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學習進階的復習課教學設計

2021-12-10 05:22楊國平
中學物理·高中 2021年11期
關鍵詞:楞次定律學習進階核心素養

摘 要:基于學習進階的教學設計,有利于促進學生的深度學習,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以楞次定律為例,統籌了從新課、習題課、階段復習課、一輪復習課的目標進階,并以階段復習課的選題為例,糾正了一些不完備的推論,拓展了運動與相互作用觀念、能量觀念,從而提升學生的物理觀念水平和科學思維能力.

關鍵詞:學習進階;核心素養;階段復習;楞次定律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4134(2021)21-0038-03

基金項目:浙江師范大學名師名校長培養工程專項課題“基于學習進階理論的高中物理校本作業開發實踐與研究”(項目編號:ZX2018029).

作者簡介:楊國平(1971-),男,浙江上虞人,本科,中學高級教師,研究方向:中學物理學科教學及評價.

楞次定律是電磁學的重要規律之一,是電磁感應一章的重點和難點.通過教學,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物理觀念,提高其科學思維能力和科學探究能力.

1 基于學習進階的教學設計

基于楞次定律“阻礙”內涵之豐富,呈現方式之多樣性,有必要依據學習進階理論進行教學設計[1].

1.1 新課教學

通過實驗,經歷教科書要求的“研究感應電流方向的實驗記錄”過程,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借助“感應電流的磁場”中介,歸納得出“增反減同”結論,進而提煉出“阻礙”一詞,使學生感受到物理規律的簡潔美.之后通過例題引導,鞏固解題的四個步驟,并把右手定則納入到楞次定律中.提升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是新課教學的主要目標.

1.2 習題課教學(新課第2課時)

1.2.1 變而阻動

從因果關系來看,磁通量變化產生感應電流,電流在磁場中要受力,安培力最終體現在機械效應上;從本質上講,楞次定律是能量守恒的必然要求,電能是由其它形式的能轉化而來的;從相對運動的角度來看,安培力要阻礙相對運動的發生,通常表現為“來拒去留”“跟著動”(這些推論都有反例存在,不能算是規律).因磁通量變化最終表現為阻礙相對運動,“變而阻動”就是楞次定律在機械效應方面的高度概括.

1.2.2 動以阻變

涉及到閉合回路的受力問題時(進而判斷運動方向),會發現一個終極規律:任何運動的發生無一例外地表現出對磁通量變化的阻礙——“動以阻變”(釋義:事后看來,之所以如此運動,目的是為了阻礙磁通量的變化),是“效果阻礙原因”的體現.有人把它總結為“增縮減擴”,但該結論有一類反例存在,運用時要注意.

1.3 階段復習課

根據學習進階理論,期末考試前應該安排若干節微專題復習課(二輪復習可以看作是階段復習的進階),這一方面可安撫學生因備考而引起的緊張心理,另一方面更是對相關內容進行拓展深化的好時機.

本節復習課的教學目標為:掌握楞次定律的表達方式;通過特例分析,正確理解“阻礙”之含義;通過擬人化的手法(想象閉合線圈能像人一樣思考“朝哪個方向運動能使磁通量變化得慢一些”),進一步領悟“阻礙磁通量變化”的含義.

1.4 一輪復習課

如果說階段復習課重在“深入”,那么一輪復習就貴在“整合”.從磁通量變化的原因來看,部分導體切割磁感線產生電流,其方向可以用右手定則(楞次定律的特例)來判斷;磁鐵與線圈之間因相對運動產生電流,可以逆向思考:機械能轉化為電能時要克服磁力做功,據此可判斷出環形電流的等效磁極,進而反推電流方向;其他情況(例如由于電流的變化、線框在磁場中轉動)引起的感應電流,可以由楞次定律的三個推論解決.自感現象、電磁阻尼和電磁驅動、變化的磁場產生電場(渦旋電場的方向),都是楞次定律的拓展應用.

1.5 二輪復習課

本主題綜合性不強,沒必要設置二輪專題復習課.但在其他二輪專題中可以滲透(滾動復習),例如,導電滑軌專題中少不了楞次定律的應用,整合能量觀念、等效思想時楞次定律都是一個獨特的存在,還可以在圖像專題中借助B-t圖、i-t圖像等來深化對楞次定律的理解……通過多次進階,使學生深刻領悟楞次定律“阻礙”之涵義.

