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升護士對術后患者活動性疼痛評估的認知能力

2021-12-30 00:03李玉玲
中國藥學藥品知識倉庫 2021年14期
關鍵詞:認知能力護士評估

李玉玲

摘要:目的:探討提升護士對術后患者活動性疼痛評估的認知能力的方法。方法:選擇2017年1月~2017年6月時的在職臨床護士63名,以問卷方式調查其對術后患者活動性疼痛評估的認知情況,探討提升其認知能力的對策。結果:60.3%護士認為應在患者或家屬報告后再進行評估;12.7%護士認為評估內容包含深呼吸、有效咳嗽、床上起坐、下床站立和行走時;30.2%護士認為評估頻率為每天2次;82.5%護士選擇利用主觀評估工具評估。結論:護士認知術后患者活動性疼痛評估的情況并不理想,應采取相應的措施提升其認知能力,從而準確的開展評估工作,降低患者術后的活動性疼痛程度。

關鍵詞:護士;術后活動性疼痛;評估;認知能力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107-2306(2021)14-01

術后疼痛是指術后即刻出現的急性疼痛,通常持續時間在7d以內,此種疼痛在臨床中最常見,但也是最需要緊急處理的?;顒有蕴弁礊樾g后疼痛中的一種,發生在患者術后活動時,疼痛程度較為嚴重,發生率超過50%。臨床管理術后活動性疼痛時,評估患者疼痛程度為第一步,而護理人員對術后活動性疼痛評估的認知情況很大程度上影響著評估結果,進而影響管理結果,因此,必須要采取相應的措施提升護士的認知能力,以能良好的開展術后活動性疼痛評估工作,減輕患者的疼痛程度。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7年1月~2017年6月時的在職臨床護士63名,年齡22~47歲,平均(32.8±5.2)歲;工作年限1~19年,平均(7.9±5.1)年;學歷水平:本科18名,大專32名,中專13名;主管護師14名,護師28名,護士21名。納入標準:均為女性護士,從事臨床護理工作至少1年,畢業院校均為正規護理學院或護士學校,對本研究知情。

1.2方法

由本研究人員共同制定本次研究用問卷,主要調查護士對術后活動性疼痛評估的認知情況,問卷內容主要包含四方面:(1)評估方式:主動評估、患者或家屬報告后再評估;(2)評估內容:深呼吸時疼痛程度、有效咳嗽時疼痛程度、床上坐起時疼痛程度、下床站立和行走時疼痛程度;(3)評估頻率:間隔4h評估1次、間隔6h評估1次、每天評估2次、每天評估1次;(4)評估工具:應用數字評分法、視覺模擬評分法等主動評估工具,應用功能活動評分法客觀評估工具。每項內容均為單選題,研究人員講明填寫方式后,由調查對象獨自完成。

2結果

本次調查研究結果如下:(1)評估方式:25名護士認為要主動評估,占39.7%;38名護士認為在患者或家屬報告后再評估,占60.3%。(2)評估內容:28名護士認為評估內容為下床站立和行走時,占44.4%;15名護士認為評估內容包含床上起坐、下床站立和行走時,占23.9%;12名護士認為評估內容包含有效咳嗽、床上起坐、下床站立和行走時,占19.0%;8名護士認為評估內容包含深呼吸、有效咳嗽、床上起坐、下床站立和行走時,占12.7%。(3)評估頻率:10名護士認為兩次評估間隔時間為4h,占15.9%;17名護士認為兩次評估間隔時間為6h,占27.0%;19名護士認為評估每天2次,占30.2%;17名護士認為評估每天1次,占27.0%。(4)評估工具:52名護士選擇利用主觀評估工具評估,占82.5%;11名護士選擇利用客觀評估工具評估,占17.5%。

3討論

疼痛屬于生理心理反應,復雜性較高,主要發生于人體組織損傷與修復過程中。手術治療患者時,因術后疼痛的存在,使患者應激反應明顯的出現,心跳過速、血壓升高等為常見表現,嚴重時,惡心嘔吐、心跳驟停等情況出現[1]。另外,疼痛影響下,機體異常釋放炎性介質,不利于切口愈合,延長恢復時間?;顒有蕴弁醋鳛樾g后疼痛中的一種,存在于絕大多數手術患者中,為能減輕活動性疼痛對患者康復的影響,臨床主張準確的評估患者疼痛程度,有針對性的干預,降低疼痛程度。護理人員評估患者術后活動性疼痛情況時,評估工作會受到其對評估認知情況的影響,本研究結果顯示,護理人員目前主動評估活動性疼痛的意識比較差,未能全面的掌握應評估的內容,不了解評估頻率,主要依賴主觀評估工具開展評估工作。

基于上述問題,要從以下幾個方面提升護士對患者術后活動性疼痛評估的認知能力[2-3]:(1)提高護士對評估重要性的認識:將活動性疼痛評估工作對手術患者的重要性講解給所有護理人員,提升護理人員的認知,并使其高度重視該項工作的開展,逐漸的轉變被動評估的意識,實施主動評估;(2)加強活動性疼痛知識培訓:各臨床科室給予護理人員業務培訓時,可在培訓內容中加入與術后活動性疼痛及其評估的相關知識,包含活動性疼痛產生原因、評估方式、評估頻次等,使護理人員掌握更為全面的評估知識,促進評估技能的提升,從而提高疼痛管理的效果;(3)護士床邊交接內容中納入疼痛評估:患者術后存在活動性疼痛時,開展交接過程中要向接班護士講述評估結果、已實施的干預措施、未實施的干預措施等,便于接班護士正確的開展評估及干預工作,實現動態的、連續的評估,促進評估效果的提升,另外,還應標識有活動性疼痛的患者,用以提醒所有的護理人員,避免評估被遺忘;(4)提高護士評估技巧:因臨床各科室手術類型比較多,而手術類型不同時,術后活動性疼痛的評估內容側重點也存在差異,培訓護理人員過程中,還要針對護士所在科室的具體情況,提升其評估技巧,便于評估工作的順利開展,從而有效的減輕患者的活動性疼痛程度,促使患者盡早康復。

綜上所述,活動性疼痛比較普遍的存在于手術患者術后時,評估患者疼痛程度過程中,評估結果收到護士對評估工作認知能力的影響,臨床各科室應結合科室特點,全面的提高護士對評估工作的認知能力,使其能夠主動的、準確的評估患者疼痛程度,從而有效干預,減輕患者疼痛程度,促進患者康復出院。

參考文獻:

[1]駱孜,林梅,徐彩娟.手術病人術后活動性疼痛的評估現狀[J].全科護理,2016,14(32):3368-3371.

[2]丁燕.外科護士對術后疼痛知識、態度和行為的認知情況調查[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6,24(10):12-13.

[3]周立平,胡艷芳,陳皓,等.護士與患者對腹部術后疼痛認識差異的調查[J].護理學報,2016,(03):28-29.

猜你喜歡
認知能力護士評估
地方立法后評估芻議
評估社會組織評估:元評估理論的探索性應用
360度績效評估在事業單位績效考核中的應用探析
打錯了
厲害了,我的護士
無人駕駛車輛認知能力測試方法
我國大學生健康認知能力培養思路研究
小學體育教學中如何發揮體游的寓教于樂的作用
新課程視野下高中政治有效教學探析
尋找護士哥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