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立醫院數字化轉型思路探討

2022-01-30 02:21楊媛媛戴志鑫
解放軍醫院管理雜志 2021年12期
關鍵詞:公立醫院轉型數字化

楊媛媛,戴志鑫,邱 景,曾 婷*

(1.海軍軍醫大學衛生勤務學系,上海 200433;2.海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信息科,上海 200433)

1 政策與機遇

1.1 數字化醫院轉型是上海城市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方面上海市委、市政府2020年底公布《關于全面推進上海城市數字化轉型的意見》?!兑庖姟分赋?,全面推進數字化轉型是面向未來塑造城市核心競爭力的關鍵之舉。全面推進數字化轉型是超大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要求。把數字化轉型作為上?!笆奈濉苯洕鐣l展主攻方向之一,到2025年,上海全面推進城市數字化轉型取得顯著成效。到2035年,成為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國際數字之都?!兑庖姟分赋?,要結合新技術和新制度的供給,以數字化推動公共衛生、健康、教育、養老、就業、社保等基本民生保障更均衡、更精準、更充分,打造智慧醫院、數字校園、社區生活服務等一批數字化示范場景?!渡虾J行l生健康發展“十四五”規劃》提出,5G、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信息技術深刻改變衛生健康服務和管理模式,要求衛生健康順應城市數字化轉型發展戰略,加快行業治理變革[1]。

1.2 數字化轉型是提高民眾就醫便捷性、提升民眾就醫感受的重要舉措數字化、智能化水平提升,可以使診療服務“更便捷、更高效、更智能”,提高民眾就醫便捷性,減程序、減環節,“讓信息多跑腿,讓患者少跑腿”,提升民眾就醫感受。因此,醫院數字化轉型與之前提到的智慧醫院建設最終目標是相同的,其核心都是“以患者為中心”。以患者為中心,應用智慧醫療信息系統,優化就診流程,改進服務質量是數字化轉型過程中需要不斷探索的地方。

1.3 數字化轉型是適應目前嚴峻公共衛生環境的重要舉措目前,疫情反反復復出現,形勢嚴峻,不容忽視,醫院作為病毒容易傳播的公共場合,一直是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捌邆€便捷就醫”場景的實現可以大幅度減少患者在醫院出現的時間,也就減少交叉感染的風險?;ヂ摼W醫院的發展,更是將就醫活動從線下搬到線上,避免人員的交叉感染。國務院辦公廳2018年4月份發布《關于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的意見》,明確提出,要依托互聯網等技術優勢,提升醫療衛生現代化管理水平,優化資源配置,創新服務模式,提高服務效率,降低服務成本,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醫療衛生健康需求。各地各部門在推動“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方面取得明顯成效,特別是在疫情防控期間,各地創新線上服務模式,為支撐疫情精準防控、避免聚集交叉感染、促進人員有序流動和復工復產等發揮重要作用。另外,國家衛健委、國家醫療保障局、國家中醫藥管理局2020年12月聯合發布《關于深入推進“互聯網+醫療健康”“五個一”服務行動的通知》(“一體化”共享服務、“一碼通”融合服務、“一站式”結算服務、“一網辦”政務服務、“一盤棋”抗疫服務),進一步聚焦人民群眾看病就醫的“急難愁盼”問題,持續推動“互聯網+醫療健康”便民惠民服務向縱深發展。

2 對 策

2.1 賦能為目標 通過數字化轉型助推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和深化公立醫院改革數字化轉型的推進,要納入推進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深化公立醫院改革整體設計中。重點是要強化信息化支撐作用,引領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推進醫療服務模式創新,推動云計算、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醫療服務深度融合。

2.2 共享為原則 加快推進公立醫院醫療信息互聯互通互認互助要協調推進統一權威、互聯互通的全民健康信息平臺建設,強化數據采集,暢通部門、區域、行業之間的數據共享通道,促進全民健康信息共享應用。要繼續加強信息化建設,讓各個零散分散的信息聯動起來,構建統一的數據平臺,聯通醫保結算系統,建立配套的互聯網醫保指導辦法,可針對每位患者,建立唯一的電子健康信息檔案,做到線上與線下的信息集成,實現各互聯網醫院之間的信息互聯互通。針對“互認”頻率有待提高問題,全市在構建能覆蓋所有公立醫療機構的健康信息網和健康大數據中心,實現醫療數據互聯互通的同時,統一數據標準,提高各級醫療機構互認率,加快實現醫療健康信息互通共享。

