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談幼兒戶外混齡自主游戲中有效學習的探索與實踐

2022-02-09 03:40潘美君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 2022年48期
關鍵詞:幼兒教師游戲幼兒

潘美君

(浙江省麗水市青田縣章村鄉中心幼兒園 浙江麗水 323913)

幼兒剛剛開始自己的成長之旅,對于外界的信息獲取還不具備成熟的認知條件,更多地需要憑借游戲的渠道實現社會意識的生成和發展,而戶外游戲對于他們而言無疑有著更強的吸引力。很多幼兒園由于場地等條件的限制而無法實現“一班一區”的專齡戶外區域設置,不同年齡段的孩子不得不以集中的模式共同參與戶外游戲,那么對于這些幼兒園的教師來講,怎樣才能在混齡游戲的前提下實現戶外游戲的幼本化設計和執行就成了頗值得思考的關鍵命題。在筆者看來,這一命題的解答似乎可以從以下幾點當中尋到必要的靈感。

一、幼兒戶外混齡自主游戲的開展意義

“戶外混齡自主游戲”對于國內學前教育而言仍舊是一個相對新鮮且具有較大研究空間的話題。過去,國內的學前教育向來將對孩子們年齡的統一組織作為一項主要原則——這是為了方便幼兒教師的集中管理;但是必須要看到的是,社會生活中的絕大多數活動都是由不同年齡的人群所共同參與的,因此,提前引入具有混齡性質的活動,對于學齡前兒童的未來成長而言是非常必要的,同時也能夠對幼兒教育其他各項工作的建設、發展起到很大的幫助作用。本文從以下幾方面淺談戶外混齡自主游戲開展的意義。

(一)促進幼兒自主發育水平提高

學齡前兒童的成長需要的是一個足夠廣闊的空間,同時還需要得到來自外界的引導和幫助,二者可以說是缺一不可。過去,幼兒教師習慣于以“管理者”的角色參與到師幼互動當中,將對孩子們的“管理權”全部收歸己有,不僅耗費了自己大量的精力,同時也制約了孩子們主觀素養的形成和提高。

混齡自主游戲的有效開展,一方面能夠讓孩子們在活動中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去完成游戲任務,達成游戲目標,積極深化對自己認知、行動潛能的開發;另一方面,也可以讓不同年齡的孩子們之間形成更好的交流格局,實現小孩子向大孩子學習、大孩子從小孩子身上得到啟發的能動共促,從而讓孩子們的自主發育水平得到實質性的提升。在自主游戲的開設中,每個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并且都能積極參與到游戲中,在游戲中獲得快樂的同時,也能從他人身上學習到知識。

(二)優化幼兒的社交情懷形成

學前教育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并不以教給孩子具體的知識、方法為主要內容,它更多的是在塑造孩子們良好的社會情懷,為他們日后真正意義上的學習活動做好準備。這一點沒有被大多數幼兒教師所正確理解,很多同人仍舊以一些具體知識、方法的教學作為目前工作的主題,在游戲教育中也未能體現出應有的創新,導致相應工作始終沒有體現出較大的起色。

混齡自主游戲的有效開展,給了孩子們一個寬松、愉悅的氛圍去進行自主交流,讓他們得以在游戲的趣味“催化”下形成更為積極、向上的社交意識;同時還能夠利用孩子們之間的年齡差來開辟出更為豐富和更具效力的交流主題,讓不同的孩子都可以感受到人際交往的巨大價值,以此來形成孩子們健康的社交情懷。

(三)提高幼師的綜合業務素養

其實相比較來說,幼兒教師應該是所有的教育工作者當中所需具備的本領最多的一個群體,畢竟他們所面對的是最為“陰晴不定”的學齡前兒童。要想提高自己的業務本領,幼兒教師當然要通過理論學習,但是具體工作中“實打實”的實踐鍛煉所能發揮的作用則是更為巨大的,相關的實踐工作方案的設計、執行也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混齡自主游戲的有效開展,能夠促使幼兒教師積極學習、深入理解、有效運用對標于不同年齡段、不同性別、不同性格孩子的管理和引導方法,使教師在這個過程中從較高的站位出發去形成更有發展力、借鑒性和融合感的教育工作理念、思路、策略,最終為提升他們的綜合業務素養提供很大的幫助。

