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法學教學方法研究

2021-12-16 14:29周巖
科技信息·學術版 2021年34期
關鍵詞:方法研究高校

摘要:在社會不斷發展中提升了對教育的要求,但是當前很多高校中的教學方式沒有結合時代發展需求進行改革,導致教學方式與教學觀念與時代發展嚴重脫節,當下高校法學教學中就存在著諸多問題,其中主要的問題有教學模式落后、教學案例陳舊,影響了法學教學質量,因此當前法學專業應結合時代發展,對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法進行及時更新,響應社會的發展,采用多元化的方式開展教學,提升教學效果與質量,促進教育與發展同步。本文專門針對高校法學教學方法進行研究,以供各界同仁參考。

關鍵詞:高校;法學教學;方法研究

一、當前我國高校法學專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在教育中只有了解到需求才能進行針對性的改善。時代不斷發展高校中的學生 也在不斷更新,在此環境中社會發展對高校教育提出了新的教育要求。社會的需求是教育改革的原動力,因此高校應結合社會發展重新審視與定位自身的發展方向。法學專業對實踐要求較高,但是當前我國高校中法學專業中的學科設置是理論課程比例較高,因此高校法學專業需要對教育體系進行改革,增加實踐教育的比例。

(一)過分關注理論知識傳授

在當前高校法學教育中有很多教師過于強調概念與詞語之間。條款之間的區別,將法學的學習重點放在了文字區分與理解方面,忽視了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講課的方式過于傳統,缺乏實踐操作及應用方面的教學,在傳統枯燥煩悶的環境中削弱了學生的學習能力與效率,學生在此環境中缺乏學習動力。曾經對民法及刑法課程中的學生進行調查學習體驗,其中有97%以上的學生認為學習基本概念內容令人昏昏欲睡,但是大部分學生則表示民法中的案例學習則恰好相反,能夠令學生提起學習欲望,由此證明案例學習要遠比單純的講解有趣,因此教師應運用案例式講解對學生進行基本概念教育。

(二)以教師為中心,學生只能被動的接受

在課程中課堂互動是學生自主學習的體現但是在法學課程中教師常常忽視學生教育主體的身份,慣用的教學方式是灌輸式教育,在課程中學生只能被動的接受,教師在講臺上激烈的講述,學生在談下毫無反應只這樣的環境中學生無法有效理解知識,也無法掌握學習的能力,無法發揮法學教育的作用。因此要想解決以上問題,教師應提升對學生主體地位的重視,以學生為中心設置教學內容,幫助學生提升對法學知識的理解,促進學生高效學習。

(三)將考試作為督促學生學習的主要方式

在法學考核過程中慣用的考核方式就是所所學的知識進行重點標識,學生運用課余時間對知識進行背誦與鞏固,在考試過程中通過回憶背誦記憶進行答題,這種淺層次的學習,無法提升學生對法學知識的印象,這樣的考核方式也無法對學生的綜合能力進行檢驗,因此令法學教育效果無法提升。由于以上問題影響了法學教學的實際效果,無法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二、高校法學教育的策略

結合學生不同學習階段,為學生設置教學問題、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運用不同的教學方式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將理論與實踐有效結合,轉變教師全權主導的教育局面,作為引導者的身份與學生平等的互動。交流與學習,從而提升教學效果。

(一)注重案例教學法的應用

案例教學法最早起源于美國哈弗商學院。在案例教學法中倡導學生通過討論方式進行學習。我國對案例教學法的應用時間相比國外要短,在法學教育中應用案例教學法能夠,提升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通過案例方式快速幫助學生分清主次及辨別真偽,便于學生通過理論聯想到實際,提升法學教學效率。在法學教學中常用的案例教學方式,主要是運用法院實例案例作為教材在課程中進行探討式學習。案例分析法的主要特征為:以法院實例為教材;以課堂交流討論為主。在案例教學方式應用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項:

1.理論課程的主要教學目的在于讓學生對整體學科內容有全面的理解,但是運用案例教學時并不能清晰的展露其中全面的知識。在案例教學中不含有是推理過程,其目的在于呈現出案例中的概念、原則及原理等相關例證。因此在運用案例教學法是教師應兼顧點與面,平衡理論與實踐之間的關聯。保證學生能夠掌握理論概念的同時明確實踐意義。

2.在案例資料選擇過程中以精確為基準原則,保證內容的精煉切記文字堆砌。

3.信息量充分。在傳統教育中學生的主要信息來自與教師口授,在教師口授過程中學生需要對口授內容進行記錄,因此在接受方面受到的一定的限制。在課程中教師大部分的時間在講解知識內容,沒有過多的時間檢驗學生的預習情況。在課程中運用案例教學法,討論學習成為基礎學習形式,因此學生需要提前預習學習內容,否則將無法實時課堂討論,這樣的教學方式提升了學生的信息量。

