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治理效能的優質學校創建路徑
——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區的實踐

2021-12-28 18:42葉百水
教學月刊(中學版) 2021年8期
關鍵詞:拱墅區優質辦學

□葉百水

(杭州市拱墅區教育局,浙江杭州 310015)

“十三五”期間,為“打造主城區最好教育,實現‘讓每個小區都成為老百姓心目中的學區房’”這一目標要求,杭州市拱墅區教育系統勵精圖治,以“滿足老百姓優質教育需求”為工作導向,趁杭州大城北建設之勢而上,大力推進體制機制改革,不斷優化學校內涵發展?!肮笆逃鹈钡玫搅松鐣J可,逐漸形成了讓每一所學校都成為老百姓認可的“家門口的好學?!钡墓笆J?。

一、把握大局,分層推進,切實提高供給側改革效能

對老百姓的優質教育需求而言,所有的教育改革均屬于供給側改革范疇。面對“數量眾多的新學校如何辦好”“積弱多年的老學校如何提升”,拱墅區積極推進辦學體制機制創新,用三“導”厘清脈絡,漸次實現“辦好老百姓家門口的每一所學?!蹦繕?。

(一)需求導向,新學校開辦即成為老百姓“家門口的好學?!?/h3>

“十三五”期間,拱墅區編制了《拱墅區中小學、幼兒園布局專項規劃》,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學校(幼兒園)建設的實施意見》,一是提高了新學校的建設標準,二是領辦學校提前介入,使新建學校的概念設計綜合了校園特色文化發展需求、今后課程改革的實際需求等因素,使校園功能布局更加現代化(能引領學校發展20 年不落伍)。如普通教室的設計引入“兩大一小”設計理念,即兩間普通教室(每間90 平方米以上)共享一個20 平方米的小教室,作為個別化輔導、小組合作學習研究的場地。

如何讓如此多的新建學校成為受老百姓歡迎的優質學校,拱墅區的做法是讓各類名校優質基因分別注入新校,使眾多新校實現各具特色的優質發展。一是名校引領,即由區內名校領辦公辦學校,如大關中學領辦大關實驗中學,賣魚橋小學領辦文瀾實驗學校、文津小學、星瀾小學,蓓蕾幼兒園領辦京杭幼兒園、隱秀幼兒園,文瀾中學領辦文瀾小學,育才中學領辦育才京杭小學、育才大城北學校等。二是品質合作,即與省內外高校、知名高中合作辦學,如創辦華東師范大學附屬杭州學校、杭州師范大學文暉實驗學校、杭州第十四中學附屬學校等。三是品牌引入:一方面引入國內民辦品牌學校,如杭州上海世界外國語學校等;另一方面引入國內民辦品牌學校的管理,如杭州市福山外國語學校等。通過這些舉措,拱墅區的新建學校一開辦就成為老百姓認可的優質學校,滿足了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優質教育的需求。其中,華東師范大學附屬杭州學校開辦2 年就有“8 個年級38 個班1541 名學生”便是最好的例證。

(二)專業導引,老學??焖俑鲜韧饷5陌l展步伐

2014 年,拱墅區探索與名校集團化不一樣的“集群發展”辦學模式,10 個“學校發展群”和29個“1+N”學前教育成長共同體覆蓋全區所有中小學和幼兒園,為推進區域優質均衡發展做出了貢獻。

“十三五”期間,拱墅區升級了“學校發展群”和“1+N”學前教育成長共同體模式,形成了“區內抱團、區外借力、高端借腦”的發展新格局。一是區內抱團,優質資源共享。各發展群的優質師資利用網絡學習空間、名師工作室等進行線上線下活動,實現優質資源共享共發展。二是區外借力,實現對標發展。每個“學校發展群”或“1+N”學前教育成長共同體都聘請名師名校長為導師,以導師所在的學校為實訓基地。三是高端借腦,注重品質發展。拱墅區聘請張緒培、杜衛、劉力、林正范、王芳等專家教授為政府教育顧問,成立運河教育智庫,為區域內各中小學、幼兒園的教育高位優質發展問診把脈,開出發展良方,再加上每月一次的“學校發展群”導師指導活動,激發學校辦學活力,促進學校內涵提升,實現教育的優質發展。

(三)評價導航,校校辦學規范實現迭代發展

2017 年,拱墅區教育局與杭州師范大學浙江省教育現代化研究與評價中心進行戰略合作,歷時8個月研制了“基礎+規范+發展”的拱墅區現代優質學校評估指標體系。團隊專業是拱墅區現代優質學校評估體系的最大亮點之一。拱墅區堅持依靠以北京、上海等地國內頂尖專家為主的評估團隊來實施評估,因為知名專家能以更高的站位、更廣的視角、更前衛的觀點來審視拱墅區中小學校發展的業態。專家們從校長匯報及學校發展規劃、課程建設規劃、課堂教學、師生座談等方面,判斷學校辦學理念、辦學目標、課程實施、活動組織等的先進性與可持續發展性,從學生心理健康狀態、學生在校的體驗與獲得感等方面研判學生的發展狀態、學校的辦學效益,從學校利用有限的物理空間為學生打造學習場的能力與表現,來考量學校的現代化視角與未來教育視角,為學校更優質的發展指明方向、路徑,讓學校受益頗豐。

