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會主義思想第三次飛躍視域下中國道路的獨特價值

2021-12-23 04:13張萬杰
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論文集 2021年0期
關鍵詞:道路改革

張萬杰

一、第三次歷史性飛躍:社會主義思想認識的當代形態

社會主義最早是作為一種社會思潮出現在歷史舞臺上的,后來又歷經運動的開展與擴展、社會制度的構建與完善。從空想社會主義的開篇之作托馬斯·莫爾《烏托邦》一書的問世算起,五百多年來,人們對社會主義的認識隨時代發展不斷提高和深化。自1848年《共產黨宣言》發表、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科學社會主義理論以來,這一認識經歷了三次歷史性飛躍。

第一次飛躍是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1848年2月24日《共產黨宣言》出版,標志著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誕生,完成了社會主義思想認識的第一次飛躍。20世紀,俄國在其指導下于1917年取得十月革命勝利,建立第一個共產黨執政的社會主義國家,“二戰”后社會主義國家數量又進一步擴展,科學社會主義由思想理論轉向社會制度的實踐不斷擴大。這實現了第二次飛躍,即從理論到實踐,從一國實踐到多國探索?;诘诙物w躍中的經驗教訓,第三次飛躍是仍處于實踐中的通過改革開放對本國社會主義的新探索。

第三次歷史性飛躍是在實行改革開放過程中逐步形成的。20世紀下半葉,各國越來越認識到,正在推進的建設模式存在多種弊病,須進行重大改革,而不能只限于在原體制基礎上做細枝末節的修補。這種改革實際上是現實社會主義在建設中的第二次革命,不是簡單的改良,它不是像第一次革命那樣自下而上推翻舊制度的革命,而是在建立基本制度后,在維護好基本制度前提下進行的漸進式改革,是社會主義的自我完善與發展。它還須密切結合當今時代變遷及各國國情,進一步推動科學社會主義在理論和實踐中的發展和創新。

在中國,“文化大革命”結束后,鄧小平復出并深刻總結了建設曲折發展的經驗教訓。他深刻認識到,“我們的現代化建設,必須從中國的實際出發”(1)《鄧小平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頁。,“照抄照搬別國經驗、別國模式,從來不能得到成功。這方面我們有過不少教訓。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我國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這就是我們總結長期歷史經驗得出的基本結論”(2)《鄧小平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3頁。。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確立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將工作重點轉到現代化建設上來;確立起黨的正確組織路線,恢復優良作風和民主傳統;強調加強法治,健全民主;認為要保障人民民主,就必須加強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明確了經濟體制改革的緊迫性、必要性和改革主方向,給地方和企業更多自主權;精簡機構,克服存在的黨政企不分、以黨代政、以政代企現象,實行分級分工分人負責,健全考核、獎懲、升降等制度;重新確定按勞分配原則,實行允許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政策。

實現歷史性轉折后,逐步形成了符合自身國情特點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歷經多年改革開放探索,可以說,它已大體勾勒出社會主義當代形態的基本輪廓。(3)蒲國良:《淺論社會主義的當代形態》,《科學社會主義》2007年第3期。

隨著改革的推進,對社會主義的認識也在不斷深化。制度實踐盡管已歷經很長歷史時期,但現實社會主義國家對社會主義一直持以一種簡單化認識,對許多重大理論問題并未真正搞清楚。鄧小平也曾認識到,社會主義究竟是什么樣子,蘇聯搞了很多年,也并沒完全搞清楚。這種認識狀況導致的結果是,諸多不利于生產力發展、不屬于社會主義本質屬性的東西,或僅在特定時空條件下合理的東西,被當作社會主義的普遍原則進行堅守;而諸多有利于推進生產力發展,促進生產社會化、現代化、市場化的做法,有利于改進人民生活水平的舉措,卻遭到反對,從而嚴重阻礙了生產力發展和社會主義優越性發揮。中國建設實踐中,對什么是社會主義的認識,過去也“不是完全清醒的”(4)《鄧小平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3頁。。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實行的改革開放新政策,即是在總結前三十年經驗教訓基礎上制定的,其中“最根本的一條經驗教訓,就是要弄清什么叫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怎樣搞社會主義”(5)《鄧小平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23頁。。