2 階段復習課之例題教學設計

例題1 如圖1所示,一豎直放置的矩形閉合線框abcd在細長磁鐵的N極附近豎直下落,保持ab邊在紙內,cd邊在紙外,由圖中位置 Ⅰ 經過位置 Ⅱ 到位置 Ⅲ ,位置 Ⅰ 和位置 Ⅲ 都很接近位置 Ⅱ ,這個過程線圈中的感應電流

A.沿abcd流動

B.沿dcba流動

C.先沿abcd流動,后沿dcba流動

D.先沿dcba流動,后沿abcd流動

解析:感應電流的產生是磁鐵和線框(通過磁場)相互作用的結果,畫出N極附近磁感線的分布圖,該過程中穿過線框的磁通量先增后減,根據“增反減同”,選項C正確.

點評:有人套用“來拒去留”求解.把環形電流等效于小磁針,在位置II上方,線框的左側應表現為N極(相互排斥),在位置II下方線框左側表現為S極,再根據右手螺旋定則判斷出感應電流方向,似乎也能選出C.這種感覺并不可靠,若把線框的狀態由豎直改為水平(下落),如圖2,根據“來拒去留”推論,極有可能認為在位置II上方線框下側表現為N極,從而錯判.堅挺“來拒去留”者認為,圖2中“線框由圖中位置 Ⅰ 經過位置 Ⅱ ,磁通量是減小了,排斥線圈下落與吸引線圈左移相比,在阻礙磁通量減小上起到的效果更小[2]”.筆者建議,如果相對運動不是沿著兩者的連線,就盡量回避用“阻礙相對運動”解題,“增反減同”才是阻礙之本義.

例題2 (2011年上海)如圖3所示,均勻帶正電的絕緣圓環a與金屬圓環b同心共面放置,當a繞O點在其所在平面內旋轉時,b中產生了順時針方向的感應電流,且具有收縮趨勢.由此可知,圓環a

A.順時針加速旋轉?? B.順時針減速旋轉

C.逆時針加速旋轉?? D.逆時針減速旋轉

解析:先需要厘清本題中涉及的因果關系.電荷定向運動形成環形電流;電流在其周圍空間激發磁場;磁場變化導致金屬圓環b的磁通量發生變化,產生感應電流;感應電流在磁場中受力而表現出收縮或擴張的趨勢.在選項A所述情況下,順時針的等效電流增大,導致金屬圓環b的磁通量(注意出入的磁感線都有,凈磁通量向里)增加,根據“增反減同”,感應電流為逆時針,不符合題意;選項D也與Ib方向矛盾;選項C雖能獲得圖示方向的感應電流,但反向電流互相排斥,b應該具有擴張趨勢,也不符合題意.本題答案為B.

點評:如果套用“增縮減擴”結論解題,將會錯選AC.究其原因,“增縮減擴”這個推論把磁通量的變化簡單地對應于面積變化了,這在遇到有兩個方向的磁通量疊加(相減)時極易出錯.

例題3 如圖4所示,兩閉合金屬圓環套在光滑水平桿上,當條形磁鐵沿著兩環的中心軸線靠近時(未穿出),兩環

A.同時向左運動,距離增大

B.同時向左運動,距離不變

C.同時向左運動,距離減小

D.同時向右運動,距離不變

解析:磁鐵與線圈之間有相對運動,磁通量變化后,線圈將以“阻礙相對運動”的方式運動,或說“跟著動”,但線圈向左運動的速度比磁鐵的小.那么,兩個線圈運動的速度會相等嗎?不會,由于右邊的線圈離磁鐵更近,阻礙效應更明顯,它與磁鐵之間的相對速度就更小,即右邊線圈的速度比左邊的要大.本題答案為C.

點評:用磁通量的變化來描述相互作用的特征時(引起磁通量變化的原因就是相互作用,其具體形式可以是線圈位置變化、線圈面積變化、磁場變化等),學生頭腦中的相互作用概念已經由實物拓展到場了[3].另外,感應電流對(另一)電流的作用力遠小于磁鐵對電流的作用力,如果依據“同向電流互相吸引”判斷兩環距離減小,純屬巧合.

