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鮮農產品冷鏈物流配送研究述評

2022-01-19 07:35王海靜陳培友
合作經濟與科技 2022年4期
關鍵詞:物流配送冷鏈生鮮

□文/王海靜 陳培友

(1.黑龍江科技大學管理學院;2.黑龍江科技大學繼續教育學院 黑龍江·哈爾濱)

引言

冷鏈物流行業在促進消費升級、銜接鄉村振興方面起著重要作用。近年來,國內冷鏈物流蓬勃發展,市場規模不斷擴大。據統計,2018年全國居民人均生鮮農產品消費總量為201.3 千克,同比增長0.85%,居民對生鮮農產品的消費需求不斷上升。

消費者需求擴大推動了我國冷鏈物流迅速發展,也使得人們對冷鏈物流配送的要求越來越復雜。2021 年7 月,《電子商務冷鏈物流配送服務管理規范》開始施行,標準包括關于電子商務冷鏈物流配送的一系列規范性要求。在緊跟冷鏈物流配送新標準要求的基礎上如何提高生鮮農產品冷鏈物流配送質量、提高顧客滿意度,如何改進營運管理模式、獲取更大利潤空間對冷鏈配送企業來說是當務之急。

一、數據來源與研究設計

(一)方法選取。論文選擇CiteSpace 5.7.R2 對2010~2019 年中國生鮮農產品冷鏈物流配送研究的相關文獻進行分析處理。它是陳超美教授團隊研發的一款可視化分析軟件,幫助研究者通過可視化圖譜來直觀展現該領域的研究狀況,進而分析某領域中的研究重點、研究熱點、前沿方向等。

在生成圖譜中,N 表示網絡節點數量,E 表示連線數量,Density 表示網絡密度;Modularity 用于評價網絡模塊化,Modularity Q 值(Q 值)大于0.3 就意味著得到的社團結構是顯著的。Silhouette 值(S 值)用于衡量網絡同質性,S 值在0.5 以上,表示聚類結果具有合理性。在可視化圖譜前,將時間跨度預設為2011~2020 年,time slice 選擇1 year。研究作者及機構共現分析時,Selection Criteria 選擇Threshold,并將三組c、cv、ccv 值均設為1、2、20;關鍵詞共現分析時,Selection Criteria 選擇Top 50,Pruning 選擇Pathfinder。

我國冷鏈物流配送研究的論文數量整體呈上升趨勢,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2010~2013 年,共有415 篇相關主題論文;第二階段是2013~2016 年,共有644 篇論文;第三階段是2017~2020 年,共有1,138 篇論文,其中2017 年發文量達到近十年來年最高,2019 年又小幅回升,原因大概是2019 年發布了關于繼續推進“鄉村振興”的文件,切實推進“三農”發展。

二、冷鏈物流配送研究知識圖譜分析

(一)研究作者及機構合作共現分析。通過對生鮮農產品冷鏈物流配送的相關研究者和研究機構進行共現分析,能夠得出該領域內作者及機構影響力及合作關系。

將所得文獻按RefWorks 格式導出為txt 格式的文本文檔,并以“download_x”的格式命名,得到初始數據,使用軟件對其預處理,選擇節點Auther 和Institution,根據運行結果可以發現:第一,該領域高產作者以李慧、李敏、李娜等人為代表;作者間文獻互引情況比較少,尚未出現強有力的領軍人物。第二,該研究領域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高校,且多集中在管理學院或者商學院,如北京工商大學商學院、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等。第三,研究領域缺乏影響力深遠的研究人員及研究機構,機構間合作力度比較小,在未來需要為各研究機構創造一定的合作交流機會。

(二)研究演進過程分析。關鍵詞的時間線圖譜可以了解研究熱點隨時間的變化情況,從而總結出該領域內的研究演進過程。運行軟件,在Control Panel 界面中選擇Layout Timeline,生成時間線圖譜。圖中橫軸代表年份,節點代表各年份出現頻次較高的關鍵詞,節點外部年輪越大說明關鍵詞的中心性越強,影響越大。聚類標簽的顏色越偏冷色調,表示聚類時間越早;越偏暖色調,表示聚類時間越晚。(圖1)

圖1 時間線圖譜

結合時間線圖譜及文獻梳理,得出我國生鮮農產品冷鏈物流配送研究大致經歷了萌芽期(2010~2013 年)、探索期(2013~2016 年)和發展期(2017 年至今)三個階段。

1、萌芽期(2010~2013 年)。國內對農產品冷鏈物流的相關研究起步較晚,相關主題研究都是仿照西方國家已有的理論成果進行研究,關鍵詞密度大但發文量不多,可能是由于研究人員關注多方向的研究,所以出現了關鍵詞大量涌現現象??偟膩碚f,主要是傾向于冷鏈物流配送的概念和管理,現象級的顯性問題成為研究主流方向。

