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性別視角下農村陪讀媽媽面臨的困境與對策

2022-01-31 09:47
時代人物 2021年35期
關鍵詞:農村婦女照料城鎮

張 磊

(江南大學法學院 江蘇無錫 214122)

改革開放后,隨著我國城鎮化與工業化迅速推進,城鎮地區的教育資源越來越完備,計劃生育政策導致農村學生數量持續減少,2000年以后全國農村中小學布局開始調整,農村中小學數量銳減,全國教育資源由此集中于城鎮和大中城市地區,而農村的教育資源則在不斷減少,教育資源不均衡是產生“陪讀媽媽”群體的制度因素;另一方面,農村學生家長逐漸意識到城鄉教育資源分配的不均衡,傳統農村家庭對孩子都會有一種“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期盼,讀書改變命運的觀念漸入人心,為使孩子獲得優質教育,將來能夠實現人力資本的提升和向上的社會流動,則將孩子送入到城鎮來接受良好的教育,這是農村學生進入城鎮讀書更深層次的原因。城鄉教育資源的差距與父母渴望孩子獲得優質教育的需求雙向促進了農村學生進城鎮讀書,學生母親為照料孩子的日常生活,便隨遷到城鎮陪孩子讀書,由此“陪讀媽媽”群體應運而生。

本文所提到的陪讀媽媽是指在城鄉教育資源不均衡的前提下,農村的父母為了給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資源將孩子從農村送入城鎮讀書,孩子媽媽隨即進入城鎮給其提供日常生活照料,這一部分陪孩子進城鎮讀書的農村婦女群體統稱為“陪讀媽媽”。

文獻回顧

學界對于陪讀現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陪讀原因、教育資源的不均衡、女性為何成為陪讀主體以及陪讀產生的影響等方面。由于本文主要研究對陪讀媽媽的影響方面,因此文獻綜述主要梳理已有研究關于陪讀對女性影響方面的論述。鄭燕娜采用社會化理論與女性主義理論對女性陪讀現象進行分析,研究表明陪讀對女性發展極為不利,使其放棄了對自身價值的創造[8];從城鎮化質量來看,馮小也指出這不是真正的女性主體性價值的實現,而是年輕婦女對家庭的一種依附[4];學者吳惠芳從性別視角和照料勞動視角為勞動婦女正名,婦女陪讀不僅影響其發展,而且阻礙了性別平等議程和社會發展[2];除了普遍認為的陪讀對女性具有消極影響之外,唐佳根據調查發現陪讀也具有一些積極影響,比如陪讀對于孩子的改變、女性教育經驗的積累與女性獲得親友的贊賞等[5]。

隨著城鎮化進程的推進,城鄉教育資源差距逐步拉大,為此農村婦女陪讀是家庭所做出的理性選擇,目前學術界對于陪讀主體農村婦女的研究較少,陪讀這一社會現象的改善是長期過程,應把陪讀媽媽群體納入到議事日程,給予更多的關注。

晉東南地區Z村陪讀情況介紹

本文中的研究地點位于晉東南地區Q縣Z村,Z村原先配備幼兒園、小學和初中,2000年后生源銳減,在縣委縣政府的指導下教育局對全縣的教育資源進行調整,撤銷了村內初級中學,將生源劃歸到縣城進行集中教學。此后,村內的學生自初中至高中階段便會前往縣城讀書,或是住校留宿或是家長租房陪讀。再說Z村的民風習俗,受傳統農耕文化的影響,小農思想在農民的心中依然根深蒂固,女性負責照料家中成員日常生活和孩子讀書,極少數外出打工,男性則外出打工掙錢,只有在農忙時節才歸家共同承擔家庭事物,對于經濟越不發達的地區“男主外、女主內”傳統分工越明顯,進城鎮陪孩子讀書的重任就落在了女性的身上,如今隨著時代的變遷年輕人逐漸成為了家庭中的當家人角色,但在未正式成年之前父親在家中仍然占據著權威,母親則從屬于依附地位。

