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探究

2021-12-06 05:40胡瓊
中小學老師培訓 2021年4期
關鍵詞:策略方法問題導學法初中數學

胡瓊

摘 要:初中數學相比較小學數學而言,其難度上提升較大,學生在理解上往往有一定的困難。教師應該正確引導學生,鍛煉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從而幫助學生強化理解和記憶。通過問題導學法的應用能夠帶領學生在學習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在教學中培養學生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教學中能夠促進學生不斷提升自我。因此在本文中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探討一下如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問題導學法。

關鍵詞:問題導學法;初中數學;引用探究;策略方法

引言

初中數學的邏輯性較強,在學習中學生僅僅記憶公式和理論知識是沒有實質性效果的,其需要學生數學思維的形成以及學習能力的提升,在這樣的學習背景下能夠強化學生學習質量。初中階段的學習難度上還是較為簡單的,數學知識并沒有過多的深化,所以教師應該將教學重點轉移到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上,所以在這樣的情境下,合理應用問題導學法是至關重要的,在下文中主要分析如何在初中數學中應用問題導學法。

一、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學中應用的必要性

1.提升學生的探究能力

自主探究和分析是數學學習的基礎和關鍵所在,在數學學習中很多學生不愿意主動進行思考和探究,其主要依靠教師所傳授的方法進行學習,在這樣一種情境之下,直接導致學生的思維上的懶惰。教師所傳授的解題方式和思路是針對問題的,但是方式和思路的形成乃是所有問題的答案,在學習中不能僅僅依靠教師的指導,而是需要自主進行探究和分析的。通過問題導學法的應用,在課堂上教師能夠給予學生一個問題,學生可以自主進行思考和分析,在不同難度的問題上學生會有不同的表現,從而逐步提升學生的探究能力,鼓勵學生自主分析和思考,從而在數學學習中有更為出色的表現。

2.形成數學思維,提升數學學習能力

在初中階段教師應該將教學重心放在學生行為習慣和學習能力上。在今后的數學學習中其主要依靠學生的思維和意識,對待問題的看法,以及自身解題的思路,從而能夠讓學生可以在數學學習中更加出色。通過問題導學法,在教學中依靠問題作為線索,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和的分析,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能夠逐漸形成數學思維,從而能夠更好地提升學生數學學習能力,在數學學習中能夠更全面地進行分析,對于變式題目的解答中學生也能夠更好地把握關鍵點,從而在數學學習中不斷成長和進步,在今后的數學學習中更加出色。

3.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數學學習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從而讓學生具有主動性,這樣的學習質量更加具有實效性。在問題導學法的應用過程中,教師在課堂上能夠給予學生更多的空間和時間,學生通過自主分析和合作探究能夠進一步強化學生學習能力。同時對于學生而言在學習中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解決問題,其更加具有成就感,這樣的學習方式能夠促進學生喜歡上數學。并且在學習中教師可以與學生進行一些互動工作,在這個過程中能夠讓的課堂氛圍更加積極一些,讓學生主動融入到學習活動中,這樣的數學學習效果才更加顯著,幫助學生在學習中不斷完善自我和豐富自我。

二、如何在初中數學中應用問題導學法

1.結合現實生活,引出實際數學問題

在現實生活中到處充滿數學的影子,在生活中車的輪子都是圓形的,這樣普通的現象背后就有關于數學的知識。同時對于一些草坪其總會有一些人為所產生的道路,其就是數學中兩點之間直線最短,同時在自行車的框架中,其是呈三角形的形狀,原因是三角形更加具有穩定性。所以現實生活中充滿數學知識,教師可以對數學問題進行引入,讓學生進行思考和探究進行解決。

像是在學習“軸對稱”這一章節內容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分析生活中的軸對稱圖形都有哪一些,然后教師讓學生分析一下這些圖形都是以什么角度進行對稱的,教師可以通過窗花進行應用,通過不同復雜程度的窗花讓學生進行分析,讓學生嘗試對母圖形進行繪制,讓學生能夠在這個過程中形成空間想象的思維能力。然后教師讓同學之間互相制作一個的母圖形,然后根據對稱軸的選擇,讓學生制作出不同的軸對稱圖形,這樣的教學方式能夠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的樂趣。

