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用戶粘性提升的美育App交互設計研究綜述

2022-02-09 03:40陳凌霄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 2022年48期
關鍵詞:粘性美育兒童

陳凌霄

(中國美術學院 浙江杭州 310000)

一、研究背景

(一)社會背景

新冠肺炎疫情以來,在線教育得到全速推進,產業規模增大,市場競爭加劇,其中也包括在線美育諸多平臺,數量較多,質量良莠不齊。

(二)在線教育現狀

眾多在線教育App的課程完成率不高。我國在線教育注冊學習者規模雖大幅增長,但后續參與度較低,只有約5%的學生能完成全部課程。[1]據一份哈佛大學與麻省理工學院的“危險概率”[2]圖描述,課程第5周時人員流失率已達到了近90%,國內在線教育機構的學生流失率也達到了傳統教育2—3倍。

(三)研究的必要性

用戶粘性是一個平臺吸引并保留用戶的重要能力,是重要的平臺評估指標,涉及用戶的訪問時長和用戶的訪問頻率。在面向兒童的美育平臺中,如何提升用戶粘性、減少用戶流失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二、現存問題

美術教育是需要長時間積累培養的學科,對平臺的用戶粘性要求較高。用戶粘性作為在線兒童美育類產品的關鍵因素,不僅與平臺的生存與發展有重大關系,更與學生文化素養的切實提高緊密相連。但相關產品現存以下問題:

學習動力不足。兒童很難對一項課程堅持長期性的學習,如果學習動機不是追求學習成就感,而是為完成家長和學校的任務,就沒有足夠的自律性和主動性。

學習體驗不佳。根據部分兒童美育App的用戶評價和使用體驗,美育App存在教師更換頻繁、外界妨礙(包括植入廣告、系統卡頓等)、答疑不及時等干擾正常學習的問題。

內容策略不完善。內容的整體安排不匹配用戶的需求,或梯度設計不合理,難以形成用戶沉淀。

界面與交互設計不適宜。美育App層級結構較為復雜,界面布局與形式,對兒童行為和使用思維模式有所忽略;學習過程更多是被動接受知識,人與人、人與機交流互動較少,情感體驗不足。

三、研究綜述

(一)國內外美育平臺研究

在線美育的多媒介傳播、分類分級化趨勢愈發明顯,例如,慕課以體量大為優勢,上線了大量鑒賞類課程;而依托微信、釘釘、騰訊會議等軟件的小班教學,在課程實踐、專業技能精進方面更為適用。在持續不斷的疫情影響之下,低幼及素質教育領域的在線化范圍持續縱深,新的供給與需求不斷產生,預計2024年將達到4905億元。

娜塔莉亞·庫奇爾科娃等人對41名4—5歲的西班牙兒童進行了影響學習投入的因素研究,證實應用功能和內容會影響教育價值,支持容易獲得開放式內容成就的平臺更有可能產生積極影響,專注于練習活動可能適得其反。娜塔莉亞·麥德林·馬爾克斯設計了一個動態且有趣的兒童文化多元化學習應用程序,讓4—10歲的孩子通過故事、互動教學游戲、讀書錄制,體驗當前和古代的文化,探索地方和文化上的差異。格里芬·迪茨等人展示了一項基于語音的智能手機應用程序,它采用創造和收聽故事的方式向5—8歲的兒童介紹計算思維概念,驗證了語音界面可以讓視覺界面簡潔明了,幫助兒童專心完成任務,兒童可以根據喜好選擇聲音的個性化,并通過創建麥克風按鈕實現與朋友和家人共同游戲的愿望。邱濤[3]、杜衛[4]等人也提到,美育需要與一般娛樂、流行文化以及美術技能訓練區分開來,需要根據兒童認知發展構建美育體系,關注多種能力的綜合方面。為達到提高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的美育教學目標,汪宏[5]等人構建了一個主體多元、內容綜合、方法多樣的美育評價智能化平臺,運用于中小學美育教學中,并通過用戶反饋,證明以評價指標體系為核心的平臺有效性和便利性,為美育教學深化推進提供了借鑒思路。面向兒童的美育平臺構建,大多考慮了內容的故事性、互動性,多人合作參與模式及界面的交互方式,且關注點已不局限于技能的培養,而是放在綜合培養和思維引導上。

美育課程的規范性、科學性、交流性強度不夠[6],考評內容較為狹隘,使得美育發展受限。方浩等[7]人從國內外學齡前兒童教育類App交互設計研究現狀分析入手,提出通過加強人機互動體驗、手勢交互、多點觸控、獎勵機制等方式提升用戶體驗度。張建等[8]人通過635份有效問卷,從審美欣賞、審美創造和審美表現三個行為維度,進行數據挖掘和分析,提出手機媒體在美育上應在家庭、學校、社會中發揮更大作用,從廣度上突破學校美育的局限性,從深度上進行針對性教育。朱吉虹等[9]人從服務設計角度,探析了兒童在線美術教育智能軟件的開發,通過場景構建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精準定位個性化學習層次,多維度考慮,達到優化教育的效果。此外,國外學者也曾探討將ICT引入小學音樂遠程教育及美術教學的正向作用。

