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克思意識形態批判的存在論革命何以可能
——重思馬克思對黑格爾哲學三重顛倒的校正

2021-12-23 04:13唐曉燕
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論文集 2021年0期
關鍵詞:存在論費爾巴哈人民出版社

唐曉燕

在國內學界的傳統觀點中,馬克思從黑格爾那里繼承的主要是辯證法——形式化、方法化的辯證法。這種幾近成定勢的理解遮蔽了黑格爾對馬克思思想影響的整體性和復雜性。探討二者思想關系的最新動向是從關注黑格爾的先驗哲學轉向關注其整體思想,實現對二者思想關系具體的、歷史的把握。(1)孫海洋:《國外馬克思主義者論馬克思與黑格爾的關系:一種譜系學分析》,《國外理論動態》2015年第9期,第63頁。正如美國著名黑格爾研究專家艾倫·W.伍德所指出的:“要使對‘黑格爾和馬克思’關系的探討具有生命力,就應忽略對辯證方法的過度強調,將問題集中到具體的社會和歷史方面?!?2)Allen W.Wood. Hegel’s Ethical Though.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p256.就意識形態而言,馬克思對這一緣起于哲學認識論問題的探討之所以能實現意識形態批判的存在論革命,進而將意識形態概念引入政治社會學框架予以建構性理解,黑格爾的國家觀、精神異化觀及方法論前后相繼地發揮了砥礪思想的“磨刀石”的作用。馬克思在思想起點上與黑格爾堅守的思維與存在相統一的原則耦合,但在日益接觸與介入社會現實后,意識到并致力于校正黑格爾在國家觀,繼而精神異化觀,最終方法論層面的內在顛倒。正是對這三重顛倒之校正一以貫之的完成,推動了意識形態批判存在論革命的實現,從此意識形態概念獲得現代含義,現代語境中意識形態的核心議題在于其社會效力和社會職能。

一、思想起點與黑格爾原則的耦合

從思想史上考察,意識形態概念最初在法國唯物主義哲學家特拉西手中作為“觀念的科學”降生,以現實自我意識的立場思維對象和對對象的思維二者的統一(3)[德]黑格爾:《哲學史講演錄》第4卷,賀麟、王太慶譯,商務印書館1978年版,第5頁。,歸屬近代認識論譜系。然而,由于在主觀性理解上的片面性——主觀性仍被理解為某種被決定的和既存的東西,思存統一原則的實現禁錮于認識論范圍。正是黑格爾在費希特的基礎上致力于推動思維與存在的統一(雖然是在理念層面),開啟了意識形態研究的存在論之路??档略凇都兇饫硇耘小分袑⒅饔^能動性原則引入認識論,為人類先天認識能力澄清前提、劃定界限,但在自我意識與客觀世界、思維與存在之間留下了一條不可逾越的鴻溝。費希特通過將理性解釋成一種能動的、形塑客體的力量,建立了客體與自我思想的融合,“為黑格爾提供了主體與客體統一的邏輯支撐”(4)[美]諾曼·萊文:《馬克思與黑格爾的對話》,周陽等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5年版,第382頁。。黑格爾堅信“理念并不會軟弱無力到永遠只是應當如此,而不是真實如此的程度”(5)[德]黑格爾:《小邏輯》,賀麟譯,商務印書館1980年版,第45頁。,否認理性與現實、應然與實然之間存在不可逾越的鴻溝,通過辯證法推動思維與存在實現了絕對同一——個人主觀頭腦中的絕對同一,毋寧說是“思維和存在的最尖銳的對立”(6)楊祖陶:《德國古典哲學邏輯進程》,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255頁。,標志著西方近代哲學走到了在自身范圍內解答思存統一問題的邊界。

