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激勵機制在小學教育管理中的運用

2021-12-29 15:41王菊香
甘肅教育 2021年5期
關鍵詞:教育管理激勵機制小學

王菊香

【摘要】過去,一些小學開展教育管理工作,普遍存在用規章制度強制要求教師“教”與學生“學”,缺少激勵機制和效能,致使師生的“教”與“學”缺乏生機與活力。而激勵機制是小學教育管理體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充分體現學校教育管理職能、促進學生與教師成長和發展方面意義重大。

【關鍵詞】小學;激勵機制;價值;教育管理

【中圖分類號】G47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4—0463(2021)05—0042—02

在小學,將激勵機制運用到教育管理工作中,能夠給教師積極工作、學生身心健康成長提供有力保證。因此,研究小學教育管理中的激勵機制及其應用價值,是小學教育管理工作改革的重要內容。本文中,筆者結合多年從事小學教育管理工作的經驗,從實際出發,闡述了激勵機制在小學教育管理中的應用意義、現狀,并在此基礎上提出在小學教育管理中運用激勵機制的策略。

一、激勵機制在小學教育管理中運用的意義

1.激發教師工作的積極性。很多小學教師多年開展教育管理工作,其教育教學積極性隨著時間的推移難以保持。對此,學校制定并執行激勵機制,有助于激活并保持教師工作的積極性,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小學校長及管理人員采取多種激勵方式,能促使教師在日常工作中不斷提升專業素養,積極學習新方法、新理念,提高教師的工作熱情,形成教師主動改革創新教育教學工作的新格局。

2.促使學生全面發展。在教育改革背景下,學校以推動學生全面發展為根本宗旨,教師在教育管理中融入激勵機制,能夠更好地發掘學生個性特長與潛在能力,給予學生快樂學習和健康成長的自信心,打破“重考試成績、輕成長過程”的不良氛圍,多角度、全方位激勵學生培養創新精神,提升實踐能力、組織協調能力、團結合作能力等,為學生全面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1]。

3.增強學校凝聚力。學校凝聚力是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和學生在具有凝聚力的校園文化氛圍中,可以更好地“教”與“學”。在教育管理體系建設中,激勵機制的滲透,能夠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營造信任、尊重、公開、公正、自由、開放的教育管理氛圍,教師和學生不再是單一的管理者和被管理者,而是互相激勵彼此進步的成長共同體。這樣的環境中,學生可以給教師提意見,教師可以從學生的角度思考、處理教育管理問題,師生共同參與學校管理,優化激勵機制,充分體現主體地位,從而也能更好地增強學校凝聚力。

二、小學教育管理中運用激勵機制的現狀分析

總體來看,近年來我國小學教育管理工作水平和效率呈現出不斷提升的良好趨勢,為激勵機制的健全完善和實踐應用創造了良好條件。越來越多的小學教育工作者加大了對激勵機制的深入研究和推廣應用力度,積累了許多實踐經驗,總結了大量的可行方法,更好地發揮出了激勵機制的應用價值。然而,不可否認,在現階段的小學教育管理中,對激勵機制的實踐還存在一些問題,削弱了激勵機制的實際應用價值,主要表現為以下幾方面。

1.團體激勵和個體激勵的矛盾。有的學校在開展教育管理工作中,沒有明確清楚地認識團體激勵與個體激勵的關系,造成兩種激勵出現沖突。比如在實際工作中,有的學校更加重視個人激勵,忽視了團體激勵的必要性和不可替代性。每一個班級都是由學生組成的一個團體,在素質教育的要求下,對小學生進行教育管理,應注重有效培養其合作精神、團體意識,如果過于關注學生個體榮譽,可能導致個別學生形成“大我服務小我”的錯誤思想,甚至犧牲團體利益來獲取個人榮譽,這對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極為不利。

2.激勵機制形式化。一些學?,F行的激勵機制過于形式化,缺少科學、可行性的教育管理工作激勵機制,難以調動教師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這樣的情況下,教師將教育教學工作視為單一的工作任務,按部就班完成任務,沒有投入過多精力,缺乏責任心、創新性,影響了學校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2]。

3.激勵中有不公平現象存在。激勵機制在小學教育管理中的價值必須體現出公正、公開、公平,無論是對學校教師的激勵,還是對學生的激勵,只有做到公正、公開、公平,才能使學校教育管理向健康發展的方向不斷邁進。不過,研究我國小學教育管理中運用激勵機制的現狀,不難發現,仍存在著諸多不公平現象,給學生、教師的發展造成了負面影響。

4.激勵方式傳統單一。在教育管理中,很多小學教師往往習慣性沿用傳統單一的激勵方式。久而久之,學生對教師的“激勵”有了“免疫”,獲取成功的喜悅感逐漸降低,減弱了激勵的效果。

