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帶一路戰略對陜西省的出口貿易的影響

2022-01-09 08:43楊沛華
商業2.0-市場與監管 2022年2期
關鍵詞:對外貿易陜西省一帶一路

楊沛華

摘要: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這一戰略思想的提出, 為陜西省經濟發展帶來了新機遇, 并且憑借其自身的地理優勢及文化根基, 體現出較大的發展潛力。本文主要圍繞陜西省對外貿易現狀分析、絲綢之路經濟帶對陜西對外貿易發展產生的影響、絲綢之路經濟帶背景下促進陜西貿易發展的措施等方面展開討論, 運用PSM處理及雙倍差分法,驗證一帶一路戰略對陜西省出口貿易的政策效應。

關鍵詞:一帶一路; 對外貿易; 陜西省

“一帶一路”倡議是2013年習近平主席在訪問中亞和東南亞時提出的發展構想,倡議受到亞洲及其他國家的贊同和支持。(宋宇、劉衛東,2015)2015年3月, 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商務部、外交部聯合發布《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和行動》, 由此“一帶一路”進入實施階段, 同時也表明中國進一步擴大開放的決心,對提升我國西部對外開放水平、發展內陸經濟, 助推經濟重心西移、推動亞歐經濟一體化具有重大戰略意義。

陜西是古絲綢之路的起點,中國內陸改革開放的核心區域,“一帶一路”的建設給陜西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新時代,陜西省正在“一帶一路”的引領下譜寫追趕超越的新篇章,而日益蓬勃的陜西出口貿易正成為不可忽視的重要支撐。作為國家核心區域與“一帶一路”戰略陸上的樞紐,陜西省的目標是要建設成為絲綢之路貿易中心,并不斷提高競爭力。使得陜西有機會再次成為中西方文明交匯交流的重要節點,也促使陜西西安絲路貿易中心的特色板塊不斷聚集并成型。準確評價絲綢之路經濟帶中一帶一路戰略對陜西省出口貿易的作用,對陜西省通過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來實現建設對外開放新走廊,最終推進“一帶一路”政策具有重要意義.

1.引言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尤其是西亞地區國家,自古以來就蘊含著豐富的能礦資源,自然資源的豐富程度決定了產業以及附加產業在外貿中的重要程度,根據EIA數據,石油儲量大約占到世界石油儲量的50%,天然氣儲量大約占到世界天然氣儲量的41%,為陜西省能源使用提供有力保障, 并促使沿線地區可利用能源優勢來發展對外貿易, 尤其是對中亞、西亞地區國家,經濟結構較為單一主要為能源導向型,其他產業較為薄弱。對于陜西地區來說, 可借助絲綢之路作用提供的對外貿易路徑來加大能源貿易量進口,擴大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所缺乏的產業的規模,促進輕工業產品的貿易出口,提高陜西地區經濟發展水平。

中長期內“一帶一路”助力亞太經濟一體化,戰略意義重大,且有助于我國外儲投資方向多元化。中國將通過21世紀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促進區域經濟的一體化,帶動區域間貿易活動的增長和更廣泛的區域合作,通過充分利用各經濟體的比較優勢做到貿易成本的最小化,從而促進區域間資源的合理配置。此外,中國版“馬歇爾計劃”著眼于能源和國家安全的戰略意義,對“一路一帶”的投資將帶來經濟體外延的擴張。同時,此戰略有助于我國巨額外匯儲備投資方向的多元化。

2.陜西省對外貿易現狀分析

陜西省進出口產品、對外交易方式等正在不斷完善,出口產品已經逐漸從農產品向高新技術產品轉變, 促進了其出口產品多元化發展, 使得出口格局有所增大。并且在經濟帶幫助下, 為外資企業、私營企業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 對陜西省經濟整體增長作出較大貢獻;其次, 對外貿易在陜西省社會發展方面的作用越加顯著。近年來, 陜西省對外交易量逐年增長, 最近7年來,陜西省對外貿易的依賴度迅速上升,從一定程度上看,出口數額比重逐年攀升,出口規模呈幾何倍數擴大,2012 至 2018 年出口總額在7年間增加了將近4倍,超過 GDP 的增速。隨著外貿在陜西省經濟增長中占有比重的增加, 使得對外貿易成為加快陜西省經濟建設的重要途徑, 有必要加強對陜西省外貿發展的研究。

