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延續性護理在痛風患者中的應用進展

2021-11-30 03:28劉福坪
今日健康 2021年12期
關鍵詞:延續性痛風出院

劉福坪

(柳州市中醫醫院.柳州市壯醫醫院,廣西 柳州,545000)

痛風性關節炎是臨床風濕免疫科常見疾病,主要是由于機體尿酸排泄出現障礙導致尿酸鹽在關節囊、軟骨、滑膜及骨質或其他組織部位發生沉積后所引起的炎性反應及組織病變[1-2]。急性痛風患者絕大部分在首次發作時向單關節發生累及,最常見為第1 跖趾關節,患者常表現出關節劇痛,這一癥狀可于數小時內達到高峰導致其難以忍受[3]。臨床積極采取科學的醫護措施干預后病情得到有效控制,但患者出院居家后醫護人員鞭長莫及,再加上患者認知水平及自我管理能力低下,長期缺乏指導容易出現疾病復發的情況[4]。故本文對近年來臨床開展于痛風患者中的延續性護理相關研究進行綜述,為今后護理工作者合理采取延續性護理干預措施提供一定參考依據。

1.延續性護理

1.1 定義延續性護理是現代護理學建立在延續性思維方式上所形成的一種護理模式,重點在于患者疾病預后及轉歸、居家指導等內容;其屬于院內護理的進一步延伸,主要針對患者院外存在的問題提供個體化指導[5-6]。該護理模式主要借助各種信息化工具,并采用電話、電子郵件、家庭訪視等多種方式,使護士與患者及其家庭成員建立有目的的互動,從而合理維護患者身心健康。

1.2 意義既往常規開展出院指導,因痛風具有病程漫長、容易復發、病因復雜、病情不易控制等特點而導致健康教育效果的持久性不強[7]。有報道指出,為門診及住院的痛風患者開展適當的健康教育能夠提高其治療依從性,但患者出院后,由于缺乏護理人員對疾病管理與指導,大部分患者逐漸忽視對自身疾病的管理,容易出現疾病復發或二次入院的情況[8]。為滿足出院患者健康需求,臨床提出以人文關懷、整體護理為理論基礎的延續性護理,對痛風患者開展延伸醫療服務,以降低其再入院率,促使整體護理內涵進一步完善。

1.3 弊端傳統延續性護理模式中多采用電話隨訪及入戶隨訪等形式,這種干預形式容易出現患者資料丟失、時間空間受限等問題,還會大量耗費科室護理人力資源,延續護理的工作效率低下[9]。

2.微信平臺延續性護理

2.1 內容每日定時通過微信公眾平臺發布痛風的相關健康教育內容;詳細介紹日常生活中合理飲食的重要性,通過圖文結合、視頻介紹等方式告知患者日常常見食材中嘌呤的含量水平,并指導患者依據個體差異合理選擇科學飲食;真人示范提醒患者結合自身實際病情,選擇正確的鍛煉方式及強度;引用國內外權威專家視頻,向痛風患者強調定時定量服藥的必要性;定期邀請患者進行視頻采訪,由患者描述親身感受以宣傳痛風患者加強自我管理疾病能力的重要性。

2.2 優勢近年來,互聯網時代飛速發展,各種新型信息傳播媒介應運而生,其中手機微信是目前我國居民廣泛應用的交流平臺,其主要優勢為操作簡便、信息接受度精確、快捷、用戶多等[10]。這種隨訪形式有效彌補傳統延續性護理受時間、地點等因素限制的弊端,通過互聯網開展高效的延續性護理。其中微信公眾號是在微信基礎上新增的功能模塊,其具有群發消息推送、自動回復及二維碼訂閱等多項功能;護理人員可借助文字、圖片及視頻等多種方式為患者宣教痛風內容;利用平臺一對多的信息推送功能,向患病群體及其家屬發送疾病各方面知識,使患者及時且直觀地獲取信息,其接受程度更高、參與感更強,與醫護人員共同探討疾病居家護理方案及自我管理[11]。苗華麗、張莉蕓、張曉輝[12]等人報道中指出,研究組(微信公眾平臺教育模式延續性護理)患者干預后3 個月,其疾病知識知曉率、各方面治療依從性以及血尿酸達標率(64.00%)均高于開展常規出院指導的對照組(22.00%)。微信公眾平臺通過在線解答痛風患者日常生活中關于疾病的疑難問題,可滿足其出院后對護理的需求;醫護人員通過微信公眾號獲得患者居家時病情等信息的反饋,可為后續的督導措施提供依據,以確保健康宣教的連貫性。李曉蒙[13]的報道中也指出,基于微信公眾平臺教育模式的延續性護理(觀察組)開展后,患者血尿酸水平下降幅度大于對照組(常規隨訪),其干預后科學膳食、合理運動和休息、按時服藥和復查、防寒保暖等各項自我管理能力評分及生活質量總分均高于對照組。