三、激勵機制在小學教育管理中的運用

1.更新思想認識,合理處理集體與個人關系。小學教師在進行集體激勵與個人激勵的過程中,要明確二者之間的密切關系,強調團體力量、集體利益。無論是學校教師還是學生,在追求個人榮譽時,都應以爭取集體榮譽為前提,在團隊活動中樹立起“小我服務大我”的價值觀。在此基礎上,對教師團體或者學生團體進行集體激勵時,也注意不能忽略對個人的相應激勵,達到雙重激勵相輔相成的效果,確保團隊中的先進者能夠發揮引領作用,促使形成一起進步的共同體[3]。

例如,在班級準備校運動會期間,小學班主任可以召開“我為班級榮譽獻計”主題會議,讓學生思考怎樣提升班級在運動會中的整體成績。有的學生在后勤管理方面提出了優化建議,推薦細心、認真負責的學生發揮自己所長,做好后勤服務管理工作;有的學生自告奮勇想要組建啦啦隊為運動員助威,為了贏得大家支持而上臺即興唱跳,班會氛圍立刻熱鬧起來,啦啦隊隊長的職務被學生積極爭取到了。學生們從班級整體榮譽出發,合理分工,共同努力。在運動會結束后,教師先整體獎勵了一起參與集體活動的學生,接著對運動會籌備、服務等環節中表現優秀的個人給予獎勵,頒發自制的“獎牌”。這樣既增強了集體激勵與個人激勵的效果,也激勵了學生們今后更加踴躍參加集體活動的積極性。

2.堅持因材施教,提升激勵的實效性。小學教育管理中,激勵機制的制定和實施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則,這樣才能針對教師、學生實際,保障激勵措施的適度性、可行性,提升激勵制度的實際效果。

首先,落實對學校教師的激勵機制。教師的專業能力、教育管理水平、綜合素質等方面各有差異,“一刀切”的激勵措施難免打擊部分教師工作的積極性和自信心。所以,學校要結合教師的實際情況,采取行之有效的分層激勵措施,根據教師成長、進步的需求,采用相應的激勵措施,促使教師更快更好成長。

其次,落實對小學生的激勵機制。由于小學生的家庭環境、智力水平等各有不同,在課上、課下,教師應密切關注學生的學習以及生活情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靈活調整激勵機制;以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為方向,保障激勵措施的效果,有助于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生生關系。

3.做到公正公平,加強機制體制建設。學校要正視目前教育教學管理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不能逃避,更不能放任不管,而是要直面問題,勇于改進,做到公正公平,讓所有師生都能夠信任學校教育教學管理,信任學校執行的激勵制度。學校加強對激勵制度實施過程的監督力度,及時發現其中存在的不公平、不合理現象,采取合適的處理方式,并從激勵機制與監督機制有機融合的角度,加強學校機制體制建設、師德師風建設,端正教師和學生對激勵機制的態度。

4.與時俱進,激勵方式多樣化。小學教育管理中的激勵方式要避免單一化,應跟隨時代進步的步伐,運用多媒體激勵措施、榜樣激勵措施、情感激勵措施、心理激勵措施等,多措并舉延伸激勵的時間和空間[4]。

例如,為了構建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激勵機制,小學教師在校園生活中,應以身作則,用自己規范的言行舉止,給學生正確的引導,采取語言、擁抱等方式激勵學生。在放學后、寒暑假期間,教師則可以使用微信、QQ、郵箱等,將搜集整理的自律小妙招、自我管理經驗、德育故事等傳輸給學生,幫助學生提升自律意識和自我管理能力,并采取線上點贊、評價等激勵方式,關注學生的進步表現。

總之,激勵機制是有助于改革創新小學教育管理工作的科學方法,學校應積極探索激勵機制的運用價值和意義,分析其中存在的不足,不斷改進,最大限度地發揮激勵效能,不斷提升學校教育管理工作質量。

參考文獻

[1]宋紅兵.素質教育視角下的我國小學教育管理探討[J].科技風,2020(13):271.

[2]薛秋勤.善用激勵機制提升班級管理實效[J].新智慧,2020(11):31.

[3]肖洪波.探討小學學校管理中的激勵機制[J].魅力中國,2020(18):255.

[4]丁永剛.激勵機制在小學學校管理中的實踐與思考[J].新課程,2020(05):206-207.

編輯:彭雪亮

猜你喜歡
教育管理激勵機制小學
濕地恢復激勵機制的國際立法及啟示
激勵機制助推節能減排
現代高校教育管理若干問題的思考
GIS在教育管理中的應用探析
體育教學中準備活動的作用與類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術教學研究
注重簡約化給數學課堂減負的探討
基于新課標的語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
山西票號的激勵機制及其現代啟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