由于國情和歷史等因素,至今現實中的社會主義國家都是一些經濟文化比較落后的國家,其在探索中對社會主義的認識存在很大局限性?!岸稹焙蟮漠敶Y本主義發達國家,新科技革命在全方位、加速度大發展,當代資本主義社會的產業結構、經濟結構、階級結構、工人階級狀況及政治文化社會生活等方面都發生了重大變化,社會內部出現越來越多的社會主義因素。資本主義世界的工人階級及其政黨、有識之士等也都在新歷史條件下加深著對社會主義的新認識,努力探索實現社會主義新模式、新道路。他們的探索也處在第三次飛躍過程中。當今世界,社會主義經過艱辛探索,最終取代資本主義的歷史大趨勢沒有改變,當代民主資本主義國家在未來實現社會主義后,對社會主義的認識還將產生一次新的飛躍。

二、中國道路獨特探索凸顯出第三次歷史性飛躍實現的若干路徑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從思想萌發到實踐推進歷經多年探索,取得了重要成就,其中可初步凸顯出實現科學社會主義第三次歷史性飛躍的若干路徑。

第一,認識并吸取社會主義舊模式的弊端和教訓,走適合國情的發展道路。

1956年2月,赫魯曉夫在蘇共二十大上批判此前實踐中的嚴重錯誤,暴露出了蘇聯建設實踐中的弊端,促使中共開始逐步糾正因照抄照搬舊模式出現的問題。中共對其批判的內容是贊成的,毛澤東就指出,最重要的教益是“以蘇為鑒”,要獨立思考,把馬克思列寧主義普遍原理同中國實際相結合,探索自己的建設道路。還指出要進行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的第二次結合,找到中國的正確道路。在思考中,他對蘇聯過早終結新經濟政策的失誤有所考量,提出“可以搞國營,也可以搞私營??梢韵麥缳Y本主義,又搞資本主義”(6)《毛澤東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70頁。等思想,期待能找到與舊模式不同的,更好的路徑。這是據自身特點探索的開端,為后來探索提供了理論基礎和實踐經驗。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開始了大膽探索本國建設道路。1982年9月,鄧小平在總結經驗時指出,“照抄照搬別國經驗、別國模式,從來不能得到成功。這方面我們有過不少教訓。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我國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7)《鄧小平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3頁。。1988年5月,鄧小平在同外賓談話時總結反思指出:“坦率地說,我們過去照搬蘇聯搞社會主義的模式,帶來很多問題。我們很早就發現了,但沒有解決好。我們現在要解決好這個問題,我們要建設的是具有中國自己特色的社會主義?!?8)《鄧小平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61頁。1992年,南方談話總結認為,歷史教訓將轉化為現實財富,人民會經受鍛煉,吸取教訓,促進社會主義向更健康的方向發展。在這些認識的推動下,中國在探索建設道路上不斷實現新突破。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體學習時也指出,“黨和國家的長期實踐充分證明,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只有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我們才能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9)《習近平談治國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7頁。完成兩個百年奮斗目標。

第二,吸取自身社會主義建設實踐中的經驗和教訓。

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的曲折建設史,改革開放后領導人進行了深刻反思。在總結正反兩方面經驗教訓基礎上,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提出了一系列新政策,國內是在政治上進一步發展健全社會主義民主,經濟上進行經濟體制深度改革,相應進行社會改革,外交上實行反對霸權主義、維護世界和平方針。1985年,鄧小平說,“從一九五八年到一九七八年這二十年的經驗告訴我們:貧窮不是社會主義,社會主義要消滅貧窮”,“不發展生產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說是符合社會主義要求的”。(10)《鄧小平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6頁。