三年評一次及評價結果的有效運用,使學校很重視評估及其建議,更加凸顯了現代優質學校評估的積極導航作用。

二、協同治理,科學管理,扎實提升管理側改革效能

拱墅區不僅通過辦學體制創新為新建學校、老學校提供優質發展的平臺,而且深耕科學管理,為學校優質發展提供精準服務,讓每一所學校在優質發展上有自己的修煉方式。

(一)協同治理,為學校優質發展構建良好生態

2017 年,拱墅區教育局和浙江大學公共服務與績效評估研究中心達成戰略合作,進行新時代縣域涉教部門教育協同治理機制研究,建立了拱墅區各涉教部門權責清單制度、履職評價制度、涉教部門準入制度,以及由教育、公安、消防、市場監督等多個部門組成的校園及周邊治安綜合治理協調機制,完善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定期開展消防安全和食品衛生安全督查等聯合行動,筑牢“防火墻”,為轄區內中小學、幼兒園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生態。

(二)抓大放小,為學校優質發展架構核心元素

拱墅區通過“尋找好學校優質基因”“尋找運河邊幸福童年密碼”等專題督導調研活動,發現所有優秀的學校雖然優質基因各不相同,但都有相同的成功理由。對這些成功的理由進行梳理后,拱墅區確立了優質學校的四大核心元素,并以此規范轄區內的所有中小學、幼兒園。

1.明確辦學理念

立足學校的歷史文化傳統、優勢與不足,重點思考“要辦成什么樣的學?!薄跋肱囵B什么樣的學生和如何培養”,通過師生討論、社會參與、專家論證等多種途徑提煉出簡練易懂的辦學理念。

2.亮出學校標識

根據學校的辦學理念與特色品牌,創造出學校個性化的識別標識,藝術地呈現在學校臨街的建筑立面,晚上亮燈為城市添彩,切實提高學校的標識度、美譽度。

3.依法依規辦學

制訂、修改、完善學校章程、發展規劃、課程建設規劃、教師發展規劃、學校文化建設方案、學生五育并舉成長方案、現代學校制度建設方案、學年教育教學工作計劃等事關學??沙掷m發展的行為準則,并依此執行落實。

4.夯實精細化管理

一是要有嚴密的管理流程,這種流程一旦形成,在學校能產生一種共同的行為自覺。二是要有較高的執行力,工作有效分解,及時溝通回報,形成管理閉環。三是人性化管理,不斷提升教師職業幸福感與主人翁意識,實現管理效益的最優化。

(三)精準發力,為學校優質發展破解瓶頸問題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拱墅區教育局每年開展專題調研活動,針對區域內學校發展中存在的共性問題,提出問題解決的有效策略、舉措。

1.一科一本,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

針對學生課業負擔過重的現象,拱墅區實施“一本作業本”制度,集合“學校發展群”內教師力量共同精選、整合、設計學科作業,通過控制作業量的做法,倒逼課堂教學改革增效。由于作業本是自編的,教師可以根據實時把握的學生情況及時調整,讓作業本更接“地氣”,發揮“以一抵多”的作用,節省了學生的課業時間。如由文暉中學、康橋中學、行知中學三所學校組成“‘文康行’發展群”合編的寒假“新作業本”,融匯了家庭角色互換、科學模型制作、英語小報撰寫等內容,深受學生喜愛,也得到了人民網、浙江在線等媒體的專題報道,社會反響良好。

2.減負6 條,減輕校長、教師的專業外負擔

拱墅區選擇調查中發現的校長、教師專業外負擔較高的5項,于2018年教師節前出臺了減負6 條:精簡會議,任務篩選,簡化考核,規范建群,電子政務和精準培訓。其中有一條是規范建群,一個班級只允許建一個群,同時倡導區內各校像賣魚橋小學、文瀾實驗學校那樣規定家校聯系時間(每天從早上8 點到晚上8點),盡可能保證教師的休息時間。

3.“晚十點,不作業”等措施,為學生健康成長護航

尊重多數學生和家長的意愿,先試點,再全區推行小學“延遲上學至八點半”、初中“晚十點,不作業”措施。只要家長簽字,孩子10點鐘沒完成作業,也可以去睡覺。這些引起社會熱議的舉措,在拱墅區推行得較為順利。究其原因,專業人士認為其背后有“一本作業本”的功勞,有“有溫度的課堂”的成果,更有多年來拱墅區樹立的每做一件事都深得人心、值得信任的良好形象。

以打造老百姓家門口的優質學校,辦主城區最好的教育,讓每個孩子全面而有個性地成長為目標,拱墅區從實際需求入手,下好“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教育’需求”一盤棋,攪動區域教育優質發展的一池春水,使拱墅區的教育更趨美好?!酲?/p>

猜你喜歡
拱墅區優質辦學
果桑優質輕簡高效栽培技術
在晉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梳理
在晉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梳理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優質
蔬菜桑優質高效栽培技術
淺談如何優質開展“三會一課”
拱墅區食堂片組
中外合作辦學在晉招生錄取情況一覽表
網絡平臺補短板 辦學質量穩提升
拱墅區簽下全國首份“電梯養老保險”保單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