2.變式訓練,強化學生學習能力

初中數學的學習是一個反復循序的過程,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把握好學生的知識水平能力,強化學生的認知能力。在教學中能夠根據學生的基礎知識進行探究和分析,在課堂上學生對于一個知識點的學習需要不斷深化,其不能僅僅停留在表面上。在教學中能夠學會分析和探究,在教學中對問題難度做到逐步遞增,從而能夠強化學生的學習能力。

像是在學習“全等三角形”的過程中,教師讓學生首先對全等三角形的性質進行了解,學生可以通過動手裁剪一些三角形,然后讓學生觀察三角形的性質。然后教師帶領學生了解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對于全等三角形學生需要掌握什么條件,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探究,在探究中可以通過制作實際的三角形進行驗證,像是學生分析兩條邊相等以及兩條邊的夾角相等,學生通過對三角形的制作能夠快速驗證,但是小組中其他學生需要嘗試推翻這個驗證,從而能夠保障驗證結果的嚴謹性。像是兩條邊相等但是不是夾角的角相等,這樣會出現不全等的現象。所以讓學生能夠通過思考和辨析,對全等三角形進行掌握。通過對全等三角形基礎理論掌握后,教師能夠確定每個學生都掌握好基礎部分,教師可以在教學中讓學生進行變式訓練,像是在一個大三角形中包含多個三角形,給予學生一些條件,讓學生驗證兩個三角形全等,在這樣的方式下學生能夠充分利用本節課所學習的內容,能夠從條件上入手,根據理性的判斷分析出全等三角形,這樣一種變式訓練能夠更好地強化學生學習能力。

3.引起學生思考分析

教師在數學教學中通過問題導學法,能夠讓學生做到自主分析和探究。

像是在學習“二次函數的圖象和性質”的過程中,教師要求學生自主分析例題,這部分知識較為抽象,需要讓學生自主進行分析。教師讓學生掌握基礎的概念和性質后,讓學生嘗試通過問題引導,強化學生的理解能力,像是給予學生一個表達式,讓學生分析開口方向、對稱軸和頂點坐標的,學生根據課本上所傳授的知識進行思考和探究。然后教師讓學生分析一下問題中的內容有什么訣竅,通過分析學生能夠發現a與開口方向有關、對稱軸和頂點坐標都有對應的內容,這樣的學習方式,可以更好地引導和帶領學生。

4.問題競答,激發學生的斗志

在數學學習中學生不僅需要具有積極性,同時也需要敢于表現自我。數學學習需要敏捷的思維,在思考中能夠做到快速有效,而不是有一種拖延的習慣,那樣的學習方式是低效的。所以在課堂當中教師應該通過問題競答的方式,在教學中激發學生的斗志,讓學生能夠在學習中善于思考和分析,并且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像是在學習“平行的性質”的過程中,其具有一定的空間結構,學生需要學會思維上的跳轉,所以在日常學習中很多學生會認為這樣的題目只需要根據條件推理就可以,但是沒有養成思維專項化。針對題干的條件和問題能夠有一種對問題直覺,通過驗證能夠快速得到答案。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在黑板上畫出一個圖形,讓學生證明兩條線段平行,最先完成的學生可以在課堂上進行講述,通過這種方式激發學生的斗志,強化學生的學習能力,促進學生更加出色。

結語

綜上所述,在本文中筆者對于初中數學問題導學法的應用進行探究,在教學中教師需要學會引導和帶領,強化學生的學習能力,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使學生形成數學思維,在解題中更加高效有效,并且能夠在學習中學會分析和判斷,養成思考的習慣,幫助學生在初中數學學習中不斷提升自我,為今后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陳燕云.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初探[J].華夏教師,2020(04):24.

[2]李金萍.初中數學教學的問題導學法應用分析[J].低碳世界,2019,9(10):326-327.

[3]王目橋.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9,3(19):169-170.

[4]岳代穩.初中數學問題導學法的應用與教學策略研究[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8(16):118-119.

[5]柴影.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教學論壇,2016(20):271-272.

猜你喜歡
策略方法問題導學法初中數學
高二數學教學中問題導學法的應用探討
指導學生英語預習摭談
小學數學課堂有效提問的策略
問題導學法用于初中數學教學的實踐探究
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的應用
例談數學教學中的“頓悟”
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創建策略
學案式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培養團精神,開展合作學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