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村社區社交方式的改變及影響*

2022-02-09 03:40李佳穗秦溫鈺覃韋宇森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 2022年48期
關鍵詞:村寨社交交流

李佳穗 盧 曉 秦溫鈺 覃韋宇森

(廣西大學行健文理學院 廣西南寧 530005)

一、農村社區傳統社交方式

農村社區是指居民以農業生產活動為主要生活來源的地域性共同體或區域性社會。迄今為止,農村社區一直是人類歷史上重要的社會共同體,對全世界數十億人口的生活發揮著獨特的社會功能與作用。在我國南方,農村社區主要指以村、屯為基本生活生產交往的單位。

農村社區傳統的交往多數是面對面進行的,以聯絡感情為主要目的,帶有非正式的特點。這種非正式主要體現在交流地點和內容上。在地點上,有隨機性,通常沒有固定的場所,談話隨著交往雙方的偶遇而發生,田間地頭、場壩巷尾都可以是交往的空間。方式上,無論是正式的還是非正式的內容,一般都是在閑聊中進行,有關的協議協商,也主要是口頭約定。農村社區傳統社交方式的非正式性,交往更有人情味。

(一)基于親緣關系的人際交往

郭于華在《農村現代化過程中的傳統親緣關系》中提出“親緣關系”的概念,認為親緣關系包括由生育帶來的血親群體和由婚配帶來的姻親群體,以親緣為人際關系的紐帶,有很大的覆蓋范圍。在我國農村社區的社會生活中,親緣關系具有重大的影響力,由其帶來的認識度和信任度是農村居民開展社會交往的重要依據。農村社區成員流動性較低且相互熟識和信任,聯系十分密切,日常生活中高頻度的來往,使得人情成為農村社區社會交往中具有代表性的特征。

在農村社區社會社交中,人情因素高于經濟社會規則,對社會交往起到決定性作用,是村民們聯絡感情、維系社會交際網絡的重要手段。在傳統的農村生活中,發達的交際網絡以及在長期的人情往來中養成的良好口碑可以用來衡量一個人或家庭在村莊中的地位。紅白喜事、節慶聚會和串門探親是人際交往中的主要社交活動,為村民的見面、溝通和交流提供了場合與機會,是一種重要的精神交流的公共空間。由其帶來的人情往來伴隨著能滿足經濟上互助需要的潛在社會功能,能夠溝通感情,令村民之間關系更加緊密,也為日后在生產活動中獲得更多的合作提供了人脈基礎,為實現經濟上更大的互惠互利創造有利條件。

大部分農村社區尤其是偏遠落后地區,村落中居民構成相對簡單,通常是有親緣關系的同姓宗族聚居。在重要的傳統節日,宗族內部通常會舉辦盛大的祭祀活動和家族聚餐。這類活動的舉辦時長大多數都在一到三天。在活動期間,親戚們聚集在一起進行交流,外出務工的農村居民回鄉,為農村社區的常住居民帶來了外界的新鮮事物和信息,內容涵蓋方方面面,信息量龐大且復雜。

(二)基于地緣的圩日的村際交往

基于血緣關系的交往主要發生在村內,但在我國南方少數民族地區,除村內交往之外,村際之間的圩市交往、節日聚會也非常頻繁,是人們交往的重要平臺,也是村際之間聯絡感情的重要機會。

在我國部分地區,一些農村社區還保留著“趕圩”的習慣。在南方漢語方言中,“圩”指“集市”,一些規模較大的圩發展成為村和鎮,“圩”在部分地區成為地名,主要分布在我國南方,如廣西、云南、湖南、廣東等地。這些地區的農村把約定俗成的集市交易日期稱為“圩日”,人們到集市上交易或辦事,稱作赴圩或趕集。圩日通常由周圍地區約定而成,一般是三日或五日為一圩。鄰近的村寨間有意識地令各自的圩期不重復,在增加買賣雙方交易機會的同時,也使村際之間的交往保持相對穩定的頻率。

除了以經濟交往為主的圩日外,一些地區還保留有以娛樂交往為主的歌圩。歌圩是少數民族地區特有的娛樂活動,它的舉辦往往與春播秋收、節日聚會有關,在少數民族同胞的文化和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好的山歌不只在歌圩上演唱,還會口口相傳,成為重要的信息來源。大型歌圩跨越村際,為不同村寨的青年男女認識和交往提供了相對開放的空間。單身男女通過對歌來傳達自己的求偶信息,情侶則以歌表白、以歌傳情。因此,歌圩不僅是村際之間聯絡感情的重要機會,還承載著男女青年相親傳情的作用,是鄉村青年男女戀愛的重要平臺。

