地發展至關重要。作為中學語文教學的實施者,教師只有銳意革新,提升自身專業素養、人文素養和文化品位,走“特色+特長”發展之路,才能在新課改大潮立于不敗之地。主要應注意:

一、不固守窠臼

調查發現,有相當一部分農村中學語文教師習慣使用講授法教學,其教學方法有中小學老師的“影子”。這些教師中不乏師范院校語文專業畢業生,由于中小學時代接受的灌輸式教學、大學時期接受的講座式講學給自己留的烙印較深,致使這些教師一踏上教學崗位,就自覺不自覺地重操了師傅的“衣缽”,難脫原有的窠臼,教學方式成人化,上課學生被動接受,教學反饋機制單一。除因襲落后教學方法外,還有一些以訛傳訛的知識性錯誤:有一位中學名師在多次講座及公開課上,講道“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出自《禮記·學記》)與“人之初,性本善”(出自《三字經》)中的“善”是同一個意思。當有教師好心地給他指出后,他才記起從自己上學時老師就教錯了,而他將錯就錯了幾十年。這樣的錯誤還經常出現在中學語文教師板書的書寫筆順、讀音、語法、文學常識方面。

二、不從眾同化

在農村中學,有這樣一種現象,一些新分配的語文教師教學理念非常先進,課堂上注重師生互動,課改轟轟烈烈,上課給人耳目一新之感。自經歷了一番波折之后,看到同事教鞭之下“出成績”更省力省時,于是穿著新鞋走老路,學生課業負擔愈來愈重,自己的棱角被磨平,丟失了教學特色,成為傳統教學的忠實踐行者。另一種現象是,一些學校開展集體備課、集體磨課,一份成熟的教案產生后,由語文年級組印發給科任教師,這樣,本年級組各班整齊劃一同用一份教案、同上一節課。這一做法的好處是規范了語文教師的教學,但其缺陷也是致命的,統一的教學設計,忽視了語文科任教師、學生學情的差異,淡化了教師教學再創造的可能性,把語文教學活動規范為工廠的工藝流程,等同于車間生產產品,可以預見,這樣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無差別教育是沒有生命力的。

三、不盲從教參

一些語文教師在備課時有教參依賴癥,唯教學用書上的教學分析為“華山一條道”,備課成為教參搬家,上課照本宣科,為了花哨,也重視課堂提問。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一些學生搞到了教師用的教學用書。曾經有學生反映過這樣一種怪象:語文課上,教師在上面念教案,學生在下面跟念,有時學生還“搶跑”在了老師前頭,課堂提問的問題、答案、課后鞏固練習題的標準答案,學生一應知曉,教師儼然成了教參的傳聲筒。要改變這種現狀,真正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教師應從自身做起備足功課,增強文化積淀,兼容并蓄,融入自己的思考,讓語文教學充滿生命的張力,引領學生個性化地發展。

四、不濫用媒體

有些學校把多媒體教學列入課堂教學評價指標,以此考查教師的信息技術應用水平、整合能力。因此,許多語文課堂不管教材實際和教學效果,動輒就上圖、上視頻,把唯美的文學形象、散文詩一樣的意境一下子變成了直觀形象,從而偏離了語言學習這一核心,削弱了語言文字的獨特魅力。如《春酒》中通過“肚子鼓”“舔指甲縫”“端著聞著”“舔一舔筷子”“兩頰紅紅”等一些富有童真童趣的動作、神態、細節、場景描寫,側面襯托“酒之味”,為了再現這些情境,有位老師煞費苦心地制作了FLASH動畫;為了突出課文的對比寫法,有的教師把春酒和思鄉的酒進行列表比較,內容有酒名、成分、地點、時常、味道等,讓兩種“酒”之間應有的聯系、遷移出現了斷崖,這樣教學,電腦一打開,人腦立馬就關閉,語文的美感可以說蕩然無存?!读主煊襁M賈府》中寶玉眼中的林黛玉別有風韻:“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態生兩靨乏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閑靜似嬌花照水,行動似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边@么美的語言,學生讀后掩卷深思,林黛玉的形象就會躍然浮現于眼前??墒怯械睦蠋熎珢塾谜n件再現電視劇《紅樓夢》中的片段,學生一看,林黛玉原來是這樣子的。因此,教學媒體作為課堂教學的現代化手段,怎么用,何時用至關重要,總的原則是能不用就不用,不能把使用教學媒體當做講賽中的一個得分點、公開課中的一個點綴。要讓教師駕馭課件,而不是讓課件牽著老師跑龍套,走固定流程。如果教師長期依靠教學媒體,那么教學主觀能動性就會大打折扣,人格影響、教化作用就會大為遜色。

