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變革引領創新

2021-12-29 18:29彭瑞清
甘肅教育 2021年5期
關鍵詞:教學方法改革教學模式

彭瑞清

【摘要】課堂是教育發展的核心地帶和主戰場,課堂不變,教學效果就無法快速改進。因而,教師的思維方式和教學理念也必須要有相應的改變。文章以張掖路小學課堂教學為例,從實際出發,對當前小學教學所存在的問題展開探討,深入研究關于課堂變革的有效方式,從而提升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打造高效課堂,實現課堂效益最大化。

【關鍵詞】課堂教學;改革;教學模式;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424.2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4—0463(2021)05—0122—02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明確提出,要把教育資源配置和學校工作重點集中到強化教學環節、提高教育質量上來,切實做好減負工作,倡導建立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充分發揮學生主動性的課堂教學模式,把促進學生健康成長作為學校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1]。教學改革主要是針對教學內容、方法和制度的改革。過去,“老師賣力地講、學生三心二意地聽”成了課堂常態,課堂的參與度明顯不夠,這已然成為現在課堂教學的首要問題。時代在進步,教育在發展,如今,我們的課堂教學倡導的就是由教師的“教”變為學生的“學”,讓學生成為課堂真正的主人。其中,學生課堂參與的積極性主要取決于教師的教學行為,教師的教學行為是決定本次教學是否有效的決定性因素。所以,課改要秉持冷靜理性的態度,不盲從、不做作,努力追求適合學校教學現狀的改革目標,邁著堅定扎實的步伐,一步步地穩步前進。

一、教學模式的改變

在實踐過程中,有些課堂看似生動,可學生們反應卻很冷漠。帶著這樣的問題,筆者通過問卷、座談等形式對學校的語文、數學課堂現狀進行了分析研判,聽取了師生及家長真正的需求和呼聲。調查結果顯示,學?!疤嵭汀苯處熭^多,“研究型”教師較少。大多數教師的課堂教學只關注教學目標的完成度,缺少學生觀、學生立場意識。還有部分教師總是眉毛胡子一把抓,使得優等生、學困生“要么吃飽了卻沒吃好,要么餓著肚子沒吃飽”,課堂教學延展度欠缺,這些都嚴重制約了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

在傳統的小學課堂教學中,教師一般采用的是滿堂灌的教學方法,將理論知識灌輸給學生。這樣的課堂教學模式雖然加快了知識的傳輸速度,但是缺乏學生的參與度,沒有考慮到學生個人的思想情感以及對于知識的理解程度,學生往往處于被動的學習地位,進而導致小學課堂教學效率低下。作為中國近代教育先驅的張賽,他的教育思想和所取得的成績舉世矚目,他十分強調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而這和我們現在所提倡的“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不謀而合。在198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四次國際成人教育會議通過的《學習權利宣言》中,著重強調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以及學生主體在享受學習權利時的自由和自主選擇。1996年,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了教育改革“四大支柱”的解決方案。2017年9月,我國教育部指出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的方向?!笆虏荒郎?,理貴變通?!惫P者認為,要想提高課堂實效就一定要站在立德樹人、發展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角度,重塑教學形態,重建學習方式,重組學習社區[2]。

二、教學方法的改變

對于教學方法的改革,很多學者從不同角度進行了分析,也提出了很多不同的看法。如馬玉龍、余成成針對教師如何講好課,從互動教學、啟發教學、語言運用技巧等方面進行了闡述,把這三種方法放在任何一個學科的教學中都是有利的。王曉軍在把握了教師和學生兩個客體主體上,著重分析了教師的“教”和學生“學”的特點,探討了教師教學的一些新方法,提高了一堂課的質量,也為教學提供了良好的參考。

1.聚焦課堂,點位觀察,轉變看課視角。我們要觸動和實現教師主動構建“金課”的那根神經,讓深度學習真正地發生。我們的管理團隊選擇從最基礎抓起——聽評課的視角改變,我們通過聚焦課堂人人參與點位觀察,讓每一位都站在觀察者的角度,深入到對每節課的研究與分析中去,尋找共性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主張對策,在問題解決中形成大家對課堂主動改變的共識與策略。一是確立了“調查研究聽課、提升錘煉磨課、發展教研議課”的觀課議課三步走思路;二是設計制作了“課堂教學觀察表”,分別從教師、學生的課堂行為角度設計察學研判點;三是采用點位觀察的方式,按照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兩個層面,將教師分成若干個小組分散到教室里不同的學生小組,從核心問題引領、學習活動組織、素養提升切入點、學生參與學習情況等為大的觀察點,詳實記錄師生課堂表現。點位觀察,轉變了看課視角,提升了教師“察學”研判的能力,為分析改造課堂打好了基礎[3]。

