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會計專業課程思政教育探究

2021-12-03 05:09魯雯雯
科技信息·學術版 2021年31期
關鍵詞:會計學專業課會計專業

摘要:“基礎會計學”課程作為會計學專業學生的入門基礎課,對會計學專業的學生今后的專業學習乃至職業發展起著決定性作用。如何在本門課程中引入思政教育,在傳授專業知識的同時幫助同學們樹立職業理想,規范職業道德,培養出適應21世紀中國特色新時代發展的優秀會計人才至關重要。本文結合上海杉達學院已上過本門課程的54名會計學專業學生的問卷調查結果,總結會計學專業“基礎會計學”課程思政現狀,結合本門課程的理論框架,對“基礎會計學”課程如何在課程思政背景下達到既傳授知識又實現價值引領的目的進行了探討,以期為高校會計學專業人才培養提供借鑒。

一、引言

會計學專業作為一門重要的管理學科,每年為社會輸送著各行各業的財務應用型人才,是我們國家進步與發展的中堅力量。會計人員職業道德高低與否,關系著社會各行各業的發展與穩定。但隨著中國進入飛速發展階段,社會各行各業開始出現了浮躁跡象、違背道德甚至法律的情形層出不窮。例如,公司和個人為了少繳稅款偷稅漏稅、會計人員作為企事業單位重要成員掌管公司的財務運營,因此會計舞弊的情形也時有發生,會計人員因做假賬等情形被開除甚至牽涉刑事案件的不在少數,歸根結底是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缺失,對法律界限不清,思想認識不到位。因此,高校會計專業在培養未來專業人才過程中應該同時注重學生的思想引導、價值觀引領以及正確的政治立場的形成?!盎A會計學”作為會計學專業的基礎入門課程,對于學生正確的會計職業理念的形成、會計知識的掌握至關重要。故此,本文以“基礎會計學”課程為例,結合本門課程的理論框架找到課程思政的落腳點,以期將課程思政元素有效融入“基礎會計學”課程中,為高校會計學專業人才培養提供借鑒。

二、《基礎會計學》課程思政現狀—以上海杉達學院會計學專業為例

(一)教學內容與思政建設目標存在脫節現象

經過對上海杉達學院的會計學專業的學生調查發現,90%的學生認為“基礎會計學”課程是有必要融入課程思政元素的,專業課老師也會時不時的引入一些課程思政元素。但由于專業課老師對思政教育的內容信息掌握不足,導致專業課老師在進行教學時思政相關的教學內容缺乏時代性、和創新性。這往往是由于專業課老師與思政課老師屬于不同教研室,雙方之間缺乏交流和溝通。這就會導致專業課老師缺乏思政內容來源的主渠道,專業課老師本身沒有形成系統的學習思政內容的習慣。這樣就會導致專業課老師在進行思想引領或政治內容知識傳授時缺乏說服力,與當前國家的思政建設目標脫節。

(二)專業課老師自身對課程思政認識不足

經過調查發現“基礎會計學”專業課老師多以會計相關案例,大學生就業與社會責任等比較陳舊或抽象理論的內容進行思政元素引入,同時多是課上即興發揮,課程思政內容缺乏創新性和時代感,沒有結合我國當今社會發展現狀和事實。專業課老師對課程思政缺乏深入認識和理解,僅停留在表面現象比較突出。這就導致專業入門課上學生對社會發展和個人發展的思想認識不足,定位不清。缺乏專業認同感和時代責任感,沒有形成強有力的擔當國家重任的目標驅動力。同時,該校由于部分教師是外聘教師,大一學生在另一個校區上課,平時上課時老師們來去匆匆,缺少與學生的溝通,同時由于教學任務較重,上課時把大部分時間用來講授專業知識,缺少了對學生進行價值引領和思想引導的時間和精力。

(三)民辦高校學生生源情況復雜,思想政治意識不清

該校屬于民辦高校,學生生源復雜,學習意識普遍較差,對國家的政治認識不足。同時學生普遍屬于00后,社會環境復雜,對各種意識形態來者不拒,缺乏有效的辨別能力。同時當代大學生是伴隨著國家飛速發展成長起來的,學生家庭生活環境普遍較好,受父母家庭成員關愛較多,因此自我意識較強,對社會的團結意識、責任意識、奮斗意識較弱。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功利性較強,喜歡用有用和無用來衡量知識的取舍。在多數學生看來思政知識屬于無關痛癢的,缺乏對其認同感。對國家大事和政治方針關注較少,并且網絡環境復雜,容易被動接收一些不好的言論,導致政治立場不清晰,思想不積極。

