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優質護理服務中基礎護理落實的難點及管理

2021-12-30 00:03李飛燕
中國藥學藥品知識倉庫 2021年14期
關鍵詞:分層管理基礎護理優質護理

李飛燕

摘要:目的:分析優質護理服務中基礎護理落實的難點,提出管理措施,觀察管理效果。方法:選取本院護理人員作為樣本,將其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對照組采用常規方法管理。觀察組在分析基礎護理落實難點的基礎上,提出針對性的管理措施,要求護理人員實施優勢的護理服務。結果:觀察組基礎護理評分(97.45±2.31)、護理風險發生率4.35%、護理滿意度95.65%;對照組基礎護理評分(78.96±1.45)、護理風險發生率17.39%、護理滿意度82.61%。結論:醫院應在分析基礎護理落實的難點的基礎上,通過改革護理管理制度及培訓等方法,提高護理人員的基礎護理水平,降低護理風險的發生幾率,提高護理質量。

關鍵詞:優質護理;基礎護理;分層管理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107-2306(2021)14-01

基礎護理質量為決定醫院整體護理質量的主要因素,如基礎護理措施落實不到位,對患者疾病治療的有效率及安全性均會產生較大的負面影響。為提高護理質量,本院于2015年1月-2016年1月實施了優質護理服務,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于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實施優質護理服務期間的護理人員中,隨機選取23例作為觀察組。護理人員資料如下:性別:男性1例、女性22例。年齡(20-45)歲,平均(33.43±3.10)歲。工齡(1-16)年,平均(6.95±1.75)年。學歷:大專8例、本科12例、碩士及以上3例。

同時選取2015年1月前未實施優質護理服務期間的護理人員23例作為對照組。護理人員資料如下:性別:男性2例、女性21例。年齡(23-46)歲,平均(33.50±3.11)歲。工齡(2.5-15)年,平均(7.00±1.69)年。學歷:大專9例、本科11例、碩士及以上3例。

兩組護理人員資料對比,數據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方法管理。觀察組在分析基礎護理落實難點的基礎上,提出針對性的管理措施,要求護理人員實施優勢的護理服務。方法如下:(1)難點一:部分患者對基礎護理的重要性存在誤解,認為基礎護理可有可無,進而拒絕護理,依從性差。針對該困難,護理人員應積極與患者溝通,耐心的向患者解釋每項護理服務的意義,使患者認識到依從護理對疾病治療的重要性,進而排除困難,提高護理質量。(2)難點二:醫院患者疾病種類多,不同患者對護理的要求不同。以長期臥床者為例,為該類患者擦洗身體,為護理人員的基礎護理內容之一。但如護理期間天氣變化過大,護理人員擔心為患者擦洗身體導致其感冒,則很難將該護理服務落實。針對上述問題,醫院應加強對護理人員的教育,使之認識到基礎護理的意義。同時,應對護理人員加以培訓,提高其基礎護理水平,以提高各護理服務落實的安全性,提高護理質量。(3)難點三:護理人員排班混亂,責任不明確,同樣容易對基礎護理的有效落實造成阻礙。醫院應根據不同科室的不同特點,為護理人員分配工作任務。并將分層管理的方法,應用到護理管理過程中,明確各層次護理人員的護理工作內容,以排除困難,提高護理質量。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護理人員基礎護理評分及護理風險的發生情況。觀察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

1.4評分方法

由護士長為護理人員的護理質量評分,共100分。得分越高,代表護理質量越高。

1.5滿意度評價方法

采用患者滿意度調查問卷評價,共100分。滿意:≥80分。一般:60-79分。不滿意:≤59分。

1.6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軟件處理數據,當p<0.05時,認為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護理人員基礎護理評分及護理風險的發生情況

結果顯示,觀察組基礎護理評分(97.45±2.31)、護理風險發生率4.35%,與對照組相比差異顯著(p<0.05)。

2.2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

3討論

醫院患者人數較多,病情較為復雜,對??谱o理的要求不一,但對基礎護理均具有較高的要求[1]。護理過程中,受患者因素、護理人員因素及醫院管理因素的影響,部分基礎護理服務很難展開。采用常規方法管理,患者對基礎護理的重要性認識不足,護理人員的基礎護理水平低,醫院管理方式不合理,護理風險的發生幾率通常較高。本文研究發現,常規管理方法下,護理人員基礎護理得分(78.96±1.45)?;颊咦o理風險發生率17.39%、護理滿意度82.61%。

在分析基礎護理落實難點的基礎上,從各角度出發,提出相應的管理措施,改革護理管理方式,是提高基礎護理水平,提高醫院護理質量的主要途徑。加強對患者的健康教育,能夠有效提高患者對基礎護理服務重要性的認識程度,使之能夠依從護理,提高護理質量。加強對護理人員的培訓,可使護理人員的基礎護理水平及責任意識得以提升,使之能夠積極謹慎的展開護理服務,在保證患者的安全的基礎上,提高護理質量。從醫院的角度講,改革護理管理方式,根據科室患者特點的不同,為護理人員分配不同的護理任務,同時,實施分層管理,對護理管理效率的提升,及護理人員基礎護理工作的落實,具有積極意義。本文研究發現,采用上述方法管理,護理人員基礎護理得分(97.45±2.31)?;颊咦o理風險發生率4.35%、護理滿意度95.65%。與對照組相比,優勢顯著(p<0.05)。

綜上所述,醫院應在分析基礎護理落實的難點的基礎上,通過改革護理管理制度及培訓等方法,提高護理人員的基礎護理水平。

參考文獻:

[1]秦嬋.優質分級護理服務活動中基礎護理落實的護理管理[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16(97):176+185.

[2]李清,陳宏麗,王偉.優質分級護理服務活動中基礎護理落實的護理管理[J].內蒙古中醫藥,2013,32(11):57.

猜你喜歡
分層管理基礎護理優質護理
綜合護理干預在腦出血患者微創鉆顱血腫清除術中的應用分析
前列腺增生患者護理中優質護理服務的應用意義探析
高中班主任分層管理模式及應用實踐探究
臨床基礎護理落實現狀調查分析與策略應對
分層管理在教育實習中的實踐探索
中職學?!胺謱庸芾?、培優輔困”教學研究
基于層次分析法的高校檔案分層管理評價指標權重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