馬克思在思想起點上與黑格爾原則的耦合,表明意識形態批判存在論革命的實現具有實在的可能性。博士論文《德謨克利特的自然哲學和伊壁鳩魯的自然哲學的差別》(以下簡稱《博士論文》)通常被視為馬克思思想的起點。常被學界忽略的是,在此之前,馬克思經歷過一個康德—費希特浪漫主義理想主義的思想階段,直至倚靠費希特法哲學構造法的形而上學體系時遭遇“現有”與“應有”的截然對立,向黑格爾哲學求助成為解惑釋疑的必然。與費希特法哲學在解釋現實時事物本身的內在矛盾和生動內容并未展開不同,黑格爾哲學的優勢在于從事物的發展中研究事物本身,事物本身的理性“作為一種自身矛盾的東西展開,并且在自身中求得自己的統一”(7)《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8頁。。馬克思在柏林郊區休養期間從頭到尾研讀了黑格爾及其大部分弟子的著作,撰寫了對話體著作《克萊安泰斯,或論哲學的起點和必然的發展》以澄清自己的思想,從理想主義轉向黑格爾主義,帶著明確的目的——“證實精神本性也和肉體本性一樣是必要的、具體的并有著堅實的基礎”(8)《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3頁。。

基于康德—費希特浪漫主義理想主義思想階段的存在,在柏林大學接近青年黑格爾派自我意識哲學是馬克思在后黑格爾哲學時代的必然選擇。青年黑格爾派的自我意識哲學立場,毋寧說正是對黑格爾哲學中康德—費希特因素的發展?!恫┦空撐摹分?,馬克思公開宣稱持有自我意識哲學立場,“反對不承認人的自我意識是最高神性的一切天上的和地上的神。不應該有任何神同人的自我意識相并列”(9)《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2頁。。這一時期青年黑格爾派精神領袖鮑威爾對馬克思的思想產生了全方位的影響,《博士論文》對意識形態的首次探討沿襲了鮑威爾的意識形態理解范式。如同鮑威爾稱宗教是“歪曲的方式”的解釋,“拙劣的、惡毒的欺騙”“對現實的虛幻反映”,馬克思引用伊壁鳩魯的話語,將“意識形態”與“空洞的假設”并置。雖然溝通意識形態與具體社會現實的關鍵環節尚未被意識到,但馬克思已經對自我意識哲學立場有所保留,并未賦予自我意識因素以絕對意義,而是隱含了與鮑威爾之異、與黑格爾之同的關鍵點——一個缺失概念形式的實體與自我意識統一原則。這一階段馬克思對于自我意識哲學立場的堅持,更多考慮的是歷史合理性。在當時那個“反對精神和真理的時代”,哲學首先需要批判的啟蒙原則,因此,“盡管抽象的個別的自我意識在科學理論方面是不徹底的、有缺陷的,但它在世界歷史上卻是完全正當的、合理的……它能夠無情地拒斥一切對于人的意識來說是超驗的東西”(10)吳曉明:《馬克思早期思想的邏輯發展》,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24頁。。但隨著青年黑格爾派退化為柏林“自由人”,馬克思日益接觸并介入社會現實,與鮑威爾思想細微卻本質的差別擴大化,回歸黑格爾哲學成為現實要求。黑格爾哲學為馬克思在社會現實層面理解思維與存在的統一,最終實現意識形態理解與批判的存在論革命提供了“磨刀石”——黑格爾的國家觀、精神異化觀及方法論。

二、意識形態隱性批判階段:對黑格爾國家觀顛倒之校正

克羅茨納赫時期,馬克思在《黑格爾法哲學批判》中并未使用“意識形態”一詞,但已經隱含了意識形態批判思想。黑格爾致力于調和內在性與外在性、本質與實存,這在其國家觀中得到突出呈現。但當馬克思秉持黑格爾理性主義國家觀接觸社會現實時,卻處處遭遇思想困惑。馬克思起初借助費爾巴哈的“顛倒”方法批判黑格爾國家觀,繼而超越費爾巴哈將對觀念層面的顛倒追溯到現實本身。

