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體驗經濟情境下吉林省鄉村智慧旅游發展路徑研究

2021-12-13 11:00李鵬翔李巖
中國市場 2021年36期
關鍵詞:體驗經濟智慧旅游鄉村旅游

李鵬翔 李巖

[摘 要]鄉村旅游的需求與供給動力呈現出新的特征,消費者對于吃、行、住、游、娛、購的需求呈現個性化、多元化、數字化、智慧化的發展趨勢。在體驗經濟情境下,鄉村旅游需要融入智慧旅游,以此提升鄉村旅游的競爭力和吸引力。文章基于體驗經濟視角,對吉林省鄉村旅游現狀和存在問題進行分析和梳理,并對吉林省鄉村智慧旅游的未來發展路徑提出建議:吉林省的鄉村旅游需要深挖文化特色,提供個性化體驗;提升經營者的專業化水平,培養智慧化人才;打造智慧平臺,建立數字化營銷模式;以人為本,建設智慧化景區。

[關鍵詞]體驗經濟;智慧旅游;鄉村旅游

[DOI]10.13939/j.cnki.zgsc.2021.36.049

1 研究背景

1.1 體驗經濟的內涵

體驗經濟是指企業從生活和情境出發,以消費者為中心塑造顧客的感官體驗和思維認同。體驗經濟將服務視為舞臺,將商品視為道具,給予消費者個性化的購物體驗。如今,體驗經濟已經滲透到各行各業,旅游業與體驗經濟有著緊密的聯系,旅游產品最終帶給消費者的是一種經歷與體驗。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消費者的物質生活水平逐漸提高,對于精神層面的需求日漸凸顯,消費需求呈現多樣化趨勢,不再滿足于淺層次的旅游,更加追求深度的、個性化的、多元化的旅游體驗。對于鄉村旅游產品而言,如果能使顧客在體驗的過程中感受到文化與歷史內涵,并產生情感共鳴和美好快樂的感受,那么他們將愿意為這種體驗付費。鄉村旅游產業屬于典型的體驗經濟,如何通過給予消費者美好的體驗使其購買旅游產品,是鄉村旅游業發展的關鍵問題。

1.2 智慧旅游的含義

“智慧旅游”這一新型的旅游理念由IBM公司于2008年首次提出,是“智慧地球(Smarter Planet) ”和“智慧城市(Smarter Cities) ”兩個概念的延伸?!爸腔勐糜巍笔菍⒙糜螛I與物聯網、云計算、高性能信息處理和智能數據挖掘等新興技術融合在一起,高度系統化整合和深度開發各種旅游資源,并服務于廣大社會群體的一種新型的旅游業態。隨著各種新型技術的發展,發達國家的智慧旅游受到政府、社會和學術界的普遍關注。早在2001年歐盟國家就已經建立了可以覆蓋全歐洲的旅游交通無線通信網絡,智慧化的交通導航、信息發布、安全提醒等功能被基本實現。2010年3月,“智慧旅游”這一概念由江蘇省鎮江市率先提出,此概念提出后受到政府、旅游企業、社會和學術界的贊譽,各界一致認為“智慧旅游”模式是旅游行業從傳統行業轉向現代化服務業的有效手段。2011年7月,我國旅游局局長邵琪偉正式提出,旅游業要落實國務院加快發展中國旅游業的部署措施,使旅游業走在服務業現代化和信息化進程的前沿,爭取在2021年左右初步實現基于新型信息技術的“智慧旅游”。

1.3 鄉村旅游的概念

關于鄉村旅游的概念,國內外學者從不同角度給出了界定,這一概念最早被國外學者定義為發生在鄉村的旅游活動。林剛(2006)認為,鄉村旅游的載體是鄉村風光,核心是鄉村歷史文化,主體是民營經濟,主要旅游群體是城市居民。朱顯平(2019)認為,鄉村旅游是發生在鄉村地區的,集娛樂、觀光、休閑、體驗等為一體的多元化的旅游活動。鄉村旅游在鄉村振興發展戰略中也占據重要地位,發展好鄉村旅游的前提是找到其發展的內在驅動力,即供給與需求。隨著數字經濟時代和體驗經濟時代的到來,鄉村旅游的需求與供給動力呈現出新的特征。消費者對于吃、行、住、游、娛、購的需求呈現個性化、多元化、數字化、智慧化的發展趨勢。在體驗經濟的情境下,鄉村旅游需要融入智慧旅游,這能為其帶來新的發展動力。