改革開放后的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對以往深刻教訓的汲取,對前三十年建設的探索經驗也進行了總結。恩格斯曾這樣告誡社會主義探索者:“無論從哪方面學習都不如從自己所犯錯誤的后果中學習來得快?!?11)《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5頁。須“從親身經驗中學習,從本身所犯錯誤的后果中學習”(12)《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68頁。。在經歷曲折建設實踐、實現撥亂反正后,中國的有效實踐正是建立在此基礎上的。

第三,對既有社會主義實踐模式進行比較審視,適時做出自覺選擇。

長期以來,對中國建設影響最大的莫過于蘇聯模式,尤其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在國內外各種復雜因素影響下,“前八年照抄外國的經驗”(13)《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9冊,中央文獻出版社1996年版,第213頁。,選擇了照搬舊模式。鄧小平1980年3月曾說:“蘇聯搞社會主義,從一九一七年十月革命算起,已經六十三年了。但怎么搞社會主義,它也吹不起牛皮?!?14)《鄧小平文選》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50頁。后來還認識到,“可能列寧的思路比較好,搞了個新經濟政策,但是后來蘇聯的模式僵化了”(15)《鄧小平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39頁。。他認為新經濟政策是個好思路,但后來沒能堅持下去。鄧小平在20世紀80年代主導推動的改革其實已自覺吸收了新經濟政策“好思路”的有益成分。

中國對東歐的南斯拉夫、匈牙利、波蘭、捷克斯洛伐克等國建設實踐也進行了比對和審視,它們曾為突破舊模式進行了艱辛探索,有的甚至付出過沉重代價。南斯拉夫的自治社會主義曾獨樹一幟,但中國曾在相當長時期里認為它搞的是修正主義?!拔幕蟾锩苯Y束后,我們黨派出高級代表團到南斯拉夫訪問和考察后認為,雖然南斯拉夫堅決拒絕了被企圖強加的模式,但走的仍是社會主義道路。(16)于光遠:《我親歷的那次歷史轉折》,中央編譯出版社1998年版,第69頁。改革開放起步時,中國曾推崇過南斯拉夫自治社會主義、匈牙利道路等建設和改革經驗,但很快發現這些經驗不足效仿,并通過多年改革開放明確認識到:“世界上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發展道路和發展模式,也沒有一成不變的發展道路和發展模式。我們既不能把書本上的個別論斷當作束縛自己思想和手腳的教條,也不能把實踐中已見成效的東西看成完美無缺的模式?!?17)胡錦濤:《在紀念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3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08年12月19日。在建設道路和發展模式選擇上沒有固定方案,都有具體時空局限性。最重要的是,能否建立起一種有效的制度機制,保證及時反思并校正已做出的選擇,能否做到及時不間斷進行體制革新。

第四,在改革開放中堅持獨立自主探索,不斷適應世界變遷和時代發展。

改革開放為建設注入了新的生機和活力,更堅定了中國探索本國道路的決心。1982年9月,鄧小平在黨的十二大開幕詞中指出,“我們的現代化建設,必須從中國的實際出發”,“中國的事情要按照中國的情況來辦,要依靠中國人自己的力量來辦。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無論過去、現在和將來,都是我們的立足點”。(18)《鄧小平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3頁。他從歷史教訓出發,進一步強調了對外開放的重要性。到20世紀80年代末考慮領導層交接時,他尤其關注改革政策的延續性和堅定性問題,在談話中提到“中國一定要有一個具有改革開放形象的領導集體”,“一定要真正地搞改革開放,不能關起門來搞”。(19)《鄧小平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18頁。

歷經多年改革,我們黨對獨立自主和對外開放的關系問題積累了豐富經驗,再聯系走過的曲折道路,對其認識更為深刻。正是基于對改革前后歷史比較,習近平總書記2013年12月在紀念毛澤東誕辰座談會上強調,“堅持獨立自主,就要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要增強政治定力,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要虛心學習借鑒人類社會創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但我們不能數典忘祖,不能照抄照搬別國的發展模式,也絕不會接受任何外國頤指氣使的說教”。(20)《習近平談治國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30頁。