雖然認同黑格爾哲學自我意識與客觀世界、理性與現實相統一的原則,但《萊茵報》時期的經歷讓馬克思意識到這一原則在黑格爾的國家觀中只是以抽象的形式貫徹的,理性與現實的和解是“‘以理解’來和解的”(11)[德]卡爾·洛維特:《從黑格爾到尼采:19世紀思維中的革命性決裂》,李秋零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6年版,第59頁。?!斗ㄕ軐W》中,黑格爾的國家觀并非是對國家歷史發展狀況的說明,而是歸屬“自由意識的現象學框架”,闡述的是國家的理念、國家的應然狀況。黑格爾認為,國家是“倫理觀念的現實”,體現“實體性意志的倫理精神”。(12)[德]黑格爾:《法哲學原理》,范揚、張企泰譯,商務印書館1961年版,第253頁?,F代國家作為普遍利益的表征,是代表特殊性的完全自由和私人福利的家庭和市民社會的外在必然性和內在目的,家庭和市民社會作為現實的理念的環節、自身有限性的兩個領域從屬于國家。馬克思在1842年3月5日致盧格的信中表示要寫一篇以批判君主專制制度為著眼點批判黑格爾法哲學的文章供給《軼文集》,但這一允諾遲至1843年夏《〈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才兌現。1842年初的馬克思之所以未能展開對黑格爾法哲學的批判,源于思想發展狀況的制約。完成這一批判任務的思想準備尚未到位——如果不摧毀黑格爾哲學體系大廈,就無法分析黑格爾國家觀,但1842年的馬克思恰恰缺失這一分析工具。

正當受困于黑格爾理性主義國家觀與現實國家生活狀況之間“事實”與“應當”的遙遠對立與矛盾時,費爾巴哈人本學唯物主義進入馬克思的視野。馬克思明確表示贊同費爾巴哈《關于哲學改造的臨時綱要》(1842)中的觀點,并在其《未來哲學原理》(1843)中發現了有助于解決黑格爾國家觀內在矛盾的方法。黑格爾的認識論將思想視為主語,將存在視為謂語,費爾巴哈認為這種實存與本質的顛倒無法從黑格爾哲學體系內部予以消解,神秘主義是這一體系的宿命。(13)Shlomo Avineri .The Social and Political Thought of Karl Marx.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68.p12.費爾巴哈建立唯物主義哲學,開啟對黑格爾哲學內在顛倒的再“顛倒”?!爸灰洺①e詞當作主詞,將主體當作客體和原則,就是說,只要思辨哲學顛倒過來,就能得到毫無掩飾的、純粹的、顯明的真理?!?14)[德]費爾巴哈:《費爾巴哈哲學著作選集》上卷,榮震華、李金山譯,商務印書館1984年版,第102頁。

費爾巴哈批判黑格爾思辨哲學的“顛倒”分析工具被馬克思吸收并運用于批判黑格爾國家哲學,這是馬克思開啟自身意識形態批判道路的標識。家庭和市民社會作為真正活動著的實體是國家的前提,但在黑格爾的國家觀中,思辨的思維將這一切頭足倒置,“觀念變成了主體,而家庭和市民社會對國家的現實的關系被理解為觀念的內在想象活動”(15)《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0頁。。之所以會產生這種顛倒,是黑格爾對現代社會政治生活的誤判。黑格爾不理解現代社會政治生活的特殊性,即個人的社會生活與政治生活的分離以及作為原則事實的國家與市民社會分離的實質。在現代社會中家庭和市民社會是國家存續的先決條件,但在黑格爾的國家觀中這種關系卻是截然相反的。

然而,費爾巴哈僅限于在哲學和宗教領域尋求對黑格爾那里存在的主謂詞的顛倒,在社會歷史領域仍然是唯心主義者,他所理解的人是抽象的人。馬克思的深刻之處在于,將黑格爾國家觀對市民社會與國家關系的顛倒理解追溯到現實存在,從而超越了費爾巴哈。黑格爾在《邏輯學》的“本質論”部分區分了“現實”與“實存”,現實是本質與實存的統一(16)[德]黑格爾:《小邏輯》,賀麟譯,商務印書館1980年版,第295頁。,卻在國家觀中有意混淆“現實”與“實存”。由于國家被視為其自身是一種理性的東西,國家的理念在黑格爾那里不是作為結論而是作為已然自明的前提出現的。本該完成解決國家的實然與應然巨大鴻溝的思想工程,異變為理解國家實然合理性的工程;本應具有強烈革命性的黑格爾國家觀由于閉鎖于認識論領域實現國家的實存與本質的統一,思存統一最終統一于思維。與黑格爾以觀念為起點,滿足于在表面上解決市民社會與政治國家的矛盾相反,馬克思從“本來意義上的現實的主體”出發,實現對市民社會與政治國家關系的重新理解?!皼Q不是國家制約和決定市民社會,而是市民社會制約和決定國家”(17)《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32頁。,市民社會之于國家具有本源地位。因此,必須實現研究領域和重心的轉向——轉向在政治經濟學領域探討市民社會的秘密。