2、探索期(2013~2016 年)。冷鏈物流配送研究步入探索期,發文量仍然遞增,關鍵詞密度也逐年增加,相對來說研究步入了短暫的繁榮時期。本階段配送中心選址問題開始被關注;新科技手段被廣泛應用到該領域;以模糊綜合評價為主的評價方法、連鎖超市的農產品冷鏈物流配送問題等成為研究重點。

如上文所述,極導線與接地極線共塔架設線路存在由雷擊引起雙極閉鎖的潛在風險。主要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很大的雷電流擊中桿塔或地線,極導線閃絡跳閘的同時,接地極線路也出現了閃絡,此時若故障極重啟失敗而接地極線路又無法熄弧,則將出現雙極閉鎖;另一種是較大的雷電流繞擊極導線,極導線發生閃絡跳閘的同時,共塔接地極線路由于感應過電壓也發生閃絡,此時若故障極重啟失敗而接地極線路仍無法熄弧,則將出現雙極閉鎖。針對這兩種情況,本節對降低雙極閉鎖概率的措施進行探討。

3、發展期(2017 年至今)。此階段發文量較之前顯著增加,但關鍵詞密度卻相對較低,可能是研究人員不再拓寬該領域的廣度,而是對其進行更加深入細化的研究。發展期的研究特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路徑優化問題研究貼近現實,多配送中心、多目標優化問題成為研究主流;二是多種配送方式逐漸被應用到冷鏈物流配送中;三是評價冷鏈物流配送的角度越來越多元化。

(三)研究重點分析。按關鍵詞快速聚類,得到關鍵詞聚類知識圖譜。圖譜中共有283 個節點,336 條連線,密度為0.0084;Q 值為0.8238,S 值為0.9401,圖譜網絡聚類較好,同質性較高,聚類結果合理。(圖2)

通過對研究文獻中所出現的高頻關鍵詞進行聚類,能夠分析出該研究領域的重點。聚類色塊顏色越偏暖色調,說明聚類出現時間越晚。從圖2 可以看出,聚類視圖重疊較多,說明聚類詞之間擁有較多的關鍵詞。

圖2 關鍵詞聚類知識圖譜

圖中最大節點包含的重要聚類詞#0、#5、#6、#9 都出現在聚類中心,表現了很高的向心性;而且這些聚類詞涵蓋了選址、新零售、蟻群算法、流通體系等研究主題詞,體現了該領域的研究主流方向。通過對聚類詞分析比較,可以大致分成三組聚類:

1、冷鏈物流配送基本相關概念研究(#2、#3、#9)。本組聚類主要包括與冷鏈物流配送相關的基本概念,比如冷鏈、物流配送中心、配送體系等。鄭文嶺研究了連鎖超市供應鏈下農產品物流配送系統構建問題;段美華研究了重慶市農產品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設問題并給出一些發展建議。

國內早期關于冷鏈物流配送的基本概念定義大部分照搬西方的研究理論,同時也出現了通過研究中西方差異來探討國內冷鏈物流配送的發展策略。

2、冷鏈物流配送基本問題研究(#0、#6、#8)。本組聚類包括了冷鏈物流配送管理與發展等比較基礎的問題研究,涵蓋了以物流配送模式、績效評價、農產品流通企業、發展戰略為主的關鍵詞。

對于冷鏈配送企業來說,改進管理模式、提高配送效率尤為重要。曹武軍、張靖晗分析了配送過程各環節影響配送效率的不確定性因素,并評估了冷鏈配送系統的可靠性。同時,學者也在探索研究國內冷鏈物流配送的發展模式。江琳琳通過冷鏈品需求預測構建了高效率的河北省鮮活農產品物流發展模式??蛻魸M意度也被加入研究,仇冬嬌求解選址問題時建立顧客滿意度價值函數來量化顧客滿意度大小。

3、冷鏈物流配送的選址及路徑優化問題研究(#1、#4、#5、#7)。本組聚類包括冷鏈物流配送最重要的兩個問題,即選址和路徑優化問題。在研究冷鏈物流中心的選址問題時,需要建立選址評價指標體系,苑敬云歸納了物流配送中心選址的評價指標體系,然后綜合評價選出最佳選址點。選址需要考慮的目標有網絡總成本以及客戶滿意度等,并且多目標組合優化成為研究熱點。在解決路徑優化問題時,學者們考慮的優化目標主要有配送總成本、客戶滿意度、配送時間等??紤]到選址與路徑優化的互相制約關系,又出現了選址-路徑問題的聯合優化研究。李冰研究了帶同步取送的生鮮農產品選址路徑問題,證明聯合優化可以進一步降低倉儲與運輸成本。

(四)研究熱點分析。分析文獻中關鍵詞頻次及中心性等特征信息可以反映該研究領域的研究熱點。運行CiteSpace 軟件可以得到關鍵詞頻次和中心性等特征信息,可以發現出現頻次最高的關鍵詞有電子商務、冷鏈、生鮮電商、路徑優化、遺傳算法等。綜合關鍵詞的特征信息可以總結出目前該領域的研究熱點,大致分為三類:

1、路徑優化問題仍是研究熱點。作為冷鏈物流配送的重要問題,路徑優化一直是學者們的研究主題。對于冷鏈企業來說,合理規劃配送路徑可以提高物流運輸服務質量、提升客戶滿意度,張倩等學者建立了多目標優化模型并應用主要目標法和果蠅算法對模型進行求解。

2、基于客戶行為的冷鏈物流配送中心選址問題成為研究熱點??紤]到顧客行為選擇會影響實際需求量的變化,故而基于顧客行為的選址問題成為研究熱點。劉一明建立了客戶價值評價體系并運用模糊層次分析法確定客戶等級,并構建處于競爭情況中的生鮮新零售企業選址決策。

3、基于“互聯網+”的農產品冷鏈物流配送研究。隨著工業化、信息化的升級與融合,“互聯網+”成為研究熱點,“互聯網與傳統行業”引起了學者們的關注。梁海紅建立了“互聯網+”時代農產品物流配送中心優化選址模型,并驗證了所建模型能夠實現選址優化。申強構建了基于“互聯網+”的農產品供應鏈系統結構,并探討了農產品供應鏈質量監管體系。

(五)研究前沿分析。通過分析研究前沿可以更加清楚地掌握該研究今后的發展趨勢,進而促進研究的深入與創新。關鍵詞突現可以反映一段時間內影響力較大的研究主題,可以借助突現強度和突現持續時間兩個指標來反映研究前沿熱點。

利用Control Panel 界面中的Burstness 功能得到關鍵詞突現信息。突現度排在前10 位的關鍵詞為:農村電子商務、農超對接、“互聯網+”、商業模式、物流配送中心、供應鏈協調以及路徑規劃等。而農村電子商務、配送模式、第三方物流以及流通體系突現周期最長(4 年),商業模式、供應鏈協調以及路徑規劃等為3 年,其他大多數時間集中在1~2 年。文獻所關注的具體問題跳躍性較強,這需要學者們未來加強合作交流,就某一主題開展深入研究。

根據關鍵詞的時間特征和突現度,總結出冷鏈物流配送領域的前沿趨勢。

1、重視農村電子商務研究。近年來,由于國家農業政策的引導,農村電子商務得到了高速發展。邢祥煥指出農村電商的物流困境,并給出了建設農村電商物流體系的對策。發展農村電子商務是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手段,具有巨大的發展空間。

2、重視新零售時代下的新型配送模式探索。自生鮮電商概念興起以來,從“萬物互聯”的物聯網興起再到步入新零售時代,配送模式不再局限于傳統模式,學者開始探索新配送模式。趙振強根據顧客對生鮮產品的需求狀況,提出一種前置倉配送為主、第三方物流配送為輔的物流配送模式。每種配送模式都各有優劣,所以在未來,新型配送模式的探索依然是重點。

3、重視供應鏈協調研究。自生鮮電商行業崛起,生鮮供應鏈協調逐漸成為研究主題。黃曼容研究了在消費者時間敏感下如何實現生鮮農產品雙渠道協調定價決策最優化。李玉民等發現配送方的收費策略滿足一定條件時,可以實現冷鏈宅配供應鏈協調的帕累托最優。

三、結論

通過可視化分析工具CiteSpace 分析了2011~2020 年期間的農產品冷鏈物流配送領域的相關研究成果,從研究熱點、研究重點和前沿等方面進行了可視化分析。并得出以下結論:

(一)國內在冷鏈物流配送領域的研究人員、研究機構合作較少;研究領域內缺乏影響力深遠的研究人員及研究機構,在未來需要為各研究機構創造一定的合作交流機會。

(二)結合時間線圖譜可以發現該領域的研究趨勢:得出我國冷鏈物流配送研究路徑演進大致經歷了萌芽期(2010~2013 年)、探索期(2013~2016 年)和發展期(2017 年至今)三個發展階段,且每個發展階段的特征都不盡相同。

(三)從關鍵詞聚類圖譜可以得知該領域的研究重點:相關概念界定、基本問題研究以及配送中心選址、路徑優化問題研究,大致體現了從理清概念到解決問題的研究脈絡。

(四)從關鍵詞的特征信息可以得出該領域的研究熱點:重視路徑優化研究、基于客戶行為的選址問題以及基于“互聯網+”的農產品冷鏈物流配送研究。

(五)從關鍵詞突現可以提取出該領域的研究前沿:一是重視對農村電子商務的研究;二是重視新零售時代下的新型配送模式探索;三是重視供應鏈協調研究。

猜你喜歡
物流配送冷鏈生鮮
要不要做冷鏈物流?
山西將打造高效農村快遞物流配送體系
基于Flexsim的飲品物流配送中心仿真優化研究
無人機物流配送路徑及布局優化設計
直企物流配送四步走
亞洲生鮮配送展
亞洲生鮮薈
冷鏈物流用復合蓄冷材料的研究
超市生鮮里的這些秘密你一定要知道
勁達電裝聯手開發冷鏈物流市場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