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及其新時代的獨特價值

總體來看,在第三次歷史性飛躍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已顯現了其獨特價值。其探索將有力助推第三次飛躍實現。在當今時代主要呈現于兩個方面。

首先,對當代社會主義國家的實踐將產生示范效應。

中國的成功探索和取得的重大成就,將對當今社會主義國家(越南、古巴、老撾、朝鮮)建設和改革產生直接示范效應和深遠影響。

經濟方面,中國實踐對這些國家經濟改革發展的啟發最大。相關啟發主要有:立足本國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回應民眾對美好生活期盼;以農業改革為突破口,實行符合本國實際的聯產承包制,發展鄉鎮企業;實行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對非公經濟實行鼓勵、支持、引導方針,大力推進國企改革;實行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基本政策;根據國情和地域狀況設經濟特區,積極引進外資和先進管理經驗。

政治方面,要大力改革權力運作機制,破除歷史上封建主義因素對政治體制的侵襲,著力解決好領導職務終身制、任期制、以官為本等重要問題,探索本國特色政治體制,推進依法治國,促進人民民主不斷發展完善;逐步加快推進政治體制改革,探索權力受制約、制衡、監督的有效機制;處理好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

思想文化方面,要真正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從思想上對重大現實問題進行深刻反省,改革管理體制。對外關系中實行全方位開放政策,積極改善與發達國家的關系;外交上實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實現國家和平發展,重視國家文化軟實力提升;重視政黨間交往,在求同存異基礎上加強政黨外交。

黨建方面,要堅持并不斷改善黨的領導,不斷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治理國家水平;要與時俱進,用開放發展的馬克思主義來指導建設及改革實踐;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深入反腐,更加注重黨內制度建設,加強制度約束力。

考察近些年來越南、古巴、老撾等國的改革與建設實踐可以看出,中國的有效探索經驗已產生了很大影響。

關于推動體制改革及農業農村方面,越南于1988年頒布改進農業承包制規定,全部生產環節承包給農民,擁有生產經營自主權;1989年放開糧食市場,農戶余糧可自由出售;1993年通過《土地法》,規定了農民長期承包使用土地的權利。制度的完善推動了越南農業的較好發展。2017年越南常年經濟作物種植面積為221.51萬公頃,種植集中林24.13萬公頃。(21)農立夫:《越南:2017年回顧與2018年展望》,《東南亞縱橫》2018年第2期。

在老撾,革新政策于1986年開始實行后,農村家庭承包制迅速推行,1993年頒布《土地法》,規定國家“保護農民長期享有土地使用權,包括繼承權和承認土地可以按國家規定作為財產擔保,享有轉讓權”(22)馬樹洪:《老撾近況——1991年的回顧和1992年的發展趨勢》,《東南亞縱橫》1992年第2期。。革新開放至今,老撾人民革命黨“沿著革新開放的正確路線,遵循經濟社會發展客觀規律,開創和發展了社會主義”(23)Phon Thikeo:Laos prospers under Party guidance,Vientiane Times,2016-01-18(6).。

朝鮮自20世紀80年代開始改變政策后,農業上發生了由“分組管理制”到“分組承包制”再到“家庭營農制”的轉變。2003年6月,朝鮮中央通訊社開始公開使用“改革”一詞。(24)李敦球:《朝鮮改革:低調而追求實效》,《世界知識》2006年第10期。

古巴于1993年開始允許國有農場改建為較小規模的“合作生產基本單位”,自主經營;2002年頒布的《農牧業生產合作社、信貸和服務合作社法案》進一步擴大了合作社經營自主權。2011年古共六大明確提出全面推動“經濟社會模式更新”,進一步放寬非公有制經濟;到2015年,有超過50萬人從事個體經濟活動,老百姓的觀念也在發生改變。(25)張慧玲:《從古共“七大”看古巴社會主義發展新動向》,《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2016年第4期。2016年5月公布的文件宣布,國內私營的中小企業合法。