廟會是中國傳統民俗文化活動,也是集市貿易形式之一,它的產生和演變與生活有著緊密的聯系。由于歷史地理、物質條件和民俗傳統有所差異,村寨之間的廟會也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每個村寨都有自己重視的廟會和擅長的節目,這類節目有很強的娛樂性,配合特色美食和特產,在娛樂的同時也提供了貿易的平臺,能夠吸引其他村寨的居民,為村際間的交往提供了前提,是一個集休閑娛樂、購物餐飲為一體的重要村際社交場所。

二、疫情下農村社區社交方式的改變

(一)家族聚會轉變為家族群聊

家族聚會是農村社區傳統社交中最普遍的形式,是信息交流和維系情感的主要途徑。隨著社會發展,人口流動頻繁,家庭成員間空間距離變大,家族聚會的成本提高,次數隨之減少,交往方式轉變為家族微信群內群聊。來往頻率下降,交流機會減少,導致交流的深度降低,情感交往變淺。線上社交平臺為年輕一代提供了更廣闊的社交空間,但加大了代際鴻溝,年輕人難以融入家族交往。就連村內的廣場活動也轉為線上“云健身”,各種運動項目通過短視頻的方式在網絡上傳播,為各年齡段群體健身運動提供了學習模板。村內群體娛樂轉變為個體與線上主播互動,但主播多是陌生人。由主播作為中心點成立健身社交圈,圈內多是對某一項運動感興趣的陌生人。網絡社交圈子的形成,拓展了村民的社交范圍,開闊了村民的視野。

(二)圩市買賣轉為線上購物

貿易往來是農村社區傳統社交方式之一,人們通過圩市買賣進行信息交流。商販和顧客之間隨著購買習慣的形成,產生了相對穩定的社交關系。但傳統的貿易往來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成本和精力。線上貿易憑借其效率高、收集信息迅速等優勢逐漸成為主要的貿易方式。通過線上購物平臺以團購的方式,收集居民的購買信息,對物品進行統一采購和配送。在這個過程中,買賣雙方沒有直接接觸,除了少數關鍵環節的從業者外,大部分人進入到網絡貿易社交的方式,形成了線上線下混合社交的新局面。但在傳統的圩市中,村民通過售賣自己的家庭產品來賺取購買其他產品的經費,賣家和買家的角色可以隨時調換,買和賣是一個有機的結合體。而在網絡購物平臺,村民無法實現賣和買的靈活轉換,家庭生產的剩余產品難以外銷,農民收入減少。

(三)節日村際聚會轉為線上文化展演

傳統的娛樂活動通常需要大量的參與者和特定的場合和工具,由于場所和環境的變化,這些活動尤其是節日村際聚會受到限制,從線下參與轉為線上直播。原來的村際聚會活動規模大大縮小,交往已經不是主要目的,展演成為主要方式,其目的也不再局限于村際交往,而成為地方文化的全球傳播。來自五湖四海的觀眾通過互聯網了解村寨的傳統文化,村民和外界之間有了新的社交方式。并且社交媒體上的信息傳播不僅僅局限于文字,還有大量的圖片、視頻以及講解,大大降低了獲取和理解信息的難度,在便于傳播的同時,也為村寨文化留下了較為全面的記錄,為文化的傳承提供了參考依據。

(四)基層管理演變為以“線上通知”為主

近年來,工信部大力推進寬帶下鄉、信息下鄉,支持農村及偏遠地區4G網絡覆蓋,越來越多的優質資源通過網絡傳到農村。一些原有的社交方式轉變為線上社交。村委會日常工作的布置與展開落實過程中的交流,更多地轉為線上模式。利用常用的社交App,如QQ、微信等,在線上與村委會成員、村民們交流信息?;蚴抢么逦瘯V播,讓村民足不出戶也能知曉最新的政策。相較于傳統的挨家挨戶走訪登記,線上統計、收集信息更為方便快捷,對于提高效率、完善基層服務便民工作有重大意義。

三、鄉村社交方式變化帶來的影響

(一)拓寬視野,城鄉融合加速

鄉村社交方式的改變,拓展了村民的人際交往和視野,城鄉融合加速。社交網絡平臺打破了交往的時空限制,為人際交往提供了便捷、廣闊的平臺,基本上滿足了農村居民人際交往需求。同時,社交網絡平臺能夠根據定位和愛好推送新朋友,對于每個階段的人群拓展新的人際關系和視野都有不同程度上的幫助。