2.3 安全為底線 筑牢公立醫院數字化轉型防火墻互聯網醫院屬于醫療服務的新業態,需要強化對互聯網醫院的監管。沒有安全就沒有轉型。確?;颊咴\療安全和信息安全,是公立醫院數字化轉型的前提?;ヂ摼W醫療更加適用于一些“普遍性”疾病,而對于一些具有個體特殊性的疾病診治存在局限性,同時互聯網醫療環境對患者在隱私保護、數據訪問控制和認證、信息安全防護等方面,以及患者網絡信息安全監管亟待加強。針對上述互聯網醫院診療項目有限、醫療服務價格不夠合理、醫療安全有待進一步規范等問題,要依托“上海健康云”平臺,打造居民的“健康小助手”,實現線上線下醫療服務充分融合,讓居民不用出遠門就能享受優質醫療資源,讓有限的優質醫療資源借助互聯網能夠發揮更大作用。制定互聯網診療安全防范機制,通過法律法規明確互聯網醫療糾紛的責任界定、處理流程等細則,用大數據和信息化手段提高防范重大風險的能力。加強互聯網醫院制度標準建設,規范互聯網醫院健康發展。加強互聯網醫療服務閉環監管體系,提升醫療質量水平,完善互聯網醫療監管的相關規范,明確各個環節參與者的權責,建立患者、互聯網醫院、實體醫療機構、監管機構等多方參與的醫療質量治理體系[2-4]。

2.4 利益為驅動 形成公立醫院數字化轉型可持續發展機制針對服務項目及價格亟待明確問題,建議將衛生部門準許的更多符合條件的新“互聯網+”醫療服務項目逐步納入醫保支付范圍,充分調動各方積極性,發揮互聯網診療服務優勢,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個性化的醫療衛生需求,提高患者的接納度和偏好度,提升醫生的積極性和黏合度。建議不應對互聯網醫院的開展進行“一刀切”。主要原因是部分醫院或者科室由于專業特性,不適合進行互聯網診療,比如,以外科手術為主的??漆t院,或者需要廣泛運用觸診的骨科等科室,如果強行讓其推行互聯網診療服務,可能不但達不到便捷就醫的初衷,反而會造成醫療資源的浪費。建議酌情放寬部分初診限制,在保證醫療安全和質量的前提下,可以考慮逐步放開診療范圍,對于外省市來滬的初診患者,大多已有初步診斷,但需完善檢查明確診斷或治療方案,開放初診患者的互聯網醫院檢查開具許可,醫生評估后開具相關檢驗檢查,患者在線繳費預約檢查時間,根據預約時間線下完成檢查,切實減輕患者就醫的時間成本和經濟負擔。

2.5 利民為根本 突出解決醫療數字鴻溝 推動公立醫院創新“互聯網+醫療”就醫模式針對“無感支付”“叫好不叫座”問題,要加大宣傳推廣力度,解除患者及家屬心中顧慮,減環節、減材料的同時,保證信息安全。鼓勵各醫院在“七大場景”基礎上,提高智慧化程度。比如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實現看病“照單辦事”,告別“一步一問”,開發“實景導航系統”,患者能在院內實現精確到1米的路徑導航。針對老年患者和初次來院患者在陌生的醫院反復詢問“接下來怎么辦”的現狀,該院“智慧就醫導航”模塊在醫院原先“實景導航系統”的基礎上,將患者的醫療流程精細化成一條條“任務清單”,包括預問診、等候情況、賬單信息、藥品信息和健康檔案等模塊,“手把手”教患者完成整個就醫流程。就醫結束后,頁面底部提供“電子發票”和“復診預約”的便捷按鈕,為患者提供延伸服務。對類似效果較好的實踐案例,要加強總結推廣,由點到面,擴大受益面[5]。

猜你喜歡
公立醫院轉型數字化
轉型發展開新局 乘風破浪向未來
家紡業亟待數字化賦能
航天器在軌管理模式轉型與實踐
高中數學“一對一”數字化學習實踐探索
高中數學“一對一”數字化學習實踐探索
聚焦轉型發展 實現“四個轉變”
轉型
公立醫院改制有攻略
公立醫院的管與放
數字化制勝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