在國企改革方面,越南1987年停止了政府對企業經營管理的包辦代替。1991年七大后,更多領域企業被推向市場,國家經營被限定在特定部門和領域;2001年九屆三中全會后,開始推進國企股份制改革,《國有企業法》修訂后獲通過,規定了國有企業的權利和義務及重組、解散、破產條件等。

在老撾,1988年提出了政企分開,實行企業責任制;1990年頒布的《關于把國營企業轉變為其他所有制形式的決定》規定,除在經濟、社會及國防中有重要作用的企業外,不需保留的國企以出售、租賃、股份制或承包經營形式轉為其他所有權形式。

朝鮮從20世紀90年代逐漸改變工業發展戰略,使重工業部門合理化,增加對輕工業領域投資;1998年憲法修正案規定,經濟管理上將實行企業獨立核算制,首次提出“盈利”概念。

古巴從1998年開始減少對企業的直接干預,下放更多自主權,國企通過自我評估先提出改革方案,然后實行新管理體制,企業經濟效益得以提高。

在非公有制經濟方面,越南2001年通過憲法修正案,明確把個體、外資、私人資本主義經濟與國有和集體經濟一起視為“社會主義定向的市場經濟”重要組成部分。2017年,新成立企業126859家,注冊資金1295.9萬億越南盾,同比分別增長15.2%和45.4%。(26)農立夫:《越南:2017年回顧與2018年展望》,《東南亞縱橫》2018年第2期。在老撾,1991年第一部憲法開始允許多種經濟長期并存,鼓勵所有經營單位進行競爭和合作,各種經營單位法律上平等;1995年實行浮動貨幣兌換制度,推行金融、稅收和外貿體制改革,進一步促進了非公經濟發展。在古巴,20世紀90年代開始支持非公經濟發展,個體經濟保持了較高速年均增長率,各種合資、外資經濟增長迅速。

在實行全方位對外開放方面,為吸引外資,越南在1987年頒布《外國在越南投資法》,1996年出臺更為完善的外資法,2001年實行穩定的進出口商品管理法規,放寬對外資投資限制以及對部分商品配額限制;大力借鑒中國特區建設經驗,興建數十個工業園區、出口加工區、自由貿易區,2006年加入WTO,非常重視與大國強國間貿易往來。據2017年數據,中國繼續保持為越南最大貿易伙伴,雙邊貿易額達937億美元,同比增長30.2%;美國保持為越南最大商品出口市場,對美出口總額為416.08億美元,同比增長8.2%,占出口總額的19.4%。(27)農立夫:《越南:2017年回顧與2018年展望》,《東南亞縱橫》2018年第2期。不斷完善外商投資環境、吸引外資,使外資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

老撾在1988年出臺《外國在老撾投資法》,1990年部分修改,延長外國投資者投資期限。1994年的《外商投資促進與管理法》規定,原則上不限制外商投資領域并簡化申請程序。2002年1月建立第一個經濟特區。推行全方位務實外交,1986年四大在對外關系上提出:“隨時準備擴大與各國正常的經濟合作,在互利和相互尊重獨立與主權的基礎上首先考慮與泰國及東南亞各國人民發展經貿關系?!?28)馬樹洪:《老撾的經濟改革與對外開放》,《東南亞》1989年第4期。2011年九大重申了要繼續堅持和平、獨立、友好與合作路線,積極爭取國際經濟和技術援助。到2012年,已同132個國家和地區建交。經改革實踐深刻認識到“革新開放路線符合老撾經濟社會的客觀實際,符合老撾各族人民的愿望,成為堅持和鞏固老撾人民革命黨的領導和人民民主制度的重要因素”(29)朱馬里·賽雅頌:《在慶祝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成立4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15年12月3日。。

