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政治議題“活”起來

2021-12-09 04:09霍惠玲
廣東教學報·教育綜合 2021年135期
關鍵詞:議題預設學科

霍惠玲

【摘要】政治課議題是議題式教學的起點、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是實現教學目標的“指揮棒”。如何選好議題成為開展議題式教學研究的首要任務和迫切解決的問題。本文圍繞目前大多數一線政治教師面臨選題難的問題展開論述,并對如何選題提出解決的建議和方法。力求教師在選題方面把好關、把準關,在好的議題的引領下讓政治議題式教學課堂充滿活力,生機勃勃。

【關鍵詞】政治議題;議題式教學

隨著新課標新課改的推進,議題式教學日漸走進政治教學課堂,成為一種重要的教學方式。議題式教學主要是通過引導學生進行議題討論來加深知識的理解,培養學生的探索創新意識,由此可見,議題作為議題式教學的起點對培育學生學科核心素養具有重要意義?!白h題”是整合教材內容、開展議題式教學活動的重要載體,是實現教學目標的“指揮棒”。就目前議題式教學中大多數教師對議題選取還存在比較多的問題,情況不容樂觀。因此,研究議題式教學方式首先要解決好如何選好議題的問題。

一、議題選取中存在的問題

1.教師的知識素養能力制約議題的選取

議題式教學首先需要教師對議題進行選取,如何選取一個合適議題往往會給教師帶來一定的難度與挑戰。對于議題的選取,有的教師對選取的議題缺乏針對性,不能體現教學目標和教材知識而導致議題“空大泛”, 超出了學生可分析的范圍;有的教師對議題選取的難度把握不準確,出現過難使學生討論不下去或過易學生簡單回答“是不是”“對不對”的情況導致議題缺少思辨性和價值引領作用;也有的教師由于對時政新聞積累不多、社會熱點關注度不夠,創新能力不足、專業能力不強而導致議題脫離生活化和時代性。

2.教學資源不完善制約議題的選取

首先,就目前議題選取還存在比較大的問題就是議題資源不完善。新課程標準中提出,高中政治必修模塊有34個不同類型的綜合性議題,這些議題都是對現實生活問題高度概括,具有很強抽象性,有些議題的時代感也不夠強烈,如果直接選取,學生不僅會覺得難以理解,而且也降低學生對政治學科學習的興趣。其次,議題的選取離不開現代教育技術和先進的網絡設備。由于教育資源教育技術沒有均衡發展,一些偏遠落后的山區學?;ヂ摼W、多媒體教學設備、電視傳媒沒能得到很好解決,教師的教育技術也沒能得到提高同樣制約著議題的選取和議題式教學的開展。

二、議題選取的建議

1.議題選取必須指向教學內容和政治學科核心素養

中學階段是人生成長的關鍵時期,也是學科核心素養形成的最佳時期,培養中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是思想政治學科教學的重要內容和目標?;诖?,教師在議題選取方面更應緊扣教材內容,突出重難點和教學目標,促進學生政治學科核心素養的養成。例如:《政治生活》第五課第一框“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本節課重點是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難點是中國共產黨執政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選取三個子議題,議題1:回顧歷史,讓學生知道中國共產黨執政地位不是自封的,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與共產黨自身條件有關,如黨的性質、宗旨等,培養學生探究事物發展的科學精神。議題2:引導學生思考百年擔當為何恰是風華正茂,了解中國共產黨三大歷史貢獻,建立新政權、新制度、開辟新道路,培養合作探究公共參與能力。議題3:引導學生思考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的原因和措施,突破難點,增強政治認同。只有做到議題與教學內容的統一,才能實現新課標落實學科核心素養的要求,只有這樣選取議題也才有更好的針對性。杜絕“空大泛”現象,才能落實基礎知識,使議題式教學活動“議得精準”“議得恰當”。

2.議題選取必須考慮預設與生成的統一

預設與生成是新課程倡導的一個重要理念。預設是指教師課前基于教材教學過程的設計;生成是指課堂教學過程中超出教師預設方案的新問題、新情況。它們是對立統一的辯證關系,是政治議題式教學的兩翼,缺一不可。教師對總議題及各個子議題選取是有意識、有目的、有指向的,但在議題探究過程中由于學生的跳躍思維,他們的質疑、發現、創造是開放的、可變的、有彈性的,因此有時候教學過程就不一定能按照教師的預設進行。例如:學生“對二孩政策的實施”“是否接種新冠疫苗”“對跌倒老人扶與不扶”“校外機構補習”等議題都非常感興趣,在探究中會碰撞出火花,甚至還會產生一些奇思妙想。為此,教師不能刻板地一味強求按照原有步驟完成教學任務,而應騰出最大的時間空間讓學生這些意外的觀點自然生成并做適度引導。只有對選取的議題作進一步預設與生成關系分析,才能使議題式教學活動 “議出精彩”“議出味道”。

3.議題選取要充分借助現代傳媒技術手段

隨著多媒體技術、5G技術的發展,互聯網覆蓋面越來越廣,現代傳媒具有超越時空局限,匯集各地的信息,顯示出文化傳遞、溝通、共享的強大功能,教師既可以通過各大網站下載已有的議題式教學課件、教學設計進行相互學習借鑒議題的選取,也可以結合所授的課程內容,利用豐富的網絡資源收集時政材料選取符合本班學生實際的議題。例如:《文化生活》第四課第一框教學中,教師通過抖音、網頁收集各地特色的傳統習俗、傳統建筑、傳統文藝和傳統思想等等豐富的圖片、視頻,通過加工和篩選整理,選取的子議題是“內涵豐富、形式多樣的傳統文化”,讓學生在觀看視頻中形象、直觀地感悟傳統文化的含義和形式,理解傳統文化相對穩定性和鮮明民族性的特點,把抽象的理論知識具體化。借助現代傳媒選取議題,更能彰顯出政治學科議題式教學時代性、前沿性、引領性的特征,更能吸引學生產生良好的教學效果?,F代傳媒技術手段為議題選取插上騰飛的翅膀,使議題式教學鮮活起來。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弊h題是實施政治議題式教學的基礎,貫穿于議題式教學的全過程。議題的選取需要政治教師轉變教學觀念、提高學科素養才能把好關、把準關,在好的議題的引領下讓議題式教學課堂充滿活力,生機勃勃。

[本文系廣東教育學會2021年度(上半年)教育科研規劃小課題“‘議題確立對高中政治議題式教學優化的探究”(立項號:GDXKT27346)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歐貴文.開發合適議題,打造活力課堂[J].中學教學參考,2021.

[2]袁東波.精準發力,破解議題式教學選題之惑[J].中學教學參考,2021.

[3]朱小為.思想政治課議題式教學的優化[J].教學育管理,2021.

責任編輯? 羅良英

猜你喜歡
議題預設學科
探究基于核心素養的議題式美術教育
科學構建超學科STEAM課程
議題設置的知易行難
議題中心教學法在思政課教學的實踐探索
議題中心教學法在思政課教學的實踐探索
深入學科本質的深度學習——以“表內除法”為例
一課三磨:淺談化學課堂教學中的預設與生成
論德語網絡新聞標題中的預設觸發語
“超學科”來啦
一道中考試題解答的預設與生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