(二)用戶粘性影響因素研究

胡安·卡洛斯·羅卡[10]等人對172名受訪者進行研究,結果表明用戶粘性、持續使用意愿由滿意度決定,而滿意度由感知有用性、信息質量、確認性、服務質量、系統質量、感知易用性和認知吸收共同決定,其中,感知有用性對滿意度的影響最為顯著,感知有用性和信息質量是在線學習平臺成功的關鍵。許金龍等人在485名用戶調查中也得出了相似且更精準的結論:對于潛在用戶,用戶滿意度可以增加黏性,通過實際感知體驗滿足初期用戶期望,而對于當前用戶,態度是提高用戶粘性較重要的因素。普圖·安加·波羅末托等人研究揭示了影響新聞資訊平臺黏性的因素,從產品因素來看,系統質量、信息質量、品牌意識對用戶粘性有影響;從用戶因素來看,其熱情是影響用戶粘性的唯一因素,良好的系統質量能夠影響用戶滿意度,并增加用戶粘性。此外,內容多樣性、質量、新聞長度、新聞速度、標題和內容的關系、通知功能、新聞來源等,也能夠影響用戶粘性。

劉嵐[11]關注旅游者對地圖類App的用戶粘性,提出關注易用程度、功能重要性、針對性建設產品從而提高用戶粘性的設計策略。劉睿等[12]人基于國家公共文化云App公眾持續使用意愿模型,對44個問項的620份問卷數據進行了五方面統計分析與假設驗證,得出享受感知是該App用戶粘性的關鍵因素,在建設中應提供更智能化、個性化的使用體驗,此外,愉悅性、知識性、沉浸體驗以及社群也會影響用戶粘性。任嘉軒[13]研究移動游戲的用戶粘性行為規律,歸納教育游戲相關理論,結合用戶粘性規律,通過案例從游戲性、教育性、用戶粘性角度分析,制定非正式學習情境下教育游戲的移動端設計策略,其交互流程關鍵在于單手持豎屏界面,趣味性、情感化體驗,以及游戲與知識的反饋關聯。此外,分類分級、內容的更新速度[14]、社交性[15]、用戶互動[16-17]等因素均會對用戶粘性產生影響。

根據以上研究,用戶粘性影響因素基本包含以下六方面:用戶能夠對內容進行控制的掌控力,系統的質量、速度和穩定性,用戶感知到的易用性、有用性和享受感,人與人、人與機的交互性,用戶自身所處環境的相關信息,平臺的品牌。

(三)用戶粘性的衡量

用戶在平臺上的使用時間、重復訪問率等,一定程度上都可以反應平臺的用戶粘性。羅杰·哈洛威爾[18]用平臺的返回頻率作為用戶粘性衡量指標,麗塔·瓦爾丘奇[19]等人將用戶在網頁的停留時間作為衡量標準。李大輝等人將用戶在平臺網站上的使用次數、使用時長及預期使用行為作為衡量標準,并制作了相應指標量表。劉俊博[20]從重復使用率、依賴度和忠誠度三個維度測量移動瀏覽器的用戶粘性。董淑芳[21]則從訪問頻率、內容發布頻率及向他人推薦指數,對用戶粘性進行研究,得到影響用戶體驗的因素指標??氯值热颂接懥司W絡視頻行業中用戶粘性的決定因素,在實證回歸中選擇了消費時間作為衡量用戶粘性的績效指標,也有其他學者從滿意度、信任、互動頻率等方面探討用戶粘性。

由此可見,迄今國內外學者仍沒有較為統一的衡量指標。不同的研究者采用了不同的衡量方式,比如平臺使用時間及重復訪問率、返回頻率、停留時間、使用次數等方面。

(四)基于用戶粘性研究的App設計研究

金娜娜等人基于移動輔助語言學習App,重點關注其用戶粘性,提出了優化移動端詞匯學習、幫助用戶學習的建議:高度匹配任務型學習閱讀計劃,推薦相同水平個性化學習小組,開發特定的面向課程/書本的功能。李許為提高短視頻平臺用戶粘性,采用了培養KOL、創建現金獎勵、豐富平臺短視頻內容、促進內容差異化等方式。李明浩[22]等人基于手機新聞應用的兩種管理模式和新媒體特性,從產品和用戶兩個角度構建了新聞應用的用戶粘性影響因素模型,提出交互性、服務質量、品牌知名度的提升能夠增加用戶粘性。孫科等人提出并驗證了創建任務獎勵、增加日歷查詢和符號查找功能、推出商店和社區等設計方法的有效性。

基于用戶粘性研究的App設計,主要涉及以下六個方面:軟硬件功能匹配與個性化精準適配,情感體驗,設置激勵機制,人—機交互、人—人關系網,內容質量,品牌的權威性與差異化。

四、研究發展方向

研究可聚焦兒童美育平臺的用戶粘性,構建用戶粘性影響因素模型,并提出提升用戶粘性的美育App用戶體驗優化設計策略,拓展兒童用戶粘性的相關研究,提供美育平臺發展的研究思路。

猜你喜歡
粘性美育兒童
一類具有粘性項的擬線性拋物型方程組
論公民美育
2維帶部分粘性Tropical Climate方程的整體適定性
讓美育引領幸福生活
皮革面料抗粘性的測試方法研究
美育史料·1902年劉焜與“美育”
美育教師
留守兒童
六一兒童
家庭醫生增強基層首診粘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