例題4 如圖5所示,兩組光滑平行金屬導軌固定在水平面上,通過交叉的金屬片相連,交叉處不聯通,勻強磁場垂直導軌平面向下,導體棒ab、cd可在導軌上自由滑動,當ab棒向左移動時

A.ab棒中感應電流的方向為a → b

B.ab棒中感應電流的方向為b → a

C.cd棒向左移動

D.cd棒向右移動

解析:根據右手定則,ab棒中感應電流的方向為a → b,那么cd棒中電流方向為c → d;再根據左手定則,cd棒將向右移動.本題答案為AD.

點評:如果套用推論“跟著動”來求解,本題極易出錯.事實上本題可以根據“動以阻變”來分析,中間的金屬片交叉連接,等效于右邊導軌面反轉了(類似于紙條經中間交叉折疊后呈現的是背面),即abcd所圍成的面積中,左右兩部分的磁通量要相減.ab棒向左運動導致穿入正面的磁通量增加,那么cd棒必須向右移動,才能使得穿入背面的磁通量也增加,從而阻礙磁通量的變化.如果把圖5改畫成圖6,讀者就不難理解了(兩棒向相反的方向運動).

例題5 (2008年重慶)如圖7所示,粗糙水平桌面上有一質量為m的銅質矩形線圈,當一豎直放置的條形磁鐵從線圈中線AB正上方等高快速經過時,線圈始終不動.則關于線圈受到的支持力FN及在水平方向運動趨勢的正確判斷是

A.FN先小于mg后大于mg,運動趨勢向左

B.FN先大于mg后小于mg,運動趨勢向左

C.FN先大于mg后大于mg,運動趨勢向右

D.FN先大于mg后小于mg,運動趨勢向右

解析:通過對線圈的受力分析來求解是比較麻煩的.磁鐵從上方經過時,線圈沒有動是因為受到了桌面的摩擦力(當然還有支持力)作用.為了能從機械效應的角度求解,假設(桌面光滑)線圈可以自由移動.在磁鐵移動到線圈的正上方之前,線圈怎樣動才能表現出阻礙磁通量的增加呢?一方面,磁鐵從左而右過來,所以線圈要向右跟著動(即所受安培力向右);另一方面,磁鐵靠近線圈,所以線圈要向下逃開去(即安培力向下),兩種效應都指向“使磁通量增加得慢一些”.越過正上方后,磁通量開始減小,線圈一方面仍要向右跟著動,另一方面要向上靠攏磁鐵(安培力向上)以使兩者的距離不要太遠,從而使得磁通量減小不要太快.本題答案為D.

點評:對于受外界制約而靜止不動的閉合回路,假設它也想運動(擬人化),??梢越柚普摗皠右宰枳儭鼻擅畹厍蠼?本題通過相對運動在兩個方向上的機械效應,化靜為動,達到了出奇制勝的效果.

3 結束語

判斷感應電流的方向,既可以用磁通量變化的表象“增反減同”來分析,也可以用相互作用觀點“阻礙變化”來推理,還可以用守恒觀點“機械能轉化為電能”來求解.學習策略如圖8所示[4].

參考文獻:

[1]郭玉英,姚建欣.基于核心素養學習進階的科學教學設計[J].課程·教材·教法,2016,36(11):64-70.

[2]劉大明,江秀梅.從習題錯解中反思楞次定律的理解與活用[J].中學物理,2017,35(07):15-17.

[3]苗元秀.從楞次定律的教材設計談物理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J].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18,47(23):1-3.

[4]鄭其豐,黃晶.基于認知規律 打造高效課堂——以“楞次定律”第2課時教學為例[J].物理教師,2016,37(01):13-16.

(收稿日期:2021-07-05)

猜你喜歡
楞次定律學習進階核心素養
科學思維方式引領下的“楞次定律”教學創新設計
核心素養下物理課堂教學的優化與實施
淺談高中物理力學核心概念的學習進階
科學方法在物理核心概念學習進階中的作用
關于“機械能及其守恒定律”的中觀教學設計
作為“核心素養”的傾聽
“1+1”微群閱讀
向著“人”的方向邁進
核心素養:語文深度課改的靶向
基于“學習進階”理論的物理習題教學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