2 吉林省鄉村旅游現狀和問題

2.1 吉林省鄉村旅游的發展現狀

吉林省擁有比較豐富的鄉村旅游資源,盡管吉林省鄉村旅游起步較晚,但發展勢頭強勁,吉林省文化與旅游廳于2018年頒布了《大力推動鄉村旅游發展的十七條政策措施》,該政策在整體規劃、模式探索、標準制定、地域文化、文化利用、產業融合等17個方面給予了可以細化落實的支持政策,政府的政策支持能進一步優化鄉村旅游的發展環境。截至2018年,吉林省各類鄉村旅游經營單位數量超過1000家,累計提供30多萬個就業崗位。截至2019年,在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的評選中,吉林省入選了八個鄉村,包括查干湖和烏拉滿族鎮等。同年6月,首批省級鄉村重點村數量達到76個。吉林省將鄉村旅游融入了民俗文化、冰雪文化、綠色生態、紅色旅游、溫泉養生等來吸引游客,其中最具特色的是民族文化,例如,在琿春和延邊等地融合了朝鮮族民俗風情和滿族文化的旅游村深受消費者的喜愛,當地充分挖掘和利用民俗資源,積極發展其特色飲食與文化,充分打造個性化的文化體驗之旅。

2.2 吉林省鄉村旅游發展障礙

2.2.1 產品同質化,缺乏特色

融入地方特色文化是打造鄉村旅游競爭優勢的關鍵,盡管近年來吉林省鄉村旅游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興建了許多鄉村旅游度假村,但是鄉村旅游產品仍存在同質化現象,缺乏特色的產品體系,使很多游客產生千村一面的感覺。吉林省鄉村旅游產品多集中于觀光、餐飲、采摘和垂釣,產品特色不明顯,無法滿足消費者對鄉村旅游的多元化需求。雖然吉林省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但是在體驗經濟時代下,吉林省的鄉村旅游建設缺乏文化主題和載體,在硬件和軟件方面缺乏體驗元素。農特產品是吉林省鄉村旅游建設的重要環節,也是拉動吉林省經濟發展的重要渠道。目前吉林省鄉村旅游景區內銷售的農業產品主要以土特產和旅游紀念品為主,例如人參、鹿茸、民族服飾等,沒有充分挖掘文化資源。當地很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沒有得到充分的開發和利用,這使得吉林省的鄉村旅游缺乏吸引力和特色。

2.2.2 服務質量不高,缺乏專業性人才

吉林省鄉村旅游的發展,需要專業性的人才。目前吉林省鄉村旅游主要的經營管理人員是農民,這些人員大多缺乏旅游管理專業知識,并且沒有接受過系統的培訓,對于旅游產品開發與營銷、文化資源挖掘等缺乏深度理解,這導致鄉村旅游產品缺少創新性和先進的經營理念,并且服務質量不高,難以滿足顧客的需求。此外,吉林省鄉村旅游管理機制有待完善,旅游部門、農業部門、文化部門等在管理上的協調性有待提升。鄉村旅游的可持續發展,離不開專業化的管理機制與體制。由于缺乏鄉村智慧旅游專業人才,使得吉林省鄉村旅游缺少智慧化的經營理念和模式。

2.2.3 缺乏宣傳力度和農村旅游基礎設施

吉林省鄉村旅游一直以來宣傳力度缺乏,很多游客并不了解當地的鄉村旅游景點,各大衛視的宣傳廣告中很少看見有關吉林省鄉村旅游的宣傳,在其他網絡平臺例如抖音、微博、微信等的宣傳力度也不大。由于對網絡營銷的運用不充分,導致吉林省鄉村旅游景區內大多是本省游客。此外,鄉村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存在較多問題,這也影響了鄉村旅游的發展。例如,一些鄉村旅游道路和停車場等設施建設的不完善導致無法滿足游客的個性化需求;缺少有效處理生活污水以及垃圾的設施,導致景區生態環境受到破壞;一些鄉村景區沒有建立完善的景區內標識系統、監控系統、公共衛生間、餐飲區等基礎設施;鄉村景點的通信網絡建設水平滯后,包括Wi-Fi網絡建設和智慧旅游物聯網建設等?,F代化設施的缺乏阻礙了體驗式旅游項目的開發。