3.模型設計

在政策評估方法中,差分法能剔除更多外在因素影響、更容易操作,雙重差分(Difference-in-Difference,DID)被廣泛用于對項目或者公共政策實施效果的計量經濟學評估,比單差分對政策效應的評估更為準確。為了檢驗2015年《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的發布對陜西省外貿增長的影響,本文運用DID方法對國家發布《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這一政策沖擊進行實證分析,具體模型形式表示如下:

g=β0+β1province+β2time+β3province×time+ε? ? ? ? (1)

其中,province表示地區、time表示時間; y為模型中的被解釋變量,本文主要選取出口貿易的對數值lny,ε為擾動項;虛擬變量province表示省份是否屬于2015年年底前(本文數據使用的樣本時間截至2018年底)發布《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的處理組,若屬于處理組地區則取1,若屬于對照組地區則取0。虛擬變量time表示政策沖擊時間。對于處理組而言,系數β3大小及其顯著性是本研究關注的《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的發布發布后政策凈效應。在實證分析過程中 ,為了控制其它因素的影響 ,我們采用的回歸模型為

y=β0+β1province+β2time+β3province×time+β4x1+β5x2+β6x3+β7x4+ε? (2)

1.被解釋變量.本文將出口貿易金額的對數值lny作為被解釋變量.

2.控制變量.為了控制對地區出口有影響的其他因素,根據經濟含義和數據可得性,本文選取了一系列控制變量.根據國際貿易領域廣泛應用的引力模型,經濟規模是正向影響出口貿易的重要基礎,按照慣常的做法,用地區年度GDP x1和地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x3反映地區的經濟規模水平,地方政府財力的支持無疑將影響貿易物流的建設水平,采用地區財政收入x2來衡量地方政府財力;各地的產業發展會對地區出口貿易產生影響,采用地區第二產業產值x4反映地區產業結構水平。原始數據來源于國家統計局《中國統計年鑒》。

根據數據可得性原則,本文使用2012年~2018年各季度的中國26個省域地區面板數據.研究的一帶一路戰略對陜西省的貿易出口影響以2015年國家發布《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為時間點。

4.實證分析與檢驗

4.1 PSM處理

為了降低DID估計的偏誤,本文主要采用傾向匹配得分的一對一最近鄰匹配方法進行匹配處理,通過對是否入選《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的省份變量treated對控制變量進行logit回歸,獲得傾向得分??紤]到國家發布《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絲綢之路經濟帶”正式進入建設階段的背景,本文借已有做法,主要研究2012年及之后對外貿易出口的省份。

傾向得分匹配步驟如下:首先,選擇匹配變量,根據已有研究選取地區生產總值x1、地區財政收入x2、地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x3的對數值和第三產業比重x4的值為協變量,觀測區間內特征變量的標準化差距全部小于10%,同時,匹配后各控制變量的t檢驗結果及其對應的p值顯示處理組和比較組之間不存在顯著性差異,各變量在處理組和對照組間分布變得更均衡,說明匹配過程有效.總的來說,匹配后協變量的均值在處理組與比較組之間未出現顯著差異,不同變量在處理組與比較組的分布更加平衡,支持基于傾向得分匹配的雙重差分法應用;其次,采用Logit方法計算表示控制匹配變量后地區貿易出口增長概率的傾向得分;然后,依據處理組和對照組省份傾向得分相近程度進行傾向得分匹配。匹配后處理組為2012—2018年間入選《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的省份陜西省,對照組為2012—2018年不在《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的省份江西省。