三、意識形態批判理論初步形成階段:對黑格爾精神異化觀顛倒之校正

馬克思通過批判黑格爾國家觀意識到,意識形態批判必須落腳到對顛倒的意識以之作為前提的顛倒的世界的批判,探討市民社會之于國家的本源地位。而對市民社會的探討,必須到政治經濟學中去尋求,《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以下簡稱《手稿》)是這一研究的最初成果。

雖然已經啟動政治經濟學研究,但馬克思回過頭來研究《精神現象學》這一黑格爾哲學的“真正誕生地和秘密”,《手稿》的一部分內容就是《對黑格爾的辯證法和整個哲學的批判》。在《精神現象學》描述客觀精神發展形態的“精神”部分,黑格爾深入討論了精神異化現象。精神異化是精神“自己變成他物,或變成它自己的對象和揚棄這個他物的運動”(18)[德]黑格爾:《精神現象學》上卷,賀麟、王玖興譯,商務印書館1979年版,第23頁。。對于苦惱意識、誠實意識、高尚意識、卑賤意識等意識形態,黑格爾在意識發展整個歷史中一一揭露它們在趨向意識的真實存在的過程中異化的表現形式?!妒指濉分?,馬克思對黑格爾的精神異化觀進行了批判,得出《精神現象學》中的精神異化觀本身陷入異化這一看似悖謬的結論。這一悖論的生成源于黑格爾辯證法所提供的辯證形式與非批判內容的矛盾。黑格爾精神異化觀的內容是非批判的,但形式是辯證的,異化不僅是自我喪失(否定),還包括通過揚棄異化重新“領有”本質(否定之否定)。在黑格爾那里,由于人被看作是非對象性的、唯靈論的存在物,人的本質是自我意識,《精神現象學》中出現的各種異化形式究其實質“不過是意識和自我意識的不同形式”(19)《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04頁。。對于馬克思意欲在政治經濟學層面展開的市民社會批判而言,一方面黑格爾的精神異化觀潛在地包含了一切批判要素,另一方面異化的主體是純粹抽象思維,辯證法的光華依然被束縛于思維本體之中。因此,需要將黑格爾“倒立著的”辯證法重新“倒過來”,“以便發現神秘外殼中的合理內核”(20)《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2頁。,即發現現實的勞動的辯證法。

正是由于黑格爾,“異化”與意識形態緊密結合起來,成為馬克思思考意識形態問題,創立意識形態批判理論的理論背景。沃特·卡爾尼斯特強調了二者的關聯:意識形態概念要放置在社會異化的語境下來理解,“事實上,‘意識形態’是‘社會異化’的一個特例”(21)Walter Carlsnaes:The Concept of Ideology and Political Analysis:A Critical Examination of Its Usage by Marx,Lenin and Mannheim.New York:Greenwood Press,1981.p44.。馬克思將異化分析工具運用于對國民經濟學的批判,提出了異化勞動理論。國民經濟學以之作為前提的勞動是有害的、造孽的勞動,抽象的、片面的勞動,馬克思稱之為“異化勞動”。迄今為止的全部人類生產都是私有財產的運動。與國民經濟學將私有財產視為異化勞動的原因相反,馬克思指出事實上異化勞動才是私有財產的原因。在異化勞動普遍化的情況下,意識形態領域生產的異化同樣具有普遍性。宗教、法、道德等具體意識形態,“都不過是生產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并且受生產的普遍規律的支配”(22)《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86頁。,受到異化規律的支配。意識形態作為異化勞動的觀念表現,是異化了的社會意識,其存續以生產異化的存續為前提。

《手稿》充分體現出馬克思對于意識形態的批判是在雙重維度上展開的:一方面批判黑格爾異化了的精神異化觀,批判意識形態生成的哲學基礎;另一方面,開展政治經濟學研究,揭示意識形態生成的現實基礎。兩重維度的批判相互關聯,一方面表明馬克思意識形態批判理論的初步形成,另一方面表明進一步揭示并校正黑格爾哲學思辨方法的深層顛倒成為必然。

