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問耕耘

2021-12-03 10:26
江蘇教育 2021年83期
關鍵詞:名師課外閱讀語文

袁 浩

在我們身邊有這樣一些教師,他們從未想過要成為什么“名師”,對個人的專業成長似乎也沒什么明確的目標和具體的規劃,一切在實踐變化中自然發展??墒?,他們中的一些人卻成了影響深遠的名師。我所熟悉的胡紅老師就是其中的一位。

記得那年金秋十月,胡紅和一群江蘇省代表與我同去天津參加全國小學語文學術年會。會后,她叩門造訪,與我聊語文、聊教研,問問題、說思考,娓娓描述她的課堂、她的學生,純正的普通話中傳遞著滿滿的興奮和喜悅之情。當我問她個人發展規劃時,她淡淡一笑,說:“從教以來,我堅持一個信條,那就是‘但問耕耘,莫問收獲’?!比崦赖臒魰炏?,她的這句話,她那平淡堅定的語氣與清澈純真的目光,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以后十多年,通過一次次點評她的課堂教學、專題發言,研讀她的隨筆和論文,參與她工作室的活動、校園規劃討論,我對她逐步有了更多更深的了解。

因為“但問”的是“耕耘”,二十多年來,胡紅躬行實踐,心無旁騖。

作為語文教師,她對指導兒童閱讀情有獨鐘,很有見地。她認定“語文教學不只是一本教材的事,重頭戲在于引領學生大量閱讀”,因此她的課堂總是溢滿書香和童趣?!昂蠋熤v故事”是她對學生的隨機獎勵,“你讀我讀大家讀”是每周一次的約定,“明星分享會”是每年一次的期許,她把學生引到了渴望閱讀的門口。她還別出心裁地讓學生借書給老師,請家長進課堂,請作家與學生對話……豐富多彩的閱讀活動,把她與學生緊緊地拴在一起。

基于對語文課程和兒童成長的認識,她與同伴著力為學生營造良好的閱讀環境,創建家校閱讀循環圈,研發了眾多課外閱讀系列課程。譬如,“繪本系列”讓學生在畫面與文字間游戲;“漢字系列”引導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愛上漢字、自主快樂識字;“安全自護系列”幫助學生度過一個平安健康的童年。除此之外,她在班級還開展了童話系列、神話系列、革命系列、成長系列等諸多閱讀活動。她總是把重點放在閱讀方法指導上,引導學生在新穎有趣的活動中掌握抽象的知識。她把學生帶進一個七彩斑斕的世界,于是,閱讀成了學生童年生活的一種需要和樂事。

對于課外閱讀,胡紅并不滿足于操作層面的辛勤耕耘和方法技能的革新,她還適時將“耕耘”深入到理論領域。多年前,她立足課程改革的廣闊背景和立德樹人、學科育人的高度,在自己任教的班級、年段,在不同地區、不同類別的學校,對小學生閱讀及教師指導現狀做深入調查,力圖發現問題,并針對問題開展相關研究,逐步構建了課外閱讀的理論框架,形成了饒有特色的專著——《課外閱讀,原來可以很好玩》。祁智先生曾評述這本書“由行到思,由思到行,書中展示的深度、高度,讓人感到振奮和喜悅”。

其實,二十多年來,無論是改革教研、創建名校,還是幫帶新秀、公益支教,哪個崗位、哪項任務她不是全力以赴、妙招頻出、碩果驕人?“但問耕耘”使她在種種教育教學實踐中激發了創造潛能,讓青春熱情、智慧和勇氣在兢兢業業的耕耘中煥發光彩。

因為“但問”的是“耕耘”,二十多年來,胡紅勤于反思,不斷學習。

初上講臺,不會上課怎么辦?學習,從零起步!她買來《小學生心理學》《怎樣和小學生談話》等書籍,向理論尋求武器。她細心觀察老教師與學生說話的語氣,聽課時幾乎把老教師和學生說的話全記錄下來,然后再細細體會。從此,上課、聽課、反思、向書本和同伴學習成了她的工作常態。

承擔新校建設,不會當校長怎么辦?學習,向身邊的校長們請教!大度包容的F校長,教管雙佳的Y校長,謙和細心的G校長……一位位都成了她在管理實踐中對照研讀的一本本大書。通過學習、反思,她一步步地“從教學走向管理,從單一走向多元,從思考今天走向規劃明天”。

這些年來,踏著課程改革的前行節拍,看著學生一雙雙充滿渴求和幻想的眼睛,胡紅總是覺得自己的知識不夠用,自己的專業能力亟須提高。為此,她逼自己擠時間進修,捧回了教育碩士學位證書。學術講座、名師上課,凡有觀摩機會,她都積極爭取。她曾在一年內用完了10本厚厚的筆記本,諸多作家、專家、名師的精彩講學或點評都匯集在那些密密麻麻的記錄里。