三、《基礎會計學》課堂引入課程思政元素的措施

(一)將《基礎會計學》課程與最新思政元素有效的融合

根據“基礎會計學”課程專業知識構架,結合最新的思政教育的內容體系,合理的找到和專業課程與思政之間的契合點,并在無形中把思政元素引入專業課程的相應章節。比如在專業課程中首先挖掘思政元素,再結合最新思政內容,以無形的手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價值觀,職業觀,奮斗官。根據基礎會計學課程大致框架,即會計的概念、職能、對象—會計要素和會計等式—會計科目、賬戶—會計憑證—會計賬簿等,發覺思政元素。如在講授會計的概職能、對象時,其中知識點會計的職能,即核算和監督,隱含的思政元素如,在進行核算時應準確無誤,不得虛增利潤,不得偽造數據,對內會計要發揮一定的監督職能,保證公司對外為財務報告使用者提供真實有用的信息。這就需要會計人員思想端正,有堅定的職業信念和正確的職業觀念和職業道德;在講授會計要素和會計等式時,可以通過會計信息質量要求的具體規定:謹慎性,即不高估資產和收入,不低估負債和費用;實質重于形式即以實際發生的業務為基礎;可靠性、真實性、可理解性、及時性,即提供的會計信息真實、可靠、及時。以此來引導大學生應守誠信,做誠實守信的會計人;在講授會計憑證,會計賬簿章節時,應結合會計造假相關具體案例,引導學生不做假賬,不提供虛假憑證,清清白白做人,認認真真做事,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樹立良好的個人形象,成為社會有用的人,遵紀守法,不逾越紅線。

(二)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為了讓專業課老師也講好思政,學校應花功夫培養專業課老師的思政素養。首先可以通過創建課題討論,增加思政課教師和專業課老師交流溝通的機會??梢悦繉W期創建三到四個如何將思政與專業課有效融合的類似課題,將思政課老師與專業課老師聚到一起,碰撞出不通的火花,既豐富了思政課老師對各專業學生專業知識的理解,讓思政課老師不再千篇一律,而是因材施教,又拓寬了專業課老師對思政內容的知識儲備,提升了專業課老師的思政素養,以防出現專業課老師帶頭不思政,政治立場不鮮明的現象。其次,可以增加專業課老師參加學生黨團活動的機會,以及和輔導員交流的機會。既增加了專業課老師對學生的認識,又可以讓專業課老師及時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以在課堂采取結合專業知識的針對性的思想引導,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學校也可以增加專業課老師培訓思政內容的機會,定期的思政素養培訓既提升了專業課老師的思政意識,又豐富和更新了專業課老師課堂引入思政元素的內容。

(三)加強第二課堂等次要渠道的思政引導

專業課老師除了在課堂上進行思想政治引導外,還可以利用“知到”APP,線下小組討論的機會,讓學生形成自我教育的觀念。在自我教育的過程中,有效滲透價值引領和思想引導,這會讓學生對思政內容的接受度更高,達到自我教育,自我啟發的目的,幫助其更好的確定自己的職業理想,形成良好的職業道德觀念。

四、結論

作為應用型高校要想培養有道德、有理想、有職業操守的社會優質人才,需要不斷提升教學質量,提升教師職業素養,厚植思政理念。會計專業人才作為社會各行各業發展的必需人才,其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專業素養是行業乃至社會發展的基本保障?!盎A會計學”課程作為會計專業入門課程,對會計專業學生形成專業意識、建立職業理想起著關鍵作用。因此,結合本課程專業框架融入思政元素,提升專業課教師的思政素養,改善學生吸取思政知識的環境,是培養會計專業優秀人才的需要,是國家實現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需要。

參考文獻

[1]唐力翔.大數據背景下應用型本科院校市場營銷專業教學改革-[J]中國管理信息化 .2020,23(9);230-232.

[2]陸道坤.課程思政推行中若干核心問題及解決思路—基于專業課程思政的探討[J].思想理論教育,2018(3):64-69.

[3]白文軍.應用型本科財務管理實踐教學改革探索[J].財會學習,2018(12):199.

[4]劉嘉琛.“課程思政”視角下中職會計專業教學設計與實踐[J].教育實踐.2020(2):175-176.

[5]錢微.高職院校會計專業“課程思政”建設的教學探析——以《基礎會計》課程為例[J]. 機電教育創新 .2019(11).

[6]章雁.關于本科“中級財務會計”實施課程思政教學的思考 [J].商業會計。2020(7):104-105.

作者簡介:魯雯雯,1989年12月2日,女,漢族,河北省唐山市,研究生,助教,專職輔導員。

基金項目:本文為“上海高校青年教師培養資助計劃”項目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歡
會計學專業課會計專業
高職會計專業經濟法課程思政教學實踐探索
會計專業課程與思政教學的融合方式研究
融入課程思政元素的模具專業課教學探索與實踐
基于OBE理念的大數據與會計專業人才培養路徑優化策略
會計學:天下欲治計乃治
會計學:天下欲治計乃治
英語筆記
會計技能大賽對職業院校會計專業教學改革的促進作用分析
淺析網絡時代會計學的發展
市會計學會確定2014年度10項研究課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