二、完善幼兒戶外混齡自主游戲的具體策略

“戶外混齡自主游戲”在國內學前教育中的引入還是一件相對新鮮的事,相關的經驗和可供借用的案例比較稀缺,所以更加需要幼兒教師在具體的工作中報以謹慎、認真的態度去思考、設計、執行體系性的策略。這些策略一方面要照顧不同年齡段的學齡前兒童的總體特性和差異;另一方面,要凸顯出“自主”二字的核心訴求,同時還要將孩子們的成長歸入到一個長效發展的范疇里,三者之中任何一項如果落實得不到位都將會導致總體成果大打折扣。

(一)積極引導幼兒參與戶外自主游戲活動

游戲的價值在于讓孩子們有興趣參與其中,任何以“游戲”為主題的教育活動都必須率先體現出足夠強大的吸引力。幼兒教師在設計戶外混齡自主游戲時,要把活動的趣味性作為第一凸顯目標,根據孩子們的普遍樂趣來設計具體的環節,給之后有關工作的開展和完善做好必要的鋪墊。

1.優化游戲內容的設計

不同年齡的孩子必然會在很多方面有著不同的條件和發展需要,因此,很容易在游戲當中出現“眾口難調”的問題,這將成為影響乃至決定混齡游戲活動開展質量的最為關鍵的要素。因此,幼兒教師在設計戶外游戲活動的內容時應當考慮到更多的因素,其中必須要體現出兩點原則:首先,要提供盡可能豐富的游戲活動種類,參照孩子們的興趣、活動能力以及具體的教育引導目標提出若干個不同的項目,讓孩子們自主選擇并按照“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確定游戲內容;其次,要在對既有游戲活動的選擇方面設置明確的標準,確保所有備選游戲都能同時符合健康性、參與性、趣味性和成長性這四大基本要求,避免由于游戲本身所存在的一些不良元素而給孩子們的身心成長帶來負面影響。

例如,為了讓孩子們獲得更好的操作能力、團隊意識與創造性思維,教師不妨組織大班和中班的孩子進行一場“泳池設計大賽”的游戲:將孩子們分成幾個“設計組”,給每一組提供一些沙子、一桶清水和分別由無紡布、塑料膜、泡沫板等材質制成的材料,讓每組的孩子試著共同搭建出一座蓄水能力最強的“小游泳池”來,看一看哪種材料最適合被貼在沙子周圍來防止水滲透,而哪一個“設計組”能夠在最短時間內設計出功能最好、造型最別致的“小游泳池”;而對于小班的孩子,則可讓他們將上述活動簡化為“壘寶塔”的游戲,省去注水和包裹材料的部分,同樣鼓勵他們依靠合作的力量來壘出最高、造型最漂亮的“沙塔”。

2.保障游戲的過程性秩序

小孩子本身就比較缺少自我管束的能力和意識,不同年齡的孩子在一起就讓他們之間有著更大的產生小矛盾的概率,甚至會導致一些意外事故的發生。為了更好地保障游戲活動的過程性秩序,幼兒教師要密切觀察孩子們的游戲舉動,對一些諸如大聲喊叫或重物落地等聲音要及時發現并調查聲源;當發現有孩子出現矛盾時,首先要將他們帶到比較安靜的地方,在安撫孩子激動情緒之后耐心詢問矛盾的起因和事件的經過;問清楚事件的來龍去脈后,教師要在心里做出初步的責任判定,用溫和的語氣引導負主要責任的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鼓勵另一方孩子原諒對方的錯誤,并促使雙方言歸于好。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在“公平對事”的基礎上適當體現出對年齡較小的孩子的照顧,并要鼓勵大班的孩子樹立起“哥哥姐姐”的意識。

比如,在孩子們玩蹺蹺板時,有時會因為某個孩子長期占據蹺蹺板不愿下來而發生爭吵。這時教師就要把兩個孩子帶到院子旁邊的綠化帶附近,在問清事情的經過后,蹲下身子對“耍賴”的孩子說:“蹺蹺板那么好玩,你想多玩會兒當然很正常啊??墒呛脰|西要和好朋友分享,你也應該做一個合格的朋友才對呀?!倍绻麅煞胶⒆佣加幸欢ǖ倪^錯,教師可以對年齡較大的孩子多講一些道理,鼓勵他在和弟弟、妹妹相處時表現出哥哥、姐姐的高姿態;同時也要叮囑小孩子要管住自己的“小脾氣”,要為哥哥、姐姐們的謙讓而心懷感恩等等。

