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濟政策不確定性與中國企業創新文獻綜述

2021-12-22 00:13王宣
科技信息·學術版 2021年2期
關鍵詞:經濟政策不確定性企業創新投資

王宣

摘要:經濟政策不確定性影響企業管理者對企業未來的創新投資計劃,現有文獻從宏觀和微觀兩方面對其進行了相關研究。本文主要集中于經濟政策不確定性與企業創新投資行為的影響研究,歸納總結相關文獻,并在現有結論的基礎提出對未來研究的展望。

關鍵詞:經濟政策不確定性;企業創新;投資

一、引言

隨著我國經濟飛速增長,綜合國力快速提升,帶來科學技術日新月異、創新活動蓬勃發展。與此同時,隨著國際分工的細化與國際合作水平的提高,人為性因素造成的經濟與政策變動愈加突顯。2018年我國國內企業連續兩次遭遇西方國家制裁與禁運就是國際上人為制造的經濟政策變動。在國際關聯越來越密切、科技水平越來越發達的背景下,經濟政策效應將愈加強烈。各國為應對國內外經濟形勢所制定的政策在平緩現有風險的同時,也很有可能造成更大的不確定性。企業是推動創新的有生力量,宏觀經濟政策的實施與國內外經濟形勢的波動所帶來的機遇和挑戰,極大影響了我國企業的研發投入與產出。

二、相關概念

(一)經濟政策不確定性

對于經濟政策不確定性的概念,目前比較權威、受到大家廣泛認可的是 Gulen在2016年提出的定義。他指出,經濟政策不確定性是當局政府在未來改變現有經濟政策,或者是發布新經濟政策的不確定性,其在實際情況中的表現為市場主體(企業)無法準確預測當局政府在將來是否、何時以及怎樣改變現有的經濟政策。經濟政策不確定性會極大影響企業對未來的創新投入。在現有關于經濟政策不確定性的研究文獻中通常是采取以下幾種指標衡量的:(1)BBD指數(2)政府官員變更(3)GARCH模型估計相關結果。對于經濟政策不確定性的經濟后果而言,宏觀以及微觀層面的波動所造成的結果也必然會直接或間接地對企業投資活動產生深刻影響。

(二)企業創新投資

基于實物期權理論和核心競爭力理論,創新能夠為企業帶來長期收益,企業通過對創新的投資,幫助企業在未來獲得核心產品的競爭力,占據未來市場的主導地位以及幫助企業獲得更多的利潤。而企業創新的決策是需要考慮企業內部各方的利益,需要對未來市場的經濟政策做出準確判斷,為更好應對外部經營環境變化做出充分的應對準備。

三、經濟政策不確定性與企業創新投資

創新有著不可預測性、長期性、不確定性等特質,與其他投資相比,是一項高風險、高收益的活動。經濟政策不確定性會影響企業管理者對未來市場的形勢判斷從而影響企業的創新,這個過程和結果是較為復雜的。若想探究經濟政策不確定性對企業創新的影響,可轉化為對企業創新投資的影響,將不確定因素引入投資決定函數,是20世紀80年代后宏觀經濟中有關投資決定理論的最大進展。對于經濟政策不確定性對企業的創新影響,現有文獻存在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即正向效應和負向效應。

(一)正向效應。

正向效應表現為經濟政策不確定性促進企業創新投資。孟慶斌、師倩(2017)利用中國上市公司數據研究宏觀經濟政策不確定性對企業研發投入影響的作用機制,研究發現經濟政策不確定性會給企業帶來相對較高的價值波動,企業會通過加大創新投入謀求發展以爭取在未來市場中的地位。相應地,楊棟旭等(2019)通過對中國 A 股上市公司的對外投資行為的研究發現,經濟政策不確定性與企業對外直接投資的傾向顯著正相關;通過企業的異質性研究發現,當經濟政策不確定性上升時,相較于國有企業、資本密集型以及高融資約束企業而言,非國有企業、低融資約束企業、技術密集型企業對外直接投資的傾向更強。顧夏銘、陳勇民和潘士遠(2018)指出,經濟政策不確定性會對企業創新產生激勵效應,企業會選擇在不確定性的情況下進行創新活動。Atanassov 等(2015)將政府官員職位變更作為經濟政策不確定性的指標,發現當企業的外部環境存在較大變動時,企業會認為當前的經濟形勢不夠明朗存在諸多可變性,如果企業能夠加大對企業地創新投資,成功創造出實質性的創新產品,會有利于企業在不確定下的經營活動,因此經濟政策不確定性地上升會促進企業通過創新謀求在未來市場中得主導地位。