3 發展路徑

3.1 挖掘文化特色,提供個性化體驗

盡管吉林省的鄉村旅游資源較豐富,但是具有品牌特色的鄉村旅游產品較少,僅有幾個景區擁有一定知名度,比如龍市東城鎮光東村、琿春市敬信鎮防川村、烏拉街滿族鎮韓屯村景區。吉林省的鄉村旅游沒有形成品牌效應,導致對游客的吸引力較低,因此要將旅游產品品牌化。在品牌體系的培育過程中,努力挖掘當地歷史文化是關鍵,將當地的田園風光、歷史文化、民間習俗、飲食文化等進行融合,打造具有鄉土文化并且獨特新穎的鄉村旅游品牌。例如在景區的建設中融入地方傳說和典故;將民俗文化融入到農特產品中,為鹿茸、木耳、大米等產品打造文化書籍或宣傳短片;對人參等土特產進行工藝加工,形成人參糖、人參皂、人參蜜餞等產品。此外,鄉村旅游發展中需要實施個性化的營銷策略,體驗經濟情境下,服務是多元化和個性化的,鄉村旅游經營單位應該努力增強游客的體驗感,將商品體驗化。在增強顧客體驗方面,可以利用人工智能、5G技術、AR、VR等技術,給予游客智慧化導覽和沉浸式體驗。將商品體驗化的進程中,首先需要確定地方鄉村旅游的體驗主題,比如懷舊復古主題、綠色生態主題、人文藝術主題、民俗風情主題、邊境風光主題等,圍繞不同的體驗主題,打造鄉村民宿、文化集市、農事體驗、手工坊、大戲臺等旅游產品,增加鄉村旅游的豐富性與參與性,讓游客在欣賞田園風光的同時,感受到鄉俗和歷史文化。在體驗經濟的發展浪潮中,吉林省鄉村旅游需要深度開發有文化特色的旅游產品,帶給游客個性化的體驗。

3.2 提升經營者的專業化水平,培養智慧化人才

鄉村智慧旅游業對專業性人才的剛性需求呈現遞增的趨勢。各級政府和相關職能部門應不斷加大對工作人員的培訓力度,提升服務質量和專業知識。比如聘請專家進行講座與培訓,加強工作人員對鄉村旅游現狀和智慧旅游的理解,不斷提高其服務意識。針對農民經營者,當地政府可以實施高素質新型農民培育工程,提升農民的專業化技能和現代化服務素養。此外,加強專業人才培養和能力建設,為鄉村智慧旅游的發展做好人才儲備。在人才培養方面,可以采用鄉村智慧旅游專業人才高校培養模式,加強當地政府與高校之間的合作,例如,在高校開設智慧旅游相關課程,培養數字化和信息化人才;當地政府建設鄉村旅游項目,為廣大學生提供實習崗位,增強其實踐能力。也可以采用校企合作模式,通過定向培養方式為鄉村旅游輸送智慧化專業人才。鄉村智慧旅游的發展依賴智慧化專業人才的經營與運作,智慧化的人才能為吉林省鄉村智慧旅游提供獨特創新的經營思路,加快鄉村智慧旅游的創新與發展。

3.3 打造智慧平臺,建立數字化營銷模式

首先,需要打造一個鄉村智慧旅游平臺,在智慧旅游平臺上建立符合當地特色的智慧化管理系統,需要包含導航系統、GPS系統、搜索引擎系統等。發展鄉村智慧旅游需要分析游客的潛在需求,可以利用大數據、物聯網等數字化技術將游客的旅游信息數據進行整理分析,根據游客個人信息特點和消費行為數據,提供個性化的旅游產品與服務。在智慧平臺的建設中需要利用云計算和數字化技術實現用戶導流,進行精準化營銷。其次,建立數字化營銷模式,在微信公眾號、微博、抖音等自媒體平臺上進行吉林省鄉村旅游的宣傳推廣,借助電視、廣播、雜志等傳統媒介對吉林省特色鄉村旅游文化和特色產品進行營銷,提升品牌影響力。同時,在互聯網平臺和社交平臺等借助明星及網紅效應提高吉林省鄉村旅游知名度,讓更多的人了解當地特色文化與特色旅游產品,吸引來自全國各地的消費者前來參觀體驗。