四、意識形態襁褓束縛之方法論清算:黑格爾哲學思辨方法顛倒之校正

國內學界對于馬克思在《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和《手稿》中對黑格爾《法哲學》和《精神現象學》觀點之顛倒的校正給予了較多關注,但對第三重顛倒——《神圣家族》中青年黑格爾派對黑格爾哲學思辨方法推向極致之顛倒的校正認識不足。事實上,若缺失了對第三重顛倒之校正的說明,就無法理解《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乃至《德意志意識形態》何以問世,馬克思實現對意識形態批判存在論革命的最后環節就是模糊不清的。

在《手稿》揭示黑格爾精神異化觀陷入異化的悖謬后,馬克思并未止步,而是在《神圣家族》中進一步批判青年黑格爾派將導致該種悖謬的方法論推向極致的秘密,從方法論層面完成對自身曾經所處意識形態襁褓——青年黑格爾派自我意識哲學的清算。鮑威爾在其主編的《文學總匯報》中將黑格爾哲學思辨方法運用到極致,在馬克思看來,這是黑格爾哲學思辨方法之秘密的自我暴露?!芭械呐小?即《文學總匯報》的批判)面對復雜的社會問題卻處處只看到范疇,訴諸范疇的演繹和批判、思想上的征服和消除解決現實問題。似乎只要工人在頭腦里征服了資本這個范疇,現實的資本就會被消除;似乎只要工人在頭腦里消除了雇傭勞動的想法,在現實中他們就不再是雇傭工人?!芭械呐小痹谟梅懂犝加辛苏麄€現實世界后,再用這些范疇重新創造世界。馬克思嘲諷這種用思辨辯證法創造世界的做法是一種“奇跡”:從現實的各種水果中抽象出“果品”這個一般概念,并視之為現實水果的真正本質,從此現實的各種水果只是虛幻的存在,“它們的真正的本質則是‘果品’這個‘實體’”(23)《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77頁。?!肮贰弊鳛榭偤?,從此千差萬別的水果被有機地劃分為這個總和中的各個環節。馬克思批判青年黑格爾派尤其是鮑威爾的哲學在出發點上以至于結論上的內在顛倒:從觀念出發把握現實,而不是從現實出發把握現實;觀念被臆造為現實事物的普遍規定,活生生的現實事物反而成為抽象本質發展階段上的環節。鮑威爾將“批判的批判”發展為“絕對的批判”,將思辨方法在歷史觀中的運用推到極致,得出人類歷史的存在僅僅是為了使真理達到自我意識的荒謬結論。馬克思指出,鮑威爾運用了黑格爾《精神現象學》中思辨的技藝,將外在的感性的斗爭變成純粹的思想斗爭,把現實的鏈條變成純粹觀念的鏈條,在歷史觀上呈現出的貧乏表明“絕對的批判”不過是黑格爾歷史觀的漫畫式完成。

《神圣家族》中馬克思不僅實現了對青年黑格爾派自我意識哲學的清算,也實現了對自身曾借以批判黑格爾哲學內在顛倒的費爾巴哈哲學的清算,走出自身獨特思想道路,其意識形態批判存在論革命呼之欲出。在意識形態批判方面,費爾巴哈做出了偉大功績,“消解了形而上學的絕對精神,使之變為‘以自然為基礎的現實的人’”,從而完成了對宗教的批判,同時“為批判黑格爾的思辨以及全部形而上學擬定了博大恢宏、堪稱典范的綱要”。(24)《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42頁。然而,費爾巴哈的批判具有不徹底性,無法在人的社會歷史本質中建立起思維與存在的統一。馬克思推動意識形態的討論突破既往困守于哲學范式的窠臼,借助于日益深入的政治經濟學研究,從社會經濟生活內部挖掘意識形態的世俗基礎及其存續的必然性,開啟了以現實的人及其感性活動的歷史發展的科學超越費爾巴哈的工作。在《手稿》的基礎上,《神圣家族》表述了意識形態是冒充為普遍利益的有限利益的表達的思想?!叭魏卧跉v史上能夠實現的群眾性的‘利益’,在最初出現于世界舞臺時,在‘思想’或‘觀念’中都會遠遠超出自己的現實界限,而同一般的人的利益混淆起來?!?25)《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86頁。將意識形態以之作為前提的現實基礎追溯到物質利益,馬克思的意識形態批判超越了費爾巴哈。幾個月后的《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中,馬克思擬定了自身思想與費爾巴哈差別的根本點,明晰了自身思想的起點——現實的人及其感性活動,而實踐被視為驅散意識形態霧霾的良藥?!胺彩前牙碚撘蛏衩刂髁x的神秘東西,都能在人的實踐中以及對這個實踐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決?!?26)《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01頁。實踐原則的確立,表明思存統一原則的實現將在政治社會學的維度上被予以全新理解。

