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強和改進鄉村治理的實踐舉措研究

2022-01-09 16:13湯麗麗
商業2.0-市場與監管 2022年2期
關鍵詞:鄉村治理改進

湯麗麗

摘要:基于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條件下,各地方政府對鄉村治理工作引起重視,并結合各地區治理現狀深度探究,針對較突出的問題編制相應的解決方案與措施,并把工作重心放在實踐過程中,經各部門的積極參與、相互協作,進一步提升鄉村治理成效。再加上治理方式與管理模式的改變與創新,打破常規化的發展局面,并推動鄉村治理工作有序開展,突出此項工作重要價值與作用。

關鍵詞:鄉村治理;改進;實踐舉措

近幾年,在我國各地方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與幫助下,各地區的鄉村治理工作有序開展,并遵循“因地制宜”的治理原則,編制相應的治理方案與計劃,由專業化工作人員參與、組織、引導,貫徹落實鄉村振興發展戰略,有效降低鄉村治理工作開展難度。并在實踐中加強治理模式創新,改進治理工作方式,為現代化鄉村快速發展起到促進作用。

一、加大鄉村文化建設力度,完善公共服務基礎設施

在鄉村治理工作開展階段,所面臨的影響因素與問題較多,其中就包括鄉村基本公共服務,需各部門在參與的過程中探究實踐現狀,經工作內容與職責細化,在鄉村文化建設方面加大力度,當地政府部門在基礎實施完善方面提供基礎保障,合理分配人力、物力、財力、資源等,逐漸縮短城鄉差距,保證鄉村與城鎮公共服務設施“等化”發展,是解決鄉村文化“空洞化”問題的主要措施之一[1]。

例如:建設鄉村文體娛樂服務中心,為農民對鄉村文化了解與學習提供有利條件,在村干部的正確引導與組織下,農民們能在空閑時間參與到鄉村文體娛樂服務中心中,邀請專業的團隊對鄉村文化教學,幫助農民對鄉村文化內涵、意義等更全面地理解,加深農民記憶性。再拓展到鄉村文化活動中,也為鄉村治理工作提供有利條件,有效提升農民個人素養,并把鄉村旅游與鄉村文化充分融合,為農民們創造巨大的經濟效益,通過農民們對鄉村文化傳播與傳承,符合鄉村治理相關要求。

二、貫徹落實精準扶貧制度,提升鄉村治理成效

開展鄉村治理工作,最重要的基礎條件就包括完善的精準扶貧制度,在制度制定階段,需把工作重心放在鄉村發展現狀方面,經各部門實際調查、相互交流,制定出完善的治理方案與計劃,并繪制出精準扶貧制度大框。然后在實踐中對制度落實與完善,關于制度不合理的內容及時調整,既影響著鄉村治理實踐成效,又關系到鄉村發展的經濟水平提升效果[2]。在此基礎上,政府部門給予大力支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防止返貧問題持續性發生,編制完善的防止返貧體制機制,能在基層治理過程中反思、總結,把最終確定的完善機制、體系等加大宣傳力度,擴大其應用及影響范疇,各項扶貧政策也在鄉村治理中合理應用,國家在此方面組建專業化的科研隊伍,為鄉村治理工作有序實施提供基礎保障。

三、采用精英治村方式,增強鄉村治理約束力

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過程中,雖然給鄉村治理工作實踐開展帶來積極影響,但是易在治理過程中忽視對合理資源的合理利用,過于強調治理而加大各類資源使用量,不僅未實現預期治理目標,還對其他領域穩定發展產生不利影響。對此,在治理階段還需對具體措施加強與改進,創新中也可積累經驗,從不同角度深度分析,以治理方式創新入手,采用“精英治村”方式推動鄉村健康發展[3]。并激發與提升鄉村治理活力、能力,突出鄉村治理工作服務主體——農民,要對錯誤思想疏導,保證每位農民均能對各項政策實施重要性、鄉村治理工作開展意義等全面理解,降低基層工作開展難度,并引導農民自主參與到治理工作中,也可通過自己的方式為鄉村健康發展做出積極貢獻。只有得到農民們的高度認可與大力支持,才能保證各項政策與制度全面落實,有效增強鄉村治理約束力。

例如:從法律制度、道德規范的層面探究,主要限制富人、能人等權威主體,經過對鄉村中的精英培養、運用,使其為鄉村發展做出實際行動,把自身的才能與技能應用在實踐中,才能得到農民們的尊重。再加上地方政府在鄉村精英培養方面給予支持,以專業化的管理機構分配人員具體的工作崗位與職責,明確人員發現目標與方向,借助自己的力量帶動農民內生動力,充分利用鄉村自有的各類資源,帶動基層農民走向致富之路,與全面發展小康社會理念保持一致,突出鄉村治理工作的公平性、公正性,改變農民生活質量與經濟條件。

四、制定長遠的發展規劃,培養鄉村“新農民”

當前,大部分地區的鄉村治理工作均面臨著一個首要問題,就是“農村空心化”,必須制定長遠的發展規劃,探究農村勞動力減少的誘因,其中之一就是經濟條件不佳,為生活質量改善、經濟水平提升而“外出”發展。對此情況,借助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為流失農民提供返鄉創業機會與條件,如:鄉村農業、鄉村林業、鄉村養殖業、鄉村旅游業等,均能解決農村空心化問題。再加上鄉村質量與發展規劃目標更明確,能在空間布局、產業發展等方面融合探究,增強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真正滿足農民生活需求,才可大力培養鄉村“新農民”,全面提升農民經濟水平與生活質量,從而打造現代化“新農村”。

五、結語

基于新時代發展背景下,我國政府對鄉村治理實踐舉措加強與改進引起重視,并加大鄉村文化建設力度,完善公共服務基礎設施,貫徹落實精準扶貧制度,提升鄉村治理成效,采用精英治村方式,增強鄉村治理約束力。同時,還遵循“因地制宜”治理原則,制定長遠的發展規劃,培養鄉村“新農民”,改善鄉村生活條件,提升農民經濟水平,得到更多農民的關注與認可,從而實現預期發展目標。

參考文獻:

[1]趙歡春,邵光學.新時代鄉村治理成就與展望[J].東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20(04):312-317.

[2]趙敬丹,趙心鈺.大數據時代鄉村治理的困境及對策研究[J].渤海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0,42(06):98-103.

[3]田先紅.鄉村治理如何實現有效治理[J].檢察風云,2020,6(19):30-31.

猜你喜歡
鄉村治理改進
多元與協同:構建新型鄉村治理主體關系的路徑選擇
基于包容性增長視角下的民族地區鄉村治理研究
國內關于鄉村治理理論研究綜述
論離婚損害賠償制度的不足與完善
高校安全隱患與安全設施改進研究
“慕課”教學的“八年之癢”
淺析秦二廠設計基準洪水位提升對聯合泵房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