4.2基準結果

根據前文設計,對匹配后的陜西省與江西省在2012-2018年間省樣本數據,采用DID方法應用模型評估入選《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對陜西省出口凈效應同時加入其他控制變量,本文關注的核心變量是treated×time交互項,方程 (1) 的結果顯示不考慮其他因素時交互項系數在10%的顯著性水平下顯著大于0,初步表明入選《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促進了陜西省出口凈效應,入選《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對陜西省對外經濟貿易出口發展具有積極的影響作用,在2015年3月絲綢之路經濟帶相關政策提出后,陜西省的對外經濟貿易得到了快速發展。模型的量化分析結果表明,絲綢之路經濟帶相關政策提出后,陜西省的出口貿易量較政策提出以前顯著提高了52.3%。加入地區生產總值x1、地區財政收入x2、地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x3的對數值和第二產業比重x4控制變量后,方程 (2) 交互項的系數依然顯著為正。交互項系數和顯著性仍然穩健,總體上可以判定入選《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推動了陜西省貿易出口的提升,正向攀升機制超過了負向抑制效應。時間虛擬變量time不顯著,說明如果不考慮入選《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的影響,陜西省貿易出口量并不會隨時間而提升。

5.結論與政策建議

陜西省對外貿易發展受到絲綢之路經濟帶極大的影響, 入選《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對陜西省對外貿易出口有明顯的正向作用。陜西省作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新起點, 對于經濟帶的建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通過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為中國營造良好的周邊政治、國防、民族環境??梢酝七M區域之間包括基礎設施在內的各種互聯互通,有利于推進區域合作水平,消化中國嚴重過剩的各種產能,構筑以開放促中國西部大開發,促中國東部再改革的新的倒逼格局。同時陜西省是聯通中國東、中、西部的重要交通樞紐, 具有匯集東部地區和經濟帶沿線國家生產要素的能力, 是通向中亞、西亞和歐洲的重要陸路通道,應加快加強交通道路的聯通,這里的交通建設包括港口、公路、鐵路、物流等等。全面建設或加強“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城市的交通聯通,才能更快地形成區域交通運輸的一體化。加快產業結構升級, 擴大對外開放力度, 積極推動出口市場多元化發展, 著力開拓具有發展前景的新興市場, 發展大陸開放型經濟, 加強對沿線國家市場需求結構和相關法律政策的研究,以“絲綢之路經濟帶”為依托,培育新的經濟增長,引進產業、聚集人口,使陜西省更快發展,充分發揮比較優勢為我國中西部省區的機電制造產品、特色農產品、特色食品等貨物向西出口創造機遇。

參考文獻:

[1]徐現祥,王賢彬,舒元.地方官員與經濟增長——來自中國省長、省委書記交流的證據[J].經濟研究,2007(09):18-31.

[2]余明桂,范蕊,鐘慧潔.中國產業政策與企業技術創新[J].社會科學文摘,2017(02):58-59.

[3]龔勤林,余川江,羅宸.中歐班列開通對長江經濟帶出口貿易的影響及機制研究[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9,53(05):671-684.

[4]李學武,顧成軍.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國家的貿易效率和潛力研究——基于中國及35個沿線國家的實證[J].金融與經濟,2018(02):40-47.

[5]鄭丹青.對外直接投資與全球價值鏈分工地位——來自中國微觀企業的經驗證據[J].國際貿易問題,2019(08):109-123.

[6]張馨予,邵旻.絲綢之路經濟帶對陜西對外貿易發展的影響[J].中國國際財經(中英文),2018(04):3-4.

[7]魏蘭葉,陳曉.中國在中亞直接投資對雙邊貿易的影響——基于絲綢之路經濟帶的研究視角[J].現代經濟探討,2017(12):41-48.

[8]李霞,廖澤芳.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視域下中國對外貿易與OFDI聯動發展考察[J].現代經濟探討,2018(08):66-73.

[9]許晶,查菲,谷蕾.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對陜西對外貿易的影響[J].知識經濟,2016(21):24-25.

[10]佟芳芳,趙秀云.“一帶一路”倡議對企業金融化的影響——基于PSM-DID的實證檢驗[J].貴州社會科學,2020(05):141-148.

[11]劉恩專,李津.中歐班列是否改變了沿線城市的貿易方式——基于PSM-DID和SCM檢驗[J].經濟問題,2020(04):121-129.

猜你喜歡
對外貿易陜西省一帶一路
太陽第一家
123的幾種說法
陜西省國土資源廳總工楊建軍被調查
人口紅利漸失對我國外貿的影響及對策
當前經濟背景下人民幣加入SDR對我國對外貿易的影響
我國對外貿易促進經濟發展的研究
似“定”而非巧判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