(二)負向效應。

負向效應表現為經濟政策不確定性對于研發投資的表現為抑制作用,這種抑制作用在經濟蕭條時表現得更加明顯。關于經濟政策不確定性會減少企業創新的影響機制,Gustavo(2011)認為,創新是一項未經測試有著巨大失敗風險的投資項目,企業的高管在面對創新決策時會更加謹慎,當企業面臨較大的經濟政策不確定性時企業會降低創新支出。特別地,饒品貴、岳衡和姜國華(2017)發現經濟政策不確定性升高導致企業投創新投入明顯下降;研究采用投資殘差計量投資效率和投資投資機會敏感性時,發現當經濟政策不確定性高時,企業投資決策更加考慮經濟因素,投資效率明顯下降。國內學者郝威亞等(2016)以新產品產值為創新的代理變量,從實物期權理論出發,認為創新投資是企業的一項實物期權,當企業面臨的不確定性較高時,創新作為期權的等待價值會提升,在這樣的情形下,對于企業來說,最合理的決策是推遲研發,等待確定信息的出現。陳德球等(2016)以政府官員換屆作為經濟政策不確定性的衡量指標,研究發現企業為了獲得更為確定的信息,會選擇等待并推遲研發投入,企業的創新活動也隨之減少。另一方面,根據金融摩擦理論,學者們認為經濟政策不確定性會對企業融資約束產生影響,進而減少企業創新。

四、未來展望

在現有文獻中,國內外研究關于外部經濟政策不確定性與企業投資的關系還未形成一致意見,有學者認為其會加劇企業的風險,增加企業失敗的可能性;另一部分學者則認為這是一種機遇,給企業帶來價值升值的空間。對不同性質的企業而言,不確定性帶來的后果也大相徑庭,當前的研究主要是基于整個中國的A股上市公司的全樣本檢驗,后續的研究可以根據企業所處行業的不同進行更為詳盡的研究。 對于衡量方式而言,目前主流的幾種衡量方式中,較為常用的是 Baker 指數,但 Baker 指數是對整個國家經濟不確定性的統一衡量,并不能分區域的進行政策不確 定性衡量。此外,GARCH 模型和政府官員變更也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使用不同的衡量方式也會使得結果存在一定差異,因此,對于完善衡量方法也勢在必行。

影響企業技術創新的原因是復雜多樣的,經濟政策不確定性、市場結構、行業競爭雖然都屬于外部影響因素,但與企業創新之間的關系卻千差萬別。其中,經濟政策不確定性與企業創新之間是單向的因果關系,經濟政策不確定性將影響企業的創新動力與創新效果,這種影響是宏觀經濟環境對于微觀企業個體的作用,是一種單渠道的作用,因為企業的行為對于宏觀經濟環境的影響是微不足道的,甚至是可以忽略的。事實上,經濟政策不確定性和市場結構均對企業創新產生影響,不僅二者分別影響了企業創新,而且二者之間還存在影響關系,主要表現為經濟政策不確定性對于市場大的資金持有者的影響,進而通過其的變化影響企業的創新活動。從現有研究成果來看,關于經濟政策不確定性通過影響市場大的資金持有者進而影響企業創新的研究尚不多見,但實際上這卻是一個值得關注的重要問題。市場結構、行業結構或市場勢力,屬于市場經濟中的市場競爭范疇,我國自改革開放至今,已逐步確立了競爭政策及其操作工具,反壟斷法和公平競爭審查即為經濟體制改革的成果之一。從這一點上看,經濟政策的變化是催生市場結構變遷的直接力量。而市場結構的變遷一方面為企業的發展提供了土壤和平臺;另一方面它也是企業之間競爭的直接反映。競爭政策的確立與實施意在為企業發展提供公平競爭的制度保障,為企業競爭營造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真正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推動企業創新,引導中國經濟健康持續發展。其中的內在邏輯是:經濟政策影響市場力量,進而影響了企業創新。因此,以市場勢力作為傳導中介,研究經濟政策如何影響企業創新,更有利于尋找到制約或促進企業創新活動的關鍵因素。未來的研究可聚焦于,將市場勢力因素作為中介變量納入研究范疇,為分析經濟政策不確定性對企業創新的作用機制提供新的視角,進而為我國競爭政策,尤其是反壟斷政策的實施提供新的經驗依據。

參考文獻:

[1]陳國進,王少謙.經濟政策不確定性如何影響企業投資行為 [J].財貿經濟,2016(05).

[2]陳胤默,孫乾坤,文雯,張曉瑜.母國稅收政策不確定性與企 業對外直接投資[J].世界經濟研究,2019(11).

[3]龔旻,甘家武,蔡娟.稅收政策不確定性與地區經濟波 動——基于中國市級面板數據的實證檢驗[J].云南財經大學 學報,2018.34(03).

[4]顧夏銘,陳勇民,潘士遠.經濟政策不確定性與創新——基 于我國上市公司的實證分析[J].經濟研究,2018.53(02).

猜你喜歡
經濟政策不確定性企業創新投資
我國房地產價格波動與貨幣政策調控模式研究
經濟政策不確定性環境下企業會計穩健性與商業信用融資
經濟政策不確定性環境下企業會計穩健性與商業信用融資
專用性人力資本、治理機制與企業創新
不同行業的企業創新特征實證分析
關于我國PPP模式應用的問題探討
“雙創”國策下的階段性經營、資本知識架構研究
淺談對銀行投資價值的研究
房地產泡沫現狀及成因的分析探討
實施細胞激活工程與推動企業創新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