3.多種移動終端聯合應用

痛風管家APP 及微信等移動終端通過反復宣教疾病知識、保健知識、科學食譜、生活誤區、飲食禁忌等內容,能夠督促患者樹立良好的健康生活理念,糾正自身不良生活方式。痛風患者應用痛風管家APP 可查詢所有食物的嘌呤值,在結合自身喜好選擇適宜的飲食。痛風管家APP 還為患者提供專業的痛風患者食用菜譜,制作方法簡單易學,盡可能符合患者飲食需求。楊磊、王丹丹、馬莉[14]等人研究中,對急性痛風性關節炎患者分別采取常規電話隨訪(對照組)與移動終端延續護理方法(干預組),結果發現,干預組在出院后6 個月及12 個月評估的生活質量得分中,有8 個維度(精神健康維度除外)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其血尿酸值、疾病復發例數、服藥依從性均優于對照組。

4.基于慢病管理的延續護理

慢病管理通過構建疾病管理體系、引導患者加強自我管理、促進護患交流等方式以達到控制病情的目的,促進患者機體康復。針對痛風患者開展慢病管理,努力提高其疾病知識及改善技能的掌握程度,可確保其對自身疾病的管理能力增強,促使患者自我概念及自護責任感提升。慢病管理延續護理通過建立慢病管理檔案,采用多樣化隨訪及溝通方式收集患者居家數據,可使臨床及時獲得反饋,從而合理調整干預方案,確保延續性護理干預的科學性;通過各方面(如飲食、疼痛、用藥等)護理指導可全方位改善疼痛患者出院生活活動狀態。此外,該護理模式還充分發揮家屬的激勵作用,通過不斷鼓勵使患者堅持疾病自我管理,有利于疾病控制及康復,從而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崔紅艷、鄭國華[15]等學者報道認為,研究組患者接受以慢病管理為基礎的延續性護理干預后,其情感職能、軀體疼痛、社會功能、生理功能、精神健康、生理職能、精力、總體健康等生活質量評分,自我護理能力(ESCA)各項評分及總分,護理總滿意度(97.30%)均顯著高于行常規護理的對照組(79.73%)。

5.中西醫結合延續護理

中醫認為,痛風歸屬“痹癥”范疇,主要指由各種內外因引起的濕濁瘀阻在機體關節經絡部位滯留,從而導致氣血不暢。近年來,中醫在痛風性關節炎治療方面采用的“因人制宜”策略使其具有一定優勢。中醫特色護理技術(如艾灸、中藥貼敷、中藥熏洗、拔罐等)集疾病護理與養身保健于一體,在各種慢性疾病的長期照護中尤為適用;其應用于痛風患者中可起到溫經通絡、祛風除濕、活血化瘀及散寒止痛的功效。中西醫結合延續護理可提高患者信息接受的精準度,為護患間互動溝通提供便利,從而確?;颊攉@得專業的居家中醫技術、健康宣教及良好的心理支持,促使其遵醫行為改善,有效控制疾病進展,進一步提升延續護理效果[16]。

6.小結

綜上所述,基于微信平臺或借助其他各種移動終端開展的延續性護理干預,可有效改善痛風出院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及依從性;基于慢病管理的延續護理可顯著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中西醫結合延續護理則加強延續護理的干預效果。

猜你喜歡
延續性痛風出院
痛風的治療
痛風了,怎么辦?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個月后復診結果分析
延續性動詞和非延續性動詞的用法解讀
中西醫結合治療一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出院患者的療效觀察
痛風:改善生活方式防復發
夏天,從第一次痛風開始預防
延續性護理管理在回訪中心的應用
302例軍人傷病員出院跟蹤隨訪的報告
非延續性動詞與延續性動詞之間的轉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