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數學混合計算的有效教學策略分析

2021-12-09 01:39王靜
家庭教育報·教師論壇 2021年41期
關鍵詞:有效教學策略小學數學

王靜

【摘要】計算是數學教學中學生應具備的基本能力,小學生應夯實自身的計算基礎能力,為后續數學知識的學習做好鋪墊。同時,計算問題在生產生活的各個層面都有滲透,也是確保學生進行數學學習的前提保證,尤其在小學數學新課程改革大背景下,教師更應注重通過多元化的教學手段,提高小學生的數學計算能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混合計算;有效教學策略;

引言

近些年來,小學教育強調了教學活動的提質增效,也就是要提升教學質量,加強教學效率,讓教學活動得以高質高效開展,這樣教師可以輕松教學,學生也能輕松學習?;旌嫌嬎阕鳛樾W數學中的一個知識難點,部分學生在學習中可能出現一些問題,導致對混合計算的掌握不到位,從而影響到學習效果。作為數學教師,就需要理解目前存在的教學問題,然后對教學活動實現優化改進,從而推動混合計算教學的有效性提升。

一、小學數學混合計算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在課堂上未能指導學生合理鍛煉實踐

要想在混合計算中又快又好,那么就離不開一定的練習?;旌嫌嬎愕乃礁叩?,一是和計算知識的掌握有關,二是和自身的計算能力有關。計算能力越高,那么計算就越快越好。而計算能力的形成,和實踐練習存在關系。經過合理的鍛煉,才能讓學生的計算能力達到較高的水平。不過,在目前的小學數學課堂上,進行混合計算教學時,并未給學生安排合理的實踐,僅有的練習,也是以理論化的題目為主,缺少了趣味性,難以調動起學生的計算興趣,從而導致學生在學習中的參與較低。

(二)尚未養成良好的運算習慣

陶行知先生曾經明確表示,教育本身就是實施習慣養成的動態活動,小學數學教師也要全面融入習慣養成教育。具體到計算教學層面卻可發現,多數學生都尚未養成良好的運算習慣,例如有的小學生在計算題目時沒有打草稿的意識,總是以口算、心算的方式在腦海中演算算式。但是,如果小學生的運算能力低下,那么必然會出現大量的運算錯誤,而這一現實問題也會直接打擊小學生的學習自信。另外,小學生的心性浮躁,當他們做完作業之后,很少會主動驗算算式結果,難以及時訂正因粗心馬虎、審題不清出現的運算錯誤。如此,也必然會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利于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

二、小學數學混合計算的有效教學策略

(一)引入學具教學,降低學生的計算難度

學具教學是一種創新的教學方法,不僅可以滿足新時期小學生多樣化的學習需求,也有益于學生計算能力的鍛煉和提升?;诖?,教師想要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有效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必須充分考慮小學生的實際能力和數學計算課程的特點,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積極引入學具教學,一方面可以將抽象的計算知識具象化地呈現給學生,降低學生的計算難度,另一方面也能幫助學生在實物中抽離出計算定理,從而培植學生的逆向思維能力。比如,在教學“加減混合”一課時,教師可以將蘋果教具卡片作為學具展開輔助教學,通過形象化的學具演示操作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帶領學生認識加、減混合運算試題,掌握加、減混合運算試題的運算順序,能正確計算10以內的加減混合試題,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更加流暢地開展加減混合運算,還能有效培養學生觀察、比較、抽象概括以及計算等數學技能,從而大幅度提升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二)創設趣味實踐強化學生鍛煉

在混合計算教學中,不能困于理論知識講解之中,需要結合課堂實踐,構建起趣味化的實踐活動,強化學生在課堂上的鍛煉,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第一,可以創設趣味計算游戲,組織學生實踐。具體來講,可以結合生活中的“算24點”游戲,對其適當的創新,設置一個“混合大運算”的課堂游戲,設計一些(數字為2-20)的數字卡片,每個人4張,讓班上的學生隨機去拿。在教師的隨機點名下,讓一個學生說出一個30內的數字,其他學生則利用手里的數字,通過混合計算,得出那名學生說出的數字。如有個孩子抓到了8,12,4,5這幾個數字,而被抽到的學生說出了24這個數字,那么可以計算得到4×5+12-8=24,也可以計算為5×8-12-4=24。第二,可以創設場景模擬活動。結合生活中的一些數學場景,構建模擬活動,比如菜市場賣菜小販與買菜的顧客,超市里的收銀員與消費者等。通過模擬這些場景,設計混合計算問題,讓學生在模擬表演中實現混合計算的實踐練習,這樣也可以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

(三)知行合一,凸顯計算價值

若想有效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需要學生具有在短時間內計算出正確答案的能力,且要求學生的思維具有較強的靈敏度。而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有助于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和發散思維能力的雙重提升。教師應在教學環節將大量的計算問題布置給學生,以這種方式對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行強化,確保學生的思維過程逐漸縮短,并逐步提高計算的速度,從而確保學生可以循序漸進地形成一定的思維定式,進而逐步達到學生能夠在看到問題后,即刻就能說出答案,以此提高學生的思維敏捷度。教師還應注意,在學生具有一定的計算能力后,應鼓勵學生在生活中運用計算方式解決生活問題,真正凸顯出知行合一的數學教學效果,進而也可以確保提高學生的智力水平。而且,在生活環節及時進行計算實作,這會提高學生對計算問題的理解能力,也能夠逐步確保學生能夠將數學知識與生活情境進行融合,凸顯出數學教學的價值所在。

(四)重視習慣養成,培養學生的運算習慣

如果小學生可以在數學學習階段養成良好的運算習慣,那么則可為促使學生在未來的數學學習活動中實現有效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有利于逐步優化學生的運算思維,讓學生真正實現有效成長。在引導學生養成良好運算習慣的教學實踐過程中,筆者會采用差異性的教學方式去輔導學生,及時調整學生的運算行為。例如,筆者所在的班級有一個學生總是出現各種各樣的運算錯誤,尤其是計算兩級算式,或者需要進位、退位計算時,運算錯誤層出不窮。通過觀察可以判斷,這個學生總是過于依賴心算,很少打草稿。于是,筆者就監督學生以筆算方式計算各類習題,告訴學生要列清楚所有的計算步驟,而且還要以逆向思維去驗證每一個算式的結果是否正確。

結束語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同時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需要從小學就開始培養其計算能力,從而引起學生對數學的喜愛,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實現學以致用的目的。所以,在小學階段進行合理有效的數學計算教學非常重要。

參考文獻

[1]成丹,陸鴻.小學數學計算教學中的問題及解決方法[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1(06):25-26.

[2]陳芳.小學生數學計算能力培養途徑初探[J].科普童話,2020(26):34.

[3]陶傳娟.探討小學數學計算能力的培養策略[J].考試周刊,2020(47):96-97.

猜你喜歡
有效教學策略小學數學
淺析生活化視界下的小學美術有效教學策略
當前初中數學課堂中教學評價問題及其優化措施
數學錯題的自主管理與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數學教學中的滲透研究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培養數學意識發展思維能力的研究
高三生物課程第二輪復習的有效教學策略研究
新課程背景下初中數學有效教學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