2.聚力團隊,分析研判,轉變互動方式。教師的專業發展離不開“實踐反思和同伴互助”。為了改變圍繞課堂教學開展的常態教研活動沒有真正觸動大部分教師主動變革課堂的這一現狀,我們重構了“自主思辨——集體研討——實踐運用——反思重構”的教研方式。圍繞聽評課點位觀察的結果分析做實做細教研活動,通過對教師教學和學生課堂狀態的觀察描述,進行數據分析,評判“學”的缺失,覺察“教”的不足,并提出具體的改進意見與建議,在循序漸進、逐步深入的聽評課教研活動中改善和提升教師的教學觀、學生觀。以數學為例,我們一是改變了以往只有一個中心發言人的教研模式,在活動中人人都是中心發言人,就自己的課堂觀察充分發表意見,同觀察組教師相互補充;二是評的角度由原來的重點“說”教師課堂行為轉變為重點“評”教師行為下的學生表現;三是在充分研判觀課結論的基礎上,授課教師重構實踐,同一個教師在不同班級進行二次、三次授課;四是邀請專家跟蹤點位觀察教研活動,提升理念,引領教研方向。在這種轉變下,團隊成員群策群力、積極互動,有效地提高了教研活動的質量,培養了教師的課堂敏銳度,使教師的教學能力得到了極大極快的提升,大部分教師的課堂教學在這樣的聽評課教研引領下也變得主動、靈動、生動起來。

3.提高素養,豐富課程,轉變學科樣態。大面積培育學生的核心能力,僅僅依賴于圍繞做好做實國家課程的教學是遠遠不夠的,管理團隊要提高站位,積極對國家課程進行補充、融合、拓展與創新,為學生提供多元的課程選擇,讓多元化、個性化的學校課程成為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動機和加油站。語文學科,我們將海量閱讀作為學校課程特色,將整本書閱讀、群文閱讀、主題閱讀引入課堂。同時,研發了一日、一周、一月語文閱讀課程?!耙蝗照n程”:晨誦、午讀同讀經典?!耙恢苷n程”:每周一節整校整本書導讀推介課、閱讀指導課、階段交流課、匯報總結課,每月一節整本書閱讀展示交流課。四個社團圍繞“美文美繪”“國學”“詩詞誦讀”“播音主持”開展活動?!耙辉抡n程”:每年九月份為讀書節,進行大型讀書成果展演,時間跨度大、覆蓋面廣、參與度高的海量閱讀豐富了全校學生的語文素養。數學學科作為發展學生思維能力的載體,我們在突出生本理念,強化學科本質、強化實踐性上尋找突破口,圍繞“給學生充分時間與空間,積累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把握數學核心知識與思想方法,培養數學核心素養”“追尋數學生活化,跳出教材開展數學實踐活動”等三個方面開展探索,將這些理念融合到學校開發的各類課程之中。英語學科中,我們將發展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培育核心素養作為課程開發與實施的重點,側重推進“會拼讀、會閱讀、會思維”自然拼讀與分級繪本閱讀教學的實踐。具體做法,一是以繪本中的角色表演增強語音教學的趣味性;二是以繪本中的角色對話有效落實語音技能的提升;三是讓學生學會看著動漫圖片聯想故事發生的情節,并在此過程中學習和記憶新單詞,在二次創造的過程中學會靈活運用。這一探索是對現行英語教材的補充和延伸,拓展了學生學習和運用英語的渠道,在發展學生語言能力、閱讀素養和核心素養上走出了我們自己的一條新路。經過幾年的探索與實踐,我們的課堂在變化,我們所邁出的堅實的每一步都在課堂上學生閃亮的眼睛里、教師自信的臉龐上。在“研究、實踐、再研究、再實踐”的課堂研究之路上,一節節課堂被老師們更新、擦亮。

當我們學校里的每一位管理者、每一位教師都愿意把精力和智慧投身到課堂研究中去,投入到學生本位中去,將我們的目光聚焦到上好每一堂課、教好每一個孩子上去,我們的課堂就會越來越靈動,我們的學生就會越來越智慧,我們的學校就會越來越好!

參考文獻

[1]朱鳳英.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研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6(24):125.

[2]黃偉,馮磊.當代課堂教學方式變革審思[J].中小學課堂教學研究,2017(12):10.

[3]王澗芳.建構“行知”課程助推課堂和師生成長[J].中國農村教育,2018(01).

編輯:郭裕嘉

猜你喜歡
教學方法改革教學模式
群文閱讀教學模式探討
教學方法與知識類型的適宜
改革之路
改革備忘
改革創新(二)
“一精三多”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導航杯”實踐教學模式的做法與成效
5E教學模式對我國中學數學教學的啟示
瞧,那些改革推手
我的教學方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