五、不照搬模式

新課改以來,一些新的教學理念被引入課堂教學,改變了長期以來傳統教學一統天下、教師主宰課堂的現象,然而,現實語文教學中出現了這樣幾種現象:為了追求高效教學,語文教師將課文肢解為幾大塊,然后讓各小組按興趣認領一段,美其名曰自主化、個性化學習,一番討論之后,大白紙上墻,互動展示,分享成果,把教師的講解變相為學生的講解。試想,如果是一篇敘事散文,沒有學習事件的起因、經過、發展,把事件結果割裂開來,讓一個小組探究,有可能得出教師想要的結果嗎?按這樣操作,如果是學習一篇議論文呢?是不是要把論點、論據、論證都分隔開來學習呢?再者,合作學習應該有一個前提,就是先讓學生跳一跳,之后仍然不能獨立解決某個問題時,小組討論才有必要,至于學生查資料、閱讀即可解決的問題不必討論。這種走形變味的“合作學習”,衍生了課堂語言霸權、低效,學生磨蹭、學習依賴癥。還有一種情況,一些教師在課堂上不講解、不分析,教師、學生提出幾個問題,學生討論、回答一下,教師肯定一下,教師再精選課文的重點(或者高潮部分)精講互動一下,展示幾個課件催一下淚點,讓學生拓展感言幾句,搞個課堂小練筆鞏固,一堂課就完結了。有些學校甚至硬性推行“5+40”、“10+35”、“15+30”模式,規定語文教師只能講5分鐘,或者10分鐘,或者15分鐘,其余時間留給學生探究、自主發展。作為對教師“滿堂灌”這一傳統教學方式的改革,教師“少講或不講”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如果作為一種教學模式固化下來并廣泛推廣,有失妥當。因為,不分學科、課型、學生年齡,強行要求教師套用某種時間化模式的鐐銬“跳舞”,必將扼殺教學的多樣性,禁錮教師的教學風格,摧殘學生的個性發展。一句話,最好的語文課堂是不受既定規范約束、師生共同成長、學生個性張揚的課堂。

六、不增負添壓

調查發現,農村中學學生語文作業以寫作、筆記、摘抄和識記類作業為主,抄寫、默寫、習題、題海戰術等一些形式單一、重復抄寫的作業讓學生不勝厭煩,應付、照抄現象嚴重。在一些學校,作業有布置無檢查、批改,有批改無講評的現象非常普遍。作業是課堂效果的量化評估,蘇霍姆林斯基說:“課外作業不是課內作業的量的追加,而應當是知識的發展和深化,是學習能力的改善,是掌握課本知識的準備,應當讓學生在課外觀察自然界的事物和勞動想象,發展個人的愛好和需要,滿足和發展個人多方面的智力需要?!睘榱遂柟虒W習效果,作業布置應少而精,一是學生作業應立足學情,量身定做。二是拓展作業形式,如增加讀書心得、調查報告、研究報告等;三是體現合作性、自主性、實踐性、延伸性、創造性;四是注意作業的層次性,切忌“一刀切”。

總之,中學語文教師只要力避上述六種誤區,正確研判當前課改形勢,準確定位自身發展方向,努力實現自我驅動,全力打造獨特的個人文化魅力,形成個性化教學風格,學生人文素養的提高就必將落到實處。

參考文獻:

[1]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教育科學出版社.

猜你喜歡
語文教師專業發展
多一點素質教育 少一點功利色彩
農村小學語文教師如何適應新課改
新常態下教師進修學校語文教師培訓模式的分析
做一名有深厚文化底蘊的語文教師
教育生態學視野下高職院校學生管理隊伍專業發展的幾點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