對于青少年群體來說,網絡的虛擬性和隱蔽性讓用戶能夠按照自己的意愿更改身份信息,使其擺脫世俗對于其年齡的固有印象,主動地展示自我,積極參與社會互動。網絡社交平臺上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文化相互交融,各種學科的前沿信息爆炸性更新,給予了青少年兒童更多的選擇,視野不再受到地域、家庭情況、文化的限制。在拓展人際交往的同時,潛移默化地接受先進、開放的思想理念。社交平臺能維系和擴展個體的社會聯系,補償其缺失的社會互動,提供必要的社會支持。它不僅有助于維系原有的人際關系,并從中獲得情感支持和社會認同,還有助于建立新的社會鏈接,進而擴展信息來源和人際交往。在這一過程中,新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觀念在中老年群體中傳播,逐漸達到了移風易俗的效果,城鄉之間的差距開始縮小。

社交方式的改變拓寬了村政管理方式,推進農村現代化建設,加快城鄉融合。網絡社交平臺拓寬了農村社區居民獲取信息的途徑,成為溝通政府和人民群眾的橋梁,使群眾有了一定的話語權,表達欲望被激活,從而調動參與公共事務的積極性,達到政府與村民雙向合力建設美好鄉村的目的。同時,互聯網為人們獲取信息提供了新渠道,文化和見識所造成的信息壟斷消失,新的觀念沖擊輩分權威。農村大學生村官由于受過高等教育,逐步掌握話語權,開始對家鄉和長輩進行文化和科技上的反哺。他們將互聯網與實地相結合,以科學的眼光看待農村社區中的問題,運用科技的手段為農村和農業發展帶來新的機遇,推動了農村的新發展,為推動農村現代化建設做出貢獻,在經濟發展上縮小了城鄉差距。

(二)情感交流減少,文化傳承不力

社交網絡平臺的隱匿性與開放性,滿足了很多人對于理想的自由社交的需求。但社交網絡大大減少了現實交往的時間,使交往技能逐漸退化,進一步加劇現實人際交往的缺失。線上交往的交流頻率低、深度淺,易引發矛盾。線上交流并不穩定,受外界影響較大,會出現信息延遲和中斷的情況,交流雙方不能夠及時得到對方的回復,從而降低了交流欲。不同于線下社交的非正式,線上網絡社交帶有一定的正式性。線上交往時,交往對象和內容都是有目的、有選擇性的,交流的過程比較簡短。因此失去了傳統社交面對面交流時深度了解、拉近距離、增進情感的功能。當面對面的寒暄轉化為文字和簡短的語音,交流雙方無法根據對方的表情和語言肢體來輔助判斷,不利于情感的交流,容易產生誤會,引發矛盾。導致農村地區人際關系的疏遠和淡漠,尤其是代際之間的交流與溝通越來越微弱,家庭成員離散化現象突出,農村社區的凝聚力削弱。

線上社交平臺在開闊視野的同時,減少了農村居民對于自己村寨本土文化的關注度。這種文化是村寨居民的社會實踐活動和自然環境相結合的產物,反映了村寨人民的精神世界和村寨的歷史文化。家庭、家族和村寨是村寨文化傳播的載體,通過口頭傳承、展示和表演來實現傳承。但是隨著社交方式的改變,傳統儀式簡化,村際間的節日聚會減少,村寨傳統民俗文化的表演機會也減少。流行文化的沖擊使青年一代的審美取向改變,造成傳統文化的傳承者減少,文化傳承難以為繼。

結語

線上社交平臺打破了親緣與地域的局限性,壓縮了時間,跨越了空間。農村居民的社會交往不再局限于熟人和周遭世界,蔓延至共同世界同陌生人進行社交活動。它推動了農村社區傳統社交方式的變遷,農村居民通過線上社交平臺發生了新的人際關系,形成了新的社會關系網,擴大了交際圈,不但開闊了視野,還促使城鄉融合加速。線上社交平臺的普及在給農村社區居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降低了交往的深度,現實生活中的情感交流減少,文化傳承受到阻礙。

猜你喜歡
村寨社交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社交牛人癥該怎么治
聰明人 往往很少社交
加強交流溝通 相互學習借鑒
周櫻 兩岸交流需要更多“對畫”
社交距離
無蚊村寨丁屋嶺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為內向
村寨——海坪彝寨
別讓民族村寨毀于當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