整個Q縣的教育資源分布于城區的西邊教學區域,涵蓋幼兒園、小學、兩所初中和全縣唯二的兩所高中,甚至教育局也布局于此,全縣的學生都會在這片區域讀書,Z村的學生們也無一例外,這片區域也早已成為教學區,陪讀媽媽群體自然而然在此租房居住,學區房的租金也在連年攀升,這對于Z村的大多數農民家庭來講是一筆不小的開支。由于初中學生的學業任務較輕,大多家庭會讓孩子住校,而步入高中階段,家長為給孩子提供良好食宿條件與精神上的支持,通常會租房來全身心地照顧孩子,希望通過這種方式來幫助孩子實現鯉魚躍龍門,考上理想的大學。本研究選擇了兩個在高中階段陪讀母親的案例來深入了解陪讀媽媽的陪讀經歷。

案例1:“陪讀媽媽”C阿姨,孩子在縣城第一中學讀高一時便在教學區租房陪讀,剛開始房租每年3000元,之后每年有所增加,加之每天的日常開銷,也是一筆不少的開支,阿姨便在縣城的酒店、賓館當服務員,一邊打工掙錢,一邊照顧孩子生活,孩子父親同時在外地打工,家中老人則極少照顧,只有在農忙時或家中有紅白事才會請假歸家,阿姨在寒暑假也經常在縣城打工,三年期間,對于陪讀孩子和家中的事情通常無法兼顧,總之非常辛苦。

陪讀媽媽由于只照料孩子,無法兼顧家中瑣事與老人,導致家庭責任的缺位,難免會遭受村內人非議沒有盡到應盡義務,自身的辛苦再加外人的不理解,承受著雙重負擔。由于人力資本素質較低的緣故,為勞動力市場所邊緣化,只能在一些服務類行業做體力勞動,這也是陪讀媽媽群體所面臨的共同問題。

案例2:“陪讀媽媽”H阿姨,育有一兒一女,兒子在第一中學讀高三的時候,女兒在讀高一,阿姨前往附近社區全職陪讀,孩子父親則在外地打工,阿姨在城鎮也很少有社交娛樂活動,只是專門給孩子做飯,一年后,兒子考上了大學,再有兩年后,女兒沒有考上本科,只是讀了一個???。對于這兩種結果,村里人與親戚朋友有著不同的評價,認為給兒子全職陪讀付出很值,但給女兒陪讀價值不大,還耽誤了打工掙錢的時間。

這種以孩子的學習成績作為陪讀媽媽的唯一勞動價值極為不妥,陪讀媽媽幸幸苦苦給孩子們做飯,照顧生活起居,承受著孤獨,陪伴著孩子青春期的成長,給予偉大的母愛,怎能僅以孩子學習成績作為唯一評判標準呢?

陪讀媽媽所面臨的困境

城鄉教育資源不均衡矛盾突出。城鄉教育資源不均衡是造成陪讀媽媽現象的結構性原因,教育資源的分配是國家制度安排的結果。教育資源差距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方面是師資力量,農村條件艱苦,優質老師通過考試制度的選拔一般會選擇在城鎮就業;另一方面是基礎設施條件,但對于進城鎮讀書的學生尤其看重學校的食宿條件,這方面達不到期許的標準也是增加陪讀媽媽數量的一個因素。

陪讀媽媽面臨著經濟壓力。農村地區在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社會分工下,農村婦女隨子女進入城鎮陪讀,而經濟來源則依賴孩子父親外出打工和家中種植收入,對于作為“管賬先生”的農村婦女就會倍感經濟壓力,陪讀時間基本在三年以上,對于她們來講經濟壓力可想而知,因此才會有不少陪讀媽媽會選擇邊兼職打工、邊陪讀,正如案例1描述的那樣,在陪讀的同時辛苦兼職補貼家用。