3.4 以人為本,建設智慧化景區

在體驗經濟情境下,吉林省的鄉村智慧旅游發展需要以人文本,更加注重游客的體驗感,豐富鄉村旅游產品種類并改善旅游環境,充分利用物聯網技術、5G技術、VR技術、人工智能技術等建立智慧化景區。建設智慧化景區需要以數字化技術為依托,結合當地景區的具體情況,建立以智慧管理為核心的生態保護和管理服務系統,對景區

內的生態環境、自然資源、游客行為、工作人員行為、景區內設施等進行全面、及時的監控管理。在景區內建設電子自助導覽系統、門禁與安防系統、景區資源管理系統、景區監控管理系統、自助娛樂系統等。例如,在景區內利用VR技術為游客提供720度的沉浸式體驗,用戶通過佩戴立體眼鏡可以完全沉浸在某個主題場景里,配合錄制好的語音講解,產生身臨其境的感受。此外,可以提供鄉村酒店自助入住、智能機器人、虛擬導游等“無接觸式”服務。作為旅游產業鏈中核心部分的旅游景區,智慧化的基礎設施和服務管理能有效吸引廣大游客。

4 結論

在體驗經濟情境下,吉林省的鄉村旅游發展面臨著沖擊與挑戰,智慧旅游需要融入到鄉村旅游的發展中。在未來,吉林省的鄉村旅游需要深挖文化特色,提供個性化體驗;提升經營者的專業化水平,培養智慧化人才;打造智慧平臺,建立數字化營銷模式;以人為本,建設智慧化景區。在吉林省鄉村旅游智慧化的進程中,要充分利用人工智能、5G技術、物聯網技術、VR等信息化技術,將鄉村旅游的產品和服務智慧化,并根據游客的不同需求,提供個性化、多元化的體驗。鄉村旅游需要開啟智慧化模式,產品、服務、營銷和管理的智慧化將帶動吉林省鄉村旅游的轉型和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朱顯平,姜楊. 鄉村振興戰略下吉林省鄉村旅游的發展邏輯、障礙及路徑選擇[J].延邊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4):89-95.

[2]季宇,孫會敏,王樂雪.鄉村振興戰略視閾下的鄉村旅游發展策略研究——以吉林省鄉村旅游為例[J].農村經濟與科技,2020(34):60-61.

[3]劉亞萍,張寶君. 審視與反思: 吉林省鄉村“智慧旅游”發展路徑選擇[J].白城師范學院學報,2020(2):64-68.

[4]吳海燕.以智慧旅游視野發展全域旅游的理論和實踐[J].經濟問題探索,2018(8):60-66.

[5]周志愿.體驗經濟時代的旅游產品開發策略[J].經濟縱橫,2019(8):180.

[6]王璐,蘇嬋.體驗經濟情境下鄉村旅游發展趨勢研究[J].農業經濟,2020(12):143-144.

[7]林剛,石培基.關于鄉村旅游概念的認識——基于對20個鄉村旅游概念的定量分析[J].開發研究,2006(6):72-74.

[作者簡介]李鵬翔(1994—),女,漢族,吉林長春人,碩士,現任于長春光華學院,助教,研究方向:市場營銷;李巖(1992—),女,漢族,吉林通化人,本科,現任于長春光華學院,助教,研究方向:電子商務。

猜你喜歡
體驗經濟智慧旅游鄉村旅游
秦皇島山地生態農業旅游產品開發策略
大數據時代黔東南州智慧旅游開發研究
京津冀休閑產業協同發展研究(一)
全域旅游背景下海南鄉村旅游發展的新范式
鄉村旅游供應鏈優化探析
新出版業態下民營實體書店轉型發展模式
鄉村旅游環境中不同污染源以及保護措施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