古巴在1995年出臺《外國投資法》,1996年又制定《自由區和工業園區法》鼓勵國外投資,擴大企業外貿自主權;蘇聯解體、東歐劇變后及時調整對外戰略,推行全方位外交,積極融入拉美,與亞非國家合作,大力發展同歐盟、加、日等國關系;2015年恢復了與美外交關系。

可以說,中國道路之經驗使當代社會主義國家對社會主義的認識得以顯著提高、不斷深化,提升了對本國特色社會主義探索的積極性、主動性,引導其調整對外政策,處理好與資本主義關系,更好融入世界,加入全球化進程之中。

其次,對世界社會主義將產生重大影響。

關于中國堅定走社會主義道路、堅持推進改革,中國對于世界社會主義的重大意義,鄧小平于1989年11月特別強調,“中國堅持社會主義,不會改變”,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戰略布局“一定要堅持下去,永遠不改變”,“什么威脅也嚇不倒我們”,“只要中國社會主義不倒,社會主義在世界將始終站得住”。(30)《鄧小平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45—346頁。中國新時代的探索也必將對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產生推動作用。

對當代發展中國家有重要影響力的共產主義政黨,諸如印共(馬)、印共、摩爾多瓦共、尼共(聯合馬列)、俄共、巴西共等這些政黨而言,中國經驗有直接啟發,許多國家的黨一直非常注重介紹和研究中國經驗。以印共(馬)為例,199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0周年時,其中央委員會主辦的季刊《馬克思主義者》刊發了《江澤民在中國共產黨成立78周年大會上的講話》等專欄文章;2001年刊載了中央黨校原副校長的文章;2003年刊發原中國社科院院長的文章;2007年特別翻譯刊發了十七大報告;2010年刊發時任中央宣傳部部長劉云山的文章。(31)參見印共(馬)網站鏈接:https://cpim.org/position-on-some-issues。至今仍持續關注并介紹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問題。

中國經驗至少在以下諸方面對當代發展中國家共產黨具有重大啟示和意義:在經濟文化落后國家如何走上社會主義道路問題上,不再輸出革命,當今不能再堅持極“左”路線,難以再依靠戰爭引起革命去實現并走上社會主義道路;世界社會主義運動沒有中心,也不可能有中心,不能再通過以一個國家為中心的模式推動;建設中不能急于求成,應長期保留并發展非公經濟;要立足本國,以本國自身建設為基點,自主探索符合國情的特色道路,通過改革破除封建半封建的遺毒和糟粕,建立起符合國情民意的民主政治體制,更加注重經濟改革,首要大力改善民生,使人民獲得實惠。

中國道路實踐探索對于當代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共產黨,如日共、法共、葡共、意共、西共等也有重要啟發。中國共產黨對當代資本主義發展階段、發展狀況等問題的新認識,會直接影響到它們對本國及當代世界資本主義的認知,推動它們調整策略、順勢而為;這些黨基本上都在實踐議會民主道路,中國共產黨施政方略有助于它們在議會選舉中做出正確競選承諾;中國共產黨與國內各民主黨派進行政治協商、推動黨際民主實踐,對其在國內團結友黨、結成鞏固的左翼統一陣線亦有重要啟迪。

綜上所述,在當代,社會主義思想認識正經歷變革性的第三次歷史性飛躍。社會主義思想認識的當代形態業已呈現出基本輪廓,中國道路的獨特探索初步顯現出第三次歷史性飛躍的基本特點或路徑。變革發展中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及其新時代已經顯現出獨特價值,將有力助推社會主義思想認識第三次歷史性飛躍的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對當代社會主義國家的實踐產生了示范性效應,對世界社會主義運動必將產生重大影響。

猜你喜歡
道路改革
堅持中國道路——方向決定道路,道路決定命運
道聽途說
我們的道路更寬廣
改革之路
運籌70年,中國道路
中國道路
改革備忘
改革備忘
改革備忘
改革創新(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