胡紅篤信“把學生引到書的世界,使書籍成為智力生活的指路明燈——這有賴于書籍在教師本人精神生活中的地位”。她強調“課外閱讀,教師先行”,為此,她一次次跑圖書館借閱,一次次逛書店“蹭讀”。她認真研讀陶行知、葉圣陶、蘇霍姆林斯基等大師的論著,同樣,她讀繪本、讀童話、讀小說,讀她希望學生閱讀的各類作品。

胡紅說,每當獲得專家、名師們傳遞的新思想時,她的精神都會受到一次洗禮;每當涉足一個全新的領域時,她都會因眼界得以開闊而欣喜。

胡紅的學習與反思總是緊密相聯的。拿到老同事楊樹亞校長的《思辨行走》一書,她靜坐默讀五六個小時,忘了吃飯卻不覺饑餓。在走進文本與作者對話中,她發現自己實踐中的粗淺與疏漏,收獲了精神上的盛宴;參加兒童閱讀研習營活動后,她解剖自己,“各種瑣事還是常常成為我不能完成讀書任務的借口”。愧疚中,她亡羊補牢,連續數十日猛啃了上百本兒童讀物。此后,她每天都提醒自己:“學生今天看的書,我看了嗎?”這樣的反思自省,其實早已成了胡紅生活的一部分。平日,她睡前總會提醒自己:“陶行知先生說‘每天四問’,今天我問了嗎?”每次要求家長參與“親子閱讀”,她總是要問自己:“我‘親身閱讀’了嗎?”

胡紅老師的反思、學習與她的“耕耘”實踐、角色轉換、道德真誠、教育理念等都是緊緊聯系在一起的。如果沒有她對教育教學的深刻認知,沒有“但問耕耘”的信念和長期堅持的實踐,沒有正視、修正缺錯的真誠和勇氣,哪來如此長足的發展!

“但問耕耘”的背后是什么?胡紅曾說:“如果有什么夢想的話,那就是踏踏實實做一輩子的小學語文老師?!彼嗄甑摹案拧倍际窃谯`行這一夢想。夢想,在耕耘過程中化為一個個角色的神圣使命,一項項任務的具體目標。

在一線教語文,她志在做每一個學生的“點燈人”。她說:“點燈是我的使命?!彼凉撔膶嵺`、研究兒童閱讀,正是為了點很多盞讓人長大的燈,讓人變得優秀、高雅和完美。

領銜工作室,她以“把教師引上幸福的合作共贏成長路”為目標和職責;走上教學管理崗位,她要求自己做好領導的“助手”,教師的“導師”,教科研的“領軍者”;擔任新建學校的“一把手”,她一心想的是帶領全校師生,秉承“心有根、創無限”的教育理念,合力創建“童心爛漫,智趣盎然,樂享生命的生態谷”,積極培養“有根有夢、創意無限的未來學子”。

胡紅還是一位曾無數次赴貧困農村、山寨支教的志愿者,她把這種公益活動稱為“太陽鳥行動”。她要做一只“向著陽光,給人溫暖的太陽鳥,把自己的智慧和青春獻給最需要的人群”。她不僅播撒閱讀的種子,更播撒精神的種子,播撒陽光與光明,讓生命更溫暖。

顯然,胡紅“但問耕耘”的內蘊是豐富而深厚的,既包含著實踐、反思、學習,更融注著人生夢想、師愛情懷和職責擔當。她“莫問收獲”,“莫問”的是對種種職稱級別和榮譽稱號,胡紅認為這些都不重要,更不是她的追求。

從未想過要成為什么名師的胡紅,今天已然是有著累累碩果的名師了。當青年教師向她討教成功秘訣時,她說:“哪有什么秘訣可言!如果有,那就是認認真真做好服務學生的孺子牛,教育改革的拓荒牛,無私奉獻的老黃牛?!?/p>

“孺子?!薄巴鼗呐!薄袄宵S?!笔侵袊嗣褡詮姴幌?、砥礪奮進的精神密碼。胡紅深知這一密碼的重要意義和深刻內涵。她熱愛自己的專業,關心每一個學生的成長,堅守自己的信念。她“但問耕耘”,努力把樸實的初心、夢想化為一個個目標,并把所思所學所行都鎖定在這些目標上,不斷增強角色意識和使命感,勤于學習,不斷挑戰自我,堅定地進行新的探索。她淡泊名利,踏實前行,自覺進行教育教學知識的積累和教學水平的提高。這些,正是構成名師人格機制和行為機制的本質因素。

從沒有一條鮮花、彩云鋪就的捷徑,教師的專業發展是一個日積月累、量變引起質變的過程。胡紅及眾多胡紅式名師們的成長凸顯了教師發展之道的根本,研究他們將會給我們許多有益的啟迪。

猜你喜歡
名師課外閱讀語文
初·名師 施建東
名師風采
名師直播課
《快樂語文》2022年全新改版!
中學英語課外閱讀的課內支撐
向名師致敬 ROTEL CD11 TributeCD播放機 A11 Tribute合并功放
故事媽媽提升課外閱讀
基于提升“文化傳承與理解”素養的低年級課外閱讀教學指導
“三位一體”課外閱讀課程體系的實施策略
語文知識連連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