(二)給予幼兒一定的自主游戲空間

既然是以“探索”和“實踐”為主題的教育活動,戶外混齡自主游戲的設計就不能像過去那樣以幼兒教師為“主角”,而要更多地做到向孩子們“放權”,讓孩子們能夠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得到更為廣闊的天地去表現自己的聰明才智和奇思妙想,而教師則要更多地扮演起引導、協助和總結人的角色,這樣才能使師幼之間的默契度更高。

1.讓幼兒在游戲的開展方式上自由表現

混齡的游戲模式就意味著孩子們之間會存在巨大的個性差異,而這種差異必然會體現在他們游戲的各個環節當中,也需要在相應的環節中得到有效的調和與利用。幼兒教師要尊重孩子們的游戲創意,允許孩子們在不造成安全隱患、不破壞游戲基本規則的情況下自由采取多種活動方式和具體的行為活動,并可鼓勵他們對傳統游戲的開展形式做出個性化的改良。通過這種引導,孩子們首先能夠獲得更加巨大的獨立思考和執行空間,同時也能在這個過程中感受到更為豐富且巨大的樂趣,并且游戲活動本身所能產生的思維促進效力也將得到大幅度的強化。

例如,當看到大孩子在玩“跳房子”的游戲時,很多小孩子也會表現得躍躍欲試,可是總會有些“照貓畫虎”的意思,但卻能在無意當中將“跳房子”改造成“爬格梯”的游戲。那么這時,教師就可以將小孩子集中起來,讓最先“發明”出“爬格梯”的孩子向大家做一次演示,鼓勵大家也做一次嘗試,同時還可邀請大孩子們來做弟弟、妹妹的“小教練”,讓大家都能找到共同玩耍的項目。

2.讓幼兒在游戲的行為操作上靈活發揮

正是由于上一點中所提到的因素,不同年齡的孩子即便在參與同一種游戲時也會表現出具體行為操作上的顯著差異,而這種差異本身就可以被當作培養幼兒自主活動意識的絕佳資源。遵循著這一指導思路,幼兒教師在孩子們參與游戲時就要有意識地減少對孩子具體的游戲行為操作的干預,允許并鼓勵他們結合自己的游戲經驗和豐富想象做出大膽嘗試,即便知道孩子的嘗試必然會以失敗告終也要引導他們學會從失敗中吸取教訓并再接再厲,從而真正將游戲打造成塑造幼兒創新思維和意識的絕佳平臺。

比如,有些小班的孩子在老師的帶領下在玩“123木頭人”的游戲,而大班的孩子看到后可能會說:“為什么要在對方回頭時站在原地呢?趁著對方沒回頭偷偷藏起來然后悄悄靠近,不是更容易‘捉’到對方嗎?”這個想法雖然打破了傳統的游戲規則,但是也同時創造了一種新的游戲玩法,仍然可以讓孩子們在公平的氛圍下進行游戲。那么教師就可以讓大孩子們先做一次示范,然后鼓勵小孩子和他們一起嘗試這種新玩法,從中感受到不一樣的游戲樂趣??傊螒蛞巹t不是一成不變的,需要幼兒不斷創新,在創新的過程中教師要予以一定的指導,使其規則更加科學合理化,讓每個幼兒都能積極參與,在游戲中獲得快樂。

在做好上面提到的這些工作的同時,幼兒教師還應當在孩子們的興趣選擇上予以更多的尊重,鼓勵他們提出一些自己喜歡的或者好奇的游戲作為后續游戲教學的方案,并根據這些建議的可行性和目前的教育工作方向加以適當的采納,使大班、中班和小班的孩子們都能從對方身上得到很好的游戲思路和創意啟示,讓自主戶外游戲的魅力得到進一步的彰顯。

結語

綜上所述,教育的真正價值并不是“整齊劃一”,而是引導孩子們實現個人成長方面的“和而不同”。幼兒教師要深刻認識到這一點,在設計、組織戶外游戲時突出對混齡模式的深度思考和有效權衡,并彰顯出對幼兒自主意識和能力的有效鍛煉,幫助孩子們借助戶外游戲這一載體實現個人思維靈感、行為潛能和學習意識的深度激活,從而幫助他們在體會游戲樂趣的同時取得更多的身心、智力發育方面的收獲,為孩子們將來進一步的綜合成長和核心素養的塑造、優化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猜你喜歡
幼兒教師游戲幼兒
幼兒美術作品選登
如何讓幼兒愛上閱讀
如何培養幼兒的自信心
幼兒教師能力提升策略
幼兒教師專業成長的三個維度
數獨游戲
瘋狂的游戲
爆笑游戲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戲
幼兒畫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