為勞動力市場所邊緣化。作為陪讀媽媽的農村婦女群體人力資本素質并不高,而陪讀的主要任務是照料子女,即便少數在兼職,也只能在酒店、超市做服務員等,作為一個純體力勞動者。而大部分陪讀媽媽是全程脫產陪讀的,孩子高中畢業之后,陪讀媽媽群體又會回歸勞動力市場,由于此前職業發展的斷層,此時回歸勞動力市場必然會受到排擠使其邊緣化,只能就業于純體力勞動崗位。因此,陪讀會給農村婦女的職業發展帶來極大影響。

勞動價值社會認可度低。勞動才會創造價值,陪讀媽媽只是起到一個照料家庭成員的作用,并不直接創造生產力與肉眼可見的有形價值,因此她們所創造的勞動價值并不被社會所完全認同,而且她們的再生產勞動價值總是和學生的學習成績聯系在一起,如果學生成績不好,他們的勞動價值又會進一步大打折扣,這是極其不公平的,陪讀媽媽群體犧牲了職業發展的機會,還面臨著來自家庭和經濟的雙重壓力,她們的再生產勞動價值需要重新被定義。

改善陪讀媽媽現象的對策建議

優化城鄉教育資源,促進社會公平。改善陪讀這一現象必須合理配置城鄉教育資源。首先要從政策制定上向農村或貧困地區傾斜,加大財政資金投入,改善農村教學條件,尤其是教師的食宿條件,避免因生活艱苦而造成的人才流失;其次,提高農村或貧困地區教師的工資水平和福利待遇,吸引優秀的教師人才到農村工作;再者,鼓勵城市或城鎮教師下鄉,實行城市農村教師輪崗制度,給予下鄉的教師豐厚的額外獎勵。

倡導性別公平,重塑女性勞動價值。性別化的照料責任分工是女性加入陪讀大軍的關鍵原因,應當在全社會加強性別平等的宣傳教育,將婦女可頂半邊天價值觀念根植人心,推動全社會對于婦女再生產勞動的正確認識,婦女的勞動也是具有社會價值的,即使只是陪讀照料孩子的生活起居依然具有意義,學生是國家未來發展的后備軍,陪讀也是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著想。另外也應培育婦女的主體意識,婦女應從主觀上意識到自身的勞動價值,促進性別平等進程。

加快鄉村振興,開展職業技能培訓。鄉村社會中男性離土離鄉外出打工,由于陪讀農村婦女也處于離鄉照料的狀態,鄉村地區出現空巢現象,為此應加快鄉村振興建設進程,吸引外出打工的男性回鄉工作,共同承擔起家庭責任而減輕女性負擔,同時在城鎮陪讀區利用陪讀婦女空閑時間開展職業技能培訓,提高人力資本水平,從而使其陪讀結束后可以進入勞動力市場順利就業。

改善城鎮學校食宿條件。陪讀是國家現代化進程中的一個必然社會現象,并不會短時間內消失,而會在將來一段時間內長期存在,家長擔心孩子就讀學校的食宿條件也是選擇陪讀的重要因素,為此學校要加強對食堂的監督管理,對學校衛生設施、食堂餐飲進行全方位檢查,為學生提供便宜可口的飯菜,同時改善住宿環境,配備必要的設施,例如淋浴、洗衣房等,高標準地改善學生的生活環境,降低家長陪讀的可能性。

猜你喜歡
農村婦女照料城鎮
兩癌篩查技術在農村婦女宮頸癌和乳腺癌防治中的效果分析
學中文
“十四五”時期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提升研究
家庭照料強度與中年勞動人口非農就業的關系研究
扶貧車間+兒童之家 助力農村婦女本地就業增收
謝翠菊 營造農村婦女“幸福站”
文化邊城鎮遠
2007:義務教育學雜費也免了
澳大利亞照料者暫歇計劃
簡述我國城鎮老年群體輕體育運動的常態化開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