五、三重顛倒校正的完成與意識形態批判存在論革命的實現

上述三重顛倒校正之完成使得對包括黑格爾哲學在內的德意志意識形態以及一般意識形態的批判深入存在論根基成為必然。黑格爾束縛于純粹經院哲學框架談論思維與現實的關系、思維的現實性,思存統一工程的完成閉鎖于“我思”,馬克思則要求對笛卡爾源起至黑格爾終結的全部西方近代哲學的存在論根基進行顛覆?!罢軐W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問題在于改變世界?!?27)《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02頁?!兜乱庵疽庾R形態》中,馬克思坦陳對整個德意志意識形態的根基進行顛覆的必要性。德國的批判始終是在黑格爾哲學體系的基地上生成與展開的,其所提出的問題以及對這些問題的解答不可避免地帶有神秘主義的色彩。顛覆的要件在于跳出哲學基地,割斷與黑格爾哲學的依賴關系。馬克思將黑格爾哲學及其支脈統稱為德意志意識形態,進而將“意識形態”明確界定為唯心主義——“德國唯心主義和其他一切民族的意識形態沒有任何特殊的區別”(28)《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10頁。,視之為自身將要確立的“唯一的科學”——歷史科學的對立面。與唯心主義將思想視為現實世界的統治者因而從思想、概念出發截然相反,馬克思鮮明地從現實的人出發,確立與發展描述人的實踐活動及其實際發展過程的實證科學。歷史唯物主義的誕生,標志著馬克思意識形態批判理論正式形成。在歷史唯物主義理解框架中,意識是存在的觀念形態,“意識[das Bewuβtsein]在任何時候都只能是被意識到了的存在[das bewuβte Sein]”(29)《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25頁。,這標志著存在論根基的轉變;“如果在全部意識形態中,人們和他們的關系就像在照相機中一樣是倒立成像的,那么這種現象也是從人們生活的歷史過程中產生的”(30)《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25頁。,這表明意識形態的問題無論在形態上還是在內容上都應被追溯到存在層面的問題。對意識及意識形態的上述理解表明馬克思對意識形態的理解與批判實現了深入存在論根基的革命。同時,存在論根基的澄明使得黑格爾哲學致力于解決卻最終并未解決的思存統一問題,無論對這一問題的理解,還是解決都突破了認識論框架而進入現實政治社會學維度。本質而言,思維是否具有現實性、思存統一如何實現并非理論問題而是實踐問題,“人應該在實踐中證明自己思維的真理性”(31)《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00頁。。

意識形態批判存在論革命的完成終結了繼續在傳統哲學框架內探討意識形態的必要性,意識形態探討方式由哲學思辨轉向社會實踐,意識形態概念獲得統治階級的思想(觀念上層建筑)的現代含義?,F代含義意識形態概念的核心議題不在于認識論意義上的真實或虛假,也不在于如何在思維中實現意識形態與存在的統一,而在于政治社會學意義上功能發揮的程度與效果。正是在這個意義上,盧卡奇敏銳地指出:“意識形態其實是什么的問題,只能從意識形態的社會效力和社會職能中去理解?!?32)[匈]盧卡奇:《關于社會存在的本體論》下卷,白錫堃等譯,重慶出版社1993年版,第506頁。

猜你喜歡
存在論費爾巴哈人民出版社
人工智能的存在論意蘊
論海德格爾對實在性問題的存在論分析
回到現實的主體——馬克思對黑格爾、費爾巴哈和鮑威爾主體理論的批判
他者的批判與實踐思維方式的創立——《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第一條的重新解讀
我可以咬你一口嗎
從《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看馬克思認識論的變革
論馬克思的存在論
Alienation and Struggle of the “Happy Housemaker”
信用證下匯票存在論
抉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