4.教師出具必要答案。在案例學習中教師提出問題,不需要急于出具答案。但是如果在討論問題解決方答案涉及新的問題時,應對之前的問題給與結論,如果學生無法完成結論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提示,引導學生進行總結,挺尸要引導學生對解題方式進行多方研究,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在運用案例教學法開展法學課程中,其中的方式不是固定的是隨著內容而靈活變化的,教師應重視靈活運用案例教學法,明確組自身織者與引導者的身份。

(二)模擬法庭的構建

古語有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逼浜x是送給別人魚不如教會他釣魚的方法,因此在學習法學課程中讓學生學習知識不是最終的目的,最終的目的是通過學習掌握學習能力,就是學生能夠將知識轉化為能力為自己所靈活運用,這才是學習的最終目的。在社會不斷發展中對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學生在畢業后就能投入到社會工作中,但是從校園邁向社會需要有知識積累及實踐經驗。在法學教育中角色互換模擬教學法是完成任務,提升學生實踐能力的有效方法,教師結合教材內容,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小組,并在課程中為學生創建情境,學生在特定的情境中自主完成法庭模擬場景,這個過程就是將知識轉化為能力的實踐過程,在實踐模擬中通過轉換角色,掌握實踐職能。在模擬過程中,改結合固定的法庭模式,要秉承嚴肅原則進行,學生按照任務反復訓練,教師要闡述模擬目標,同時對知識重點進行講解,并在模擬過程中為學生進行指導與示范。在模擬結束后對模擬過程中的各個知識重點進行討論與鞏固,在參與過程中培養學生形成創作力,并培養學生解決問題能力、合作意識及交際能力,便于學生能夠及早的適應社會工作環境與氛圍,培養滿足社會發展需求的人才。

(三)現代教學手段的應用

在社會不斷發展中科學技術被廣泛應用與各個行業與領域中,因此高校法學教學也應積極相應社會的發展運用現代技術與虛擬技術進行授課。

1.建設數字實驗室。

在常規概念中認為理科才需要運用實驗室,文科實驗室建設是實踐教學實現的有效方式之一。構建數字化實驗室能夠實現虛擬法庭及虛擬犯罪教育資源的掌控,教師可以在虛擬環境中運用旁白引導學生,令學生感受身臨其境,特別是在學習犯罪心理內容時進行模擬犯罪能夠提升學生對犯罪心理的藥效掌握。運用虛擬實驗能夠為法學教學提供現實無法實現的教育資源,能夠豐富法學教材,提升學生對法學知識的理解。

2.多媒體和網絡技術的應用。

在高校法學課程中教師可以在網絡中收集資料并對資料進行整合,運用多媒體的方式將內容進行呈現,提升學生的感官體驗,令學生對枯燥的知識產生興趣,對學生形成理性認知有一定的作用,教師還可以運用網路平臺進行教育資源共享,從而獲取更多的教育資源,拓展學生的知識結構,豐富學生的學識與眼界,突破傳統教育瓶頸,創新教學方式與內容。運用現代教學方式開展法學課程,令知識內容更加生動,提升了學生的學習欲望,提升了教學質量。

3.綜合評定學生的成績

為了解決學生成績高低分的問題教師應改變傳統考核方式,進學生的課堂表現、模擬實驗表現、作業完成情況、考試成績統一納入考核環節中,運用綜合評定方式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評價,教師可以結合學科需求調整各個環節的考核分數,從而促進學生綜合發展,改變傳統終結式的教學評定方式。另外小事還可以在實驗或是討論環節讓學生進行互評,學生可以在互評中了解自身的優勢與不足,有利于學生針對性學習,通過構建綜合評定體系,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

高校法學課程具有嚴密、理論性強及內容抽象等特征,所以有一定的學習難度,而案例教學法可以提升教學效果,教師可以運用案例教學法對知識進行講解,同時還應保證教學方式的先進性,可以在校內構建模擬實驗室,促進學生深度學習感知法學知識,開拓學生的視野,促進學生綜合發展,發揮法學教育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1]周穎.法學教學方法在民辦高校的運用[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9(06):125-126.

[2]李娜.高校法學研究性教學方法探索[J].人才資源開發,2016(22):153.

[3]楊爍.高校法學專業教學方法改革芻議[J].市場周刊(理論研究),2013(07):153-154.

[4]趙永興.試論高校法學類專業教學方法問題及對策研究[J].出國與就業(就業版),2010(10):108-109.

作者簡介:周巖(1985年11月—),男,漢族,河南開封人,本科,助教,從事法學、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大學生就業創業研究。

猜你喜歡
方法研究高校
如何提高學前教育專業聲樂課的教學質量
數學教學中有效滲透德育方法的研究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眾平臺傳播效果的幾點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導師制的比較
試論高校黨建工作中的黨史教育
學研產模式下的醫藥英語人才培養研究
高校創新型人才培養制度的建設與思考
高??蒲袆撔聢F隊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